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是什么时候建地铁的,广州地铁建设周期
发布时间:2025-08-05 01:23:29
❶ 广州什么时候开始建造地铁
目前广州已开通来地铁有源6条:1号线(西朗至广州东站)、2号线(嘉禾望岗至广州南站)、3号线(广州东站至体育西路和天河客运站至番禺广场)、4号线(黄村至金洲)、5号线(滘口至文冲)、8号线(昌岗至万胜围)。
未开通线路:广佛线(西朗-魁奇路)、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APM(赤岗塔-林和西)、3号线(广州东站-机场南)、8号线宝岗大道站、沙园站、凤凰新村站
❷ 广州市地铁发展史谁知道谢谢
广州地铁历史大事件
1965年5月 广州市进行第一次地铁规划与地质勘测。 1997年6月28日 广州地铁1号线首段(西朗—黄沙)开通观光试运营。 1998年7月28日 广州地铁2号线动工。 1999年6月28日 广州地铁1号线全线(西朗—广州东站)正式开通运营。 2001年12月26日 广州地铁3号线动工。 2002年12月29日 广州地铁2号线首段(三元里—晓港)开通试运营,与原有的1号线形成“十”字型交叉地下轨道网络。公园前站成为广州地铁系统中第一个换乘车站。 2003年1月19日 广州地铁4号线与广州地铁2号线调整工程(琶洲—万胜围区间)动工、地铁4号线大学城专线(万胜围—新造段)动工。 2003年6月28日 广州地铁2号线(三元里—琶洲)全线正式开通运营。 2004年5月28日 广州地铁5号线动工。 2005年12月26日 广州地铁2号线调整工程(琶洲—万胜围区间)、3号线首通段(广州东站—客村)、4号线大学城专线(万胜围—新造段)开通运营。 2006年8月28日 广州地铁地铁6号线动工。 2006年12月30日 广州地铁3号线(客村—番禺广场、天河客运站—体育西路)、四号线(新造—黄阁)开通试运营。 2007年4月9日 广州地铁2/8号线拆解工程全面动工。 2007年6月28日 广佛城际轨道交通(广佛线)、地铁3号线北延段(机场南—广州东站)动工。地铁4号线一期全线(万胜围—金洲)开通运营,广州地铁开通10周年纪念。 2009年1月15日 3号线北延线首个盾构区间贯通。 2009年4月19日 5号线隧道全线贯通。 2009年5月26日 广州地铁2/8号线延长线首列列车在株洲下线。 2009年7月19日 广州地铁2/8号线工程实现全线隧道打通。 2009年7月22日,广州地铁1号线西朗站加装安全门完工,标志着广州地铁所有车站都设有屏蔽门(安全门)。 2009年9月29日 广州地铁9号线动工。 2009年10月15日 首批市民代表试乘5号线,成为广州地铁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开通新线前请市民进行“挑刺”活动。 2009年10月30日 广州地铁6号线二期试验性开工。 2010年4月8日 广佛地铁首通段隧道全线贯通。 2010年4月20日 3号线北延段全线贯通,同日,3号线首列六节编组列车在广州东站—体育西路区间运行。 2010年4月28日 广州地铁3号线全线都用六节编组B型列车运行,其中也包括了3+3编组,使得“广州地铁三号线是世界最短的地铁”的说法成为历史。 2010年6月25日 广佛地铁首列列车运抵佛山夏南车辆段。 2010年7月22日 广州地铁轮对生产线投产仪式在鱼珠车辆段举行,这标志着车辆轮对生产实现“广州地铁造”。 2010年9月25日 广州地铁新2号线(嘉禾望岗—广州南站)、8号线(昌岗—万胜围)、4号线北延段(黄村—车陂南)开通试运营。 2010年10月30日 广州地铁3号线北延段(机场南—体育西路)正式开通试运营(高增站、机场北站未开通),是时,广州地铁线网的最高票价达到19元。 2010年11月3日 广佛地铁首通段(广佛线)(魁奇路—西朗)、8号线(凤凰新村—昌岗)开通试运营。 2010年11月8日 广州地铁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APM线)开通试运营。 2011年2月24日 APM线海心沙站对公众开放,APM线收车时间从20:00延长到22:30。 2011年6月17日,广州地铁6号线二期正式动工建设。 2011年10月31日,广州地铁取消收取进出机场南站的5元特别费,自此,广州地铁线网的最高票价达到14元(金洲—机场南)。
❸ 广州地铁14号线的建设时间
一期:嘉禾望复岗-街口(制2014年开始建设,预计2017年底开通) 知识城线:新和-镇龙(2014年开始建设,预计2017年底开通) 二期:广州火车站-嘉禾望岗(规划中) 远期规划:街口-良口(规划中)
❹ 广州是什么时候建地铁的,什么时候才开始开通的
1962年,提出第一份地质报告,广州有了筹建地铁的设想。
1979年7月,广州市地下铁道筹建处正式成立,初步确定了线网规划雏形。
1989年9月1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地铁规划路网方案
1992年12月28日,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地铁建设由筹建
---------------
阶段跨入实施阶段。
1997年6月28日,广州地铁一号线西朗站至黄沙站5.4公里首段开通。
1999年6月28日,广州地铁一号线全线开通试运营
❺ 广州地铁10号线的建设历程
2004年10月22日:岗顶站封顶。 2006年8月2日:石牌桥站正进行出入口通道的暗挖施工,软弱土层突然坍塌,事故共造成一死两伤。 2006年11月30日:运营事业总部正式接管天河客运站、五山站、华师站、岗顶站及石牌桥站的管理权、指挥权和使用权。至此,十号线(现三号线支线)东段顺利实现三权移交。 2010年4月28日:体育西路-天河客运站段开始采用6节编组新车,由於列车的减少,该区段列车间隔时间也由现在的2至3分钟,延长为4分钟。 2010年7月5日:体育西路-天河客运站段压缩行车间隔到3分30秒。 2010年8月9日8时42分:体育西路-天河客运站区间发生信号故障,导致全线中断行车约14分钟。 全线预计於2020年前完工。
❻ 广州地铁5号线的建设历程
挖掘难,“逛”遍“地质博物馆”
广州地铁五号线全长32公里,几近一、二号线线路长的总和,是广州地铁建设史上迄今为止最复杂、最困难的一条线。广州地铁总公司建设总部副总经理谭文介绍,地铁五号线行走於广州繁华城区,穿越上千栋房屋、七次穿越断裂带、两过珠江、六次穿越广茂铁路,艰难中创下六个全国第一的施工奇迹。32公里长的线路所经之处,一个不落地把广州的“地质博物馆”“逛”了一遍:红层、花岗岩地层、灰岩地层、混合岩地层、淤泥砂层,穿越了断裂带、富水破碎地层、溶洞。在之前广州地铁已建成的一二三四号线,也遇到过许多复杂地质形态,但没有一条像五号线一样,全都“中招”。
比如越秀山下来,溶洞最高几十米,盾构机穿越溶洞,这是全国首例。盾构机随时都可能掉下,机毁人亡;市汽车站外,空洞、破碎带、覆水也是险境重重,盾构机推进,举步维艰……
为了照顾好脆弱的地层,施工方要通过反射波扫描,给土层做CT,看有没有空洞,然後对溶洞进行全填充,最後注入大量的水泥浆。盾构通过之前,要考虑到最坏的可能,一发现马上处理,把风险控制住。 防护难,穿越房屋1000栋
由於五号线隧道行走於广州市繁华城区,下穿大量的房屋、架空桥梁、铁路和城市主干道。全线隧道穿越的房屋超过1000栋,而且以老房子居多,部分甚至是上世纪60年代的砖木结构房屋,任何轻微的沉降均可导致房屋沉降开裂。
在环市路下,有超过5公里的线路与内环路并行,涉及上百个内环路桥墩。架空桥上车辆川流不息,地下潜龙穿行。如控制不当,极易造成桥墩下沉、桥体开裂,危及行车安全。在铁路线下,盾构机6次下穿繁忙的广茂铁路大动脉,地下挖隧道,地面每天有100多趟火车疾驰而过,如掘进控制不当而造成路基坍塌,列车随时脱轨、翻车。处处是风险。但是地铁方面把这些风险控制住了,做到了超前勘察、超前研究、超前预测、超前保护和超前预案。 施工难,叠加隧道拐急弯
广州地质非常复杂性,往往是相隔1米地层就不一样,这就使得有些险情防不胜防。地铁线路施工前,会对全线进行一次钻孔勘测,每隔25米左右就会打个钻孔,探测地下的地质情况。为了控制好安全风险,地铁施工人员还采取“四超前法”,即在工程动工之前进行大量的超前性工作:超前勘查、超前预测、超前研究、超前处理,以及对可能出现的险情开工前做好详细的应急预案。
动物园站是五号线中最有特色的一个站。许多人不知道,5号线在规划中是没有这个站的,但是市民强烈要求在动物园设站,所以隧道不得不转一个大弯,光这一个转弯,就耗资1.5亿人民币,并且带来大量施工难题,由於隧道转弯半径小(206米,常规至少需要350米),只好因地制宜,两条隧道由常规的平行,变为上下叠加,往滘口方向的列车在上层,往文冲方向的列车在下层,单线上下转乘在广州地铁历史上没有先例。同时,两条隧道叠起来,才能使动物园站到杨箕站线路以接近90度转弯避开道路两侧密集建筑物群。此外,动物园站至杨箕为一单洞隧道,开挖高度18.205米,是亚洲最大的单洞重叠地铁隧道,施工难度巨大。动物园站近22米的开挖高度,在浅埋暗挖法施工中是比较少见。 结构难,首创大跨度暗挖隧道
难度最大的要数区庄站了。区庄站是地铁五号线与六号线的转乘站。区庄站位於环市东路与农林下路交叉口处,站址地面交通繁忙,地铁施工期间交通不能中断;地下管线繁多,车站结构型式非常复杂,转乘站采用暗挖法施工在国内是个首创。五号线月台主隧道是24米宽的大跨度暗挖隧道;六号线车站是上下两层三联拱(三个隧道相套的断面)暗挖车站,外包宽度达24.15m,高度16.6米,长度62米;五号线、六号线主体隧道与其上方北站厅的3号通道形成“三层立体交叉”的重叠隧道,而车站围岩是风化程度较高的红色砂泥岩,遇水易崩解,施工难度堪称之最。 过江难,架空隧道两过珠江
广州地铁五号线起点为芳村区的滘口,向东经大坦沙岛抵达中山八站,须两次穿越珠江。其中,滘口站至坦尾站段为架空线线路,五号线启程就把珠江踩在脚下。坦尾站至中山八站为地下线路,地铁隧道出发不到100米就要过珠江,江面宽260多米,盾构机需在大坡度、浅覆盖层的情况下过江。该区段工程中坡度 55%。的隧道长达600米,地面标高从8.2米在珠江堤坝边突降到2米,隧道覆盖层厚度突变对切口水压控制提出新挑战,稍有不慎会造成堤坝开裂或下沉击穿珠江。
2007年隧道施工时,盾构机头顶与滔滔江水只相隔5米多,还要爬大坡。尽管困难重重,但仍然保持了过江速度全国之最。地铁建设者严格控制掘进参数,精心施工,仅用了26天就安全通过珠江,平均每天掘进达10米,保持了该盾构机在建设地铁三号线时创下的全国纪录。 爬坡难,穿过珠江上架空
地铁列车经过隧道往桥中方向穿越珠江时,几乎一出隧道就上架空,意味着坡度很大列车需要爬大坡。
五号线继续采用了和四号线一样的L型直线电机列车,这种列车的爬坡和转弯能力在几种地铁列车中都是最强的,除了能完全胜任这样的坡度外,还能乘客坐得非常稳当,不会有坐过山车的感觉。 减震难,增加半亿成本更平稳
为了给乘客营造更舒适的乘坐环境,五号线借鉴在三、四号线铺轨施工中的成功经验,在繁华路段下,施工单位在靠近居民区、学校、医院等敏感段,采用了世界先进的英国先锋减振扣件,总里程达6公里长。这种扣件减振效果好、应用范围广,现已在世界十多个国家的轨道线路中应用,广州地铁三、四号线部分线路采用该系统後,列车运行时可大幅降低轨道引起的振动,减振效果非常好,坐在车上乘客会感觉更平稳舒适。仅仅只是加装减震扣件一项,每公里的成本因此增加近1000万元。 安装难,车站机电安装繁又杂
地铁公司建设总部车站设备部赵军经理介绍说,地铁车站机电装修过程“繁”而“杂”,虽然比不上土建阶段会出现不可预料的风险,但由於场地有限等条件受限,有时候甚至会遇到比土建阶段更为复杂的困难,主要包括:施工场地交接;集中冷站施工和调试;周边和现场协调管理;综合管线布置;大型设备吊装运输;轨行区施工;管线的防火封堵;综合调试;成品和半成品保护等。
❼ 广州第一条地铁的通车时间是哪一年
广州第一条地铁来的通车时间为1997年自。1997年6月18日,广州地铁一号线开通试运行,从西朗到黄沙,一共5.4公里,使广州成为中国(不含港澳台地区)第四个、广东省首个开通地铁的城市。1999年2月16日开通二期工程运营(黄沙站至广州东站),于1999年6月28日正式运营(西塱站至广州东站),标志色为黄色。
广州地铁1号线采用6A编组,原车辆为德国西门子制造的八字形结构的列车,列车以黄色为主色调,车体两边各有一条红色的饰带。
(7)广州地铁建设周期扩展阅读:
1993年2月28日,广州地铁1号线正式动工;同年12月28日,广州地铁1号线建设开始拆迁;广州地铁与德国西门子集团在北京大会堂签定广州地铁1号线部分设备采购合同。
1997年4月9日,由安达-西门子制造的广州地铁首列列车由嘉兴号货轮运抵广州黄埔港;4月18日,体育西路站封顶,标志着广州地铁1号线16座车站全部封顶;6月28日,广州地铁1号线首段(西塱至黄沙)开通观光试运营。
❽ 广州市地铁始建于什么时候
广州地铁始建于1993年12月28日,标志事件是广州地铁1号线正式动工。
参考信息:http://2010.163.com/10/0929/10/6HOAGBRO00863AUC.html
简述:
广州地铁于1997年6月28日(1号线)开通,由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负责营运管理,现有1号线(西朗至广州东站)、2号线(嘉禾望岗至广州南站)、3号线(广州东站至体育西路和天河客运站至番禺广场)、4号线(黄村至金洲)、5号线首期工程(滘口至文冲)及8号线(昌岗至万胜围)正在营运中,但仍无法满足交通需求。为解决拥阻的道路交通,广州地铁正在大规模扩建中。从2004年开始,广州地铁每年将平均开通35公里;预计到2010年年底,3号线(机场南—广州东站段)、广佛线(魁奇路—西朗段)将全部开通营运。广州地铁的远期规划长度是600公里。
❾ 广州地铁投资了多少个亿
五号线西起芳村区的窖口,终点至广州开发区的黄埔客运港,规划全长约41.6公里,共设29座车站,首期投资160亿,是广州地铁线路中投资最多、里程最长、技术难度最高的线路。
广州市市长张广宁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称,今年市计划安排城市建设投资216亿元,以城市交通和环保设施为重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地铁方面,今年广州将续建地铁二、三、四号线和广佛线,开工建设五号线,并展开六、七、八号等线路的前期工作。
400亿资金缺口
最令人关注的是资金缺口问题。地铁建设资金投入大、盈利周期长,国内上马地铁项目的城市几乎都面临着这样的开始局面:地铁尚未建成就已经开始了亏损与负债运营。广州地铁一号线的负债率一度高达77%。
按照广州市计委有关负责人在有关会议上披露:从今年到2010年地铁八号线建成,广州地铁的建设总资金需求是669亿元。其中广州市政府将每年投入40亿元(有35亿元是预算外资金,主要来源于当年的土地出让金,其余5亿元则为计划内资金,由政府财政拨款);地铁建设其他的资金缺口,则通过银行贷款解决。
这样,在扣除地方政府的投入之后,广州地铁尚有389亿(669-40x7)的资金缺口需要银行贷款来解决。再加上目前广州整个地铁项目所背负的76亿元债务,整个地铁项目的资金缺口达到465亿。当年建设一号线的时候银行贷款的利息比较高,广州政府采取了借新还旧的方式来将利息压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