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建设分几个阶段,轨道交通建设流程

发布时间:2025-07-25 11:33:02

Ⅰ 城市轨道建设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求解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很高昂,即使经济发达国家,在策划建设轨道交通项目时,也保持极其审慎的态度。通常认为,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即可修建轨道交通。但据有的报告分析,若期望地铁项目产生比较理想的效果,城市人口在150万以上则是适当的选择。我国则规定人口在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可以考虑修建轻轨交通系统,人口在2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可以考虑修建地铁交通系统,或者两者相结合,具体要由城市的客运需求、经济实力和其它相关因素来决定。 概括地说,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法定的轨道交通网络规划
任何城市在没有做好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之前就提出线路方案的项目建议书,将被认为是没有根据和不合法的。因此,在轨道交通项目申报立项前,必须做好综合交通规划和轨道交通专项(专业)规划,并被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后得到确认,才具备法定的基本条件。
2.应有一定的客运量需求
建设部有关文件规定,近期高峰小时单向客流量达到1万人次时,可建设轻轨系统;当近期高峰小时单向客流量达到4万人次时,才可建设地铁系统。因此,根据我国城市情况分析,通常认为人口在100万~200万人的大城市,单向高峰小时形成2万~3万人次的客流现象较普遍,配备中运量的轻轨交通系统已能满足公交客运的要求;而人口在2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单向高峰小时常形成4万人次以上的高强度客流现象,这就需要采用大运量的地铁系统来承担。 虽然在选择轨道交通方式时客运量的大小是主要条件之一,但若伴随而来的其它条件还不成熟,则也不宜片面强调客运量需要而追求早建轨道交通项目,否则也将面临种种意想不到的问题,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3.应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
衡量一个城市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GDP)。据有关文献资料分析: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投资,占该城市GDP的3%~5%是比较合适的;而公共交通包括轨道交通在内的投资,占该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 14%~18%,即公交投资约占城市GDP的0.9%,并认为这是一个合理而财力可以承受的指标。若取公交投资额的80%作为轨道交通的投资份额,则每年可有0.7%左右的GDP投资力度支持此项工程。 按以上指标分析,我国城市修建地铁的投资控制应不超过每公里4亿元,而轻轨应不超过每公里2.5亿元。据此推算,当城市每年的GDP达到500亿元以上或人均收入在2.5万以上时,认为有条件建设轨道交通。
4.建设标准及国产化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一旦立项,建设标准选择是否适当,将对后期造价有很大影响。有的项目工程概算时是一个数额,等到工程决算时造价成倍增长,这其中不乏盲目追求高标准的因素。 建设标准是一项严肃而举足轻重的关键问题,涉及的因素很复杂。就单纯从技术角度考虑,只要达到安全、实用、经久耐用和造价低廉的要求,就是建设控制的基本标准。而那些过分的装饰,处处设标志性工程,以及脱离现实的舒适度要求和贪大求全的布局,在我国经济条件还不富裕的情况下是不宜考虑的。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表明,轨道交通技术装备投资在整体工程造价中的比例已越来越大,现在有的项目已达到60%,超过以往土建工程费用占大头的比例。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一些地铁或轻轨项目在初期发展阶段还需要利用国外贷款,采用外贷的附加条件是要购买贷款国的技术装备,造价也随之而上升。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只有努力开拓轨道交通技术装备国产化工作,不断扩大产品国产化率,使外贷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Ⅱ 地铁建设分几个阶段

地铁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首先要在城市总体规划和交通战略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地铁“线网规划”。之后是近期(一般是5年)地铁“建设计划”(这需要国务院批准),和线路控制用地规划,及预可行性研究(为后续建设留有余地)。
然后是工程可行性研究(需要国家发改委批准),然后是环境影响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价、地质灾害评估、安全评价、客流预测、地形图修测、周边建筑物和构筑物调查、地下管线调查和管线综合、文物调查,跨越长江还有通航论证、水工物理模型研究......,上述各类未见获得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勘察、设计的招标,控制测量网的建立,进行勘察和设计工作和施工期的交通组织研究,要完成规划、消防、人防、等各类专项审查,勘察分初步勘察、详细勘察、施工补充勘察、超前地质预报等,设计分总体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各类专项设计等。开工前的各类招标繁杂,土家招标、监理招标、材料招标、设备及系统招标、咨询招标等,一般一条线有近200个标段要招。高峰在底下的施工人数月15000人。
地铁土建施工完后,仅完成了月50%工作量,还有设备安装、装修、调试,尤其是以信号为主的总联调十分复杂。开通前,各类工程验收和消防、人防、规划、档案、安全、环保、环境验收必须做完,信号等系统要拿到安全认证......,还要完成建设向运营的移交,和运营对各系统的演练、熟悉......。太多太多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作为城市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和一场复杂的细筒工程,更要讲究程序和规范。

Ⅲ 地铁建设分几个阶段

地铁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首先要在城市总体规划和交通战略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地铁“线网规划”。之后是近期(一般是5年)地铁“建设计划”(这需要国务院批准),和线路控制用地规划,及预可行性研究(为后续建设留有余地)。


然后是工程可行性研究(需要国家发改委批准),然后是环境影响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价、地质灾害评估、安全评价、客流预测、地形图修测、周边建筑物和构筑物调查、地下管线调查和管线综合、文物调查,跨越长江还有通航论证、水工物理模型研究......,上述各类未见获得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勘察、设计的招标,控制测量网的建立,进行勘察和设计工作和施工期的交通组织研究,要完成规划、消防、人防、等各类专项审查,勘察分初步勘察、详细勘察、施工补充勘察、超前地质预报等,设计分总体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各类专项设计等。

开工前的各类招标繁杂,土家招标、监理招标、材料招标、设备及系统招标、咨询招标等,一般一条线有近200个标段要招。高峰在底下的施工人数月15000人。


地铁土建施工完后,仅完成了月50%工作量,还有设备安装、装修、调试,尤其是以信号为主的总联调十分复杂。开通前,各类工程验收和消防、人防、规划、档案、安全、环保、环境验收必须做完,信号等系统要拿到安全认证......,还要完成建设向运营的移交,和运营对各系统的演练、熟悉......。太多太多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作为城市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和一场复杂的细筒工程,更要讲究程序和规范。

Ⅳ 轨道交通体系强制过程有几个

在根据九脑汇学院的相关资料,一共22个:
6.1.3-1:风险管理过程 (K.O)
7.1.1.1-1:预算规划、批准和控制过程(Close)
7.1.5.3-2:监视&测量资源验证&校验过程(Close)
7.2.1-1: 员工能力管理过程(Close)
7.5.3.3-1: 成文信息控制过程(Close)
8.1.1-1: 过程外包策划过程(Close)
8.1.2-1: 投标管理过程(Close)
8.1.3-1: 项目管理过程(K.O)
8.1.4-1: 配置管理过程(K.O)
8.1.5-1: 变更管理过程(K.O)
8.2.5-1: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管理过程(K.O)
8.3.1-1: 设计和开发过程(Open)
8.4.1.1-2: EPPPS过程(K.O)
8.5.1.1-1: 生产和服务过程(Close)
8.5.1.2-1: 特殊过程管理过程(K.O)
8.5.5.1-1: 产品和服务交付后活动过程 (Close)
8.7.3-1: 不合格输出的控制过程(Close)
8.8-1: RAM/LCC管理过程(K.O)
8.9-1:FAI首件鉴定过程(K.O)
8.10-1: 退化管理过程(Close)
9.2.3-1: 内部审核过程(Close)
10.2.3-1: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控制过程(Close)

Ⅳ 地铁是怎么建设的

地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地铁,为铁路运输的一种形式,对该词有两种理解:指在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即“地下铁道”或“地下铁”(Subway,tube,underground)的简称;许多此类系统为了配合修筑的环境,并考量建造及营运成本,可能会在城市中心以外地区转成地面或高架路段。指涵盖了都会地区各种地下与地上的路权专有、高密度、高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Metro),台湾则称为“捷运”(Rapid transit)。[1] 地铁是沿着地面铁路系统的形式逐步发展形成的一种用电力牵引的快速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模式,其线路通常敷设在地下隧道内,有的在城市中心以外,从地下转到地面或高架桥上敷设方式。
地铁的建设
在地底下挖隧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需要极大量的金钱和时间,至少也要好几年才能完成。 明挖回填 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是明挖随填(明挖回填)。这种方法一般是在街道上挖掘大坑,再在下面建造隧道结构,隧道有足够的承托力后才把路面重新铺上。除了道路被掘开,其他地下结构如电线、电话线、水管等都需要重新配置。 建这种隧道的物料一般是混凝土或钢,但较旧的系统也有使用砖块和铁的。
钻挖法:另一种方法是先在地面某处挖一个竖井,再在井底挖掘隧道。最常见的方法为使用钻挖机(潜盾机,盾构机),一面挖掘一面把预先准备好的组件安装在隧道壁上。对于建筑物高度密集的地方(如香港的香港岛),钻挖法甚至是唯一可行的建造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对街道或其他地下设施的影响非常小,甚至可在水底建造(伦敦、首尔和香港的城市轨道系统都有很多越过河流或海港的隧道);隧道的设计也有较多的创作空间,例如车站会比站与站之间的隧道高一些,有助列车离站时加速以及进站时减速。 但这种挖法也不是没有缺点的,其中之一是经常需要留意地下水的影响;另外在一些较硬的岩层开挖,可能需要炸药。地下空气供应问题甚至隧道坍塌亦有可能造成工人伤亡。此外,对于建筑高度密集的地方,挖掘时除了要留意避免对工地四周的建筑结构造成影响以外,有时亦要统筹所在的公用事业,把地底的输水、输电管线迁移,以便腾出地方来兴建列车通道。
地铁车站一般采用以下方法建造:
(1)垂直明挖顺作法 适用于建筑物比较密集,场地条件比较狭窄的基坑或沟槽,如基坑深度较大,地下水位较高,地层基本无承载力,环境保护要求较高,釆用放坡开挖难以保证基坑的安全和稳定,可施工围护桩、墙时,釆用垂直明挖法施工。
(2)基坑盖挖顺作法 适用于建筑物比较密集、地面交通繁忙、场地条件比较狭窄且规模较大的基坑工程,对于开挖范围较大,地下水位高,地层自稳能力较差,降水比较困难的地下工程或釆用敞口开挖难以保证施工和环境安全时,可考虑釆用盖挖顺作法。
(3)基坑盖挖逆作法 盖挖逆作法一般适用于建筑物比较密集,地面交通繁忙,场地条件比较狭窄的深、大基坑或平面形状比较复杂的基坑施工。

Ⅵ 地铁工程建设一般要经历哪7个阶段

1.勘查、试验、调查研究及详细技术经济论证的基础上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2.根据咨询回评估情况答,对工程项目进行决策。
3.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设计文件。
4.初步设计经批准后,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5.组织施工,并根据施工进度,做好生产或动用前的准备工作。
6.项目按批准的设计内容完成,经投料试车验收合格后正式投产交付使用。
7.生产运营一段时间(一般为1年)后,进行项目后评价。

Ⅶ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分那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工作内容有什么

首先线网规划;其次线路设计;第三土木工程施工;第四装修调试

Ⅷ 地铁的建设过程中的步骤,先做哪些部分,后做哪些部分

先车站土木,同时隧道盾构;其次铺轨与机电安装;然后装修;最后是调试

上一篇:北京地铁一号线各站最早首未车时间,最早地铁站名 下一篇:伦敦地铁的线路,伦敦轨道交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