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终于破产了。
大概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威马就常常出现在汽车和财经两个板块的新闻中,到今天,威马几乎已经完整经历了车企破产前的路子:工厂停工,供应商要账困难,经销商维权,员工降薪、裁员,老板嘴硬,公司辟谣,终于走到了最后一步破产清算。
如果你早几年关注过汽车新闻的话,也许还记得,这曾经是造车新势力里的头牌,风头甚至压过了蔚来、理想和小鹏。从万人追捧,到黯淡收场,威马到底经历了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曾经的新势力F4之一:威马汽车。
天胡开局
创业想成功,靠的是什么?天时、地利、人和,回看威马的创业初期,你会发现,这是一家开局极其丝滑的车企,在每个领域都占尽优势。
先从人开始说吧,创始人沈晖,美国海归,加拿大籍。
在创建威马之前,沈晖先后在博格华纳、菲亚特、吉利、沃尔沃工作过,职位不是CEO就是副总裁,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他基本干到顶儿了,再往上就是李书福那个级别额。而且在任期间,还主导了广汽菲亚特合资、吉利收购沃尔沃这两件足以被载入中国汽车史的大事,堪称传奇。
但传奇当久了,沈晖有些腻味,给别人干还是不如自己干。2014年底,沈晖告别吉利,在一家创业公司短暂待了10个月,2015年底,沈晖自立门户,创立了威马,跟当时的蔚小理并称新势力F4。
回看威马的来源,目前有两种说法。官网上的说法是,2012年威马的合伙人、CFO杜立刚,创立了威马汽车的前身,一家不知名的做三电系统的公司,2015年沈晖才加入。第二种说法是,2015年沈晖跑到德国收购了一个叫WM Motor的电动车公司,这个企业的创始人后来成了威马的董事,也是他建议把公司名改成Weltmeister,德语意思是世界冠军,中文名威马就是音译过来的。随后,公司在上海成立,杜立刚是后加入的。
再说说天时。2015年,坤坤还没穿上背带裤,但造车新势力们却风起云涌。在政策支持下,新能源汽车迎来一波集中爆发,理想、蔚来、小鹏、威马,还有上百家牛鬼蛇神,几乎都是在这两年中集中创立,威马甚至算是其中最后一批进场的,恰好能踩着这波创业潮的尾巴。
那什么是地利?简单来说,就是资源和钱。
老沈在汽车领域混了20多年,各个领域、各种公司都接触过,玩的就是个人情世故。创业之后大家一致认为:嗯,是个靠谱的老同志。这个大家,包括投资人和老部下。
那时,各大投资机构几乎是上赶着送钱。上市之前,威马一共完成了12轮融资,大概350亿人民币。什么概念?以烧钱做服务著称的蔚来,创业前两年也只融了150亿。更神奇的是这些投资人的来源,(列名单)国企、著名VC、港澳资本、产业资本,各个都是叫得上号的大佬,追着投沈晖,换句话说,就是相中你这个人啦!
另一方面,沈晖在吉利也算得上是德高望重,一说自己要单干,各路好汉都来投奔这个好大哥,创始团队绝大多数都是吉利和沃尔沃出身,吉利成都公司甚至几百人几百人往威马跳,整得吉利直骂娘。
无论哪种说法,威马这个摊子算是支起来了。人有了,钱有了,时间对了,资源全了,而且全是顶配,造什么车?
保守派新势力
沈晖是个从传统车企走出来的创始人,威马自然也有着和互联网新贵们不同的路子。
不过在说威马之前,我们看看同时期的新势力们都干了什么。蔚来练习两年半后搞了个超跑EP9
理想成立3年后搞了个中大型SUV理想one
还有贾跃亭,三年憋出来个高端但不知道啥时候交付的FF91。不难看出,互联网出身的创始人们酷爱高举高打。
那威马的路子呢?成立27个月后,威马的第一款车是个紧凑型SUV:EX5,在一堆新势力里面,像个土包子。
至于为什么这么做,威马在官网上说:威马要秉持“科技普惠”的初心,做“用得爽、用得起”的产品,具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做智能电动汽车的普及者;第二步,成为数据驱动的智能硬件公司;第三步,成长为智慧出行新生态的服务商。在蔚小理们调子定的一个比一个高的时候,沈晖选择了下沉,打人民战争,这很传统。
再看看威马随后推出的几款车:EX6plus是比EX5大了一圈的中型SUV,E.5是紧凑型轿车,都是主力走量车型,走的也都是亲民路线。至于再后来的W6、M7,虽然产品拔高了,推出时威马就已经病危了,销量可以忽略不计。
今天的上帝视角看,蔚小理们赢了,但在当时看,做低价车,好卖但利润低,不好盈利;做高端车,利润高但不好卖,也不好盈利,谁赢谁输,谁说的准呢?
和新势力们不同的另外一点是,威马是个一开始就重资产运营的车企,说人话就是自建工厂。
新势力们能够快速崛起,得益于把造车互联网化,能外包就外包,能买就买,只需要献祭自家程序员的头发就行。你像理想收购了力帆的工厂和资质,蔚来、小鹏分别找了江淮和海马代工,轻资产小步快跑,用时间换空间。今天看来,这是外行造车在某一个特定时间段取巧的成功路线,到最后,自建工厂,自己掌握生产话语权是躲不掉的事,蔚小理们现在都在干这事。
而沈晖却在一开始就说:“如果选择代工生产,我会天天睡不着觉”。
2016年,刚成立一年的威马就准备在浙江温州盖个智能工厂,一期投资67亿元;2020年,又在湖北黄冈盖了个工厂,投资比温州工厂少点不多,加一起花了100亿左右,换来的是每年25万辆的产能。
后来除了建厂,威马在买资质方面也下了血本。花2亿从沈阳中顺汽车手里,给温州工厂买了资质;又花11.8亿,从大连黄海汽车这,给黄冈工厂买了个资质。到这,威马前期融来的钱基本烧干净了,但却让威马成了新势力中建厂最快、牌照最全的车企。咋说呢,跟洗脚一样,借钱也得上。
威马在销售上也非常像传统车企。前期冲销量的两款车型EX5和E.5大量面向大客户销售,比如出租车公司、网约车公司。
总销量是好看了,但根据去年威马的招股书来看,2019、2020这两年,威马的B端大客户销售都占到了总业绩的四成以上。2021年直接占到8成,已经彻底成为大客户的形状了属于是。
为了挽救C端市场,威马也想过一些偏门招数,比如今天蔚来还在用的“半买半租”。简单来说,就是用户买车时不带电池,车价折半,9.99万元提车,想用电池可以租,也不贵,1599一个月,两年后还可以花39900买断电池。
这事……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前些年的零首付购车?不过好在,威马还提供了回购服务,两年的车60900回购,刨除租电池,相当于4万块钱开两年,虽然消费者还是亏,但至少不那么冤大头了。
总之,凭借着一系列骚操作,威马的销量在新势力中还算是能看,2021年总共卖了4.42万辆,比零跑略高。事情到这里都还很正常,基本就是传统车企的路子,稳扎稳打。外界对威马的评价也一直都很高,甚至今天各家车企在发布会上大讲特讲的8155芯片,威马2021年的W6就已经用上了。
那这样堪称天胡开局的威马,怎么突然就不行了呢?
急转直下
今天来看,威马由盛转衰的时间点大概是2020年前后的那次大规模自燃事件,但如果深挖,自燃只是结果,威马衰落的根本原因大概可以总结成三点:人不忠、车不行、钱不够。
还是先说说人吧,这是所有问题的根源。前面我们说过,威马的创始团队是六个人,其中一位叫侯海靖,原来先后在上海通用、福田、吉利做过高管,威马的成都研究院就是他一手组建的。加入威马后,侯海靖驻守成都,负责生产制造。
和侯海靖差不多时间来的,还有位大佬叫闫枫,曾经主导过上汽斑马智行系统的开发。
来威马之后依然负责智能系统开发,最早一批应用的车型就是EX5,据说用起来还行,至少是平均水准。但据说侯海靖觉得这玩意稀烂,在某次内部会议上指着闫枫鼻子骂,把威马销量差的锅直接扣在闫枫头上,自己直接带着成都团队又搞了个车机,并且强加到新车型上。所以EX5的换代车型EX5Z上,高低配车型竟然有两个不同版本的车机,这种操作放眼整个汽车圈也是相当炸裂。
照理说,一把手沈晖这时候应该出来劝和,你好我好大家好。并没有,反而还把项目管理、产品、销售、市场的管理权都给了侯海靖,又挤走了原来负责营销和市场的二把手陆斌,成了大公司政治斗争的赢家。
但侯海靖生产制造出身,对产品研发不说一窍不通,至少也算是两眼一黑,所以在他主导下,威马EX6、W6和之前的EX5基本没啥差别。你问为啥,因为这几款车的原型,基本可以算是侯海靖“找”来的。
威马从创始人、高管到员工,吉利的人占了半壁江山,在车型上,跟吉利也脱不开关系。侯海靖来威马前是吉利成都基地总经理,妙就妙在这。有报道说,2016年新任总经理接任后,发现电脑遭到物理性破坏,装着吉利GX7车型原始数据的硬盘不翼而飞。
大家细品,“物理性破坏”,说人话就是把电脑砸了,硬盘拿走,跟庆子蒙面抢公章有一拼,果然高端的商战往往采用最简单的形式。
你说这就是侯海靖干的吗?没证据。但2018年,吉利反手就把威马给告了,说威马EX5车型上的5个零件涉嫌抄袭远景SUV,而这个远景SUV,其实就是拉皮后的GX7。当时吉利主张的,除了让威马停用零件之外,还主张21亿赔偿,成了中国有史以来知识产权诉讼索赔最高的案例。这时候再回过头看,你说能跟侯海靖没关系吗?黄泥糊裤裆,不是……它就是屎。
所以不严谨的说,威马的SUV用吉利老平台油改电来的,产品偷懒,带来的是连锁式反应。有得抄,谁吭哧吭哧搞研发啊?
招股书上研发投入那栏,威马从2019到2021,三年总共才花了不到30亿,而同样是新势力的蔚来,2021一年研发经费就有41.8亿元,甚至还没影儿的小米汽车,雷军都说要拿80亿做研发,你威马拿什么打?没那个能力知道吧。
不自己研发,产品从哪来?供应商买啊,就有点类似今天的手机行业,大家都是组装厂。但你买就好好买嘛,产品做好了也行,威马偏不。
在EX5上市不久并且卖得还行的时候,威马却琢磨着换电池供应商,由原来宁德时代一家,变成了宁德加一堆小供应商,电池质量一路下滑。最终结果大家也看到了,2020年到2021年,威马至少发生了10起自燃事故,物理意义上的火了。
但有一说一,电动车自燃也不是啥稀奇事,赔钱、换新车就完事了。但威马不,他们的想法是:丫吃饱了撑的。额,我说的是电池。2020年,威马曾经发起过一次召回,1282辆,暗戳戳的换了电池。
但根据车主爆料,为了不让更多车型发生自燃,威马用免费上门保养的名头,给车辆升级了系统,实际上是降低了电池电压,俗称锁电。升级后的车续航大幅下降,原来能跑400公里,升级完只能跑200多,直接砍半,从源头掐断电池自燃概率,这事后来还闹上了广东315晚会,但最后也不了了之。
官司吃了,电池着了,威马和百度的合作也黄了。2019年,威马和百度一起搞了个智能驾驶技术研发中心,百度后来也投了威马的C轮和D轮,甚至百度决定造车时,也是打算用威马EX5做原型车。但这么一闹,百度觉得我找你个二道贩子,为什么不去找正主呢?转身就和吉利成立了集度汽车。这波啊,这波叫偷鸡不成蚀把米。
那钱呢?钱为什么不够?要知道威马前前后后总共融了350亿。除了前面说在自建工厂和买资质上,过早的花了一百多亿外,威马在其他方面花钱也堪称大手大脚。
就拿经销商来说,在侯海靖还不是二把手时,威马和众多新势力一样,采用的是直销模式,工厂按订单生产,运营压力不大。但2019年侯海靖上马之后,威马回归了传统的经销商模式。没有经销商怎么办?拿钱砸。还是招股书上看,2019到2021年,威马总共向经销商支付了27亿多返利和补贴,甚至还鼓励高管开店,那威马最大的经销商是谁呢?有聪明的小朋友可能想到了,对咯,是侯海靖。这27亿多人民币花在哪了,知道了吧?
除此以外,前面我们提到威马还有大量供应商,接触过采购的朋友都知道,这里面有多少猫腻。最擅长资本运作的沈晖,却在钱上栽了跟头。
总结一下,人员内斗,没心思搞研发,车卖不出去,钱花错了地方,闭环了家人们。威马融来的钱像流水一样没了,而这350亿换来的,只有累计不到10万的销量。甚至2019到2021年,还累计亏损了将近175亿元。
另外还记得吉利告威马的官司吗?去年年底,吉利胜诉,法院判决威马要赔给吉利700万元,虽然不至于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杠铃,但也属于ICU里关电源,给威马助力了。
但瘦死骆驼比马大,沈晖还有名气,威马还有工厂和资质,还是有人愿意拉威马一把的。
比如2022年6月,威马发布了港股招股书,打算从韭菜手里借点钱,沈晖所谓12亿年薪,也得上市成功才能兑现;
百度也回过头来又拉了威马一把,1月12日,百度旗下的APOLLO出行宣布,打算以20.23亿美元收购威马汽车全部已发行股份;
此外还有包括房地产公司雅居乐在内、共计20亿元的三笔资金也汇到了威马的账上,楼市都惨成这样了,雅居乐还给威马送钱,他真的我哭死。
这就有些魔幻了,一边是连年亏损、工厂关停、员工欠薪、供应商讨债的威马,一边是继续给威马送钱的各路大佬,这波啊,这波叫做破产二象性。
1月12日,沈晖发了一条微博,是姜文和刘晓庆的电影《芙蓉镇》,封面上明晃晃的写着:“像牲口一样的活下去”,大伙觉得威马多少还有点悲壮,但是仔细想想,也算是活该。
回看过去,威马就像一个本来只是在河边走,不小心湿了鞋的人,最后干脆下去洗了个澡。沈晖把造车真的当实业去做,建工厂、拿资质,按部就班,思路没毛病,但造车最基础的东西是车,车都没造好,这家企业从根上就站不稳,走到今天这一步,也怪不得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