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1号线,上海地铁1号线列车回库
发布时间:2025-08-02 20:11:57
Ⅰ 上海地铁1号线为什么有的车中间是像四号线那样的列车,两头却是二号线的车头,中间车厢是4号线吗
你说的是DC01C型客车,是将原DC01型6节编组列车两端的控制拖车与6节西门子株洲电力机车新生产的BC车组合而来,和4号线的车厢是同一批生产的,外观内饰都相似
Ⅱ 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的硬体设施
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轨距1435mm,采用1500V直流(架空电线方式)动力电源,最高时速可达80公里/小时,运营时速为75公里/小时。该线采用A型车,曾有6卡、8卡两种车辆编组;截至2010年,该线已全线实行8卡编组运营。
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具体的引车组构造如下所示: DC01型列车(已改造为DC01a)
制造商:德国ADTranz
设计时速:80km/h 列车编组:6卡编组(A+B+C+B+C+A)车卡:长23.54米,宽3米定员:310人
制造年代:1992年-1994年
电机传动方式:直流传动
车辆总数:16抽(编号101-116)
设计寿命:30年 备注1:2004年,102号列车中编号为9的C车(不带受电弓的动车)受损报废。2007年,株洲电力机车为该车重新建造一卡C车(编号仍为9,但与原车不完全一样),并对全车进行改造,包括把列车的直流牵引电机更换为JD118A型交流牵引电机,及安装牵引逆变器。当年9月,102号列车重新投入运营,车型代号为DC01a。
备注2:2008年,在成功修复102号列车并将其“直改交”以后,上海地铁又向株洲电力机车订购了34卡新车卡,计划将剩余15抽DC01型列车全部实施“直改交”,同时扩编为8卡编组。新订购的车卡中30卡用于101,103-116的“直改交”并扩编为8卡编组,2卡用于102扩编为8卡编组,另2卡将用于扩编117号。 AC01型列车(已改造为AC01a、AC01c)
制造商:德国ADTranz
设计时速:80km/h 列车编组:6卡编组(A+B+C+B+C+A) 车卡:长23.54米,宽3米定员:310人
制造年代:1997年-2001年
电机传动方式:VVVF交流传动
车辆总数:13抽(编号117-129)
设计寿命:30年 备注:2006年开始,AC01型列车开始扩编为8卡编组。118-125号列车将扩编为AC01a型,126-129号列车增扩编为AC01b型。另调2号线8列AC02型216-224号列车的头尾两卡拖车,增扩编为AC01a、AC01c型列车投入1号线运营。 AC04型列车(调配至9号线,本线无现役)
制造商:庞巴迪长春客车
设计时速:80km/h 列车编组:6卡编组(Tc+Mp+M+Mp+M+Tc)车卡:长23.54米,宽3米定员:310人
制造年代:2004年-2005年
电机传动方式:VVVF交流传动
车辆总数:10抽(编号01-30至01-39)
设计寿命:30年 备注:2007年,所有AC04型列车陆续结束在1号线的运营,调往9号线,改编号为09-01至09-10。 AC06型列车
制造商:阿尔斯通南京浦镇车辆厂、上海电气
设计时速:80km/h 列车编组:8卡编组(Tc+Mp+M+Mp+M+M+Mp+Tc)车卡:长23.54米,宽3米定员:310人
制造年代:2006年-2007年
电机传动方式:VVVF交流传动
车辆总数:16抽(编号0140-0155)
设计寿命:30年 备注:南京浦镇车辆厂和上海电气各生产其中的8抽。 DC01a型列车
制造商:德国ADTranz原产、南车株洲改造
设计时速:80km/h 列车编组:8卡编组(A+B+C+B+C+B+C+A)车卡:长23.54米,宽3米定员:310人
制造年代:1992年-1994年
扩编:2007年改造并新造一节C车
电机传动方式:VVVF交流传动
车辆总数:1抽(编号102)
设计寿命:30年 DC01b型列车
制造商:德国ADTranz原产、南车株洲改造
设计时速:80km/h 列车编组:8卡编组(A+B+C+B+C+B+C+A)车卡:长23.54米,宽3米定员:310人
制造年代:1992年-1994年
扩编:2008年起直改交并自扩编为8卡编组
电机传动方式:VVVF交流传动
车辆总数:10抽
设计寿命:30年 DC01c型列车
制造商:德国ADTranz原产、南车株洲改造
设计时速:80km/h 列车编组:8卡编组(A+B+C+B+C+B+C+A)车卡:长23.54米,宽3米定员:310人
制造年代:1992年-1994年
扩编:2008年起改造、增扩编
电机传动方式:VVVF交流传动
车辆总数:5抽
设计寿命:30年 备注:DC01c型客车是将原DC01型6卡编组列车两端的控制拖车与6卡西门子株洲电力机车新生产的BC车组合而来。 AC01x型列车
制造商:德国ADTranz原产、南车株洲改造
设计时速:80km/h 列车编组:8卡编组(A+B+C+B+C+B+C+A)车卡:长23.54米,宽3米定员:310人
制造年代:1997年-2001年
扩编:2006-2008年自扩编为8卡编组
电机传动方式:VVVF交流传动
车辆总数:1抽(编号117)
设计寿命:30年 备注:AC01列车117号原两卡BC车报废,由南车株洲新造BC车4卡与剩余的2节A车和BC车各一卡编组而成。车型编号未知,故定为AC01x。 AC01a型列车
制造商:德国ADTranz原产、南车株洲改造
设计时速:80km/h 列车编组:8卡编组(A+B+C+B+C+B+C+A)车卡:长23.54米,宽3米定员:310人
制造年代:1997年-2001年
扩编:2006-2008年自扩编为8卡编组
电机传动方式:VVVF交流传动
车辆总数:8抽(编号118-125)
设计寿命:30年 备注:AC01A型客车是将原AC01型6卡编组列车中间加入两卡AC01动车扩编而来。 AC01b型列车
制造商:德国ADTranz原产、南车株洲改造
设计时速:80km/h 列车编组:8卡编组(A+B+C+B+C+C+B+A)车卡:长23.54米,宽3米定员:310人
制造年代:1997年-2001年
扩编:2006-2008年增扩编为8卡编组
电机传动方式:VVVF交流传动
车辆总数:4抽(编号126-129)
设计寿命:30年 备注:AC01b型客车是将原AC01型6卡编组列车两端的控制拖车与6卡西门子株洲电力机车新生产的仿AC05组合而来。 AC01c型列车
制造商:德国ADTranz原产、南车株洲改造
设计时速:80km/h 列车编组:8卡编组(A+B+C+B+C+C+B+A)车卡:长23.54米,宽3米定员:310人
制造年代:1997年-2001年
扩编:2006-2008年增扩编为8卡编组
电机传动方式:VVVF交流传动
车辆总数:8抽(编号130-137)
设计寿命:30年 备注:AC01c型客车是将原二号线AC02型6卡编组列车两端的控制拖车与6卡西门子株洲电力机车新生产的动车组合而来。 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控制中心,按控制1号线及预留2号线的规模建设。设总调度、行车调度、电力调度、环控防灾调度等,在发生事故或灾难时,控制中心可转为救助中心。
1986年,可行性研究报告将1号线的控制中心选在人民广场站附近,但由于人民广场站邻近地域不能设置地铁地面用房,1988年3月,决定移至新闸路站设置。 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拥有两个车辆基地,分别是梅陇车厂和富锦路停车场。
梅陇车厂位于上海锦江乐园附近,在上海南站站和锦江乐园站之间,是上海最早建设的车厂,主要用于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列车的停放和养护,并承担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列车的高级养护工作。与沪杭铁路设有联络线。
富锦路停车场位于上海富锦路蕴川路西侧,富锦路站西北,占地6300余平方米,于2007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主要用于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列车的停放和养护。
Ⅲ 上海地铁1号线到上海火车站,说终点站到了,不走了, 等下一列地铁上车,继续走。
1号线全程是由莘庄到富锦路,上海火车站是区间车的终点站,路程比较短。地铁一般是一列终点站到火车站,下一列终点站到富锦路。
Ⅳ 上海地铁1号线的疑问
上海有好几个火车站 K512是上海南站下车这个火车站在上海南面 还有上海专火车车站是在上海市中心,属它分南广场和北广场。 你是在上海南面的火车站下车 那里有1号线 出站后周围会有很多指路牌 跟着走很好找 也可以问工作人员。你补充问题:对站名是上海南站 注意那里有1号线和3号线 看清楚别做错。祝你来上海玩的愉快
Ⅳ 上海地铁1号线的列车时刻表
1号线
Ⅵ 上海地铁1号线
地铁从地下到地面,再从地面到架空轨道,是经过一个比较长距离的斜坡爬升过程,实际上坡度并不陡、很平缓,所以不会有颠簸的感觉。另外,地铁车厢保持匀速运行,又有避震装置,车内乘客会感到比较平稳。
Ⅶ 上海地铁1号线上海火车站的问题
因为有两种车,一种是上海火车站终点站的,那种自然不让你上车,还有一种才是终点站富锦路的。听好车站广播吧。
Ⅷ 上海各地铁车厢座位的颜色
1号线 红色
首先,上海地铁一号线,是上海的第一条地铁,亦为上海轨道交通最为繁忙、最重要的大动脉。
其次,1号线还串起了人民广场、火车站、一大会址等城市命脉之场所,它所串起的公共机构是上海其他任何线路所不能替代的,他的运营使上海成为继北京,天津之后中国大陆第三个拥有地铁的城市。因此1号线必须是正红,是上海的正统。
2号线 正绿
2号线串起的是浦东和浦西,每天运营18小时11分钟,日客流达130万人次,成为国内单线运营里程最长,客流最大的轨道交通线路。乘客很大比例都是新上海人,代表上海90年代后向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新希望。
正绿代表发展和希望。
3号线 柠檬黄
3号线原来叫明珠线,这个名字是不是很暧昧?就像是刚谈恋爱的人,总是想给自己的小情人取个什么爱称。
3号线利用老沪杭铁路内环线和淞沪铁路高架改造而成,是上海首条高架轨道交通线路。因为是唯一的高架线,所以赚足风头,还一会说自己是轻轨,又一会说自己是地铁,搞得很多老百姓到现在也分不清他是轻轨还是地铁。
4号线 紫色
四号线昵称为奶嘴虽然有人说4号线是唯一的环线,真正圈出了上海的市中心,但是4号线并不快乐,就像他的颜色,那么忧郁,那么伤感。
四号线为环线,平时没有起讫站,站内广播也不播报终点站,仅播报前方站点,而进场(回库)列车在宜山路站退出运营。4号线在虹桥路站和宝山路站之间共9个站点与3号线采取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不常见的的“共线营运”方式。
5号线 紫红色
相对于上海其他轨道交通,车辆编成只有4节,是上海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轻轨。5号线是闵行区自费建造的地铁支路,也许是因为经过紫竹科技园区和交大等高校的关系,紫红色被定格了。
6号线 粉色
看看6号线的小身段,再看看6号线的短站距,是不是很像一个小家碧玉婀娜地迈着小碎步。因此,只有6号线最适合粉色。(官方解释是品红色,海上霞光)
6号线车辆较小,车厢短,上下班高峰时段十分拥挤,请各位宽容对待他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摩擦,6号线设计问题已被茫茫客流所掩盖,只剩下叹息声。
7号线 橙色
7号线是橙而不是红,这说明他主要但并非首要,它重要但并非严肃。
11座车站可以和基本网络中的9条线换乘。其中镇坪路站和3、4号线实现通道换乘;静安寺站和2号线长通道换乘;常熟路站和1号线长通道换成;肇嘉浜路与9号线实现“T”字换乘;东安路站与4号线“十”字换乘;耀华路站和8号线“十”字换乘;高科西路站和6号线“十”字换乘;龙阳路站和2号线通道换乘。所有的“T”字、“十”字换成,7号线站台总位于其他线路站台的下方。所以,7号线就是那样红却不正红。
8号线 蓝色
8号线早先叫杨浦线,杨浦是个怎样的地方?是一个要么就搞数理化,要么就是搞机床、柴油机等工业产品的地方。所以,估计那里的人在科学思维上都比较发达。所以既然科技是杨浦的特色,那么8号线自然是要使用代表理性思维的蓝色。
8号线较为拥挤,易发生碰擦,大家应该互相谦让,尽量不要发生肢体冲突以及谩骂。8号线站台和车辆有数厘米的落差,上下车时需特别注意安全。
9号线 天蓝
9号线是开工建造的上海第一条郊区线,在郊区可以见到更开阔的天空,所以用天蓝也名副其实。
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也称作申松线,是一条东西走向为主的线路。9号线站点名,是最优美的。沿途经过松江、醉白池、佘山、欢乐谷,九亭、七宝古镇、漕河泾、小南门、打浦桥。9号线列车被世博会借用,称为“海宝蓝” 。
10号线 浅紫色
10号线被部分媒体称为中国首条无人驾驶的全自动轨道交通线。
这是上海历史上最“白金”的线路,沿途经过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虹桥机场、宋庆龄陵园、交通大学、上海图书馆、新天地、老西门、城隍庙、南京路、同济大学、五角场等站点,气质优雅的11号线只能用浅紫色来衬托了。
11号线 棕色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也可称为沪嘉线,是中国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中的一条线路。
事实上,颜色的选定主要是按照项目选型,和线路规划策略以及总营销的角度和城市规划的角度确定滴。大家知道了吧,原来里边的学问和文化有这么多!
12号线 青绿色
12号线是上海轨交规划中重要线路之一,它强化了上海中心城区向外围的交通辐射功能。同时适时辅以地面公共交通形成多个换乘枢纽,建成后将充分发挥网络化公共交通的整体效应。
12号线路经复兴岛,这是座黄浦江上隐秘的岛屿,据说蒋介石在复兴岛上也曾居住过,岛上的复兴岛公园非常优美,绿意盎然,十分贴合这条地铁线的颜色。这条线路目前尚未全线贯通。
16号线
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是上海地铁首次使用沪语报站的地铁线。
这种颜色不太好形容,是间于墨绿和淡蓝之间的颜色,就像他的终点站——滴水湖一样,湖水的颜色大概就是这样吧。
Ⅸ 上海地铁如何回应1号线迫停事件
6月27日上午8点半,上海地铁1号线因紧急装置启动,发车间隔延长。9时许,列车运营恢复。当日下午,上海地铁方面对此做出回应。上海地铁称,8点22分,1号线列车在即将到达中山北路站时,突发车门故障。司机迅速处置,耗时4分钟。其间,有乘客擅自启动了紧急停车装置,原本已经切除故障的列车因保护机制无法开动,而在司机处理的过程中,又有乘客启动了紧急停车装置,导致列车仍旧迫停原处。
上海地铁表示,当听到列车故障广播内容时,应理性对待,切勿擅自启动紧急装置。类似该事件只是单扇车门故障处置,原本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通车,而三扇车门的紧急装置接连被擅自启动,导致又多延误了9分钟。同时,后续列车及全线运营也均不同程度受到影响。
上海地铁运营方表示,在没有危及到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切勿擅自启用列车紧急停车装置,当列车发生故障或遇到紧急状况时,“靠站台处置”让列车运行至最近站台是首要安全原则。反之,当列车因紧急制动启动迫停区间隧道时,一方面难以组织开展救援工作,另一方面则极易贻误处理时机,延长受影响时间,因此“靠站台处置”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最为安全稳妥。
来源:澎湃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