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共享单车的创始人是谁,深圳地铁创始人
发布时间:2025-08-02 09:55:30
❶ 腾讯公司位于哪里什么时候成立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由马化腾、张志东、许晨晔、陈一回丹、答曾李青五位创始人共同创立。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总部也位于深圳的腾讯大厦,坐地铁到后海站即可看到腾讯的大楼。
❷ 阿尔法传媒(深圳)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阿尔法传媒(深圳)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3月23日,位于深圳市福田区莲花街道内道深南大道6008号特区报业大厦容22C。从事文化交流;从事广告业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进行广告经营审批登记的,另行办理审批登记后方可经营);企业形象策划;文化活动策划;商业信息咨询、市场调研、市场信息咨询、市场营销策划、礼仪服务、图文设计制作,会务服务,展览展示服务,摄影服务,公关策划;技术推广服务;基础软件服务;应用软件服务(不含医用软件);软件开发;产品设计,文化用品、工艺美术品、电子产品、工艺礼品的购销及。国内贸易(不含专营、专卖、专控商品)^
法定代表人:谢仁新
成立时间:2016-03-23
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40301115432008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深圳市福田区莲花街道道深南大道6008号特区报业大厦22C
❸ 首家共享单车的创始人是谁
首家共享单车抄的创始人是雷厚义,生于1991年重庆垫江人,重庆在你身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重庆纵情向前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悟空单车CEO。
拓展资料
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
共享单车实质是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租赁业务-自行车租赁业务,其主要依靠载体为(单车)自行车。可以很充分利用城市因快速的经济发展而带来的自行车出行萎靡状况;能够最大化的利用了公共道路通过率,同时起到健康身体的作用。
优点缺点:
与网约车不同,自行车的运营受季节变化、天气状况等影响也比较大。至于遇上台风暴雨,则无论地处何方,共享单车出行的订单量,都会直线下降甚至归零,而平台还得面对更加高昂的车损折旧成本。
与“有桩”的公共自行车相比,这种随时取用和停车的“无桩”理念给市民带来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导致“小红车”和“小黄车”的“乱占道”现象更加普遍,城市空间的管理因而变得更加困难,这也就需要相应的管理规定出台。
❹ 想在深圳创业,有哪些创业平台可以推荐吗我想加入进去交流下
有的,私聊我下,企创邦挺靠谱的一个平台,加入企创邦不但能免费学习到创业知识,还能享受到深圳最新补贴政策最新信息。很高兴您能一直采纳我的回答,希望一直为您提供帮助
❺ 在深圳生活是一种什么体验
如果要渴望感受都市繁华的气息,那深圳是必去之地。作为改革开放后崛起的城市,它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深圳是个南方沿海城市,去看海也是旅行时必要的。大小梅沙海滩是度假的好去处。当你走在沙滩上时,会有很舒适的感觉。有着“东方夏威夷”之称的海滩是值得一去的。当然,为了节省时间,去港口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去港口码头看海,那里还有人民币自由兑换的窗口呢。
总之,去深圳玩,更容易读懂这个城市,读懂它的文化、科技、美食等等。这是很不错的体验。
❻ 喜投网的创始人介绍
算是金融财经圈的名人吧,关注财经的基本都知道他。
❼ 蛇口属深圳哪个区
南山区,蛇口港所在位置
❽ 有谁有dealextreme的创始人陈灵建的详细资料还有dealextreme的发展史。额外奖励50分
DX是国内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外贸B2C,创始人陈灵健早在2007年初就从eBay平台上撤出来做全网生意,以超前的技术架构、强悍的价格战能力、超低的人力成本和四两拨千斤的网络营销技术迅速崛起,2010年销售额即达到2亿美元,盈利“小几千万美元”,知名投资人薛蛮子联手IDG已经入股。
外界对DX知之甚少,80后香港佬陈灵健更神秘,他极少跟合作伙伴打交道,从不参加业界的聚会,也不见媒体,除了DX的早期员工和个别现任高管,很少有人见过他。在一众闷声发大财的华南老板中,陈灵健低调得有些另类,就像一尾潜龙,隐身于茫茫的外贸B2C江湖,神龙见首不见尾,却总被不断提起。
本刊记者采访了DX现任总经理罗嘉和市场总监邱哲,还原了DX的发家史和竞争法宝。就是罗嘉听说薛蛮子讲过一句:“如果现在谁能给我找出一家赚钱的电子商务B2C公司,我就叫他爷爷”,想办法找到了薛蛮子,并且陪同他到DX参观。当时正是卖消费类电子毛利高达100%的时候,据说薛蛮子一边参观,一边不停地说:“我真是在看电子商务B2C的爷爷啊……”
DealeXtreme “怪杰”陈灵健
很多外贸B2C都从开eBay店做起的,最神奇的莫过于DX竟然是靠给eBay卖家做海外物流,积累了几十万海外客户的资源而做起来的。
深圳南北窄、东西狭长,从最靠西边的地铁站深大站到DX所在的西丽小镇,还要再往西北走约半个小时的车程。这儿是一片喧嚣的工业园区,创维的新总部、爱普生、奥林巴斯、海王药业等都落户西丽。但陈灵健刚到这里开始外贸电商冒险之旅的时候,它还很安静,有着大量廉价的可做仓库的用地。
那是2002年。
彼时eBay上的中国卖家屈指可数。香港人陈灵健、另外一个香港人和一个台湾人合伙开了几个主营游戏配件的eBay网店。身处港台,他们比别的卖家更早知道“香港航邮小包”——一种以重量计价的国际快递,相比中国邮政或者UPS、DHL,它的成本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缺点是会有一定的遗失率,所以他们也兼着帮其他的eBay卖家寄快件,收取一些手续费。DX在寄出去的包裹里夹了自己的广告(直投!),客户一看价格低很多,很给力地逐渐就都过来了。所以DX一直盈利,刚上线的时候每天也能有上千单。
就是这种快递方式,成了日后DX可以实现99%货品免运费的基础。当然,现在“航邮小包”已经是深圳外贸电商圈的“常识”了。
另外一个让陈灵健及其团队脱颖而出的是难得的“全网意识”。他们没有满足于在eBay的丛林里叫卖,而是把网络营销做到了美国各大高校,尤其是那些有着大量痴迷于电子产品的宅男的地方,后来甚至创办了自己的论坛,并且活跃至今。
DX的这些怪招都源自陈灵健。据说陈生于1982年或1983年,本科毕业于美国某所常春藤联盟大学,具体什么专业无从得知。有人猜想他读的是计算机相关的专业,或者起码对网络有着浓厚的兴趣,因为“他简直就是个技术天才”。有一个重要证据,DX从创立之初到现在,订单量翻了不止十倍(日订单量平均值是13000个左右,高峰期会上30000个),但它依然沿用着陈灵健最初编写的网络架构。
“往前发展,这个网站甚至还有余量,足见老板的前瞻。”一位DX的老员工说,由于这种能力,DX并不需要像主流的内贸电商那样一年几次升级系统。
陈灵健的“神”不止于此。DX的员工常常告诉陈网站上需要实现一个什么样的功能,而在闭门两三分钟到半个小时不等的时间内,陈就能编写好程序。
但这个网络极客也是个怪异的创业家。据说,陈灵健高傲、独裁并且有着极强的控制欲。在公司里,他把持着所有的核心工作:在DX成立后近两年的时间里,公司除了陈以外,只有一个技术人员,基本只管货品的上下架。
陈甚至独自包干了DX所有的网络营销工作。在创办DX之时,早年一起开eBay店的合伙人已经同他分道扬镳,他带领了一支全新的团队、用了一个全新的域名,却依然可以在DX刚上线时便获得上千的日订单量,因为老外宅男们认的是陈灵健叫响各大论坛的英文名Sonny.Chen。他们相信,即使换一个网站,自己追随的也仍是这个始终提供免运费、超低价电子产品的香港佬。
而这些事对DX的员工来说都是“禁区”。陈灵健是个供应链高手,他用一个Excel表将信息流、资金流和人力资源的分配全部管了起来,连同DX系统里的下单情况、客户资料,都只有他一个人可以调看。他同时把操作层面的工作切割得非常精细,在离深圳市区几乎最远的西丽建了四千平方米的仓库,人工成本低得夸张。
陈灵健不怎么笑,也不怎么说话,常常一个人关在办公室里,在为数不多的几次情绪表达中,发怒是最常见的一种。“拍桌子,摔东西,或者一脚把墙踢一个洞。”一个前员工说。办公室的氛围虽不至于“道路以目”,但“反正不会是其乐融融”的。
这种管理壁垒将DX天然地分割成陈灵健的内部世界和其他人的外部世界,前者技术为王,后者刀耕火种。DX在陈灵健治下的头两年,仓库管理员每月薪水才1000多元,销售的起薪加提成也不足3000元,员工流动率非常高。
“老板太牛了,我们离他的期望值太远了,在这里干过的人普遍都有一种挫败感。”甚至有人做出这样的比喻,“人家是和谐号,我们是绿皮火车,他一骑绝尘冲在前面,一回头发现后面没有人,折回来找我们的时候,难免生气。”
陈灵健的领导风格,让DX不仅对外显得很神秘,自己人也看不明白。故事的后来更有些蹊跷。陈灵健曾经通过反向并购,使DX在香港借壳上市(易宝,股票代码08086),但并没有很好的表现,现在股价还在1.35港元左右徘徊。再后来,陈就以“希望回归家庭”为由淡出公司管理,以至于坊间有他套现离开的传闻。今年1月,易宝公告称,陈灵健已被委任为非执行董事。
“那只是流言。”DX现任总经理罗嘉说,高管团队现在每个星期仍在同陈老板沟通经营战略问题。
罗嘉和邱哲之前都在北京,互联网行业出身。这些职业经理人到了DX以后,亲历过外贸B2C生意的每一道环节,体验陈灵健创下的那种精细化管理的制度,他们收过货,当过客服,甚至在仓库做过打包工。罗嘉坦言,DX最突出的矛盾是要快速建立一种公司文化,把在陈灵健时代遗失的对“人”的重视找回来。
罗嘉说,DX之所以引进投资人,是为了规范公司运营。2009年,薛蛮子和IDG投资以后,DX建设了后台IT系统(亚马逊的云服务),中层以上待遇有所提升,但是精细化管理的风格一直没变,网站也来不及做优化,因为“发货都来不及”。目前DX日访问量是50万人次(几乎是兰亭集势的两倍),淡旺季分别有3万/天到12万/天不等的订单量,仓库越换越大,但始终感觉不够用,货物只要一到,不出24个小时就会出仓,运往大洋彼岸。
DealeXtreme 的“极致生意”
在老外眼里,DealeXtreme是个很好的域名。Deal是他们经常会搜索的词儿,Extreme则代表了“极致”,连在一起能够让他们很容易地联想到“中国制造”的性价比。
名如其人,考察DX做生意的路径,就会发现它恰如其分地契合了“极致生意”的本意。
这件事只能通过对比来说明。
外贸B2C要差异化竞争非常之难,这首先表现在各家货源没有太大差别。这个行业的爆发式增长发生在2008年,金融危机对OEM造成强大冲击,太多港台的工厂主跑路,许多电子类产品、成衣严重压货,按吨贱卖。前Google中国总裁特别助理郭去疾等人敏锐地发现海外个人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需求依然强劲,纷纷杀进了外贸B2C这片蓝海。据说,现在还扫得到当年的尾货。
而在野路子的公司之外,DX、兰亭、大龙网无论总部在哪里,供应链都会放在深圳。对比它们的网站,SKU(网页上的单品)的差异化程度并不高,而且很容易看出华强北大大小小的档口仍然是给他们供货的主力军。
在同质化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尽管外贸B2C在金融危机中表现强劲,但是传统制造商对走货柜的传统贸易还有着强烈的依赖,外贸B2C对它们来说像一个“网上沃尔玛”,可以卖很多东西,但是消化单品的能力并不强。一家深圳的笔记本生产商说,他们在兰亭集势上卖得最好的一款笔记本电脑,一年销量也才3000台。但在外贸B2C们的立场上,供货就很成问题,“很多SKU说死就死了,海外消费者的需求还在,货却拿不到了。”
另外,由于牌照的限制,民营快递业进不了海外运输市场,而海外仓储的成本也很高,这部分成本平均都要占到18%以上。这些都是各家外贸B2C碰到的共同瓶颈。
通过这些比较,DX的独特性就立马显现出来了。它的产品单价和毛利在业内都出了名的低,还给客户免运费,每年盈利上千万美金。海外贸易联合会会长刘智勇说:“也许兰亭上市后销售额会跃居第一位,但在盈利能力这件事上,DX会一直领先。”
罗嘉强调:“低价是DX一定要坚持的。”有低价才有规模,有规模才有利润。
关于外贸B2C有一种形象的说法:“深圳产的平板电脑成本300块,取200%利润才900块,约145美元,美国人当这是白捡。”便宜,便宜,再便宜,这就是外贸B2C制胜的法宝,要让海外消费者上网买东西也能有着感恩节大抢购那样的冲动。在创建DX之初,陈灵健便设置了“price match”(比价)的功能,消费者只要在别的电商网站上看到某个与DX同款的产品以更低的价格售卖,就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向DX举报,DX随后立即下调价格,以确保同款产品售价为全球最低。现在这个功能已经成了外贸B2C网站的标配。
另一家跨境B2C网站lightake.com跟DX打过价格战,创始人彭国栋说,两家网站曾经都销售同一款游戏配件,消费者在两个网站之间不停使用“price match”,价格从19美元左右杀到14美元才休战。罗嘉说:“这是在体现对消费者的一种诚意。”即使消费者不举报,DX也会自己监控价格,一旦发现贵了,立即调下来。“我们的很多商品,比别家便宜20%是很正常的事情。”
这些优势使DX在采购端早就具备了一定的话语权。接受采访的不少跨境B2C老板都承认,DX创立得早,确实有很大的先发优势,它上量以后能够稳定地向主要供应商订货,这是它在采购上能够取得优势的关键。
DX还有一个重要的竞争力,它虽然强调货品的丰富性,但并不会盲目扩张品类。刚上线的时候,它的页面上只有3000个SKU,目前网页SKU数基本稳定在30000个左右,相对于许多号称有“百万SKU”的外贸B2C来说已属“专注”。“我们是做宅男生意的。”罗嘉说,“游戏配件、周边电子产品始终是我们的核心商品,其余的主要做长尾,并不赚钱,它们的任务是黏住用户。但不论我们做再多,都是围绕现在这个用户群,婚纱、饰品、日化之类,毛利再怎么高我们也不会去碰。”品类的稳定使DX与供应商的关系也相对稳定,更有利于拿到相对低的价格。
但真正让DX底气十足的是从陈灵健时代就保持下来的网络营销手段,它非常省钱,效益却十分惊人。
主流的外贸B2C营销方式大概分三种:论坛营销、seo/SEM(搜索引擎优化和搜索引擎广告),还有就是正在热门的社交网络营销(利用Facebook与Twitter传播)。SEO和SEM是兰亭、大龙等网站流量贡献的主力,几乎所有B2C网站都做,早年资源竞争还不太激烈,现在Google广告仿佛变成了无底洞,如果不懂得它错综复杂的算法,会非常烧钱。
DX采用的方式是“论坛营销”,即通过和论坛合作,把网站相关的产品信息、打折优惠信息曝光,并把不同的产品推送到不同的论坛,是用户黏度极高而成本又极低的一种方式。按照罗嘉的说法,论坛营销“除了人力,就没有其他的支出了”。
但是DX真正把网络营销做得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独立运营着一个论坛,上面聚集了大批早年追随Sonny.Chen的买家,并且不停地依靠口碑拉来新客户。按照陈灵健的设计,互联网的自由精神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体现,DX的员工从不被允许删除论坛上的任何一句评论,所有的版主都是消费者。在大部分的板块里,老外宅男们讨论着电子产品DIY、游戏,或者吹牛扯皮甚至是围攻DX⋯⋯它运行到现在,一些产品帖后面能够跟上数千条买家回复,这样的黏性,令许多外贸B2C老板羡慕不已。
2009年以后,DX也开始做社交网络营销,其粉丝数已超过9万人。
整个外贸B2C行业还在一路狂奔。Google的人去苏州虎丘做了调查,发现因为外贸B2C的订单需求增长太快,一个婚纱制衣工的人工成本涨到了1万元/月。物流服务公司递四方(创始团队来自中外运集团)承接外贸B2C业务之后,销售额从每月300多万元增长到去年的3000多万元再到现在的1.2亿元。正在转型中的DX,每天最主要的精力还是不得不放在发货上,每天3万单出货还远远满足不了。
真是一个疯狂的时代,这条潜龙,整理整理鳞片,该飞了。
--------------转自网络
❾ 博一文化是传销吗求解
你不去领奖,他就没办法向你推荐其他的付费项目,也就挣不了你的钱了。所以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