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高峰时段都是哪些时间段,北京地铁人多时间
发布时间:2025-07-30 13:05:59
『壹』 北京地铁高峰时段都是哪些时间段
北京地铁高峰时段都是早7:30~8:30,晚5:30~6:30.
『贰』 北京地铁什么时候人最多
早晨8点前后,
地铁1号线比较拥挤,没有明显突出的拥挤站。
地铁10号线比较拥挤,劲松、呼家楼、国贸等换乘站,格外拥挤。
『叁』 请问北京地铁哪几天线的人多 哪个时间段人最多 本人近期要去北京 看到北京地铁的人流量感觉很恐怖
上下班时人最多
『肆』 北京站地铁周六周日早八点左右人很多吗排队购票的话大概能排多久
2号线只在最早上人较少,下午时人适中,上班高峰时人多,周六中午12点在西直门上车到回北京站下的话人虽然会答很多,但如果你坐去积水潭东直门方向的人会少些,因为宣武门换2号的人实在太多了。人多不是事,只要你算好时间就行,人再多,地铁也不会慢。
『伍』 北京地铁人多吗
早上7:00至9:00进京方向人特别多,晚上17:00至19:00出京方向人特别多。但是版,在20:30至末班车权,由于间隔加大,部分郊区线路人也会很多,但比高峰时要少很多,其他时间段人适中,不多,但也不会有座位。另附:高峰刚开始时,会有部分车次地铁人特别少,那是从车库出来的,建议如果那时候出行,可以多等一两班,等这样的地铁,坐着舒服些。
『陆』 北京地铁周末人多吗,会不会坐不了
星期天时候应该不会很挤,如果是上班的时候就会很拥挤的。
公交车的星期专天应该很挤。
如果出去属玩儿,建议早上出去,下午一般都出去买东西,坐车的人自然很多了。
公交线路:地铁1号线 → 地铁2号线 → 地铁8号线,全程约16.8公里
1、从天安门步行约460米,到达天安门东站
2、乘坐地铁1号线,经过3站, 到达建国门站
3、步行约90米,换乘地铁2号线
4、乘坐地铁2号线,经过6站, 到达鼓楼大街站(也可乘坐地铁2号线)
5、步行约150米,换乘地铁8号线
6、乘坐地铁8号线,经过3站, 到达奥体中心站
7、步行约1.0公里,到达北京奥运主场鸟巢
地铁不用排队的了。如果人多的话就挤上去吧,不挤上不去。
『柒』 周六中午12点左右北京地铁2号线人多吗
2号线只在最来早上人较少,下午时源人适中,上班高峰时人多,周六中午12点在西直门上车到北京站下的话人虽然会很多,但如果你坐去积水潭东直门方向的人会少些,因为宣武门换2号的人实在太多了。人多不是事,只要你算好时间就行,人再多,地铁也不会慢。
『捌』 北京地铁在中午12点半左右人多吗
根据线路不同而不同,像大兴线肯定没几个人,但是一号线,二号线就不一定了。而且平时,周末,节假日都是不同的
『玖』 北京地铁早晚高峰期是多久啊悬赏!
北京地铁早晚高峰期分别是:
早七点到九点!
晚五点到八点!
作为北漂,如果你没有挤过地铁,可能你就不是一名合格的北漂一族。如果你在北京乘坐地铁,准备算好时间就可以进入车厢,那是天真的想法。
拓展资料:为什么北京的地铁比上海堵
如果你在北京和上海搭乘过地铁,对这两个城市地铁的拥堵程度一定会有个感性判断,那就是北京的地铁拥挤程度要超过上海。
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据统计,在2013年,北京地铁运送旅客数量为32.1亿,而上海地铁运送旅客的数量则为25亿;如果再考虑到两地地铁运营里程——北京为465公里,而上海则是538公里。这样一来,折算到每条地铁线路上的人数,必然是北京比上海拥堵。
当然还有一个必须考虑进去的因素是,不同的地铁编组也加剧了拥堵。尽管北京和上海都是以6节车厢编组为主,但上海在穿越市中心的两条地铁线——1号线和2号线都使用8节车厢,而北京则是在最近开通的6号线上才第一次出现8节车厢编组。据介绍,在正常状态下,上海一号线地铁每列车要比北京地铁多运送近1000人。
既然北京的地铁线路比上海短,车厢也比上海少,但年运送旅客人数则为北京的1.284倍。在列车发车时间大约一致的情况下,那么北京比比上海拥堵也毫不奇怪了。但一个比较蹊跷的现象是,为什么上海的常住人口比北京多,而北京的地铁运送人数却比上海多?
看两个城市的官方统计资料,截至1013年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2114.8万人;而上海同期常住人口总数为2415.15万人。于是我们就不得不再追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上海的人口比北京多,但北京的地铁运送旅客人数却比上海多,或者说比上海更为拥挤?
一个通常会想到的理由是北京票价低,因此吸引了更多的旅客。与上海以里程数来地铁定价不同的是,北京地铁一律为2元,更低的地铁票价可能会吸引更多的乘客。这个解释听起来很有道理,是的,如果从A到B地,公交车可能主要2元,在上海乘地铁可能要5元,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有价格敏感者选择公交车,于是地铁就稍微空闲。但是在北京就没有这种情况,由于地铁一律只需要2元,这就把本来很多乘坐公交的人都改到地铁上来。
但这个解释要成立,必须还要具备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北京的公交车价格要比地铁高,这样才会有对价格足够敏感的低收入阶层改乘地铁。但事实是,北京不仅地铁便宜,公交车价格也不贵:北京绝大多数短途公交车的票价如果用一卡通付费都是0.40元每次,即便是在那些分段计价的车次,其票价也是比2元便宜:前12公里0.40元,每增加5公里加价0.20元。假设通勤里程为30公里,乘地铁为2元,而乘公交车的最大支出为1.2元。如果单趟能节省0.8元,一天就可以介于1.6元,这对低收入阶层来说乘公交可能是更为可选。
而北京公共交通出行模式的数据也显示,在北京有更多的人选择公交出行,而不是地铁。2013年,北京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的比例为44.80%,同样的数据上海则为49.3%。为什么人口更少的北京通过轨道交通运送旅客的比例少于上海,但其地铁运送人数却比北京更多?
唯一的一个可能是,上海存在着一大群不需要搭乘公交上下班的人群——考虑到上海的机动车保有量比北京更低,我们不妨做一个更大胆的猜测,那就是上海不依靠私家车和公交车上下班的人口比北京要多。
有意思的是,北京城区的人口分布可能证明我的这个猜测成立的。从两个城市的占地面积来看,北京16411平方公里,上海为6219平方公里,北京大约是上海的2.63倍,这意味着上海的人口密度约为北京的3倍。更为重要的是,上海八个中心城区人口密度都过1万,而且只有两个区是在2万以下,黄浦区、静安区和虹口区更是过3万。但是在北京,只有东城和西城两个区的人口密度过1万。
市区更大的人口密度,意味着市区集中了更多的城市人口。而在中国,绝大多数的就业往往是集中在市中心,这意味着这部分人群可以选择更为便捷的交通,不会在通勤上花更多的时间。如果同样的人口要疏散到更广大的区域,但上班的地点却集中在少数几个区域,这意味着绝大多数人都要在通勤上耗费更多时间。上海在市中心集中了更多的人口,这意味着他们可以节约通勤时间,同时可以减少路面交通拥堵和减少轨道里的客流。
2012年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12年度“中国职场人平衡指数调研报告”中的数据也证明:北京市民上下班往返时间全国最长,平均为1.32个小时,比上海的1.17个小时多15分钟。而在2010年中科院公布的《2010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中,北京也就以52分钟的上班通勤时间名列全国50个城市之首。
北京市民通勤时间过长的表面原因是交通拥堵,而根本原因则是是城市规划不当造成的“职住分离”问题:市中心区集中了相当数量的机关单位和商业场所,使得市民工作地点多在城市中心区。而城市中心的平房区域占地扩大,因各种原因长期空置未能改造并开发其相应居住功能,迫使就业人口不得不向郊区新城迁移。
更拥挤的市中心让我们的路面交通更为通畅,这可能是被绝大多数人所忽视,但又确实是影响我们城市生活的一个活生生的事实。换句话说,道路拥堵这个城市病实际上可以通过更好的城市规划所改变,北京和上海的差别,值得其他城市谨记。
百家号_为什么北京的地铁比上海堵
『拾』 北京地铁几点人开始多
工作日:上班7~9,中餐11~13,下班17~19。
周末:第一天7~10,第二天16~19。
希望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