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为华晨(3)~

金杯,起飞

就像前面所说,金杯海狮是被逼出来的车,但在短短两年后,就把小解放打到退市。除了因为车本身足够优秀外,依然是靠金融家的手段。

上集说过,最早一批海狮是在金杯客车成立之前,金杯汽车从日本以CKD方式引进的,价格高配件贵,关键还只引进了设备而非技术,没能力做出任何修改。而1995年的仰融已经跟一汽飚上劲了,就是要用金杯海狮干掉小解放。而干掉小解放的第一步,就是拿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

1995年底,仰融跑到日本丰田总部,寻求海狮的技术授权。过程不必多说,总之丰田章一郎对这个眉毛浓厚的中国小伙子印象不错,过程很顺利。而对仰融来说,此行的最大收获除了技术,更是丰田的“精益生产”模式。

这套为了应付物资短缺而诞生的生产模式,已经被丰田实行了30多年,省掉大量成本,并成功把丰田送上全球第二大汽车制造商的位置。仰融虽然对造车一窍不通,但天生的敏感嗅觉,让他总是能在第一时间看透事情的本质,这种节约成本的方法闻所未闻。很快他就带着丰田海狮的技术回国,并把类似精益生产的法子用在了金杯客车工厂以及车型改良上,全员学习。

不到一年时间,金杯客车的工程师们在丰田海狮的基础上改吧改吧,属于金杯客车的海狮SY6480正式亮相,SY就是沈阳的意思。比起小解放,海狮的做工好、性能好、长得好,从各个方面碾压前者,6到10万的售价却跟小解放差不多。所以1996年一上市,中小企业纷纷倒戈,金杯成了轻客领域的王者。

但真正让金杯海狮爆火的,不是它的性价比,而是它卖车的方法:金杯海狮是第一款在广告中标明售价的汽车。别笑,是真的。九十年代中后期还没有4s店一说,汽车厂卖车全靠汽贸,后者才是大爷。他们只需要从厂家拿车,怎么卖、卖多少钱、卖给谁、卖去哪,厂家鞭长莫及,颇有些今天卖二手车的架势,能干起来就赚钱。今天几大汽车经销集团,利星行、中升之类,都是这时建立或发家的。

汽贸赚钱,厂家挨骂,消费者当冤大头,这种乱象谁都不希望看到,尤其是仰融手下的华晨四大金刚之一,此时全权掌管金杯客车的苏强。他从大学毕业就跟着仰融,混了这么多年,金融知识不说融会贯通,至少也是个资深专家。

他的做法也颇有些帝王之术的意思,让人在金杯海狮的所有广告和宣传资料里打出全国统一售价,砍掉中间商,我说卖多少钱你经销商就得卖多少钱,在哪买、谁来买、啥时候买都一个价,厂长小姨子也不例外。

这么一弄,消费者的权益有了天然保障,却被全国所有汽车厂商嘲笑,喂不饱经销商,谁给你卖车?这仰融果然不懂车。而苏强的应对方法是,让经销商拿到到且只能拿到应得的利益。

他把所有经销商的拿货价也做了统一,不分远近,折扣相同,同时禁止跨区域销售,成了全国第一家搭建起销售网络的车企。而为了解决经销商和自己的资金问题,金杯率先在汽车行业推行金融领域的承兑汇票制度,经销商先付30%车款就能提车,金杯提供担保,半年后车卖出去了,金杯再收回剩余车款。就一招,让厂家和经销商一起,站着还把钱挣了。

当局者迷,被人说不懂汽车的仰融,愣是用门外汉的王八拳,把金杯折腾到了中国轻客市场的盈利能力最强、现金流最健康、市场份额最大的龙头老大。到2000年,金杯已经拥有4个档次、10多个型号的汽车品牌,全国每卖出10辆轻客,就有6辆来自金杯。但对仰融的野心来说,这还远远不够,乘用车巨大而神秘的市场,才是他的诗和远方。

中华轿车

“到2006年,中国汽车业滩头阵地上唯一敢和外国企业叫板的,是我华晨。”

这是2000年中华汽车下线仪式上,仰融举着“中华第一车”的书法作品的狂言。彼时的仰融,仍然那个梳着大背头永远精神抖擞的男人,金杯的成功已经证明了他的能力,身后摆着的那台漂亮到不像中国车的中华轿车,让人很难不相信,他还会接着成功。

造轿车,这又是一条大胆甚至狂妄的路。九十年代的中国街道上,老一点的东欧四大破,新一点的捷达富康桑塔纳满街跑,除了红旗,几乎全是进口车、合资车的天下,而所谓以市场换技术的合资车企们,能做的只是按照别人的图纸造产品而已。

但仰融这个人,没有他不敢干的事。1996年,仰融刚用金杯海狮把小解放打趴下,就说要制造拥有百分百知识产权的中国轿车。谁也没想到,仅仅四年后,仰融这个疯子竟然真的成功了。

当时的仰融,话虽然说出了口,但轿车怎么搞、要多少钱,心里完全没数。之前去丰田那,本来想顺手整点轿车技术,结果人家说你们有海狮就够了。好在原沈阳轿车厂副总工,当时已经退休的符世枢站了出来,忽悠仰融先去国外看看别人怎么弄得,完事再研究,就跟店里说老弟先送你一次服务,感觉好了再来一样,成功让仰融低估了造车的难度。为啥这么说呢?后来中华轿车上市后,仰融自己亲口说过:我当时要是这么懂汽车,早tm不干了。

半懂不懂的仰融就这样来到了全球汽车设计中心:意大利都灵。先后走访了菲亚特、宾尼法利纳等公司后,仰融正式确立了委托设计的路子。他认为,我们没必要自己埋头苦干,我们有钱,别人有设计能力,我委托你设计汽车,那知识产权还是我的。所谓自主知识产权的概念,也是仰融率先提出的。

在当时,这是种极其离经叛道的想法,主动撕开了中外汽车之间无形的铁丝网。但事实证明,这种的做法,远比市场换技术有效,也能高效学习技术,唯一的缺点就是费钱。

1997年初,仰融从金杯客车抽调了一组精英,组建了M1轿车项目组,符世枢当组长,并且交代:照着最先进水平年产15万辆设计,钱不用担心。大概两三个月后,符世枢拿出来这样一套方案:

看得出来,既没有动力总成也没有车型信息,因为这一切都还需要从长计议。先说发动机吧,当时的沈阳除了金杯,还有一家发动机公司:沈阳航天三菱,这家军转民企业本来是给马来西亚三菱做配套的,但金融危机之下,马来西亚需求大幅下滑,大量发动机堆在工厂里没法消化。机缘巧合之下,仰融注意到了这家公司,看到就是买到,买到就是赚到,1997年上半年,华晨成功控股沈阳航天三菱,发动机暂时有了着落。

至于车型,当时胆子大准备自己搞汽车的中国品牌,大多数起点都是A级车,但合资品牌的主力也在这,竞争激烈。但多数价格都在15万左右,平均年收入还只有几万块的老百姓仍然买不起。

在符世枢的建议下,仰融直接瞄准更高级的中级车。他认为,老百姓短时间内买不起车,但政府采购的中级车市场短时间内一定会爆发,先富起来的人也一定会选择有面子的中级车。最终直接拍板,要造一台花桑塔纳的钱,但和奥迪一样品质的中级三厢车。

于是,设计要求就变成了以三菱发动机为核心,售价15-18万元,造型大气的中级三厢轿车。设计委托到了意大利设计大师乔治亚罗那里,他给出了自己20世纪的最后一部作品:4.88m长、1.8m宽、1.5m高的华晨中华。

过程不细说,2000年12月,中华轿车在沈阳下线。设计来自乔治亚罗,动力总成暂时来自三菱,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工艺生产线来自德国,所有零部件全部来自全球著名供应商,整车性能由英国MIRA公司鉴定,这在当年的中国车市,堪称绝杀,风头甚至盖过了同年上市的帕萨特B5,而当年的华晨销售收入63亿,净利润18亿,仅次于南北大众。

车型上市后,仰融以为万事大吉。当时的仰融从踏足金融领域到造车,一路遇到的障碍不少,却总能遇山开山遇水架桥,从来没被卡死过,所以也从来没把“审批”当回事。在他看来,只要车造出来质量够好,没理由不让上市销售。但他还是看走了眼,这汽车圈也是个江湖,里面全是比比划划和打打杀杀。也是这次判断失误,间接让仰融差点被压得永世不得翻身。

问题就出在一张小小的准生证。大概从1999年新车下线前,仰融就开始运作准生证一事,甚至还求助过沈阳市,时任市长在1999年关于华晨M1项目的一份批示中下了军令状:各部门必须在6月底前办完手续,不得拖延。也是他告诉仰融,准生证不用急,总有办法的。相当于先上车后买票,一边干一边等手续。

对于准生证,传统汽车集团的阻挠,使这件事更难整了。对,这个阻挠就是一汽。

华晨和一汽虽然当年斗得凶,但小解放消失后,基本没啥直接竞争关系,只是一汽当年被打败面子上过不去,但中华要上市就不一样了,真能要了一汽的命。

当时一汽已经从大众那拿了不少技术,红旗系列轿车正是政府采购主力,也是一汽的利润支柱。而华晨中华无论从产品定位还是价格区间,都与红旗完全重合,但竞争力强了不止一点半点,从根上掐死中华轿车,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所以通过自己老大哥的身份暗中阻挠中华准生证的批准,方法低劣但效果拔群。

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华晨的身份。国企?私企?外资?都沾点,除了仰融,谁也看不懂里面的盘根错节,谁也都不敢贸然批复准生证,这问题比天大。

以至于2002年初,仰融曾经参观过吉利,回来后极其惆怅,这么一家民营的小企业,就能在半年前拿到准生证,自己造出来这么好的车却难以上市,天理何在。

抱怨并没有换来结果,准生证一拖就是两年,直到仰融走后,华晨中华才有了正式合法身份,但这都是下期的故事了。

回看这些故事,你会发现直到仰融被逼出走美国前,他的经历都还像一个刚毕业的编剧赶工写的创业故事,一分的诡异,九分的吹牛逼,说干什么就一定能干成。2002年走了之后,之前的一切都解释通了:哦,原来这些都敌不过十分的人情世故。

接下来的故事移步华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