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换乘问题,上海地铁换乘为什么喜欢做长通道

发布时间:2025-08-08 03:09:17

A. 乘客登机时为什么要通过那个长长的搭建的通道

这叫廊桥,连接候机厅和飞机舱门
以前登机是坐摆渡车到飞机下面然后爬梯子上去,效率低,舒适度差,尤其刮风下雨的时候
所以出现了廊桥,连接候机厅和飞机舱门

B. 广州地铁杨箕站为什么要做那么长的换乘通道

很多个换乘站都很长的,如昌岗、体育西、西朗等等。是设计问题吧。

C. 为什么地铁换乘通道长度不一样

以北京复兴门为例,1换2就是下一个楼梯,2换1 就要走很大一圈。最早的时候北京没这么多人,只用1换2的楼梯就够用,但是后来人多了没法这样还挤一个楼梯,就只能曲线救国,开发一条新路线。当初还没预留,只能现找。换地铁线要穿越地下土层,如果要经过一层地下水就会提高施工难度,所以最近的地方有情况不容许建换乘通道就只能找其他的地方。所以就不一样长了。
麻烦采纳,谢谢!

D. 地铁换乘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跑

换乘站人多,怕挤不上。如果走在后面的,可能来几趟车都挤不上车。如你是赶时间的,你跑不跑。

E. 为什么中转换乘时间那么长,中间停留都干什么去了

就是你在肇庆下车后等另一台车的时间,不是直达车,找直达的好,给多30元一张票,让软件抢,

F. 上海地铁换乘问题

  1. 机场七线统一价格20元,你上车后会问你要钱的

  2. 机场七线到上南路下来走到地铁六号线约130米,你说远不远?抬头就能看见地铁站了

  3. 进入到地铁站,你可以去服务台买票,也可以到自动售票机买票,都在很明显的地方。票价4元。买好票之后刷票就能进入地铁站了。

  4. 你在上海地铁换乘大多数都不需要出地铁站,因为它们建造在一起,也就是说你从6号线地铁走出来,然后根据地面上的指示就能走到7号线了。不需要做其他的,只需要你看得懂中文。

  5. 地铁出站的话,你只需要在出站时把你的票塞进闸机口(也就是出口)里就可以出去了,票是这个机器自动回收的。

你的行程约1小时50分钟,花费共24元。

推荐你在机场乘坐磁悬浮(全国只有上海有,世界知名),票价50元,30公里的路程10分钟就到了,坐到龙阳路下车,出站就能看到地铁7号线了。路程1小时30分钟。花费53元。

为什么这么贵还推荐?因为这是政府的面子工程,而且一直是亏本运营,最高时速400公里/小时,第一次做很震撼的,你总不能白来上海吧。


另:你在地铁站会看到有人不买票就能进去,因为那是上海人或常住上海的人买的交通卡(即充值卡,你如你充值500元,他会自动扣费,直到卡里没钱为止,如果你在上海呆的时间不长,不建议去买交通卡,因为需要20元押金,并且只有在指定地点可以办理和退还)


我是上海本地人,以上给你的信息纯手打,如有疑问可追加,希望可以尊重我的劳动,谢谢。

G. 徐家汇地铁站换乘为什么这么远

徐家抄汇站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徐家汇漕溪北路,是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9号线、11号线的地下岛式换乘车站。1号线车站最早启用,2009年12月31日9号线开通,5年后,2013年8月31日11号线车站启用。连接1号线和9号线换乘通道在2010年4月7日建成前,徐家汇站采取的是虚拟换乘方式,需要乘客出站后在地面步行相当距离实现换乘。而目前,徐家汇站实施的是站内通道换乘,1号线和9号线、11号线采用长通道换乘,而9号线和11号线两站相连,可直接在站台换乘。

H. 上海轨道交通换乘其他线路最多的一条线

上海地铁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不论从线路数量上还是线路总长度都已超过香港三十多年来的地铁发展,但是摊开上海地铁图大家可以看到纵横贯通上海主城区的主要的1、2、3、4、6、8、9号线等六条地铁线路,相互之间有十个十字交叉型的换乘站,除了3号线与4号线由于其特殊性有很长一段重叠线路不计外,所有这六条线路之间的换乘模式都只是在换乘点附近只有一个站十字交叉型换乘。而当我们摊开香港地铁图时,不考虑后期建设的从市区到机场的地铁线路,在香港岛和九龙之间的四条线路,均是采用平行线路方式连续几站换乘,有一段平行线路是连续三个站可以换乘,有三段平行线路有连续两站可以换乘。
初到香港时,由于我们乘地铁时不是赶在香港人上下班高峰时搭乘,连续几站的换乘人数并不是很多,我们感觉纳闷,觉得香港在连续几个站之间同时修建平行的两条地铁是不是有点多余和浪费,重复的线路不是可以用于将现有的线路延长吗。不过纳闷之余,还是感觉香港地铁这样的换乘方式很方便,有的站从这趟车的车门出来,在同一站台到对面就可以换乘另一趟地铁,也不需要上下爬楼梯,又节省时间。国内很多人将这种方式称之为“零换乘”。
但当我们国内地铁出现时,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上海地铁1号线和2号线人民广场站十字交叉型的换乘方式,把地面上修马路立交桥的理念用于修地铁线路的换乘。初期客流量不是很大时,1号线换2号线,2号线换1号线的人流还可以相向而行,到后来换乘客流量猛增时,地铁部门不得不采取单向人流的方式。你要是在上海上下班高峰时到1号线和2号线人民广场站看一看换乘的滚滚人流,和长长的换乘过道,简直把你吓怕。这对没有提很重行李的人都感觉后怕,更不用谈从火车站来或到火车站去带着沉重行李的乘客,如果让他们在上下班高峰时在人民广场站换乘,混杂在滚滚的人流中,又要走过长长的换乘通道,估计他们心理上要崩溃了。
为什么有这么巨大的换乘人流在人民广场站出现,这时我们就明白了香港地铁修建时所采用的平行线路换乘方式,连续几个站可以换乘,可以将人流很好的进行分流。如果1号线和2号线有连续几个站可以换乘的话,我们还能在人民广场站看到的滚滚人流吗?但是,现实1号线和2号线只有一个人民广场站换乘站,人们为了换乘不得不在此站下车又上车。由于同一条线路上的列车平均行驶速度相差不多,因此列车无论在客流量少的站、或客流量大的站停站的时间也差不多,否则如果安排列车在客流大的站停站时间过长的话,就无法安排列车高密度出发。所以我们经常在人民广场站可以看到很多人因为不能在列车停车时间内上车,而赶不上列车。
想当初上海地铁在处于设计阶段前,我想上级也同意派人到国外去学习和参观人家建设地铁方面的先进经验,远的地铁发达的欧洲国家去不了的话,近一点的亚洲的香港和新加坡总是能去的吧。我好象记得当时报纸报道过上海有关部门派人到英国参观学习地铁建设,因为最初上海地铁是准备采用英国的地铁设备和技术,但后来英国政府在香港问题上和中国较劲,上海地铁引进英国地铁设备一事就黄了,这是后话。香港地铁换乘的设计就是采用了他们当时的宗主国英国的换乘设计理念。在英国地铁换乘站国内所称的“零换乘”站随处可见。但是好象当初设计地铁线路走向的具体设计人员并没有机会走出国门了解国外先进的地铁设计理念,想当然的将地铁的线路交叉处理等同于地面上马路的十字交叉处理。
其实每一个上海人都知道,早在上海地铁出现前七十年代未和八十年代初,上海人民广场附近就是上海公共汽车客流换乘量最大的地区,在上下班高峰时,很多乘公共汽车的人都需要维持次序的老大爷和老大妈在后面推才能挤上汽车。而且人民广场也正处于上海城区的中心地带,有这些客观上的客流数据、地理位置因素,真不知当初做1号线和2号线在人民广场站换乘的预测是如何做的,上海有关部门现在敢不敢将当初人民广场站的换乘客流量预测数据公布给公众,对照现在实际换乘人数进行比较,看看有没有差距。
官方公布的1号线换2号线的最长换乘通道长230米,其实这只是计算狭义的换乘通道长度,就仅仅是通道,没有包括行走的站台距离,爬楼梯的距离,如果从2号线站台最远处到1号线站台最远处(实际上有可能,为了能上人比较少的车箱),加上走楼梯的距离,加上站厅内的距离,实际距离超过500米,这相当于同区域上海地面上公共汽车两站距离。两站远的距离,在地面上上海人一般都要乘公共汽车了,但在地下没有办法。这么长的距离实际都可以另行开建一段自动列车了。香港机场下飞机后到入境检查柜台也就是这么长的距离,就开行了一段自动列车。
可惜啊,由于上海地铁是改革开放后首个建设地铁的城市,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已经将这种落后的、非人性化的、或者说非以人为本的地铁换乘方式蔓延到后续建设地铁的城市,这真是我们国家的悲哀,就如同当初毛泽东听不进建筑专家梁思成关于新北京城建设的建议——保留老的北京城,在老北京边上向离开老北京城的方向建设新北京城,结果全中国的城市都按照北京建设的模式,在原有老城基础上建设,以致到了城市建设发展高峰期时,通通将老城内的古建筑拆得一干二净。
按地铁官方统计数据人民广场站平均每天1号线换乘2号线的客流有14万人次,从2号线换乘1号线的有17万人次。哇,光人民广场站换乘人数这都相当于新建地铁城市一条线路、或新地铁线路一天的客流量,这还不包括两条线路在此站上下车的客流量,更不包括新增的8号线换乘客流。这31万换乘客流,按平均每人要花10分钟换乘,就是每天310万分钟总换乘时间,即每天51,666.7小时总换乘时间,每年18,858,333小时总换乘时间,按每人每小时平均工资50元,每年的总换乘时间价值942,916,667元,讲个大数就是九亿多。如果嫌每人每小时平均工资50元高了,按每人每小时平均工资40元,每年的总换乘时间价值754,333,333元;按每人每小时平均工资30元,每年的总换乘时间价值565,750,000元;按每人每小时平均工资20元,每年的总换乘时间价值377,166,667元。不能再少了,否则人人都按钟点工的工资计算是不太可能的。现在后续建地铁的城市,每公里的造价也就是三亿多。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纠缠在人民广场站换乘的乘客每天平均工资是50元也好,还是20元,总之,每年在人民广场站换乘的乘客的时间价值就相当于修建一公里地铁。
长痛不如短痛。现在无论怎样在人民广场站修建换乘大厅,都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换乘”。假设1号线从南京西路站开始与2号线平行,到南京东路站为止;或相反方向。平行方式可采用四道铁轨在同一平面,或上下两层各铺设两道铁轨。再加上1号线从新闸路站到南京西路站新修建线路,1号线从南京东路站到黄陂南路站新修建线路,总共四站路距离,一般来说市中心地铁一站路距离不会超过1公里,这四站距离就算4公里,也就是说这4公里地铁的造价相当于人民广场站换乘的乘客四年总换乘时间的价值,修建好这4公里地铁线路,可为今后节省几十年的换乘时间的价值。按现在修建地铁的技术,这4公里线路即使难度再大,也不会花超过四年时间修建。而且,修建的成本最多不超过30亿,即使超过30亿对如今的上海市政府的财政真算不了什么,但对天天在人民广场站换乘的市民来说,有了便捷的换乘真是天大的幸福,可能会为此自豪不止一辈子,也许这就是人性化的体现、或者说这才是以人为本的地铁。
不过,感叹我们国内哪么多的不以人为本目的修建的地铁换乘站,要是都改造的话,也是巨大的成本,为什么当初设计人员设计时,不能多参考国外的人性化设计,对人家设计的换乘方式多问一个为什么,就不需要今后再重新改造。

I. 上海地铁换乘分“换乘”“出站换乘”“转乘”3种,明确的意思是什么然后如何续费

楼主您好,铁丝小毛很高兴为您解答这道问题:问题一:上海地铁换乘分“换乘”“出站换乘”“转乘”3种,明确的意思是什么?答:“换乘”是指乘客在线路之间通过付费区内的通道跨线乘坐地铁,支持此种行为的站点称为换乘站,乘客在这些站点内换乘不需要重新买票。例如人民广场站,1、2、8号线之间无需重新买票,直接可以进行换乘。“出站换乘”是指几个车站因为种种原因,比如车站之间距离较远,无法直接在付费区内进行换乘,所以要先出站,再进站。假设A、B两站因为种种原因要出站换乘,如果乘客是乘坐A线的要换B线,就要先从A线的车站出站,然后走一段路再进入B线车站乘坐B线。一般出站换乘的车站都要走很多路,还有,要出站换乘有一个条件:必须使用公交卡。若使用公交卡,出站换乘和普通换乘一样,但如果不使用公交卡的,出站后就要重新买票。又比如AB两站分别在1、2号线上,若按距离的话从A站到B站只要花费4元,使用公交卡的话换乘就是一样花费4元,但如果用单程票,出站以后就要重新买票,这样的话会多花钱。例如上海火车站站的1号线和3、4号线就是属于出站换乘。“转乘”是指相近的车站由于尚不具备换乘条件的,并且车站之间距离较长,乘客换乘需要通过公交短波转乘其它轨道交通的情况,称为“转乘”。上海轨道交通每条线路必须至少有一个换乘站,但因为有些轨道交通线路还没造好,离其他线路的站点还有一定距离,但不能违反“每天线路必须至少有一个换乘站”的规定,只能暂时的用公交短波,使车站之间连接起来,公交车乘坐是免费的。问题2:然后如何续费?答:这道问题我不大懂楼主的意思,请楼主追问。谢谢采纳!

J. 地铁隧道中 为什么要有旁通道 旁通道的具体作用是什么

地铁隧道中的旁通道有两种,靠近车站端部的旁通道主要是为了地铁活塞风通风用的,靠近区间中部的旁通道主要是为了在地铁发生事故时供乘客撤离事故区间和消防队员进入事故区间用的。

上一篇:上海地铁4号线首末车时间,上海地铁四号线外圈末班车 下一篇:北京地铁新规由于早上走得急没刷上卡就出站了会怎么计费,北京地铁忘刷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