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轨道交通8号线的一期工程概况,关于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
发布时间:2025-07-27 18:42:11
⑴ 武汉轨道交通5号线开始建设了吗
2015年7月,武汉轨道交通5号线开始探路,2015年12月23号武汉轨道交通5号线武钢站开工开建,2020年开通。
祝楼主好运!满意请采纳!
⑵ 武汉轨道交通8号线的一期工程概况
武汉市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主线起自汉口后湖北三环以北、府河以南的三金潭,止于武昌徐东大街梨园。线路经宏图大道、中一路、黄浦大街,在建设大道路口斜穿赵家条地块后沿永清街、芦沟桥路至江边,在长江二桥上游芦沟桥路附近穿越长江;越江进入武昌后,沿团结路前行后穿越省储备局三三七处地块转行至徐东大街,沿徐东大街至梨园。 除三金潭车辆段及出入场线为地面线外,其余正线全为地下隧道工程。
武汉市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线路全长16.7公里,全为地下线,设站12座,分别为三金潭车辆段站、宏图大道站、新春站、全民健身中心站、竹叶山站、赵家条站、黄浦路站、徐家棚站、徐东站、汪家墩站、岳家嘴站、梨园站。预计2017年底通车。
武汉市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2012年申报的规划及环境影响评价中,除三金潭至梨园的长16.562km,设站12座的主线外,还设置有华侨城支线,支线在梨园门口转至欢乐大道至华侨城项目开发区,支线全长3.53km,设站2座(园林路站及华侨城站)。
不过,华侨城支线在2013年国家发改委的审批中没有出现了。2013年8月4日,国家发改委官网发布公告,已先后批复了8个轨道交通项目,武汉地铁8号线一期工程在列。 批复的武汉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全长16.525公里,设站12座,已不含华侨城支线。 属性:武汉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江北终点站
地点:金潭路南兴业中路上三金潭大酒店西南角
周边:左上行就是盘龙大道 盘龙大桥直至盘龙城
介绍:武汉轨道交通3号线从左下方上行沿府河绕过河道弯至三金潭车站(武汉轨道交通3号线走向与之前规划版本不同);本站上方还是武汉轨道交通3号线与武汉轨道交通8号线共用出入段与其车体掉头改线大圆环。 属性:武汉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江北第二站
地点:金银潭大道与宏图路交汇处东北角
周边:众多制造企业
介绍:周围属于开发区性质,工业企业较多与武汉地铁机场线、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武汉轨道交通3号线换乘 属性:武汉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江北第三站
地点:塔子湖东路
周边:别墅、三环、塔子湖、黄潭湖
介绍:风景不错,适合居住 属性:武汉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江北第四站
地点:后湖大道与塔子湖东路交汇处塔子湖东路上
周边:塔子湖体育中心
介绍:与后湖大道上武汉轨道交通12号线站连成一体形成换乘站点 属性:武汉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江北第五站
地点:黄浦大街竹叶山转盘处发展大道西北角
周边:二环线、黄浦大街、黄孝河路
介绍:与东北面发展大道武汉轨道交通10号线站相连形成换乘站 属性:武汉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江北第六站
地点:建设大道东侧
周边:建设大道、黄浦大街、赵家条
介绍:与西面建设大道上武汉轨道交通3号线组合形成换乘站 属性:武汉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江北第七站
地点:解放大道与卢沟桥路交汇处南侧卢沟桥路上
周边:解放大道、永清街、京汉大道、中山大道、长江二桥、汉口江滩、解放公园
介绍:与南面京汉大道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连接形成换乘站 属性:武汉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江南第八站
地点:和平大道团结路东
周边:和平大道长江二桥徐家棚街
介绍:与和平大道上武汉轨道交通5号线组合形成换乘站 属性:地铁8号线一期江南第九站
地点:徐东大街销品茂南徐东大街上
周边:销品茂 沃尔玛 金逸电影院 新世界 国美 苏宁等太多了
介绍:徐东商圈的再次升级,与下站汪家墩站之间形成一条地下商业街规划 属性:武汉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江南第十站
地点:团结大道南徐东大街上
周边:徐东公交枢纽 福星惠誉等商住楼与小区
介绍:与前站徐东站形成一体化交通连接格局 属性:武汉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江南第十一站
地点:岳家嘴立交正下方空地
周边:中山路,欢乐大道 麦德龙 居然之家 华中电网 新建商住小区等
介绍:与武汉轨道交通4号线T型排列形成换乘站 属性:地铁8号线一期江南第十二站
地点:梨园广场绿地正下方
周边:东湖梨园东湖路二环线 东湖海洋世界等
介绍:武汉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终点站
⑶ 请问有知道武汉地铁详细规划吗
10公里的路程,从起点到终点,不到20分钟。
5月26日上午10点左右,额定容纳950人的车厢,只有三四十位乘客,已经建成运营将近一年的武汉轻轨1号线,门前冷落车马稀并不出乎记者意料之外。路程太短,线路规划不合理已经成为武汉轻轨1号线致命的“硬伤”。
靠运营收入显而易见无法维持轻轨的日常运营,更不用提筹集后期轨道交通的建设资金。但是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轨道交通将给沿线地产带来的巨大升值空间,政府却无法享有,能不能将轨道沿线地产开发与轨道交通发展结合起来?建立地产收益补贴轨道建设和运营的机制,成为武汉轨道交通发展亟待破解的一道难题。
日前,香港地铁公司高调宣布投资260亿元参建武汉轨道交通建设,港铁的醉翁之意显然在于沿线地产的开发。“但是如果不能突破内地的政策限制,港铁和武汉轨道交通之间仍然只能是‘两张皮’”,武汉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的一位人士对记者说。
港铁260亿砸向武汉
5月10日,武汉市政府与香港地铁公司共同在香港宣布,双方已就港铁投资武汉轨道交通建设签署合作备忘录,港铁有意投资260亿元,参与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轻轨)、2号线(地铁)和4号线(地铁)的建设。
业内人士指出,在世界范围内,轨道交通都是公认的公益事业,作为香港上市公司,港铁为什么要如此大手笔介入武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作为世界上惟一盈利的地铁公司,此前,港铁公司行政总裁周松岗在武汉考察时就表示,港铁参建武汉轨道交通建设将移植香港地铁的做法,涉足轨道交通的沿线地产开发。
武汉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首席交通规划师熊玲也向记者透露,港铁方面已经派人详细调查了武汉轨道交通规划沿线的地产情况,包括可能设置的车站、沿线可供开发的地块等,一个详尽的调查报告正在成文过程之中。
目前,武汉市已经建成了总长10公里的轻轨1号线的一期工程,并于去年7月投入使用。根据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0年之前,武汉将完成总长29公里的轻轨1号线,总长26公里的地铁2号线以及总长15公里的地铁4号线,届时,武汉市将形成约70公里的“两横一纵”工字形线网骨架。远期规划中的武汉市轨道交通网络由7条线路组成,全长223公里,贯通武汉三镇。
根据此前武汉市市长李宪生和港铁公司行政总裁周松岗达成的共识,天河机场至东湖开发区的地铁2号线,最有可能成为港铁参股率先建设的项目。
周松岗表示,在中国内地,港铁的投资策略是专注于大城市的投资机会。他认为,由于中国内地的大城市人口激增,环保意识增强以及交通拥堵日趋严重,故对公共运输系统的需求甚殷,相对盈利的潜力也较高。“在若干情况下,公司可以采用在本港行之有效的‘铁路和物业综合发展经营’模式,而在其他城市则可能采取‘公私合营’模式,即由政府资助资本性开支的大部分款项。”
近年来,港铁公司已先后投资了深圳、北京等地的地铁建设,但是其“铁路和物业综合发展经营”的模式,由于内地在土地政策方面的限制,尚未破题。
运营窘境和盈利愿景
实际上,港铁是香港最大的地产商之一。
香港地铁2004年年报披露,2004年香港地铁总收入上升10%至83.51亿港元,其中物业发展利润为45.68亿元,占到它总利润的50%以上。
香港地铁虽然规模不大,总长只有82.2公里,却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地下交通系统。由于地铁大大改善了沿线的交通状况,使沿线各站形成许多新的繁华地区,沿线的地产也不断增值。地铁公司充分运用这一优势,把发展地铁与房地产开发结合起来,给地铁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不仅解决了工程建设部分资金来源,而且后续的地铁物业管理的收入,也给地铁公司带来滚滚财源,这就是香港地铁盈利的秘诀。
“轨道交通的优势就在于它是一种长距离、大运量的交通工具,而武汉已经建成的轻轨一期工程总长只有10公里,在线路设计上也不尽合理,无论如何带不来客源。”熊玲对记者说。
武汉轻轨一号线开通以来可以说是惨淡经营。靠运营收入仅仅维持日常运行都不可能,更别说筹集建设资金了。另一方面,武汉市的财政也并不宽裕,香港地铁盈利的经验引起了武汉轨道交通公司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兴趣。
“能不能借鉴武汉新区设立土地交易分中心的做法,将武汉轨道交通规划沿线地产以及站点物业拍卖开发收益在体内循环,弥补轨道交通的运营亏损,解决部分建设资金问题?”武汉轨道交通公司办公室主任王长裕与记者探讨。
此前,武汉市政府为推动“武汉新区”的建设,专门在武汉新区设立武汉市土地整理储备分中心,将武汉新区土地出让收益全部用于新区建设。这种模式可否为轨道公司借鉴呢?
实际上,据记者了解,不论港铁注资与否,武汉轨道交通公司已经着手在介入沿线地产开发,据悉,他们正准备与有实力的开发商合作,将轻轨1号线二期工程两端停车场以及维修车间周边的地块拿下来,进行商业开发。
政策障碍和武汉实际
“但是,按照国家政策,土地出让的收益只能用于土地开发,即使将武汉轨道交通沿线地产以土地交易分中心的形式运作,它的土地升值及出让的收益也不能用于轨道交通建设。”武汉市土地整理储备供应中心办公室主任钱峰对记者说。
钱峰认为,不能要求每个项目都能自我循环自求平衡,应该算大账。按照目前国家的土地政策,所有建设用的出让都必须经过招、拍、挂等公开出让程序。曾经参与香港地铁公司来汉调研会谈的钱峰说,“当然,香港地铁公司有成熟的经验和雄厚的资金,它的出价很可能高于其他竞价公司,沿线地产当然也就归他开发。”但是他强调,在目前政策下,作为一个企业,轨道交通公司必须通过挂牌拍卖方式取得沿线土地的开发权。
“至于地铁和轻轨车站的上盖物业,由于国家批给轨道公司的是轨道建设用地,属于划拨性质,如果改变用地性质,搞商业开发,也存在一定的政策障碍。”熊玲也对记者表示,
而且武汉发展轨道交通的情况与深圳不同,深圳是一个新城,深圳市政府在规划轨道交通线路时就已经将沿线地块控制起来,地铁建成,沿线地价飞涨,政府自然分享了“成长的快乐”。但武汉是先有城市后有轨道交通,以港铁最感兴趣的2号线为例,它北起常青花园,穿过武汉最繁华、人口最多的汉口中心城区,再穿长江过武昌,“沿线建筑密集,可供开发的现成地块不多,拆迁成本巨大,将导致以后的地产开发的盈利空间狭窄。”钱峰说。
据记者了解,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目前在拆迁上已经遇到障碍。按照轻轨公司方面的规划,本来应该在5月份开始拆迁的地铁过江在汉口的出口通道,当地居民知道要做地铁之后,普遍提高了拆迁补偿要求,致使拆迁工作迟迟不能开工。
记者也从不同渠道获悉,建设部近期将派工作组到武汉调研,而如何建立土地开发补偿轨道交通的机制,使获取的土地收益补偿轨道交通,如何处理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与轨道交通站场设施的关系,确保轨道交通场站设施与沿线土地整体开发,避免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提高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效益,实现土地价值的最大化,将是建设部此次审查调研的重点。
⑷ 武汉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武汉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在二零一二年通过,条例设定的意义在于规范武汉市的轨道交通管理,从而保障轨道运行安全,由此实现轨道事业管理的持续发展。条例的主要内容包括对轨道交通的定义,主要交通管理负责部门,轨道管理与公民、法人和组织关系,轨道管理与政府和社会关系,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管理,轨道运营管理,轨道安全管理等内容,共计七十一条条例。
从运营管理方面而言,新条例对乘客乘车的审查更为严格,禁止乘客使用无效、伪造或是变造的证件进行乘车。在列车和车站内禁止使用平衡车和自行车,禁止大声喧哗吵闹,乘车过程中禁止外放电子设备声音。除此之外禁止乘客在列车和车站内进食,发现行为时可首先进行责令改正,拒不改正将会面临罚款,由此严管交通运营的正常秩序。
《武汉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与广大市民紧密相关的内容就是对行为的规范,列车和车站都是属于公共场所,需要每个人自觉遵守相关规则,文明乘车。
⑸ 武汉轨道交通4号线的二期工程
4号线二期工程建设无论是改善城市对内、对外交通还是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综合交通和环境保护上衡量,其建设是必要的。从缓解过江交通日益严重的交通拥挤,支持汉阳地区的建设以及汉阳中心城区用地功能置换等方面考虑,其建设是十分迫切的。其建设意义为:
(1)建设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工程是改善城市投资环境,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2)建设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工程是促进城市土地利用,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武汉市总体规划的需要。
(3)建设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工程是解决武汉市对内、对外交通问题的需要。
(4)建设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工程是沿线地区综合开发和土地高效开发的需要。
(5)建设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工程是建设武汉市快速轨道交通网络的需要。
预计,4号线2015年建成后,日客流量为21.8万人次。由此,汉阳将结束没有地铁的历史,汉口地铁密度加大,武昌地铁数量进一步增加,三镇轨道交通格局将加速成“环”。 线路全长16.71公里,其中地下线13.55公里,高架线2.91公里,路基及过渡段0.25公里。
①正线数目:双线
②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
区间正线:一般350m,困难时300m
辅助线:一般200m,困难时150m
车场线:150m
车站:一般1500m,困难时:1000m
③线路纵断面最大坡度区间正线:不大于30‰,困难35‰
联络线、出入线:不大于40‰
车站:地下站一般2‰,困难时不大于3‰;高架车站一般为平坡,困难时不大于3‰
车场线:一般为平坡,困难时不大于1.5‰。
④竖曲线半径
正线区间:一般5000m,困难时3000m
车站端部:一般3000m,困难时2000m辅助线:2000m 武汉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工程设站13座,其中首义路站、复兴路站、拦江路站、钟家村站、汉阳火车站站、五里墩站、七里庙站、十里铺站、王家湾站、玉龙路站、永安堂站等11座车站为地下站,孟家铺站和黄金口站为高架站。
工程在黄金口设停车场1座,在王家湾设主变电站1座,与武汉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共用铁机路控制中心。
武汉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与武汉轨道交通线网中5条线路换乘,其中,与武汉轨道交通5号线在复兴路站换乘;与武汉轨道交通6号线在钟家村站叠岛换乘;与武汉轨道交通10号线在五里墩站换乘;与武汉轨道交通3号线在王家湾站换乘;与武汉轨道交通11号线在黄金口站换乘。 轨距:1435mm。
钢轨:正线、出入段线采用U75V型60kg/m钢轨,全线铺设无缝线路;停车场线采用U71Mn型50kg/m钢轨。
扣件:地下线及敞开段采用单趾弹簧扣件;高架段采用WJ-2型扣件;停车场地面线采用弹条Ⅰ型扣件。
道床:地下段采用采用短枕式整体道床;高架线采用短枕承轨台式整体道床;地面出入段线、车场库外线采用长枕式碎石道床。 全日行车计划初期:全日开行列车139对。
2013年12月:全日开行列车178对。
远期:全日开行列车238对。 2009年12月30日,武汉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和3号线(试验段)工程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概算总投资99亿元,2009年底开工建设,计划2014年建成通车。
2012年11月24日下午16时,在“越江一号”巨大的的轰鸣声中,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工程复拦越江隧道正式开挖。这是我市继2号线一期江积越江隧道之后修建的第二条地铁越江隧道。
2013年2月18日,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工程越江段右线盾构成功始发。
2013年9月30日,武汉地铁4号线二期越江隧道左线盾构机安全抵达武昌风井,标志着该盾构机已成功穿越长江。
2014年8月7日,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越江隧道右线盾构机在复兴路站顺利出洞,意味着地铁4号线隧道实现全线贯通。车站主体结构均已完工,累计铺轨约30公里,预计2014年9月中旬可完成全线铺轨。全线车站装修正在有序开展,共设50个出入口和28个风亭,出入口完工15个,风亭完工9个。全线风水电、屏蔽门、自动扶梯、通信设备正在安装。
首列车抵汉
2014年5月4日,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工程首列车出厂后顺利运抵青山车辆段,这标志着该工程即将进入车辆现场调试阶段,并为下一步车辆与供电、通信、信号等专业的综合联调奠定基础。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工程列车由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越江隧道左线贯通
2014年6月14日上午,经过14个月的掘进,武汉地铁4号线越江隧道左线全线贯通,成为该市第二条穿越长江的地铁隧道。地铁4号线二期越江隧道连接汉阳拦江路与武昌复兴路,长3000米。
2014年9月开始试运行,2014年12月中旬通过试运营基本条件评审,12月28日开通试运营。 武汉 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工程于12月28日上午开通试运营,大武汉三镇同圆地铁梦。省市领导阮成发、吴超、贾耀斌、张光清、郭胜伟、倪子林、马泽江等与广大市民一起,在十里铺站登上首列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工程列车,体验汉阳首条轨道交通线路。
武汉 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工程沿途穿过武昌首义文化区、武昌和汉阳滨江活动区、钟家村商圈、王家湾商圈以及黄金口新城组团。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工程的建成有效的衔接了汉阳和武昌,连通了长江两岸经济带,实现了轨道交通连通三镇,有效带动了三镇均衡发展。
⑹ 武汉市的地铁有几条
二)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
根据2006年4月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的《武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我市将于2012年左右建成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一期和4号线一期三条轨道线路,线网总长约70公里、总投资约294亿元人民币。
1、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宗关至黄浦路,线路长10.23公里,全部为高架线路,设车站10座,投资约22亿元,已通车运营;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西段宗关至吴家山,线路长11.50公里,设车站10座;东段黄浦路至堤角,线路长7.14公里,设车站6座,二期工程总投资约46亿元人民币,已开工建设,计划2009年完工。
2、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常青花园至鲁巷,线路长28公里,全部为地下线路,设车站21座,投资约149亿元人民币,试验站工程已开工建设,计划2012年完工。
3、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武昌火车站至武汉火车站,线路长16公里,规划为地下线路,设车站14座,投资约77亿元人民币,其与国铁武昌火车站改造及新建武汉火车站配套的地铁车站已开工建设,计划2012年完工。
⑺ 武汉轨道交通5号线的线路规划
2014年4月17日,原本以工人村为终点的武汉轨道交通5号线规划延长了两站,将武钢厂区门口和武汉火车站纳入规划线路中。今后,数万名武钢员工有望乘坐地铁出行。地铁,或将让武钢人传统的出行方式发生改变。
据了解,根据武汉地铁集团规划,武汉轨道交通5号线原本并不到武钢厂区门口和武汉火车站,而是东起工人村,西至黄家湖,长约27.3公里的线路中,青山段有8站。将工人村和武钢厂区设站列入规划,除了考虑到大量聚集的武钢人流,也更符合规划和施工条件。武汉轨道交通4号线,串连蔡甸和新洲阳逻的10号市域快线,若5号线衔接武钢厂区门口,将与镇间骨架线路的武汉轨道交通4号线形成环线。而且,按照此前规划,5号线路须穿越切割的地块较多,且需要两次穿越三环线和穿越高铁,若改为途经武钢厂区门口,线路延伸更为顺直。
武汉轨道交通5号线于2015年12月23日正式开工。在期盼与等待中,3万武钢人有望在2021年坐上地铁出行。 根据规划,地铁5号线从青山顺着和平大道到达积玉桥后,不会转向中山路,而是沿着和平大道南延长线继续走行。地铁5号线一期在和平大道南延长线下将建设个站两个点,分别是司门口站、彭刘杨路站。为避免反复开挖,地铁5号线一期的三个站点将与和平大道南延长线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地铁5号线一期的建设将对得胜桥街进行拓宽,得胜桥街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街道,而且得胜桥街紧邻昙华林。那么地铁5号线的建设会不会伤害得胜桥街和昙华林的历史建筑呢?《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4‐2020年)》环境评价影响公示显示,地铁5号线的规划避开了得胜桥304号、刘家淇故居、安全巷29号以及青龙巷85、88、91号等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
共分为14个标段。
第一标段:总体设计、设计总体、总包管理、部分系统设计其中,部分系统设计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行车;线路;限界;调线、调坡和轨道;电扶梯和电梯;通风和空调;主变电站(含外部电源和外线工程的方案及初步设计);控制中心;环保;节能;劳安卫;工筹;人防;概算;给排水及消防(含室外给排水接驳工程、气体灭火);地质;车辆;其他,工程范围内其他单项设计标段未含的内容。第二标段:单项1:复兴路站、复兴路站-彭刘杨路站、彭刘杨路站、彭刘杨路站-粮道街站、粮道街站,共3站2区间。第三标段:单项2: 粮道街站-中山路站、中山路站、中山路站-积玉桥站、积玉桥站、积玉桥站-新生路站、新生路站,共3站3区间。第四标段:单项3:新生路站-学院路站、学院路站、学院路站-徐家棚站、徐家棚站、徐家棚站-杨园站、杨园站,共3站3区间。第五标段:单项4:杨园站-余家头站、余家头站、余家头站-科普公园站、科普公园站、科普公园站-建设二路站、建设二路站,共3站3区间。第六标段:单项5:建设二路站-和平公园站、和平公园站、和平公园站-建设六路站、建设六路站、建设六路站-建设八路站、建设八路站,共3站3区间。第七标段:单项6:建设八路站-建设十一路站、建设十一路站、建设十一路站-都市工业园站、都市工业园站,共2站2区间加出入段线。第八标段:单项7:都市工业园站-厂前站、厂前站、厂前站-武汉火车站、武汉火车站,共2站2区间。第九标段:单项8:供电。第十标段:单项9:通信、信号。第十一标段:单项10:FAS、BAS、门禁、ISCS第十二标段:单项11:屏蔽门。第十三标段:单项12:AFC。第十四标段:单项13:车辆段(含外部市政工程及可能的开发方案概念设计)
⑻ 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的线路沿革
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分东西两段,正线全长18.25公里,其中西段工程从宗关至吴家山,长11.26公里设汉西一路站、古田四路站、古田三路站、古田二路站、古田一路站、舵落口站、竹叶海站、额头湾站、五环大道站、东吴大道站10座车站;东段工程由黄埔路至堤角,长6.99公里,设头道街站、二七路站、徐州新村站、丹水池站、新荣站、堤角站6座车站。二期工程与一期工程合用控制中心,并在古田新建车辆段及综合维修基地1座,在古田二路和二七路设主变电站。工程采用与1号线一期工程相同的标准与制式。工程采用采用B型车,4辆编组,设计最高行车速度80公里/小时,系统设计最大运输能力2.85万人次/小时。
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长18,7公里,由原一期工程(黄浦路一宗关)分别向东西两头延伸。西段从宗关到东西湖区的东吴大道,东段从黄浦路到堤角。二期通车后,轨道交通1号线全长达28.8公里。武汉地铁集团介绍,武汉轨道交通一号线全线列车采用全自动驾驶功能,听从计算机指挥,可以无人驾驶;出发或遇相交轨道时,列车会自动选择方向;行驶中,列车按运营时刻表自动控制加减速,准点抵达各站;遇紧急情况,列车紧急刹车停在安全距离内;进站“定点”停车,自动对准站台划定的旅客上车线;跑到终点,列车自动折返。
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15个站点全部配建有公厕,男女分设有2—3个蹲位;每个站点都设计了自行车棚,车位总数达2000个,市民可方便地骑自行车到地铁站换乘。
此外,一期只有盲道和无障碍坡道,二期则在每个站增加了残疾人使用的垂直升降电梯,直达站台;二期有13个站点设计有广场或绿化节点,位于进出站口或站点过街天桥的上桥处;二期车辆是“鼓肚子”造型,坐车人感觉更宽敞;车轮上增由Ⅱ了防震装置,乘坐感觉更平稳,车辆之间的车钩设计了缓冲装置,遇突然刹车可将撞击的“副作用”减到最小;车轮上的吸音设计可以降噪9分贝,夜间行驶安静。
据悉,试运营期间,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将安排上线列车18列,行车间距6分钟,运能9500人/小时,能满足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的需要。年内,还将增加上线列车数量,行车间距缩短到5分钟。 轨道交通1号线汉口北延长线于2014年5月28日开通,汉口北延长线全线为高架线路,全长5.72公里,设滕子岗站、滠口新城站、汉口北站3座高架车站,平均站间距为1845米。该延长线起于堤角站,上跨张公堤,沿解放大道下延线北行,随后线路向北延伸,先后跨过朱家河和三环线,最终抵达位于汉口北大道北侧的汉口北终点站。从堤角站出发,抵达滕子岗站和滠口新城站,站与站之间仅需1分钟的路程。从滠口新城站驶往终点站、轻轨最大站汉口北站,这两站相隔3400余米,约5分钟路程,全程仅需10分钟。
汉口北工程在原有成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创新,新建的3座车站雨棚进行了人性化设计处理。滕子岗、滠口新城站台雨棚沿用1号线曲线倒三角形空间钢管桁架结构;而汉口北站台雨棚则采用四角锥网架结构,该结构使站台显得更加通透敞亮,给乘客带来舒适感。
1号线从东吴大道至堤角站单程运行时间58分钟,汉口北延长线开通后,1号线正线将长达34.57公里,初步估算,从东吴大道至汉口北全程耗时70余分钟。
汉口北站后,巨龙大道北侧将新增停车场1处,位于武汉市堤角~汉口北地方铁路工程终点的东北端,为地面式停车场,面积86557.47㎡,合129.8亩,主要包括综合办公楼、停车列检库、工程车库、月检库、材料库、洗车库、变电所、污水处理站等建筑,房屋建筑总面积约17913㎡。停车场设出入场线与正线连接,出入场线最小曲线半径为200m,最大线路纵坡为28‰,出入段线长870m,双线,全高架,跨越泵站河,进入停车场场区后逐渐落地。停车场设有停车列检库(14股道)、月检库(2股道)、工程车库(1股道)、洗车库(1股道)。
初期,轨道交通1号线汉口北延长线与轨道交通1号线采用贯通运营方式,将通过大小交路(汉口北至东吴大道为大交路,堤角至东吴大道为小交路)方式进行运营。后期随着汉口北的客流增加,地铁运营公司会调整行车模式,采取东吴大道至汉口北的大圈跑的方式行车。
1号线汉口北延长线的开通试运营,将使1号线延伸至黄陂区汉口北大市场,并将吴家山开发区、汉口中心区、堤角后湖大型居住区及快速发展的汉口北联系起来,真正形成一条贯穿汉口东西方向的骨架线路,也是衔接汉口北地区与城市中心区的一条重要客运交通走廊。该工程的开通试运营将进一步改善汉口北地区出行状况,推进汉口北市场群建设,增强武汉商贸辐射力,促进武汉商贸业发展,同时也将对武汉市拓展城市空间、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东山线
根据2010~2020年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在建的轨道交通1号线增加吴家山到东山支线(即武汉轨道交通23号线),设舵落口站- 走马岭站- 东山站- 毛陈站-孝感东站,远期预留新墩、荷包湖、设站条件。武汉轨道交通23号线(东山线)属武汉新城轨道交通,从吴家山沿107国道到孝南东山镇并延伸到孝感东。 2011年12月,武汉地铁集团完成了地铁1号线东西湖径河延长线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上报给省发改委,但由于该项目不在国家批复的《武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0-2017)》之列,省发改委没有受理。
2014年3月,《武汉市第三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通过市政府常务会,并上报国家发改委。
2014年8月,国家发改委已组织专家来汉召开现场评估会。会议决定,原则同意1号线径河延伸线(金山大道~径河)等10条线(段)纳入本轮建设规划。
2015年3月,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径河延伸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
2015年6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发改基础【2015】1367号文批复同意《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5—2021年)》。本轮建设规划包括1号线延伸工程。
1 号线径河延伸线工程线路全长3.97km,均为高架线,共设3 座车站。在径河北侧设径河停车场一处。工程不设主变电所,采用分散供电方式,在东吴大道~泾河段就近引入2 回10kV电源向新建的3 座高架车站和径河停车场供电。工程采用 B 型车4 辆编组,最高运行速度为80km/h。工程采用 DC750V 接触轨下部受电。
径河延伸线的3个车站分别为金山大道站、啤砖路站及径河站,均为三层高架车站,有效站台长度为80m。各车站均采用半开敞式站台,站厅、公共区不设空调。站务用房设空调。
设计推荐简支单箱梁作为高架区间的主要上部结构型式。一般地段简支梁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施工法,跨越径河简支梁采用移动模架施工法。全线还是以菱形墩为主,均用于双线线间距小于等于 4.0m 处。根据线路在道路平面上的位置、立墩的需要部分墩设为门式刚架墩、T 墩。
轨距:1435mm。
钢轨:正线、折返线采用 60kg/m 钢轨,停车场线路采用50kg/m 钢轨。
扣件:WJ-2 型扣件,弹条I 型扣件和检查坑扣件。
道床:正线推荐采用支承块承轨台式混凝土整体道床,停车场采用碎石道床。
道岔:正线、辅助线采用60kg/m 钢轨9 号单开道岔及交叉渡线,停车场线采用
50kg/m 钢轨7 号道岔及交叉渡线。
径河停车场用地位于径河以北,东流港以东,1 号线西延线终点站径河站北侧,呈南北向尽端式布置,由运用库、洗车库、办公生活房屋及辅助生产房屋组成。运用库布置于场址北端,由工程车库、月检库、停车列检库及辅跨、预留停车列检库组成。洗车库平行并列布置于入场线以东,采用往复式布置,洗车作业效率较高。综合办公楼(含停车场及综合维修办公、工区、司机公寓、食堂、浴室、给水加压站等)、污水处理站、牵引变电所等布置于咽喉区西侧主出入口附近。停车场内设有环行运输道路和消防道路,与各个生产区域及办公区域相连,设置两个出入口与场外规划道路相连通,保证消防通道要求。其中主出口位于西侧,次出口位于场址北端,分别与规划道路相接。停车场总占地 9.93 ha,房屋建筑总面积约19687 ㎡。径河停车场承担开行 33 对/h 运营条件下车辆的运用、停放、列检及周月检工作,配属车辆的月检以上工作由古田车辆段承担。并设置综合维修工区,承担部分线路的建构筑物、设备系统的维修工作。停车列检库(近/远期):10/18 列位;月检库(近/远期):2/2 列位。洗车线及洗车库:洗车工艺设置成“八”字往复式布局,在洗车线前后分别设置了牵出线。设置 1 线工程车库一座,有效长>80m。工程施工工期为 30 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