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是哪一年建成的,北京地铁建设新闻

发布时间:2025-08-07 15:28:33

❶ 外地人看到今天北京地铁的新闻的感想是什么

第一你看到的那是首都一号线。是首都最早的地铁沿线。
第二地铁早专就想安装屏蔽门了,属但是1号线客流量很大,每晚停止运行后到第二天早上根本无法完成安装工程,更别说停站安装了。
第三地铁人多问什么,你知道吗北京地铁也好公交也好已经超过百分之50是外地人了。你能理解吗,每2个人里有一个是你这样的外地人,换句话不是不欢迎您,但是外地人来了多了资源不够用了,这是人为的因素大于设施。
第四那个受伤的是外地人不解释
第五我对你这种说失望的人来说,对你也表示失望,你没有正确理解首都

❷ 北京地铁10号线的相关资讯

据北京市公安局介绍,2012年7月19日21时7分,北京市公安局接到110报警称,一男子在10号线呼家楼地铁站B口持刀劫持一名女安检员。北京市公安机关立即启动紧急预案,相关部门警力迅速赶赴现场。民警到达现场后,谈判专家与嫌疑人进行对话。对话中,民警提出以自己交换人质,被嫌疑人拒绝。
经过70余分钟反复劝说无效后,在嫌疑人持刀伤害人质的情况下,北京市公安局特警总队蓝剑突击队狙击手果断开枪,将嫌疑人击毙,人质安全获救。
嫌疑人身份正在进一步核实中。 10号线二期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第二环线的组成部分,沿线不仅将串联起潘家园旧货市场、十里河建材一条街、大红门、公主坟商圈、草桥、世纪城居住区等功能区,还将与宋家庄、丰台火车站、六里桥、公主坟、五路等大型交通枢纽相衔接,为居民出行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为带动较北城落后的南城做出了贡献。
10号线全线贯通后,可以与轨道交通规划线网中的10条地铁线换乘,即与既有1号线、4号线、5号线、6号线,8号线、9号线、13号线、14号线、机场线、亦庄线等换乘,并与正在建设的14号线中段等线路形成换乘,可以实现轨道交通线网的互联互通,大大提高网络化运营效率。
全线通车后,10号线将拥有13座换乘站,平均站距1.4公里,并在宋家庄及五路地区各设停车场一座。
2012年年底,10号线二期与10号线一期实现大“C”形运营,泥洼站、丰台站两座车站形成断点。2013年5月5日,10号线已经连成环状,全线通车,成为继2号线之后的第二条环线地铁。
10号线全线贯通之后可换乘多条地铁,包括1号线、4号线、5号线、6号线、8号线、9号线、13号线、机场线、亦庄线,14号线、16号线等,实现轨道交通线网的互联互通,提高网络化运营效率。 2013年3月1日,北京轨道交通路网客运量首次突破900万人次。3月8日,客流数字再次刷新纪录,首次突破1000万大关,达到1027.54万人次,其中10号线客流居路网各条线路之首。
“当天的情况的确比较特殊。”战明辉介绍,当天工体有中超比赛、顺义有车展,又赶上三八妇女节,很多单位放假,利用假期逛街的人增多,造成了当天客流破千万。
据统计,当天10号线客运量达到169.79万人次,创出了历史新高。
“大客流是意料之中的,但比预计更快。”战明辉表示,按照往常的客流统计来看,每年3月到6月,是地铁客流回升的时间段,而客流突破千万却恰恰发生在3月。随着2013年5月,地铁14号线局部开通,通过10号线接入路网,地铁9号线与1号线在军事博物馆站实现换乘,10号线最后区段开通,地铁路网客流破千万将成为常态。 2013年5月5日“跑圈”以来,这条北京最长的地铁线故障频发,除去由乘客引发的多次小故障以外,涉及信号、列车、道岔、设备的较严重故障已达7次,平均20天一次,早高峰成为故障高发时段。
对此,地铁方面表示,刚成环的10号线要让信号系统和联动性稳定,存在巨大困难。
一天3次故障
2013年10月24日早上7点20分,10号线因信号故障导致部分列车晚点,部分客流较大车站采取限流措施,直到上午10点40分,各站限流才陆续解除。下午2点左右,10号线“因信号故障”造成部分站点停车时间过长。24日晚高峰,10号线再因列车间隔较大多站限流,主要是由于分段开通,造成同一条地铁设备水平差距过大。 一天2次信号故障
2014年10月6日下午1点半和4点左右,10号线分别发生两次信号故障,导致沿线大量乘客滞留。至昨天下午5点左右,信号故障修复,10号线运营秩序逐步恢复。
2014年12月26日涨价前夕故障
受10号线信号故障影响,13号线在芍药居站、6号线在呼家楼站采取部分列车通过不停车的措施以缓解客流压力,同时国贸站关闭1号线换乘10号线换乘通道。
2014年12月26日5:56分,10号线惠新西街南口-亮马桥区段(内环方向)信号故障,影响惠新西街南口至亮马桥区段改为降级模式行车,列车间隔较大,部分列车晚点。受故障影响,部分列车在牡丹园(开往健德门方向)、宋家庄(开往成寿寺方向)采取清空列车折返运行措施。
2015年10月23日双方向故障
2015年10月23日北京地铁10号线故障引发列车晚点,大量乘客滞留。23日上午8时许,地铁十号线发生信号故障,站台入口处采取限流措施,十号线双方向出现车辆滞留。
据了解,7:35地铁10号线因角门西至火器营区段信号故障,多车晚点,全路网收到影响。目前,13号线光熙门站上行(开往西直门方向),15号线望京西站下行(开往清华东路西口)采取部分列车通过不停车,缓解13号线客流压力。乘客称列车停在隧道内现场混乱。
在10号线亮马桥站看到,由于停车时间已有半小时,不少乘客下车换乘地面交通方式出行。截至到8:20,10号线内环线已正常行驶,但外环线仍然停运。10号线客流较大,6号线呼家楼站下行(开往海淀五路居方向)、13号线芍药居站、知春路站下行(开往东直门方向)采取部分列车通过不停车的方式缓解10号线客流压力。 2015年7月22日起,地铁10号线将取消高峰时段原大小交路套跑的行车组织方式,全天采用单一交路(全环)方式组织行车,列车最小间隔由2分15秒缩短至2分05秒,发车间隔缩短10秒,将很大程度缓解10号线早高峰客流压力。
2015年10月13日起,10号线列车最小间隔由2分05秒缩短至2分钟。

❸ 北京地铁4号线事故 现场图片 视频 事件经过

北京灾难多点好。该回家的都回家 该走人的都走人。 北京彻底清净了 也就没灾了

❹ 北京地铁13号线的大事记录

2001.01.09:上午签署《北京城市铁路项目利用日本政府特别日元贷款转贷协议》,协议金额141.11亿日元,贷款年利率0.95%,贷款年限40年。
2001年6月,13号线上地站主体结构完工。
2001年7月,13号线西段车站开始装修。
2001年10月1日,13号线全线开始铺轨。
2001年10月24日凌晨,13号线成功跨越北四环。
2001.12.14:北京城市铁路项目利用日元贷款采购合同签字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合同总金额8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6亿元。 2002年1月12日,13号线西段贯通。
2002年6月15日,13号线西段完成铺轨。
2002.06:车辆一公司完成了13号线运营车辆“六改三”第一组车的改造工作。
2002.08.09:第一批300余名员工进驻13号线,开始进行各岗位开通前的准备工作。
2002.08.15:车辆一公司为13号线开通改造的六卡车辆全部改造完成,并通过了验收。
2002.08.21:13号线综合调度指挥中心成立,18位行、电调调度员正式上岗,承担全线16个车站、41公里运营线路的统一指挥、集中调度任务。
2002.09.16 05:49:H116从回龙观车辆段列检库内开出,这是13号线第一班空载运营列车。客运公司143名 13号线客运人员全部到位,正式上班。
2002.09.24:上午,13号线(西线)“9.28”通车试运营新闻发布会召开,31家新闻单位的40多名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2002.09.28:08:40,北京市第一条以地面线和架空线为主的快速轨道交通线路 — 北京13号线(西线)竣工通车试运营。运营区间从西直门至霍营。 2003.01.01:13号线(西段)完成客运量41608人次。
2003.01:客运公司抽调了191名站务人员到13号线工作,东直门站区人员全部到位。
2003.01.09:13号线继分段运行四天之後,开始贯通试运行。每日运营时间为早6:00至晚9:00(均为西直门、东直门对开),约15小时,单程运行时间为56分钟,日均开行列车190卡,运用车14抽,高峰段列车最小间隔10分钟,单程票价3元。
2003.01.28:13号线全线通车试运营。
2003.02.01-2003.02.07:13号线7天共运送乘客31.87万人次,最高日初二为4.89万人次。
2003.03.18:13号线自动售检票系统(AFC)设备全部安装完毕。
2003.04.14:13号线实行新运行图,延长运营时间,列车最小间隔8分钟,列车最大间隔15分钟。
2003.10:13号线东直门车站成功地进行了“小灵通”引入地铁车站试验。
2003.12.26:地铁八通线通车试运营暨13号线AFC系统开通试运行新闻发布会举行。 2004.01.01:13号线不再使用过渡车,每天有15组新车上线运行。已有17组68辆调频调压车(VVVF)投入运营。
2004.05.08:平日及双休日早高峰最小间隔由8分钟缩小为6分钟;晚高峰由10分钟缩小为8分钟;全程及半程末班车在原有基础上顺延30分钟。
2004.12.28:16时起,13号线率先实行定点停车,乘客按线候车、中间下两边上、先下後上。 2005.01.13:19时左右有人员抛石袭击13号线列车,造成六组列车的六块客室玻璃和车门玻璃的破损,运营的 16 组车辆钢板外壳均不同程度受到抛物伤害。
2005.01.27:凌晨,13号线北苑至望京西双向区间六根钢轨短路棒被盗,从头班车开始,列车无法正常行驶。 08:50 ,全线列运营基本恢复。抢修过程中发现该区段内14个电缆托架被盗,成为安全隐患。
2005.01.31:08:40左右,有铁板落入运行区间,09:02清理完毕,运营受到影响。
2005.03.06:20:34左右,一列车行驶至西二旗至龙泽下行时2号车厢右侧玻璃遭石块砸碎。21:28左右,一列车行驶至霍营至回龙观上行区间,一人扑向列车,造成该人死亡,多趟列车晚点。
2005.03.07:望京西至北苑区间有近28米长的供电监视光缆被不法分子盗割。
2005.09.02:北京地铁公司完成13号线(地面线路)电缆加装防护盒隐蔽电缆的防护工程。
2005.10.01:13号线日客运量突破23万人次。
2005.10.08:13号线实行新编平日运行图,全程运行时间由56分钟缩短为54分钟,西直门站折返时间由2分30秒缩短为2分钟,早高峰列车运行间隔由6分钟缩短为5分钟,列车最大间隔由15分钟缩短为10分30秒。上线运用车增加3抽,达到了23抽,每日列车开行卡数由234卡增加到287卡,列车旅行速度由43.9KM/H提高到45.6KM/H。
2005.10.11:中午,一列车在霍营至立水桥区间遭石块袭击,造成前挡风玻璃破碎。
2005.10.13:移动电视在13号线一列车上成功试播。
2005.11.21:13:52 左右,13号线一辆空载列车在试车线进行调试作业时冲出试车线土挡,车头部分侵入13号线立水桥至霍营区段上行45厘米,造成该区段上行正线列车无法正常通过。该区段采取下行单线双向交叉运营,列车间隔加大。19:13列车复轨成功,该区段恢复运营。
2005.12.19:13号线在车站内张贴列车间隔时刻表。 2006.01.12:10:58左右,一列车在北苑站至望京西站下行区间发生故障,由後续列车推离正线进入库线待修。立水桥至东直门区间暂停运行20分钟,其他区间加开3组临客。共计加开临客7组。
2006.04.11:13号线短路棒被盗,早高峰列车间隔受影响。
2006.09.09:13号线自该日延长全程运营时间72分钟,自21:00延长至22:42,延长半程运营时间75分钟,自22:30延长至23:45 ,工作日早晚高峰列车运行最小间隔由5分钟缩短为4分钟。双休日早高峰列车运行间隔由6分钟缩短为5分半钟,晚高峰运行间隔由7分半钟缩短为6分半钟。每日开行列数由287列增加至334列。东直门始发的半程列车将改为行驶至回龙观站。
2006.09.11:西直门站正式启用二号台,实现列车在1号月台和2号月台交替进出站。
2006.10.10:13号线西直门车站内,地铁公司举行了13号线单司机制试验启动会。 2007.05.28:平日晚高峰行车间隔由6分半缩短至5分半,首班车时间提早25分钟。霍营站首班车时间由5:25提早至5:00,西直门站和东直门站首班车时间由6:00提早至5:35。
2007.05.28:北京地铁车辆厂组装焊接完成第一辆不锈钢电动客车车体样车。
2007.09.05:2号线新型客车在13号线上进行空载试运行试验,列车在13号线中途站通过不停车。
2007.09.21:13号线、八通线列车移动电视系统正式试播。
2007.10.07:13号线最小发车间隔由4分缩短至3分30秒。小磁卡停止使用,使用纸制车票,新装POS机72台。
2007.11.21:13号线晚高峰行车间隔缩短1分30秒。
2007.12.24:早高峰最小间隔由3分30秒缩短至3分钟。 2008.04.12:13号线双休日早高峰列车运行最小间隔由5分30秒缩短为4分30秒,晚高峰列车运行最小间隔由6分30秒缩短为4分30秒。双休日中午平峰时段列车运行最大间隔由11分30秒调整为6分30秒,全日开行列车次数由303列增加至384列。
2008.07.20:13号线首抽6卡编组列车上线运营。
2008.09.16:17时30分前後,一趟列车从西直门站始发一分钟後,发生故障,造成运营中断20分钟左右。
2008.10.16:西直门站13号线转乘2号线的转乘方式进行变更。 13号线转乘2号线需经4号线西直门站的西厅及通道至2号线西直门站的南厅进行转乘。
2008.11.21:13号线完成20抽列车的“四改六”工作,有五抽在进行改造。 2009.01.23:知春路站月台封闭工程完工,挡雪装置安装完成。
2009.03.07:13号线有4抽列车客室玻璃出现放射状裂纹。据司机反映,在上地至五道口区间道外,有两个小孩向列车投掷石块。
2009.03.16:13号线和八通线加装月台闸门系统的可研报告基本完成,有望在年内立项并启动这一工程。
2009.03.20:13号线列车“四改六”增卡改造工程完成,56抽列车由4卡编组增至6卡编组。其中3、4车为加车。
2009.04.13: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地铁电动客车(B型)研究项目通过了审查验收。在2006.06.19—2008.06.18,一列4卡编组的全国产B型列车在地铁13号线完成10万公里的载客试运营。型号为DKZ10,车辆编号为H457。
2009.05.12:因北苑东路施工,5月16日、23日末班车和17日、24日首班车进行调整。西直门站全程末班车时间由22:42调整为21:32。东直门站全程末班车时间由23:45调整为22:30,後续列车取消。5月17日、24日,东直门站首班车时间由5:35调整为6:24。霍营站开往东直门站的首班车时间由5:00调整为5:42。
2009.09.01:西直门转乘通道转乘路径调整,13号线转乘2号线走2号线北厅,2号线换13号线走2号线南厅。
2009.10.24:因配合10月24日夜间进行的北苑东路下穿地铁13号线北苑至望京西区间,第二阶段临时便线拨回至正线运营施工。13号线10月24日末班车和25日首班车进行调整。10月24日东直门站全程末班车时间由22:42调整为21:32。此後维持立水桥站至西直门站区间运营。西直门站全程末班车时间由22:42调整为20:34。西直门站至立水桥站区间末班车时间为22:42,至霍营站区间末班车时间为23:45。立水桥站开往西直门站的末班车时间为23:01。10月25日东直门站首班车时间由5:35调整为6:24。霍营站开往东直门站的首班车时间由5:00调整为5:42。 2010.08.11:知春路站新增转乘通道工程开工,10号线知春路站东北出入口的东口封闭。
2010.10.08:为配合昌平线西二旗站施工,13号线西直门站全程末班车时间由22:41提前至22:01,後续列车取消,东直门站全程末班车时间由22:41提前至21:01,後续列车为开往回龙观站的区间车,区间车末班车时间不变。
2010.10.21:13号线知春路站北厅扩建及外挂楼梯土建工程完工。
2010.12.20:13号线知春路站南厅外挂楼梯正式启用。
2010.12.24:13号线最後一班车运营结束後,西二旗新、旧两站进行设备倒接工作。
2010.12.25:原西二旗站停用,启用新西二旗站。
2010.12.30:13号线晚高峰时段增开列车18抽。 2011.02.21:13号线早高峰最短运行间隔由3分钟缩短至2分40秒。每日开行列车517卡。上线运行列车44抽,每日开行列车517卡。
2011.04.23:中午平峰时段列车运行间隔由6分30秒缩小至5分30秒。晚高峰时段由16:30提前15:30,提前增开上线列车。20:00—22:00,列车运行间隔由7至8分钟缩小至6分30秒。全天开行列数增加34卡,共开行列车415卡。
2011.04.28:知春路站新增转乘通道於17时启用。长155米,宽7米。
2011.06.23:西直门站正线出站口地势较低处的部分电缆被水浸泡,导致电缆局部短路打火。13号线维持知春路站至东直门站双向运营。18:18恢复全线运营。
2011.08.03:7 时6分,一趟列车在上地站不缓解,延误9分钟。
2011.08.09:17:55望京西至北苑区间有大树倒入运营区间,13号线维持西直门至立水桥、望京西至东直门两个区间运营, 18:42 ,情况处理完毕。
2011.09.24:西直门站开通新转乘通道,总长约170m,建筑面积约1400平方米。13号线转乘2号线和4号线,经由转乘大厅进入新转乘通道转乘;4号线转乘13号线时从4号线西厅至转乘大厅转乘。 2012.08.08:13号线加装月台闸门工程已於8日夜间在13号线北苑站开工。此次加装的为半高安全门,高1.5米。
2012.09.14:7时许,13号线知春路站信号发生故障,导致部分列车晚点。
2012.09.17:13号线北苑站完成15道滑动门和固定门的安装。车载电台全部更换为支持CBTC型。车头及车厢内LED显示器进行更换。 2014.07.06:19点48分,13号线西直门至大钟寺区间有冒烟现象,後经公安部门确认,因13号线架空桥线路外一仓库着火,将13号线西直门至大钟寺区间部分声屏障引燃,火势已经被扑灭。
2014年8月20日,为尽快消除2014年7月6日因外部仓库起火造成的13号线部分桥梁区段安全隐患,北京地铁公司决定将於8月23日(周六)、24日(周日)进行桥梁修复施工。受此影响,13号线西直门站、大钟寺站临时封站,2号线、4号线在西直门站停止与13号线转乘。北京地铁公司提示乘客,如果想乘坐地铁前往西直门地区,也可以选择8号线、10号线和4号线绕行抵达目的地。 2015.05.08晚7时许,北京13号线地铁途经五道口站时,多个车门出现无法关闭现象。据乘客反映,列车开门行驶数公里後才停下,并有工作人员手动关闭车门。晚8时许,北京地铁公司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地铁13号线列车(开往东直门方向)於今日19时17分在五道口站发生车门故障,现已采取清空列车措施。据北京地铁工作人员反馈,目前13号线已恢复正常,该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乘客说:“在五道口站,未听见关门警报声,列车就启动了,看见月台工作人员急忙用对讲机在讲什么。随後又乘客发现门没有关,用列车紧急对讲将情况报告给司机,随後列车停止行进,工作人员手动关门!”随後,广播告知乘客:“所有乘客需要在西二旗站全部下车!

❺ 北京新闻为啥不报道地铁15号线事故

新京报昨天就报道了!

❻ 新闻上很多报道!北京地铁出现很多死亡事件!有被门夹死的有坠轨死的!老是报道是怎么死的!报道完之后就

因为赔偿金额不管多还是少都跟我们没关系,所以就没报道了。媒体就是这样,只关注新闻能不能吸引人眼球,甚至为了夺人眼球,虚报事实,至于媒体应有的基本的道德节操早就抛诸脑后了

❼ 北京地铁昌八联络线的新闻消息

据介绍,昌八线与昌平线的换乘站朱辛庄站是一座完全同台换乘站。该站是8号线内与昌平线实现“同台容4轨”,也就是说,昌平线的进城方向与8号线的始发方向位于一个站台,而8号线的到达方向与昌平线出城方向位于一个站台。乘客只需一个转身,即可换乘另外一条线路,双方向均为“零距离”同台换乘,非常方便。

❽ 北京地铁是哪一年建成的

1969年10月1日。

1969年10月1日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建成通车,线路全长22.879公里。1971年1月15日,一期工程线路开始试运营,实行的是内部售票,凭单位介绍信在各车站购票,单程票价为1角。

1972年,北京地铁由原来的凭证出售地铁票,改为免证件出售地铁票,单程票价仍为1角。1978年,开始发行北京市电、汽车、地下铁道联合月票,票价10元。

(8)北京地铁建设新闻扩展阅读

北京地铁建设里程的“爆发”,在申奥成功之后。

2002年,当时北京运行的地铁1和2号线,总长度只有54公里,算上随后通车的13号线和八通线,本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114公里。

2002年到2012年10年间,本市建成通车从114公里增加到440公里,本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增加了将近330公里。从2007年起,随着本市“三环、四横、五纵、七放射”总长度561公里规划的正式出炉,平均每年通车里程达到66公里,这个速度,是本市21世纪前30年轨道交通建成速度的9倍。

2003年1月28日,本市第一条地面线13号线全线开通运营,年底,北京地铁第一套自动售检票系统AFC系统在13号线开通使用。同年12月27日,京东交通大动脉八通线开通试运营,八通线单程票价2元,与1、2号线换乘票票价4元。

❾ 北京今日重大新闻北京东坝地铁啥时候开工

您好,到北京朝阳区东坝乡的地铁有建设中的北京地铁3号线和北京地专铁12号线。目前北京地铁属3号线和北京地铁12号线走向基本确定,规划已经完成。北京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东四十条——高辛庄站区间已经从2015年9月起陆续开工建设,2016年上半年全部投入建设。北京地铁12号线预计2016年全部投入建设。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❿ 请问北京地铁7号线已经开始建设了么什么时候能够开通

您好,我是北京地铁的爱好者,同时也是地铁技校的一名学生。北京地铁7号线已经与2010年开始建设。之前的北京新闻中说将在2013年开通,现在根据最新消息得知将于2014年开通。

上一篇:深圳地铁11号线机场北站设在哪个具体位置,深圳地铁11号线可以通北站吗 下一篇:深圳五号地铁有哪些站点,深圳五号线地铁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