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中国各个修建地铁的城市的一些数据,轨道交通国产化率

发布时间:2025-07-24 10:11:55

1. 中国能够自主生产地铁吗,像地铁设备都是自己国产的吗。

可以。

北京地铁是中国第一条地铁,其发展的速度也是整个中国发展速度的缩影。从北京地铁1号线的开通到2号线开通,北京用了近20年。而仅2011年1年,北京就新开通了8条线。12月28日,又有4条线将正式开通,北京地铁总里程将超过450公里,几乎覆盖了北京城。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铁列车、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通过知识产权,不仅提升了北京地铁的发展速度,同时也打造出北京整体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1)轨道交通国产化率扩展阅读

截至2019年6月,中国已开通的城市地铁(以首条轨道交通开通时间排序)有39个,分别是:北京地铁、港铁、天津地铁、上海地铁、台北捷运、广州地铁、长春轨道交通、大连地铁、武汉轨道交通、深圳地铁、南京地铁、高雄捷运、沈阳地铁、成都地铁、佛山地铁、

重庆轨道交通、西安地铁、苏州轨道交通、昆明轨道交通、杭州地铁、哈尔滨地铁、郑州地铁、长沙地铁、宁波轨道交通、无锡地铁、青岛地铁、南昌地铁、福州地铁、东莞轨道交通、南宁轨道交通、合肥地铁、桃园捷运、石家庄地铁、贵阳轨道交通、厦门地铁、

乌鲁木齐地铁、温州轨道交通、济南轨道交通、兰州轨道交通。其中,4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都开通了地铁。地铁系统最多的省份是广东省,已有广州、佛山、东莞、深圳开通了地铁。

2.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的发展

1990年代初期,中国一些大中城市开始筹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由于当时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能力较弱,绝大多数设备需要进口,价格非常昂贵,使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居高不下,许多城市难以承受。因此,1996年,国务院下发通知暂停了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建设。1999年,按照国务院指示,原国家计委牵头组织实施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工作,同时启动了一批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建设项目,前提条件是提高设备国产化比例,车辆、信号系统等关键设备以国内为主生产提供。原国家计委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调控设备进口,支持国内生产企业搞国产化,要求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所需设备的综合国产化率不低于70%,车辆、信号系统的国产化率分别不低于70%和60%。
2004年至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的设备综合国产化率基本达到了70%,A、B型车辆实现了自主设计和生产,大型车体铝型材实现了自主生产,制动系统、牵引传动系统(VVVF)、自动售检票系统等产品的国产化也不同程度地取得了进展。设备国产化水平提高后,设备的技术水平及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的建设运行水平也得到了提高,而设备价格和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建设投资、运行费用大幅度降低。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的薄弱环节是系统集成、产品开发和国产化设备的推广使用等,国产化的难点是信号系统、牵引传动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车钩缓冲系统等,这些产品的国产化率较低,国内企业普遍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或总成技术,用户单位也普遍倾向于采用国外产品。下一阶段将针对国产化的薄弱环节和难点,采取新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深入推进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工作。

3. 问:中国各个修建地铁的城市的一些数据

中国地铁城市

资深组(已有地铁,正在扩建):

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台北、香港

北京:中国第一条地下铁,1969年10月北京地铁第一期工程投入试运营,现有地铁一线、环线和复八线,总长54公里,已全部贯通运营。规划未来地铁网络总长将达到408公里。

香港:1979年开通地铁,共有3条线路,总长43.2公里,从1994年开始每年赢利都在10亿港元以上。

天津:1984年12月通车,全长7.4公里,2001年10月9日全线停运,为即将动工的地铁一号线做准备。地铁一号线全长26.195公里,总投资约69亿元,预计2005年年底完成。

上海:地铁一号线1995年4月全线通车,目前已有3条地铁线投入营运,现有轨道交通总里程为65公里。根据新一轮的城市规划,上海拟建地铁11条,长384公里,轻轨线路10条,长约186公里,每年平均要建设15-20公里,需要投入资金100亿元,而完成总体规划则需要投入3000多亿元。

广州:全长18.48公里的地铁一号线已在1999年6月28日通车,全长23公里的地铁二号线预计2003年年底通车;三号线预期在2005年建成;四号线和五号线也在规划中,争取到2010年全长近130公里的五条线路构成广州轨道交通网络。台北:1988年动工,1995年基本建成试运营。其地铁共规划5条线路,全长73.1公里,设70个车站。

新星组[已获国务院和国家计委批准立项]:

深圳、南京、青岛、重庆、沈阳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正线全长19.468公里,总投资105.85亿元,工期4年。未来9年,深圳将斥资328亿人民币建设120多公里的轨道交通。

南京:地铁南北线一期工程2000年12月12日正式开工,是目前国内地铁国产化水平最高、平均造价最低的工程项目。项目投资概算70.15亿元,综合造价每公里4.15亿元,综合国产化率为70%,总工期4年零9个月。

渴望组[酝酿中,等待国务院和国家计委批准立项]:

成都、郑州、武汉、大连、长春、哈尔滨、鞍山、佛山、杭州、乌鲁木齐、苏州、西安、兰州、昆明

广州-南海-佛山:广佛地铁,预计开通时间是2005至2006年。

成都:未来成都地铁预计造价约为每公里4亿元。

4. 中国有哪些城市有地铁

中国大陆建成投运地铁的城市已达31个,分别为: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深圳、南京、成都、沈阳、佛山、重庆、西安、苏州、昆明、杭州、哈尔滨、郑州、长沙、宁波、无锡、大连、青岛、南昌、福州、东莞、南宁、合肥、石家庄、长春、贵阳、厦门。中国港澳台建成投运地铁的城市达4个,分别为:香港、台北、高雄、桃园。

据2018年4月8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2017年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末,中国大陆(不含港澳台地区)共计34个城市(包括七种制式的轨道交通)开通城市轨道交通并投入运营,开通线路165条,运营线路长度达到5033公里。

已开通城轨交通包括地铁、轻轨、单轨、市域快轨、现代有轨电车、磁浮交通、APM七种制式。其中,地铁3883.6公里,占比77.2%;轻轨240.8公里,占比4.8%;单轨98.5公里,占比2%;市域快轨502公里,占比10%;现代有轨电车246.1公里,占比4.9%;磁浮交通57.9公里,占比1.1%;APM3.9公里,占比0.1%。

(4)轨道交通国产化率扩展阅读:

历史沿革

1860年,在伦敦帕丁顿(Paddington)的法灵顿(Farringdon)街和毕晓普(Bishop)路之间建造的第一条长6公里的地铁开工,采用开挖回填的方法建造。

1863年1月10日全线通车,这就是世界上首条地下铁路系统——伦敦大都会铁路(Metropolitan Railway),运行第一年就载运了950万名旅客。由于当时电力尚未普及,所以此地下铁路须用蒸汽机车牵引,又因机车释放出的废气对人体有害,所以当时的设计师脑洞大开,隧道每隔一段距离便要有和地面打通的通风槽。

1866年伦敦市利用格雷特黑德(J. H. Greathead)研制的隧道盾钻挖凿“管式”路线。隧道开得很深,以避免与建筑物基础或市政管道冲突和影响街道交通。原计画用缆索操作,后改用电力牵引。

1870年,伦敦开办了第一条客运的钻挖式地铁,在伦敦塔附近越过泰晤士河,但这条铁路并不算成功,在营运数个月後便因新通车的伦敦塔桥取代了大部分的旅客运量而废线。现存最早的钻挖式地铁则在1890年开通,亦位于伦敦,连接市中心与南部地区。

最初铁路的建造者计划使用类似缆车的推动方法,但最後用了电力机车,使其成为第一条电动地铁,同时早期在伦敦市内开通的地铁在1906年全数电气化。就英国其他城市而言,英国利物浦市于1886年亦开通穿越市中心并跨越默西河的地下铁路,并于1903年早于伦敦地铁率先实现了电气化,是世界上第一条实现电气化的地下铁路,但该地下铁路现今在行政和运营管理上尚未独立成城市地铁而仍属于英国国家铁路网的默西塞德郡通勤铁路。

1890年,第一条4.8公里的电气地铁开始运转。1900年伦敦开始建造更多的管式地铁,并对开挖回填式线路进行电气化改造。在第一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地铁车站发挥了防空掩蔽所的作用。其他许多城市都效法伦敦的榜样。苏格兰城市格拉斯哥则于1896年年底开通地铁。

1896年,当时奥匈帝国的布达佩斯开通了欧洲大陆的第一条地铁,共有5公里,11站,现今仍在使用。由于采用钢梁平板顶,因而位置较浅,节省了大量资金。

1898年巴黎开始建造一条长10公里的地铁,1900年法国的巴黎地铁开通,由于边温尼埃(Fulgence Bienvenue)工程师对开挖回填法的改进,加快了建设速度。新法是沿着线路按间隔开挖竖井,再从竖井下两侧开凿隧洞,洞内用砖砌筑基础以支承紧贴路面的木模板。

这种建造顶拱的方法对地面交通干扰较少。巴黎地铁最初的法文名字是Chemin de Fer Métropolitain(法文直译意指“大都会铁路”,是从“Metropolitan Railway”直接译过去的,後来缩短成“métro”,所以很多城市轨道系统都称metro。俄罗斯的地铁也顺理成章,只是改用了西里尔字母,称为Метро。

1895至1897年波士顿建成美国第一条地铁,长2.4公里。起初用有轨电车及无轨电车,后改为电气火车。1904年10月27日,当时世界最大的地铁系统在纽约市通车。1913年,位于南美洲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地铁建成通车。1930年代,莫斯科建立了地铁系统。1954年,加拿大多伦多市地铁通车。

1960年代在蒙特娄采用巴黎型轮胎车建筑了第二个地铁系统。亚洲的日本的东京、京都、大阪、名古屋等地先后于1927、1931、1933和1957年陆续建成地铁。

1965年7月1日,北京地铁一期工程正式开工,这是中国第一条地铁线路。1969年10月1日完工并运营,1969年11月,因路线供电方式有缺陷,发生大火(无人员伤亡)。路线改造後1971年1月15日继续运营。

1976年,美国旧金山海湾区建成采用全自动操纵的第一条高速地下铁道。同年,具有自动控制系统的华盛顿特区地铁正式开放。带有空调设备的轻型铝车厢由于设计铁轨和车厢支承系统而更加平稳、迅速地运行,建筑美观和乘客安全等因素统一的地下车站也是现代列车和地铁建筑的特色。

1990年初,上海地铁开始兴建,到1993年开通第一条路线,截至2017年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铁网路。

5. 全国有哪些城市有地铁

截至2018年10月,中国已开通地铁的城市有36个。

分别是:北京地铁、港铁、天津轨道交通、上海地铁、台北捷运、广州地铁、长春轨道交通、大连地铁、武汉轨道交通、深圳地铁、南京地铁、高雄捷运、成都地铁、沈阳地铁、佛山地铁、重庆轨道交通、西安地铁、苏州轨道交通。

昆明轨道交通、杭州地铁、哈尔滨地铁、郑州地铁、长沙地铁、宁波轨道交通、无锡地铁、青岛地铁、南昌地铁、福州地铁、东莞轨道交通、南宁轨道交通、合肥轨道交通、桃园捷运、石家庄地铁、贵阳轨道交通、厦门地铁、乌鲁木齐地铁。

(5)轨道交通国产化率扩展阅读:

中国地铁之最

1. 中国及世界最长里程的地铁系统:上海地铁。

截至2018年3月,上海地铁共开通地铁线路16条。1-13号线、16号线、17号线、浦江线,磁悬浮1条,全网运营线路总长673公里,车站395座。在世界城市地铁长度排名当中高居榜首,是世界上线路最长的地铁系统。

2. 中国埋深最深的地铁线路:重庆轨道交通10号线。

重庆轨道交通10号线,有一座埋深超过90米、深度居全国地铁站第一的车站——红土地站。打破了同一车站内6号线超60米的记录。车站内电扶梯的提升高度达到90米,甚至大大超过重庆人引以为傲的两路口皇冠大扶梯。

3. 中国面积最大的地铁站:南京地铁的新街口站。

新街口站是南京地铁1号线和南京地铁2号线的换乘车站,共有24个出口,为地下三层岛式车站。

6.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及分析是什么

  1. 随着多个城市交通状况的恶化,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建设已得到各级政府重视。根据现有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国各城市公共交通平均出行分担率要比“十一五”末明显提高,并鼓励有条件的大城市发展高效铁路。

  2. 目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正迎来黄金发展期。伴随投资额度的加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将成为继铁路大规模投资之后新的投资热点,成为“十二五”基础建设投资新增长点。随着中国轨道轨道交通正逐步进入稳步、有序和快速发展阶段,轨道交通行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也逐步显现出来。

  3.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研究显示: 2009-2013年,我国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逐年增长,年复合增长率为24.23%。2013年,为2408公里,同比增长17.01%。

  4. 且单条线路的平均长度整体呈增长趋势,从2010年的27.76公里增长到2012年的29.83公里。2013年,平均线路长度为29.73公里,较上年有所下降。前瞻产业研究院轨道交通行业报告分析显示:在我国轨道交通建设中,地铁建设占主导地位。

  5. 2010-2013年,我国地铁运营里程逐年增长,占城轨交通的比重有所提升。2013年,地铁运营里程为2050公里,占城轨交通的比重达到85.13%。在客运量方面,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市场份额也有所上升。

  6. 2009-2013年,我国城市客运量中,公交客运量的占比有所下降,但市场份额始终在60%以上。出租车客运量整体呈下降的趋势,2013年为31.32%,但下降幅度较小。而轨道交通的客运量占比呈上升的趋势,2013年达到8.51%,但市场份额仍然较小。城市客运轮渡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且逐年下降,2013年仅为0.08%。

7. 中国地铁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感觉还是太散了,虽说有的地方很集中但想对来讲还是非常非常的稀疏的,想发展这一块不是十年二十年就可以的, 我看最少要50年, 才有地铁的革命, 算算看那个时候我正好60 多岁,正好是我发展拳脚的时候了

上一篇:到长隆游玩可以坐几号线地铁到,西场到长隆的地铁站 下一篇:轨道交通装备将实现产业化发展了吗,航空与轨道交通装备技术共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