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介绍,深圳地铁组织结构

发布时间:2025-08-04 07:02:14

A. 深圳北站3楼是高铁,一楼是地铁

三楼不是高铁而是候车大厅。一楼是高铁站台。地铁五号线(环中线)位于深圳北站东广场枢纽的负一楼。地铁四号线位于深圳北站东广场枢纽的五楼。

B. 深圳报业集团地铁传媒有限公司的上层组织架构

总经理:关云平
常务副总经理:吴跃
总经理助理(外埠):陈雅
新浪微博:@深圳报业集团地铁传媒有限公司

C. 城市轨道交通介绍

这个专业就业很好,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时代,高铁,地铁,轻轨时代已经来到,这个专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城轨专业毕业后可以从事:轨道运输基层部门的运输设备操作、组织管理和服务工作。

D. 现在北京,深圳,上海的地铁都是什么运营模式

国内外地铁运营模式及其运作 国内外地铁体制改革的趋势是采取混合主导或民营主导(国有民营)模式, 并逐渐成为国内外 地铁建设、运营和管理的主导模式与营利机制。 比较典型的混合主导模式是香港地铁模式。 香港地铁由地铁公司运营。 地铁公司是香港政府 全资拥有的一家公用事业企业, 但并不由政府直接经营, 由港府委任有关人员组成董事局, “商 按 业原则”进行地铁的修建、运营和管理。在投资、筹资体制方面,香港政府对官办企业的投资力 求“花小钱、办大事”。地铁公司建立 20 多年来,港府只是在建地铁之初,通过认购地下铁路 公司的发行股权的方式给予部分财政支持,其建设费用,政府的投资不足 1/3,主要资金由各 项融资筹集,包括债券、财团贷款和浮息票据等。如,地下铁路公司在招标地铁工程时,将承建 商能否组织到信贷作为考虑的主要条件之一; 在香港或国际资金市场筹组集团贷款, 在地铁建设 高潮的 198.3 年,公司就获得 150 亿港元的集团贷款;发行成本较低的短期债券(还本期为 3 年),筹集资金提早偿还一些成本较高的中期及长期债项,地铁兴建期间共发行了 5 亿港元的债 券。 在经营管理体制方面,采取两权分离、自主经营模式。在香港,地铁公司是一家“官办民营” 的企业,既接受政府和市民多方面监管,又在不受行政干预的环境下运行。公司除了名义上属政 府兴办之外,营运方面与别的企业没有什么差别,均按市场规律运作。地铁公司充分运用沿线地 产升值这一优势,把发展地铁与发展房地产业结合起来。做法是将地下车站大厅与上层物业(事 先规划)同时发展。公司首先向政府取得发展车站上层空间的权利,之后寻求合作伙伴,利用发 展商的资金,缴付土地费用,建造大型住宅、写字楼和商场。出售物业所得利润,则由地铁公司 与发展商共享。地铁公司将这些利润,全部用于地铁建设,成为香港地铁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之 一。同时,近年来为了适应通讯网络技术的发展,政府将地下铁路内的通讯设备,交由地铁公司 经营, 这为地铁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良好的经营业绩保证了香港地铁的健 康发展。 在资本运作方面,随着地铁公司的日益发展和壮大,2000 年香港政府对地铁公司进行股份 制改造,让高层主管及员工持股,该公司 23%的股份通过上市私有化,套现 120 亿港元。这一 资本运作,一方面进一步优化了地铁公司的产权结构、规范了企业制度,在国际上、市场上树立 了良好的形象;另一方面,政府也通过出售少量股权,回收了可观的增值资金。 香港以及众多国内外地铁发展的案例表明, 地铁与政府采取的合约关系模式、 规范的商业化 操作、长远的财政计划是值得借鉴的。因此,根据国内外运营体制和经营模式分析,总体说来, 国外地铁运作一般采取混合主导模式较多, 主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进行筹资和经营。 而我国内地 地铁的运作,无论是在建设、投融资还是经营上大多数采取政府主导模式。因此,亟待通过借鉴 国外成功的经验,加快经营模式由“一元化”向“多元化”的转变,推动地铁建设、运营和管理 体制的全面改革。 目前,我国城市地铁运营体制及其运作方式正处于改革时期,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改 扩建或新建地铁的城市都在实践中积极探索, 努力建立一套适合城市实际情况、 有益城市长远发 展的地铁投融资体制及其运作方式(见表 2)。 表2 城市 国内若干城市地铁现状、投融资体制及模式 地铁现状 除了地铁 13 号线,目前正在建设的有 地铁 5 号线、 地铁 1 号线的四惠到通州 北京 段,到 2008 年北京还要建成 4 号线、 奥运线和机场专线等, 城市轨道交通总 里程达到 420 公里, 即未来 7 年每年平 均建设 50 公里左右地铁线。 投融资体制改革及模式 通过投融资体制改革,打破以往投资单一 和经营垄断局面,加速地铁建设和运营市 场化改革,建立由社会法人发起、实行项 目业主制、开放和吸引外资参与的运营体 制。 上海 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将社会资金引 目前已经有 3 条地铁投入运营, “十五” 入城市建设领域,以资产运作为重点,扩 期间建设包括磁悬浮、轻轨、地铁在内 大社会融资,实行投资、建设、运营、监 的 10 条轨道交通线路,全长超过 200 管“四分开”体制,改变过去建设运营一 公里;新一轮城市规划中,上海将建设 体的传统模式,通过借“壳”上市,筹措 地铁线 11 条,总长 384 公里。 资金。 1999 年全长 18.48 公里的地铁通车, 目前 23 公里的 2 号线将于 2003 年底通 积极借鉴香港经验,推进投融资管理的事 车,3 号线已获国务院批准,预期 2005 业部制,面向社会筹资,引进外资,有偿 年建成;4 号、5 号线在规划中,将于 出让土地及开展多种经营,并拟在香港上 2010 年建成总长 130 公里的 5 条线构 成的轨道交通网络。 2000 年开始建设,全长 21.7 公里,投 市。 广州 南京 资概算 85 亿元,总工期 4 年 9 个月, 2005 年 9 月建成。 投融资体制和运营管理体制拟借鉴广州 模式。 三、地铁经济的间接效益分析 城市地铁交通的改善给城市带来的间接效益之一是地铁交通减少了土地供需矛盾和交通成 本,缓和了交通堵塞压力。随着城市在更大时空范围得到发展,交通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不断 增加。 汽车等交通工具大量占用中心市区稀有的空间, 增大了就业地点和购物地点相互之间的距 离,加剧了土地供需的矛盾。有关研究表明:城市主干道每条机动车道可容纳 8000 名乘客,而 一条轨道系统则可容纳 1. 万名乘客; 7 每个乘客乘小汽车所需面积为 22. m 、 1 自行车为 9. m 、 7 城市公共交通为 2.1m 、轨道交通为 1.2m ,与汽车占用土地相比,轨道交通仅需汽车用地的 5.4%。从我国的现实来看,未来私家车年均递增率将达到 10%—15%,预计到 2006 年之后将 会呈现购车高峰(全球汽车工业报告指出, 2006 年, 到 中国汽车市场的总产预计会达到 690 万辆)。 随着私家车数量的递增, 有可能很快形成新的城市交通堵塞; 而地铁交通将对减缓交通堵塞压力 产生越来越重要的有益影响。 2 2 2 2 由于地铁间接收益主要体现在地铁建设对城市布局结构以及土地增值等方面的影响。因此, 政府在城市发展布局和策略上要充分考虑到这一巨大增值带来的收益, 在计算地铁的经济效益中 应将地铁沿线土地增值纳入到地铁的收益中。 这意味着地铁的建设和开通运营, 不仅会给市民出 行带来方便、快捷与舒适,也由此带来了一种“水涨船高”的地铁经济。随着地铁的不断延伸, 直接带动了沿线房地产的开发和楼市的旺销, 地铁资源性开发以及间接效益会越来越被人们所重 视。对北京、上海等地的“地铁概念”楼市的增值统计见表 3。 表3 地区 北京通州 上海莘庄 地铁线路 八通线 1 号线 北京、上海部分“地铁概念”房地产统计表 距中心城区车 原平均房价(元/ 现平均房价 程(分钟) 45 20 增值率(%) 81 125 m2) 1600 2000(1995 年) (元/m ) 2900 4500 2 数据来源:北京、上海地铁公司 地铁的社会间接经济成本效益也十分明显。 地铁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的一种运输方式, 因此, 在经济上把它单纯理解为一般交通是不全面的。 地铁是因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需要而产生和存在 的, 它的社会经济效益远大于地铁运营本身的微观效益。 交通的间接经济成本是由运行而产生的, 而通常的使用者付费和税收不支付这些成本(斯坦·汉森,《交通的间接经济成本》)。交通经济 间接成本产生的原因有交通阻塞、环境污染、交通事故、公共设施占用等。研究表明,交通经济 间接成本远高于地铁造价成本。“经合组织”预测证实:这种间接成本占“经合组织”国家 GDP 的 7%,而堵塞作为间接成本的一部分占 GDP 的 2%—3%;在欧盟国家,交通拥挤的成本占 GDP 的 2%、交通事故费用开销占 GDP 的 1.5%、对环境破坏(污染和噪音)的费用占 GDP 的 0.6%。 美国德克萨斯州运输研究所对美国 39 个主要城市的研究,估算美国每年因交通拥挤造成的经济 损失约 410 亿美元,12 个最大城市每年损失各超过 10 亿美元。日本东京每年因交通拥挤造成的 交通参与者的时间损失相当于 123000 亿日元。广州每年因交通拥挤损失的产值达 117 亿元。 从城市经济的社会效益角度,地铁的间接社会效益可以引入边际外溢成本(MEC)的理论进行 定量计算。 城市交通的边际外溢成本是指城市交通的参与者生产(或消费)1 公里运输产品而转嫁 给他人的成本(包括对环境资源的破坏), 其中包括时间价值、 交通事故损失、 地面设施占有成本、 环境污染成本等。 通过地面公共交通与地铁交通的经济成本差额的计算, 就可以得到由于地铁项 目的实施给社会所带来的间接效益(见表 4)。 表4 MEC 道路占用成本 停车场成本 交通事故损失 环境成本 时间价值 合计 公共交通与地铁的社会成本对比表(元/人 KM) 公共汽电车 0.01 0.00736 0.0012 0.121 0.867 1.00656 地铁 0 0 0 0.00966 0.325 0.33466 成本差额 0.01 0.00736 0.0012 0.11134 0.542 0.6719 资源来源:《铁道运输与经济》2001 年第 1 期 四、实现地铁经济效益的思路 减少地铁财政补贴,实现地铁经济效益,基本思路有 4 个方面:降低成本,“墙内损失墙外 补”,不断扩大销售量(客流量),股权多元降低风险。 第一, 应明确地铁的基本属性以及地铁赢利的阶段性, 以及地铁直接或间接效益对城市经济 的重大影响,确认政府在地铁建设、管理和运营中的地位。政府应依据这一基本属性确定我国地 铁公司的基本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允许地铁公司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商业化原则从事经营活 动。同时,在一定阶段,特别是建设开发阶段对公益性项目和服务给予投资支持和收入补偿。根 据国内外城市地铁赢利的经验,应确认政府在地铁建设、管理和运营中的不同作用,如国家政策 性金融机构给予一定比例的长期低息贷款; 减免地铁交通设施营运收益的税收; 给予投资者在定 价方面更大自主权,等等。 第二,应加快地铁体制改革,实行“上下分离”的管理方式,按照“上下分离”的改革思路, 进行地铁运营体制改革的准备。可参考两种运营体制:一种是上海“融资、建设、运营、监督” 的四分开体制,组建运营公司,以企业化、市场化运作,集中力量提高运营服务水平,增强赢利 能力,不断开拓地铁经济的利润区;另一种是广州地铁运营模式,主要学习借鉴香港地铁运营体 制,建立商业化的事业部制管理模式。在运营管理体制方面避免“融资、建设、运营、监督”内 部体制的摩擦和矛盾。前者政府的作用比较突出,后者市场的作用比较突出。 第三,应对地铁实行股份制或国有民营,并出售股份、引进国内外资金,形成地铁产权多元 化模式。可运用市场机制筹集发展资金,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产权结构多元化,积极面向国内 外资本市场,采取合资、合作,以及发行股票、基金、债券、可转换债券等方式,支持有条件的 地铁企业或项目的股票上市,加快地铁企业资产重组。政府要鼓励各种经济成分进入,可投入少 部分起导向作用的资金,其余让企业按商业原则自筹,即实现投融资的多元化。可考虑政府以其 地方财政为抵押,发行城市地铁建设专项债券,为城市地铁交通系统提供专项基金。必要时政府 可以充分运用相关的公有或国有资产,对其进行支持,保证其资产的保值增值,并在企业发展比 较成熟时,通过股份制改造将其上市,套现收回部分投资,用于发展其他公有事业。通过产权多 元化,或转让特许经营权,实现投资回收、分散投入风险、减轻地铁债务负担的目的。 第四,应对票价进行动态调整,增加运营收入。应参考国内外经验,通过调整票价体系,研 制出一套更具吸引力的折扣优惠政策,以提高客流量,达到增加运营收入的目标。例如:包月通 票——类似于目前的公交月票, 前提是要解决该票只有本人专用的问题; 奖励折扣——类似于航 空公司的经常旅客奖励计划,鼓励市民将地铁作为上下班的交通工具,一天之内乘坐次数越多, 累积折扣越大。一旦地铁轨道交通形成规模经营、效益进入良性循环,市民出行的交通成本将大 大降低,市民将大举迁离拥挤的老城区、落户市郊;建立分段计价体系,即按照特定路线、节假 日以及非高峰时段引入特价票, 同时可考虑将乘车距离、 时间以及乘客年龄等因素纳入分段计价 体系。 第五, 应以广告、 商贸、 通讯和房地产等方面的地铁资源性开发收益, 弥补运营成本的亏损。 国内外地铁亏损大多数是采取“墙内损失墙外补”的方式,如国外一些地铁企业通过多种经营支 持地铁建设和弥补运营亏损。不仅主营地铁自身业务,还经营广告、商贸、通讯、运输业务,出 租房地产,经营饭店、旅馆,开办汽车运输,经营站点泊位业务等。参照国外的经营经验,可因 地制宜地开辟一些展示空间, 以丰富地铁商铺的业态组合。 由于目前国内地铁资源性开发仍然处 在初期阶段, 地铁经营领域仍然比较窄, 应对我国地铁经营结构以及资源性开发领域进行专题性 研究,设置专业性机构进行经营,逐渐增加地铁经营开发领域。应以地铁站点商铺或沿线物业为 龙头,全面启动地铁物业项目,形成房地产、广告、通讯、商贸等为核心的业务组合,实现最大 的经济效益。沿线广告、商贸业可采取自己投资建设、实行自主经营代理制,使地铁的资源开发 特许经营形成特色并获取巨大的回报。 第六, 应建立以合理的投资政策、 体制和价格机制为主的补偿机制。 通过改革交通税费体制, 形成合理而稳定的城市地铁建设投资渠道。 在建立专营权制度的基础上, 鼓励社会资本和私营部 门参与地铁专营服务,同时逐步由市府全部负担地铁补贴的方式改为市政府、沿途地方政府、铁 路部门共同参与、 联合均担的方式。 地方政府主要资金来源是向道路沿线的间接收益者征收的工 程收益费,如:可以向因地铁系统而获益的地方公司和企业征收一定的开业费;将距离车站 350 —720 米的范围确定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收益区, 对区域内的占地业主和土地租用者按照占地 面积和距车站的距离累进收税; 对地铁沿线尤其是车站附近的土地经营开发权进行拍卖, 或低价 将沿线土地划拨给联合开发的投资者进行商业性开发,等等。 第七, 积极采用实现地铁赢利的新经营模式。 首先, 应建立我国地铁独有、 统一的服务品牌, 在统一品牌下,进入以不同方式包装的载体,如影视、书籍、服装、手表、主题公园等,同时, 形成包括线路品牌(如上海地铁明珠线)、 出口品牌(可以将冠名权结合起来)、 产品品牌等在内的 品牌体系。二是进入销售领域,不断延伸商品价值链,控制更多的商品流通渠道或环节,利用品 牌知名度和服务文化,为消费者创造良好的购物或服务环境,如建立遍布全市的地铁零售店、专 卖店、餐饮店、书店;建立具有先进视听效果的地铁广告体系,等等。三是发展多种经营、扩大 服务品种、延伸服务范围,如除了参与广告、信息咨询、商业、房地产等,还可以延伸到船舶运 输业务、旅馆、停车泊位、自动售货机、汽车运输与租赁业务等。

E. 深圳地铁的地铁线路

深圳地铁已开通条线路共178公里,包括罗宝线、蛇口线、龙岗线、龙华线、环中线,任意两条线路均可实现换乘。 正运营的线路详细信息路线通车日期起点站 / 终点站运营里程车站数车辆基地控制中心列车编组罗宝线2004.12.28罗湖机场东41.030竹子林车厂前海湾车厂竹子林6A蛇口线2010.12.28赤湾新秀35.729蛇口西车厂后海停车场龙岗线2010.12.28双龙益田41.730横岗车厂
中心公园停车场 横岗6B龙华线2004.12.28福田口岸清湖20.515龙华车厂龙华6A环中线2011.6.22前海湾黄贝岭 40.027塘朗车厂竹子林截至2016年底,深圳地铁将有三条新线路正式运营,届时将有8条线路对外运营。它们分别是:罗宝线;蛇口线;龙岗线;龙华线;环中线;西丽线;梅林线;机场快线。 深圳地铁现有换乘站13个。所有换乘站为两线换乘站,暂无三线换乘站。各换乘站皆可实现站内换乘,而无需出站。此外,深圳地铁与香港的港铁东铁线均连接到深圳市与香港边界的两个铁路口岸——罗湖口岸和福田口岸,乘客可在深圳地铁与港铁东铁线之间,通过口岸转乘。
深圳市的六大交通枢纽——深圳北站、前海湾、福田、机场、深圳坪山 ,除深圳坪山站外,其余枢纽均有地铁通达。 车站: 罗湖站-国贸站-老街站-大剧院站-科学馆站-华强路站-岗厦站-会展中心站-购物公园站-香蜜湖站-车公庙站-竹子林站-侨城东站-华侨城站-世界之窗站-白石洲站-高新园站-深大站-桃园站-大新站-鲤鱼门站-前海湾站-新安站-宝安中心站-宝体站-坪洲站-西乡站-固戍站-后瑞站-机场东站
罗宝线是深圳地铁的第一条地铁线路,由罗湖站至机场东站,因连接深圳市罗湖区和宝安区而得名。首段线路(罗湖口岸至世界之窗)于2004年12月28日开通,线路长17.1公里。世界之窗至深大段于2009年9月28日开通。深大至机场东段为优先发展线路,长23.37公里,投资约89.18亿元,于2011年6月15日开通。
罗宝线在路线图中以绿色代表。在开通初期,也曾以红色表示,例如列车两侧彩条的颜色。 车站:赤湾站-蛇口港站-海上世界站-水湾站-东角头站-湾厦站-海月站-登良站-后海站-科苑站-红树湾站-世界之窗站-侨城北站-深康站-安托山站-侨香站-香蜜站-香梅北站-景田站-莲花西站-福田站-市民中心站-岗厦北站-华强北站-燕南站-大剧院站-湖贝站-黄贝岭站-新秀站
蛇口线由赤湾至新秀,呈东西走向,连接了深圳市中心与蛇口港、后海发展区、世界之窗、华侨城北、景田地带,以及东部的黄贝岭、新秀等地,全长35.748km,共开通有29个车站,全部车站均设在地底。其中,赤湾站至世界之窗站于2010年12月28日先期启用;而世界之窗站至新秀站则于2011年6月28日建成通车。
蛇口线是深圳地铁网络中唯一一条全线在地底行走暨全线位于原深圳经济特区一线关范围内的地铁线路,也是目前(2015年8月23日)唯一一条全地下线。
蛇口线在路线图中通常以橙色为代表。 蛇口线三期工程自新秀至莲塘站,线路长3.9公里,设站3座,全线正线均为地下敷设。
建设期为2015-2019年。 车站:益田-石厦-购物公园-福田-少年宫-莲花村-华新-通新岭-红岭-老街-晒布-翠竹-田贝-水贝-草埔-布吉-木棉湾-大芬-丹竹头-六约-塘坑-横岗-永湖-荷坳-大运-爱联-吉祥-龙城广场-南联-双龙。
其他说明:规划近中期发展的线路为从福田中心区益田村至龙岗深惠路(龙岗大道)双龙,长32.70公里,投资约118.29亿元,已于2011年6月28日开通运营;长期规划南延伸至福田保税区(现已预留地下隧道),北延伸至坪山坪地六联方向。
龙岗线在路线图中以天蓝色为代表。 龙岗线三期工程(南延)工程自益田至保税区站,线路长1.5公里,设站1座。
建设期为2015-2019年。 负责公司:现由港铁轨道交通(深圳)有限公司负责运营。
车站:福田口岸-福民-会展中心-市民中心-少年宫-莲花北-上梅林-民乐-白石龙-深圳北站-红山-上塘-龙胜-龙华-清湖
龙华线全长约20.5公里,共15个车站,并在龙华专设车厂1座,长约16公里,包括约5公里地下段和约11公里地面段及高架段,设有10个车站,包括2个地下车站(莲花北、上梅林)、3个隧道区间,1个地面车站(民乐)和7个高架车站(白石龙站、深圳北站站、红山站、上塘站、龙胜站、龙华站、清湖站),2011年6月16日全线开通。
龙华线是国内迄今唯一一条采用建设—运营—移交的BOT方式由港铁投资、建设、运营的轨道交通项目,是CEPA正式实施以来深港两地合作的第一个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亦是落实CEPA协议,探索深港合作建设项目新模式的开创性尝试。
龙华线在线路图中以红色为代表。
车站:黄贝岭-怡景-太安-布心-白鸽笼-布吉-长龙-下水径-上水径-杨美-坂田-五和-民治-深圳北站-长岭坡-塘朗-大学城-西丽-留仙洞-兴东-洪浪北-灵芝-翻身-宝安中心-宝华-临海-前海湾。
环中线是深圳地铁运营中的线路之一,贯穿城市第一、二圈层,连接城市西、中、东三条发展轴,是构成深圳市线网的骨干线路,是联系沿线各组团和三大交通枢纽的快速走廊,对缓解道路系统交通压力、提高轨道交通网络效率,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支持2011年在深圳举行的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具有重要意义。环中线于2007年开工,并于2011年6月22日建成通车。
环中线在线路图中以紫色为代表。 环中线二期工程自前海湾至赤湾站,线路长7.6公里,设站7座。
建设期为2016-2019年。 光明线起点站为深圳北站枢纽,终点在松岗站,全线长37.7公里,设车站20座,是轨道三期的一部分。该线路沿深圳市中部发展轴布设,串联龙华、宝安和光明,覆盖龙华、石岩、光明、松岗等片区。2014年5月,光明线已完成并通过国家发改委委托的专家评审,初步设计已完成专家预评审和政府预审查,正在进行初步设计修编。为实现与地铁罗宝线、龙岗线、龙华线、西丽线、梅林线换乘,使光明线成为沟通市内与光明新区的市域快线,光明线南延至科学馆站,南延段线路全长11.2公里。
2015年5月26日市轨道办消息,深圳地铁光明线将采用公私合营(PPP)的投融资模式进行建设,香港地铁公司将成为深圳地铁光明线项目的投资方之一。由深圳地铁集团与港铁共同组建项目公司,负责建设和资源开发,特许经营光明线30年。
特许经营在深圳的轨道交通建设领域并不陌生,目前正在运营的地铁龙华线二期工程就采取了此种模式,由香港地铁公司以BOT方式(“建设—经营—移交”形式进行合作)投资建设。根据有关协议,港铁公司拥有30年的特许经营权,30年满后将无偿归还深圳市政府。
光明线工程自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至松岗站,线路长37.6km,设站20座。
光明线目前已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由港铁轨道交通(深圳)有限公司(MTR〈Shenzhen〉)运营。
建设期为2015-2020年。
光明线在线路图中暂时以淡绿色为代表。 光明线二期工程自深圳北至科学馆站,线路长11.5公里,设站6座。
建设期为2016-2020年。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西丽线(以下简称“西丽线”) 是连接深圳特区内南半环主要居住区与就业区的局域线。工程起自南山区丽水路,终至罗湖区太安路,线路长度约30.173km,设28座车站,【西丽湖站、西丽站(与环中线、前南线换乘)、茶光站、珠光站、龙井站、桃源村站、深云站、安托山站(与蛇口线换乘)、农林站、车公庙站(与罗宝线、梅林线、机场线换乘)、上沙站、沙尾站、石厦站(与龙岗线换乘)、皇岗村站、福民站(与龙华线换乘)、皇岗口岸站、福邻站、赤尾站、华强南站、华强北站(与蛇口线换乘)、华新站(与龙岗线换乘)、黄木岗站(与东部快线换乘)、八卦岭站、红岭北站(与梅林线换乘)、笋岗站、洪湖站、田贝站(与龙岗线换乘)、太安站(与环中线换乘)】,均为地下站, 其中11座为换乘站,二层站17座,三层站10座,四层站1座。西丽线全线区间共有27个,车厂、停车场出入线各1个,其中在西丽-茶光区间设置与环中线联络线,深云-安托山区间设置与蛇口线联络线,西丽湖-西丽、深云-安托山、安托山-农林区间设置区间风井。区间优先采用盾构法施工,除西丽-茶光、龙井-桃源、深云-安托山、安托山-农林(部分)、农林-车公庙(部分)、沙尾-石厦(部分)、皇岗村-福民、田贝-太安、车厂出入线、停车场出入线、联络线、部分岔线区段采用矿山法施工外,其余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
新建深云车厂及安托山停车场。设西丽、侨城东、体育北三座主变电所。西丽为既有主变电所,其它两座为新建。
地铁西丽线采用A型车,初、近、远期由6卡编组,初期、近期、远期分别配属40抽、58抽、72抽。机车取流方式采用直流1500V接触网受流方式,隧道内采用刚性架空接触网,地面线及车场线暂采用柔性架空接触网。地下车站设置全封闭月台幕门。工程造价总额(不含远期换乘节点、交通疏解、管线迁改;房屋拆迁及物业开发、市政配套工程费用)为241.06亿元。
西丽线在线路图中暂时以深蓝色为代表。 盐田线一期工程(莲塘至盐田)自蛇口线三期工程莲塘站至盐田站,线路全长12.341km,设站6座。
建设期为2015-2020年。
盐田线在线路图中暂时以深粉色为代表。 深圳地铁梅林线形如中国母亲河——黄河,西起红树湾,东至文锦,经过南山区、福田区和罗湖区。全线长约25.38公里。共设22座车站,其中10座换乘,全线均为地下线路。2012年7月1日开工,2016年12月30日试运行,总工期54个月,BT合同总额123亿元。
梅林线在线路图中暂时以青绿色为代表。 梅林线二期工程自红树湾至航海路站,线路长10.7公里,设站10座。
建设期为2015-2019年。
远期规划建设蛇口支线 坂田线工程自福田口岸至平湖中心站,线路全长29.9km,设站24座。
建设期为2015-2020年。
坂田线在线路图中暂时以淡粉色为代表。 机场快线由南至北穿过深圳市福田区、南山区和宝安区,连接福田中心区、南山中心、前海中心、宝安中心、机场、福永、沙井和松岗等地,处于城市西部发展轴上,是城市中心区与西部滨海地区联系的轨道快线,同时兼有机场快线功能。
线路正线全长51.7km,其中地下线长39.4km,占线路总长的76.3%;高架线长11.0km,占线路总长的21.2%,其中含两段高架线路,线路总长11km,分别位于碧海站-机场之间(宝源路段),长约4.2km,以及福永站-松岗站之间(宝安大道段),长约6.7km;过渡段长1.3km,占线路总长的2.5%。
沿线共设置有17座车站,其中地下站13座,高架站4座;全线平均站间距为3.2km,机场站以南平均站间距为3.9km,以北平均站间距为2.4km。最大站间距位于碧海站-机场站(7.2km),最小站间距位于福永站-桥头站(1.7km)。车站主要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围护结构多采用地下连续墙或排桩结构。福田至碧海之间的区间以盾构法施工为主,局部段采用矿山法、明挖法施工,其中的车红、南前区间采用的是Φ6.98米的非标准盾构。碧海至碧头之间的区间以高架为主,局部段采用盾构、明挖法施工。
车辆基地按1段1场布置,松岗车厂位于线路北端终点碧头站西侧,机场北停车场位于线路中部深圳机场用地范围内。控制中心使用已建竹子林综合指挥中心,与罗宝线、蛇口线、环中线控制中心合设。全线共设置4座主变电所(利用侨城东主所与西丽线、梅林线共享,利用西乡主所与罗宝线共享,利用光明线松岗主所,新建机场北主所)。
本工程初、近期、远期采用8卡车编组(带两节头等车)运营组织方案,车辆头等车采用锁闭2、4号门,保留3车门的纵横向混合座椅布置形式,普通车采用5车门标准地铁A型车,最高运行速度为120km/h。
本工程牵引供电制式采用DC1500V架空接触网。地下车站采用月台幕门系统,高架车站采用月台闸门系统+局部空调。为提高运营管理效率,本工程设置综合监控系统,实现FAS、BAS、SCADA的系统集成和与其它系统的互连。
车公庙枢纽工程以城市轨道交通换乘为主,常规公交接驳为辅,兼顾少量出租车、社会车辆接驳的客运综合交通枢纽。枢纽集合的轨道交通线路主要包括:罗宝线、西丽线、梅林线和机场线。枢纽占地3.9公顷,建筑面积约7.1万平米,包括:车公庙枢纽工程的土建工程、建筑装饰工程、常规设备安装工程等;西丽线农林站及农车区间土建工程;梅林线香梅站及香车区间土建工程。
其它同步实施工程:桂庙路下穿隧道、后海站物业开发出入口、松岗站物业开发出入口、碧头站物业出入口、碧头站过街通道和碧海站至机场站区间填海工程等。
机场快线在线路图中以深紫色为代表。 原10号线已更名轨道南宝线,由海上世界至桃源居,全长20.7公里,定名南宝线。
南宝线已纳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7-2022)》中。
南宝线在线路图中以蓝色为代表。 原轨道15号线更名为轨道石岩线,起点为深圳湾口岸,经科技园至石岩,并预留进一步北延条件。
石岩线已纳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7-2022)》中。
石岩线在线路图中以草绿色为代表。 东部快线:岗厦——坑梓东。预计于2017年动工,预计2022年通车。
东部快线已纳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7-2022)》中。
东部快线在线路图中以柠檬色为代表。 前南线又叫深圳地铁15号线,起终点均为前海。前南线真可谓在“在前海画一个圈”,该线路主要包围了前海,后海,南山,宝安,新安大部分地区。
与前海湾相依相偎的前南线,顾名思义就是围绕着前海片区。身为“环线”,意味着其终点和起点“合为一体”。根据公示的地形图分析,前南线最西北端已抵达宝安西乡大道,最南至南山区工业八路,朝东抵达科技园北区的沙河东路附近,最特殊的,是还有一段是横跨前海湾。前南线与其余19条地铁线路中的多条有着交集,其中包括市民们熟知的罗宝线、环中线、蛇口线,以及尚未建成的南宝线、梅林线、石岩线等。此外,作为珠三角交通枢纽的所在地,前南线还与起点均为前海妈湾站的穗莞深城际线、深珠城际线有交集,对于来往深圳珠海以及东莞的市民,将更为便利。
前南已纳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7-2022)》中。
前南线在线路图中以肤色为代表。 深圳地铁16号线作为龙岗的第二条地铁线路,投资匡算267亿元。预计2020年初地铁16号线工程开工建设,并与未来的深圳地铁12号线相衔接。据了解,地铁16号线线路全长39.8公里(其中地下段31.1公里,高架段8.7公里),设站26座,全长39.8公里。
龙坪线在线路图中暂时以淡紫色为代表。 (其中地下段31.1公里,高架段8.7公里),设站26座。
平湖线在线路图中暂时以褐色为代表。 深圳地铁沙井线为东西向市域快线,线路起于空港新城,终止于平湖,线路长43.2公里。另有消息称,地铁沙井线(原石岩线),大致沿平龙西路布线,与坂田线的平湖枢纽站汇合。起点滨江新城,终点平湖枢纽,途经沙井、光明、观澜、平湖等地,定位为快速服务线路,属我市远期规划线路。
沙井线在线路图中暂时以淡橙色为代表。 从坪山碧岭出发的坪山线,朝着东北方向延伸,终点抵达坑梓。与市区内多条线路重叠的便利相比,该线路将同规划中的龙坪线一起填补坪山地铁交通的空白。还将把坪山和坑梓串联在一起,可更好地方便两地居民出行。值得一提的是,该线路与位于坪山的原深圳东站(属厦深铁路)相距较近,将有力支撑这一深圳东部交通枢纽。
远期规划,建设时间未定。
坪山线在线路图中暂时以葡萄色为代表。 起点正好是罗宝线的终点“机场东”,之后向西北延伸,有利于福永街道塘尾、桥头等社区居民的出行。大空港特殊的地理位置,也决定了该线路不仅与尚未建成的机场线、沙井线有交集,重点是与连接深圳与茂名的深茂铁路有交集。特别的是,东莞市的地铁R2线也与深圳20号线无缝接驳,对于两地交流更加便利。
远期规划,建设时间未定。
平湖线在线路图中暂时以灰色为代表。 线路暂规划为沿107国道宝安段地下铺设。
107线将争取纳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7-2022)》中。

F. 地铁工作包括有什么职务

地铁工作包括值班员、站务员等职务。

1、值班员:

(1)行车值班员:负责本班组车站综合控制室,负责车站行车工作,监视列车到、发情况及乘客上
下车、候车动态,监控设备运作状况。

(2)客运值班员:主管车站客运、票务管理,组织站务员从事客运服务工作;负责车票、钱款(含
备用金)的配发、回收及保管工作;车站营收统计工作,各种票务收益单据的申领、填写及保管。

2、站务员:

(1)客服中心服务员:负责客服中心工作,按规定处理与乘客相关的票务事宜;负责客服中心的售
票、充值、补票、咨询等相关事项;完成相应票务报表的填写。

(2)站厅巡视员:负责站厅乘客服务,设备的巡视、紧急情况下事件的处理等。


(6)深圳地铁组织结构扩展阅读:

地铁的优点:

1、节省土地:由于一般大都市的市区地皮价值高昂,将铁路建于地底,可以节省地面空间,令地面地皮可以作其他用途。

2、减少噪音:铁路建于地底,可以减少地面的噪音。

3、减少干扰:由于地铁的行驶路线不与其他运输系统(如地面道路)重叠、交叉,因此行车受到的 交通干扰较少,可节省大量通勤时间。

4、节约能源:在全球暖化问题下,地铁是最佳大众交通运输工具。由于地铁行车速度稳定,大量节省通勤时间,使民众乐于搭乘,也取代了许多开车所消耗的能源。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地铁

G. 工程概况

益田站是深圳地铁一号线的重要工程,它位于深圳市福田区福华路段,工程采用顺作二层三跨框架式结构。基坑中部、顶部为冲积粘性土、砂层及人工堆积层,底部为残积土层。场地地下水为动水,水流自东向西,地下水埋深3~5.7 m,水位变幅1~1.5 m。工程两侧地下管线密布,北侧有正在建设的A56 层深圳市邮电枢纽中心大厦。该工程围护结构为圆形和椭圆形的人工挖孔咬合桩,为保证围护结构的施工,需在围护结构外侧施作截水帷幕,然后通过在基坑内降水,以满足围护结构的安全施工。经过方案比选,围护结构外侧采用注浆截水帷幕。

越秀公园站是广州地铁二号线的重要工程,工程南、北两端站厅和中间暗挖隧道组成。北基坑位于解放北路和流华丁字路口,北侧紧靠广州体育馆。广州体育馆(A3)建于五六十年代,由主楼及南北副楼组成,为拱型结构,在其周围施工,极易引起广州体育馆的沉降。北基坑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素填土、淤泥质土层、断裂破碎带。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流动性强,水位位于地表以下1~2.5 m。为保证围护结构人工挖孔桩的正常施工,在围护桩外侧施作一排封闭的ϕ600mm旋喷桩截水帷幕。旋喷桩完成后开始试挖桩,并逐渐增加挖孔桩数量。到2000年6月15日,出入口第一批浅桩群基本完成,而基坑的主体围护结构深桩群由于旋喷桩截水作用不明显,施工中大量的地下水涌出造成开挖困难,至此,深桩仅完成29根,占深桩总数26.6%。由于施工排水引起周围建筑物广州体育馆产生了较大的沉降,无法继续进行施工。对此,业主、设计、施工、监理各部门十分重视,立即召开会议进行分析和讨论,大家认为:ϕ600mm旋喷桩在素填土和淤泥质土层中效果较好,能正常形成交桩;但在断层破碎带中,无法达到设计的扩散范围,难以形成交桩,形不成连续帷幕,达不到截水目的。因此,应立即停止围护桩开挖,并对已挖孔桩进行回灌水,保持水力平衡;同时在建筑物及基坑周围钻设回灌孔并进行回灌水,并且在围护桩外侧施做注浆截水帷幕,以减少下一步围护桩开挖过程中水土损失,确保挖桩的顺利进行和广州体育馆的安全。在基坑开挖至一定深度后应在基底施作基底水平注浆截水帷幕,达到截水目的,保证基坑的安全顺利施工。

上一篇:地铁苹果园站现在通车吗,北京地铁苹果园东站 下一篇:广州地铁的时间表,广州2017地铁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