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一号线各站最早首未车时间,最早地铁站名
发布时间:2025-07-26 10:20:49
㈠ 最早的地铁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
世界上首条地下铁路系统是在1863年开通的伦敦大都会铁路 Metropolitan Railway。当时电力尚未普及,所以即使是地下铁路也只能用蒸汽机车。由于机车释放出的废气对人体有害,所以当时的隧道每隔一段距离便要有和地面打通的通风槽。
关于地铁的更多资料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维基网络,自由的网络全书
(重定向自地铁)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伦敦地铁是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始于1863年
放大
伦敦地铁是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始于1863年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定义如以下五个条件:
1. 必须是大众运输系统
2. 必须位于城市之内
3. 必须以电力驱动
4. 大部份需独立于其他交通体系 (如道路、其他铁路) 以外
5. 班次必须频密
大多数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城市中心的路段都会铺在地下挖掘的隧道里。这些系统亦可称为地下铁路,简称地下铁或地铁。在台湾、曼谷和新加坡则称作“捷运”(Mass Rapid Transit, MRT)。在中国大陆城市,修建于地上或高架桥上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通常被称为“轻轨”。然而,在专业领域,“轻轨”与“地铁”的区分方式在于运量的不同,“轻轨”指每小时单向运输量小于20000人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而“地铁”指每小时单向运输量大于20000人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维基共享资源图标
您可以在维基共享资源中查找此网络条目的相关多媒体资源: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目录
[隐藏]
* 1 用途
* 2 地下铁路建造
o 2.1 明挖随填
o 2.2 钻挖法
* 3 历史
* 4 世界最深的地下铁路
* 5 供电
* 6 车辆
* 7 轨道和车轮
* 8 参见
* 9 外部链接
[编辑]
用途
绝大多数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都是用来运载市内通勤的乘客,而在很多场合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都会被当成城市交通的骨干。
台北捷运
放大
台北捷运
美国的芝加哥曾有用来运载货物的地下铁路;英国伦敦亦有专门运载邮件的地下铁路。但两条铁路已先后在1959年及2003年停用。
在战争(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地下铁路亦会被用作工厂或防空洞。不少国家(如韩国)的地铁系统,在设计时都有把战争可能计算在设计内,所以无论是铁路的深度、人群控制方面,都同时兼顾日常交通及国防的需要。
另外,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亦被用作展示国家在经济、社会以及技术上高人一等的指标。例如前苏联的地下铁路系统便以车站装饰华丽出名,而朝鲜首都平壤的地下铁路系统亦有堂皇的装饰。
[编辑]
地下铁路建造
在地底下挖隧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需要极大量的金钱和时间,至少也要好几年才能完成。
[编辑]
明挖随填
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是明挖随填(明挖回填)。这种方法一般是在街道上挖掘大坑,再在下面建造隧道结构,隧道有足够的承托力后才把路面重新铺上。
除了道路被掘开,其他地下结构如电线、电话线、水管等都需要重新配置。
建这种隧道的物料一般是混凝土或钢,但较旧的系统也有使用砖块和铁的。
[编辑]
钻挖法
北京地铁的地面部分
放大
北京地铁的地面部分
另一种方法是先在地面某处挖一个竖井,再在井底挖掘隧道。最常见的方法为使用钻挖机(潜盾机),一面挖掘一面把预先准备好的组件安装在隧道壁上。对于建筑物高度密集的地方(如香港岛),钻挖法甚至是唯一可行的建造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对街道或其他地下设施的影响非常小,甚至可在水底建造 (伦敦、首尔和香港的城市轨道系统都有很多越过河流或海港的隧道);隧道的设计也有较多的创作空间,例如车站会比站与站之间的隧道高一些,有助列车离站时加速以及进站时减速。
但这种挖法也不是没有缺点的,其中之一是经常需要留意地下水的影响;另外在一些较硬的岩层开挖,可能需要炸药。地下空气供应问题甚至隧道坍塌亦有可能造成工人伤亡。此外,对于建筑高度密集的地方,挖掘时除了要留意避免对工地四周的建筑结构造成影响以外,有时亦要统筹所在的公用事业,把地底的输水、输电管线迁移,以便腾出地方来兴建列车通道。
[编辑]
历史
世界上首条地下铁路系统是在1863年开通的伦敦大都会铁路 Metropolitan Railway。当时电力尚未普及,所以即使是地下铁路也只能用蒸汽机车。由于机车释放出的废气对人体有害,所以当时的隧道每隔一段距离便要有和地面打通的通风槽。
到了1870年,伦敦开办了第一条客运的钻挖式地下铁,在伦敦塔附近越过泰晤士河。但这条铁路并不算成功,在数月后便关闭。
现存最早的钻挖式地下铁路则在1890年开通,亦是伦敦,连接市中心与南部地区。最初铁路的建造者计划使用类似缆车的推动方法,但最后用了电力机车,使其成为第一条电动地下铁。早期在伦敦市内开通的地下铁亦于1905年全数电气化。
俄罗斯地铁车站
放大
俄罗斯地铁车站
法国巴黎的地下铁路在1900年开通,最初的法文名字Chemin de Fer Métropolitain是从Metropolitan Railway直接译过去的,后来缩短成métro,所以现在很多城市轨道系统都称metro(台北捷运的全称为台北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英文为Taipei Mass Rapid Transit System,简写为Taipei MRT或Taipei MRTs,但现在都称为metro Taipei,只是部分公共汽车业者仍称为MRT)。
* 亚洲最早的地下铁路在日本东京,于1927年开通。
* 中国第一条地下铁路在1969年于北京开通。
* 香港的地铁在1979年开始投入服务。
* 新加坡第一条地铁在1987年开通。
* 台湾的第一条捷运是于1996年开通的台北捷运木栅线。
* 朝鲜半岛的第一条地铁在平壤于1968年动工,1973年9月6日第一条地铁线路千里马线(Chollima Line)通车。
[编辑]
世界最深的地下铁路
有些城市的土质不稳,隧道要挖得特别深。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地下铁路一般都超过100米深。
然而,世界最深的地下铁路车站并没有定论:
* 圣彼得堡本身的其中三个地下铁路车站都有可能是全世界最深的。
*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和乌克兰首都基辅都各有一极深的站。两站都是建在山下的。
* 朝鲜首都平壤亦有一地下铁路站能角逐此位,她的最深处达地下200米,平均深度亦达100米。
[编辑]
供电
请参见:电气化铁路、轨道供电、高架电缆
巴黎地铁的橡胶车轮
放大
巴黎地铁的橡胶车轮
一般而言,城市轨道系统的供电可以第三轨、第四轨或架空电缆等方式。
* 第三轨:在原有两轨路线侧边新增轨道带电,车辆则利用集电靴获得电力;电流经车轮和运行轨道回到发电厂。
* 第四轨:原理同上,但增设的两条轨道各带著不同电压。
* 架空电缆:电力由架空的电缆提供,车辆则利用集电弓获得电力,有时亦会以车轮经过轨道将电流带回发电厂。
[编辑]
车辆
最初的城市轨道系统车厢是木制的,后来改为钢制以减少一旦发生火灾造成的危险。自1953年开通的多伦多的地下铁路,车厢开始再改良为铝制,有效减少维修成本。
很多地下铁路行走的隧道,都比在主要干在线的为小;所以一般而言地下铁路的列车体积一般比较小。有时隧道甚至能影响列车的形状设计,例如伦敦地铁的部份列车便是。
大部份的城市轨道系统都是使用动车组,而不使用机车牵引客车厢。若果使用机车,经常会用推拉运作。
另外,部份较为先进的系统已开始引入自动驾驶系统。伦敦、巴黎、新加坡和香港等地车长都毋需控制列车。更先进的系统甚至做到了无人操控。
[编辑]
轨道和车轮
一般的城市轨道系统使用铁轨和金属车轮。但近年来亦有系统使用混凝土路轨或橡胶车轮(和摩托车相近),或两者兼用。
[编辑]
参见
东京地下铁
放大
东京地下铁
* 台北捷运
* 高雄捷运
* 东京地下铁
* 香港地铁 (MTR)
* 九广铁路 (KCR)
* 广州地铁
* 上海地铁
* 北京地铁
* 天津地铁
* 深圳地铁
* 南京地铁
* 新加坡地铁
* 首尔地铁
* 平壤地铁
[编辑]
外部链接
* METROS
铁路运输
概论
车站、 轨道、 列车、 机车、动力分散、动力集中、车辆 电气化铁路:
概论、高架电缆、轨道供电 城市铁路:
城市轨道交通、区域铁路、轻轨运输、有轨电车 特殊铁路:
高速铁路、摆式列车、磁浮、单轨、缆索、齿轨
取自"http://wikipedia.cnblog.org/wiki/%E5%9F%8E%E5%B8%82%E8%BB%8C%E9%81%93%E4%BA%A4%E9%80%9A%E7%B3%BB%E7%B5%B1"
页面分类: 地铁 | 铁路运输
㈡ 最早的地铁是哪的
世界上首条地下铁路系统是在1863年开通的伦敦大都会铁路 Metropolitan Railway。当时电力尚未普及,所以即使是地下铁路也只能用蒸汽机车。由于机车释放出的废气对人体有害,所以当时的隧道每隔一段距离便要有和地面打通的通风槽。
北京市是第一个开通地铁的中国城市。
北京地铁始建于1965年7月1日,1969年10月1日第一条地铁线路建成通车,使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北京地铁一期工程]]于1965年7月1日开工建设,全长23.6千米,设17座车站和1座车辆段,1969年10月1日建成通车。
㈢ 北京最早的一线地铁是从哪到哪的
北京正式运营的一线地铁?
1981年9月15日北京地铁第一期工程经国家验收正式交付运营。一期工程的运营区段从北京站到西郊苹果园,全长23.6公里,共17个车站。
北京站到苹果园(17个车站):
北京站--崇文门-- 前门--和平门--宣武门--长椿街--复兴门--南礼士路--木樨地--军博--公主坟--万寿路--五棵松--玉泉路--八宝山--八角村-- 古城路--苹果园
资料:
北京地铁线路(目前)1950年代末期中国与苏联的关系恶化后,中国开始规划在北京、沈阳、上海三座重要城市修建地铁,以作为平战结合的战备防御手段。北京地铁首先开工,一期工程于1965年7月1日开工建设,其线路沿长安街与北京城墙南缘自西向东贯穿北京市区,连接西山的卫戍部队驻地和北京站,采用明挖填埋法施工。全长23.6公里,设17座车站和一座车辆段(古城车辆段),1969年10月1日建成通车。根据预计,北京地铁在战时可以每天运送5个陆军整编师的兵力自西山运至北京市区。
由于属于战备工程,北京地铁在通车后很长时间内不对公众开放,需凭介绍信参观及乘坐。1971年1月15日公主坟至北京站段开始试运行,1971年8月5日延长为玉泉路至北京站,1971年11月7日延长为古城路至北京站,1973年4月23日延长为苹果园至北京站。北京地铁二期工程始于1969年,其线路沿北京内城城墙自建国门至复兴门,呈倒U字型,设12座车站及太平湖车辆段,线路长度为17.2公里。1981年9月15日,北京地铁正式对外运
㈣ 哪个城市最早使用地铁
19世纪中叶,伦敦比以前的任何城市发展得都快。在这庞大帝国的中心,当数以千内计的容新房屋、商店、办公楼和工厂为日益膨胀的劳动大军而建造起来时,它几乎要爆炸了。这些人需要城市提供更为快速、便捷的运输工具,以缓解狭窄街道上拥挤车辆带来的交通压力。
查尔斯·皮尔逊认为,答案就是在地下建造铁路。1843年,皮尔逊为伦敦设计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地铁系统,他把自己的建议提交议会。但由于种种原因,10年后,英国议会才批准在法林顿和主教路之间修一条长约6.5公里的地铁。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地铁初具规模。1863年1月,“大都会地区地铁”正式开始营业。尽管这段路程只有几千米,但这条线路还是非常成功的,第一年这条地铁就运送了950万人次的旅客。
这条地铁线路是采用“挖-盖”的工序建造的,即挖掘一条深沟,然后在其上面封盖。而1890年建造的真正的“管状”铁道,则是用一个液压冲头推进的钢箍,钻通泥土而建成的。
到1915年,伦敦的地铁开始成为一个大网络。
㈤ 中国什么时候最早有地铁的
中国最早的一条地铁为1965年开工建造的北京地铁。1965年7月1日,北京的第一条地铁开工,1969年10月1日第一条地铁线路建成通车,使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
㈥ 最早的地铁在哪里啊
世界上首条地下铁路系统是在1863年开通的伦敦大都会铁路 Metropolitan Railway。当时电力尚未普及,所以即使是地下铁路也只能用蒸汽机车。由于机车释放出的废气对人体有害,所以当时的隧道每隔一段距离便要有和地面打通的通风槽。
关于地铁的更多资料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维基网络,自由的网络全书
(重定向自地铁)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伦敦地铁是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始于1863年
放大
伦敦地铁是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始于1863年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定义如以下五个条件:
1. 必须是大众运输系统
2. 必须位于城市之内
3. 必须以电力驱动
4. 大部份需独立于其他交通体系 (如道路、其他铁路) 以外
5. 班次必须频密
大多数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城市中心的路段都会铺在地下挖掘的隧道里。这些系统亦可称为地下铁路,简称地下铁或地铁。在台湾、曼谷和新加坡则称作“捷运”(Mass Rapid Transit, MRT)。在中国大陆城市,修建于地上或高架桥上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通常被称为“轻轨”。然而,在专业领域,“轻轨”与“地铁”的区分方式在于运量的不同,“轻轨”指每小时单向运输量小于20000人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而“地铁”指每小时单向运输量大于20000人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维基共享资源图标
您可以在维基共享资源中查找此网络条目的相关多媒体资源: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目录
[隐藏]
* 1 用途
* 2 地下铁路建造
o 2.1 明挖随填
o 2.2 钻挖法
* 3 历史
* 4 世界最深的地下铁路
* 5 供电
* 6 车辆
* 7 轨道和车轮
* 8 参见
* 9 外部链接
[编辑]
用途
绝大多数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都是用来运载市内通勤的乘客,而在很多场合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都会被当成城市交通的骨干。
台北捷运
放大
台北捷运
美国的芝加哥曾有用来运载货物的地下铁路;英国伦敦亦有专门运载邮件的地下铁路。但两条铁路已先后在1959年及2003年停用。
在战争(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地下铁路亦会被用作工厂或防空洞。不少国家(如韩国)的地铁系统,在设计时都有把战争可能计算在设计内,所以无论是铁路的深度、人群控制方面,都同时兼顾日常交通及国防的需要。
另外,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亦被用作展示国家在经济、社会以及技术上高人一等的指标。例如前苏联的地下铁路系统便以车站装饰华丽出名,而朝鲜首都平壤的地下铁路系统亦有堂皇的装饰。
[编辑]
地下铁路建造
在地底下挖隧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需要极大量的金钱和时间,至少也要好几年才能完成。
[编辑]
明挖随填
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是明挖随填(明挖回填)。这种方法一般是在街道上挖掘大坑,再在下面建造隧道结构,隧道有足够的承托力后才把路面重新铺上。
除了道路被掘开,其他地下结构如电线、电话线、水管等都需要重新配置。
建这种隧道的物料一般是混凝土或钢,但较旧的系统也有使用砖块和铁的。
[编辑]
钻挖法
北京地铁的地面部分
放大
北京地铁的地面部分
另一种方法是先在地面某处挖一个竖井,再在井底挖掘隧道。最常见的方法为使用钻挖机(潜盾机),一面挖掘一面把预先准备好的组件安装在隧道壁上。对于建筑物高度密集的地方(如香港岛),钻挖法甚至是唯一可行的建造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对街道或其他地下设施的影响非常小,甚至可在水底建造 (伦敦、首尔和香港的城市轨道系统都有很多越过河流或海港的隧道);隧道的设计也有较多的创作空间,例如车站会比站与站之间的隧道高一些,有助列车离站时加速以及进站时减速。
但这种挖法也不是没有缺点的,其中之一是经常需要留意地下水的影响;另外在一些较硬的岩层开挖,可能需要炸药。地下空气供应问题甚至隧道坍塌亦有可能造成工人伤亡。此外,对于建筑高度密集的地方,挖掘时除了要留意避免对工地四周的建筑结构造成影响以外,有时亦要统筹所在的公用事业,把地底的输水、输电管线迁移,以便腾出地方来兴建列车通道。
[编辑]
历史
世界上首条地下铁路系统是在1863年开通的伦敦大都会铁路 Metropolitan Railway。当时电力尚未普及,所以即使是地下铁路也只能用蒸汽机车。由于机车释放出的废气对人体有害,所以当时的隧道每隔一段距离便要有和地面打通的通风槽。
到了1870年,伦敦开办了第一条客运的钻挖式地下铁,在伦敦塔附近越过泰晤士河。但这条铁路并不算成功,在数月后便关闭。
现存最早的钻挖式地下铁路则在1890年开通,亦是伦敦,连接市中心与南部地区。最初铁路的建造者计划使用类似缆车的推动方法,但最后用了电力机车,使其成为第一条电动地下铁。早期在伦敦市内开通的地下铁亦于1905年全数电气化。
俄罗斯地铁车站
放大
俄罗斯地铁车站
法国巴黎的地下铁路在1900年开通,最初的法文名字Chemin de Fer Métropolitain是从Metropolitan Railway直接译过去的,后来缩短成métro,所以现在很多城市轨道系统都称metro(台北捷运的全称为台北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英文为Taipei Mass Rapid Transit System,简写为Taipei MRT或Taipei MRTs,但现在都称为metro Taipei,只是部分公共汽车业者仍称为MRT)。
* 亚洲最早的地下铁路在日本东京,于1927年开通。
* 中国第一条地下铁路在1969年于北京开通。
* 香港的地铁在1979年开始投入服务。
* 新加坡第一条地铁在1987年开通。
* 台湾的第一条捷运是于1996年开通的台北捷运木栅线。
* 朝鲜半岛的第一条地铁在平壤于1968年动工,1973年9月6日第一条地铁线路千里马线(Chollima Line)通车。
[编辑]
世界最深的地下铁路
有些城市的土质不稳,隧道要挖得特别深。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地下铁路一般都超过100米深。
然而,世界最深的地下铁路车站并没有定论:
* 圣彼得堡本身的其中三个地下铁路车站都有可能是全世界最深的。
*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和乌克兰首都基辅都各有一极深的站。两站都是建在山下的。
* 朝鲜首都平壤亦有一地下铁路站能角逐此位,她的最深处达地下200米,平均深度亦达100米。
[编辑]
供电
请参见:电气化铁路、轨道供电、高架电缆
巴黎地铁的橡胶车轮
放大
巴黎地铁的橡胶车轮
一般而言,城市轨道系统的供电可以第三轨、第四轨或架空电缆等方式。
* 第三轨:在原有两轨路线侧边新增轨道带电,车辆则利用集电靴获得电力;电流经车轮和运行轨道回到发电厂。
* 第四轨:原理同上,但增设的两条轨道各带著不同电压。
* 架空电缆:电力由架空的电缆提供,车辆则利用集电弓获得电力,有时亦会以车轮经过轨道将电流带回发电厂。
[编辑]
车辆
最初的城市轨道系统车厢是木制的,后来改为钢制以减少一旦发生火灾造成的危险。自1953年开通的多伦多的地下铁路,车厢开始再改良为铝制,有效减少维修成本。
很多地下铁路行走的隧道,都比在主要干在线的为小;所以一般而言地下铁路的列车体积一般比较小。有时隧道甚至能影响列车的形状设计,例如伦敦地铁的部份列车便是。
大部份的城市轨道系统都是使用动车组,而不使用机车牵引客车厢。若果使用机车,经常会用推拉运作。
另外,部份较为先进的系统已开始引入自动驾驶系统。伦敦、巴黎、新加坡和香港等地车长都毋需控制列车。更先进的系统甚至做到了无人操控。
[编辑]
轨道和车轮
一般的城市轨道系统使用铁轨和金属车轮。但近年来亦有系统使用混凝土路轨或橡胶车轮(和摩托车相近),或两者兼用。
[编辑]
参见
东京地下铁
放大
东京地下铁
* 台北捷运
* 高雄捷运
* 东京地下铁
* 香港地铁 (MTR)
* 九广铁路 (KCR)
* 广州地铁
* 上海地铁
* 北京地铁
* 天津地铁
* 深圳地铁
* 南京地铁
* 新加坡地铁
* 首尔地铁
* 平壤地铁
[编辑]
外部链接
* METROS
铁路运输
概论
车站、 轨道、 列车、 机车、动力分散、动力集中、车辆 电气化铁路:
概论、高架电缆、轨道供电 城市铁路:
城市轨道交通、区域铁路、轻轨运输、有轨电车 特殊铁路:
高速铁路、摆式列车、磁浮、单轨、缆索、齿轨
㈦ 北京地铁一号线各站最早首未车时间
首班车05:10 共30公里
末班车22:55 全程7元
北京地铁1号线,又称一线,全长30.44千米,是中国第一条地铁,回设苹果园站答、古城路站、八角游乐园站、八宝山站、玉泉路站、五棵松站、万寿路站、公主坟站、军事博物馆站、木樨地站、南礼士路站、复兴门站、西单站、天安门西站、天安门东站、王府井站、东单站、建国门站、永安里站、国贸站、大望路站、四惠站、四惠东站共25座车站。地铁1号线和地铁八通线顺利贯通后,这条轨道线路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城市铁道。
㈧ 北京最早开通的地铁是那几号线
北京地铁1号线 Line 1
苹果园-古城-八角游乐园-八宝山-玉泉路-五棵松-万寿路-公主坟-军事博物馆-木樨地-南礼士路-复兴门-西单-天安门西-天安门东-王府井-东单-建国门-永安里-国贸-大望路-四惠-四惠东
北京地铁服务于中国北京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它始建于1965年7月1日,1969年10月1日第一条地铁线路建成通车,使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
㈨ 北京最早的地铁是哪一年建的
北京最早的地铁(北京地铁1号线)是1965年7月1日举行开工典礼,1969年10月1日开始试运营,实行内部售票,接待参观群众。1971年1月15日,1号线正式向公众运营。
1965年7月1日,时任北京市市长的彭真亲自主持了开工典礼,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邓小平、彭真、罗瑞卿等出席了典礼。当时的北京军区司令员杨勇讲了话,大意是要坚决贯彻毛主席的批示精神:“精心设计,精心施工。”
杨勇还提出地铁建设的三条原则:“地上服从地下,交通服从战备,时间服从质量。”当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的邓小平也讲了话,大意是北京地铁要坚固实用,朴素大方。当时已79岁高龄的朱德元帅亲自为地铁破土,与会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都拿起铁锹。
(9)最早地铁站名扩展阅读
北京地铁1号线作为中国第一条地铁线路,于1969年10月1日第一辆地铁机车从古城站驶出。北京地铁一期工程赶在新中国成立20周年的时候建成通车了,宣告了中国没有地铁历史的结束。
2016年4月25日,1号线加装屏蔽门正式开工。工程涵盖全线站台板加固、机房建筑、机房装饰装修、屏蔽门安装、屏蔽门监控、通信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风空调、给排水及消防、动力照明系统以及联合试运转11个专业的改造任务。
屏蔽门加装后,通信、通风空调等这些系统的设备都将配套完成改造任务,全力保障地铁1号线的安全稳定运营。原来的站台板太薄不能支撑住新装的屏蔽门,项目采用了“站台补强法”,在原有的站台板下重新浇筑了一块新的站台板,用来固定后续安装的屏蔽门。
㈩ 上海地铁站早上最早的一般在几点
全网最早的一班车是4:55(1号线上海南站往上海火车站方向)
一般首班车都在5点到6点这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