烟台轨道交通的审批及工作进度,烟台轨道交通集团公司
发布时间:2025-07-25 09:24:47
『壹』 烟台好像说是以后建轨道交通 我们理解的轨道交通就是地铁 或者轻轨 反正都是火车,
你的理解是正确的 城市轨道交通一般就是地铁 轻轨 磁悬浮
『贰』 烟台轨道交通的介绍
烟台轨道交通,即烟台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烟台市于2009年5月正式启动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规划工作,邀请了国内高水平设计公司编制完成了《烟台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以下简称《规划》)1,于2010年11月10日向社会公布,并于当年12月12日召开了专家评审会,顺利通过了专家评审。22012年11月,经过多轮修改的《规划》报经烟台市城市规划委员会第31次会议审定。2013年3月19日,《规划》正式获得市政府批复。2015年,烟台市正式启动轨道交通建设,成立项目公司后随即启动了《近期建设规划》和《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招标编写工作,并进行了线网优化。2015年底,《烟台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2)》出炉。根据优化后的《线网规划》,烟台市城市轨道交通暂定由4条线路组成。其中1、3号线为中心区骨干线,属于大运量系统。2、4号线为快线,属中运量系统。根据《近期建设规划》,烟台市首期将建设1、3号线。其中1号线起点为古现镇,终点为莱山镇,共设置42座车站,总长度约50公里;3号线起点为滨海路与香山路交叉口,终点为科技大道与滨河西路交叉口,共设置30座车站,总长度约38公里。2015年底和2016年初,《近期建设规划》先后通过了两次环评和征询公众意见,目前有关方面正加紧项目的推进。2016年1月13日,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透露,作为“十三五”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市政建设“一号工程”,烟台将抓紧推进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争取尽快得到国家批准,年内开工建设。
『叁』 烟台轨道交通的审批及工作进度
2012年,烟台市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表示适时开展地铁1号线建设,同步建设地铁站配套交通设施,包括地下通道、停车换乘设施、集散广场等。
2013年3月19日,市政府正式批复了《烟台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按照国家有关要求,下一步要开展《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报批工作。
2015年初,市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决定投入2亿元进行轨道交通前期工作。
2015年5月25日,市政府研究同意成立烟台市轨道交通公司,启动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编制报批工作,其中,规划直达新机场线路成为关注的重点之一。烟台市发改委铁路办主任梁延勋介绍,烟台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已经市政府批复,规划设有机场专线。随着烟台轨道交通公司的组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已进入了实质性工作阶段,即将启动编制报批工作。[8]
2015年6月1日,烟台轨道交通公司正式注册成立,随即启动了《近期建设规划》编制的招标工作。
2015年8月28日-9月18日,轨道交通公司先后完成了建设规划和工可报告编制采购竞争性磋商公告的发布与招标,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体)中标烟台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规划和工可报告编制。
2015年底-2016年初,《近期建设规划》完成编制与征询意见,近期建设方案确定,并先后完成两次环评公示。
下一步,有关方面将加紧推进工作进度,争取2016年内《近期建设规划》获得国家批复并开工建设。
『肆』 烟台轨道交通的背景
近年来我市私家车拥有量迅猛增长,统计显示,截止2009年底,全市机动车总量144万辆,市区保有量44万辆,其中私人小车超过18万辆,千人拥有超过100辆,年增长30%以上。私家车增长给交通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公交服务却难以适应城市发展要求,2009年底我市市区公交线路61条,总长度1758公里,车辆1389台,客流呈东西为主、南北扩张的趋势,且线网主要集中在老城内,外围稀疏,组团间联系相对薄弱。
2009年,我市居民日均出行2.47次,其中,机动化出行比例42%,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14.6%。因此,目前我市中心区交通矛盾突出:交通流高度集中,路段饱和度高,跨区交通十分不畅,干道交通负荷大,高峰小时机动车交通量均超过3000pcu。2020年,居民日出行总量将超过900万人次,2050年接近1600万人次,组团间重要通道高峰小时单向公交需求将超过5万人次,公交出行距离由7km增长1km。
2014年,我市实现GDP共计6002.08亿元,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位居第21位,财政收入达到490.16亿元,远远超过国家关于建设轨道交通的硬性要求。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市市区常住人口达到222.77万人,流动人口近60万人,加之蓬莱、桃村组团,我市实际规划区内常住人口已经突破300万人,也达到了国家有关要求。
由此可见,我市十分有必要且有能力建设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有关部门应当早日规划,及时开展轨道交通的报批和建设工作,促进我市快速、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