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和上海地铁哪个更发达,为什么北京地铁比上海挤
发布时间:2025-07-29 17:40:27
A. 上海地铁和北京地铁哪个挤
我在北京,so,是北京
B. 为什么上海地铁这么多,偏远的区也有地铁,北京怎么不行
上海面积6340平方公里,人口比北京还多
北京面积160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00万回
所以北京人口密度低的多答,远郊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大的客流需求,用公交线路就可以解决出行
修地铁成本很高,如果没有足够的客流支持就是很大的浪费
C. 比如北京、上海地铁原来7、8分钟一班拥挤,现在2、3分钟一班还是挤,为什么
答案很简单,客流量增大了。
好办法其实有不少,但都要花钱:
1、继续加大修建地铁内的力度,容尽快使地铁网络化,使现有地铁线路的客流分流;
2、加大已建成线路的投资,提高信号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发车密度;
3、对建成线路进行改造,加长站台,以便扩大列车编组,提高每列车的载客量。
再一个办法就是和地铁无关了,那就是完善地面公交系统,是地铁客流得到分流。
还有一个办法,但会遭到市民的反对,政府肯定也不会批准,那就是大幅提高地铁票价。
D. 为什么北京明显比上海要堵车是否环状路网是硬伤
北京交通拥堵问题一直困扰北京市民的出行问题。特别是对于上班族来说,每天的拥挤是苦不堪言。现在的问题是,北京的交通是否可以彻底解决呢?
先说下我的想法,我认为北京交通问题至少30年内是解决不了的主要是人多,车多。内城区改造性又差,所以拥堵问题是不好解决的,但缓解还是可以的。
北京堵车的根本原因:
1.车多不是理由,是人类发展的必然。
2.近一半原因是道路设计问题。比如广渠路到通朝大街十多年没修通。比如五环运通桥没有南向北转向东向西的匝道。比如五环南向北转向二高速两车道最终变成一车道。比如朝阳区四环外没有一条南北向的大道,多是胡同路或者丁字路。还比如机场二高速修到五环就没了,没有到四环和三环,同样问题还有京津高速。再比如,蔡国庆的《北京的桥》很有名,但仔细一想,是高架路太少了,才出来那么多桥,才有像西直门桥那样的非人类设计。别说京津冀一体化了,就是北京道路一体化都难。
3.三分之一原因是道路管理非常不好。比如草房地铁站,一条车道违章停车,一条车道黑车等活儿,一条车道公交进出站,你算算朝阳北路有几条车道?再比如机场二高速辅路到管庄路去常营,五条车道汇成两车道,连续两个丁字路口,只有一个红绿灯,没有转向红绿灯,况且常营近二十万人,北面只有这一条两车道路进出,你算算近十万人拥有一条车道是什么情况?
4.剩下原因是北京的管理者少作为。北京的管理者多是外地人,做几年官就调走了,只求无过不求有功。不像上海的管理者,务实高效。如果你在上海开过几天车,和北京开车比较一下就知道了。每天都堵车,年年堵点都不变,没有什么改变,没有什么作为,他们是不知道还是不想知道?北京多是堵点儿,就像堰塞湖,是点的问题是一个出入口或者路口的问题,而不是面的问题。如果全线堵车,那就是真的车多。总结一句:不是车多,是路少管不好!!!经合组织(OECD)披露,中国城市公共交通长期滞后于城市化进程,也远远落后于全球各大城市的发展。
截止到2012年,英国伦敦轨道交通密度为567米/平方公里,法国巴黎为446米/平方公里,日本东京-横滨为407米/平方公里,而中国表现最好的上海,也仅为130.3米/平方公里。考察轨道交通可用率,中国也是惨不忍睹,英国伦敦可用率达到了192公里/百万人,日本东京-为69公里/百万人,而表现最好的北京,竟然才25.9公里/百万人。
E. 北京地铁为什么那么挤北京地铁,和上海 来自新浪
从城市规划上来看,按照环线发展是非常不明智的,特别是像北京这样的拥有两千多万人口的巨型城市,早高峰出行人数超过八百万人次,汽车保有量也逾五百万,极易造成交通大面积拥堵和轨道交通运营压力激增,且北京的主要商务区较为集中,也会形成地铁拥挤
F. 同为大城市,北京为什么比上海堵
春节将至首堵北京。 其实,不仅是春节,每逢佳节,以及平时的星期一和星期五,无论是私车还是公车,行走在北京的人,都感觉“路不平”,一堵再堵,难以通行。 事实上,北京堵车的根源,并非仅仅在于道路规划,而在于发展的不均衡。 2011年,北京各个区中,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东城,西城六区的产值,占北京总产值的四分之三强,而其面积,却不到全市面积的10%,也就是说,北京的城区经济产出效率,大约是郊区的30倍。其中,产值最大的朝阳区,其产值超过3000亿,其一个区的产值,就相当于十个远郊区县的总产值。而西城区的产值,达到2100亿,是延庆的大约30倍,而其面积只有延庆的十分之一,产出效率高出大约300倍。 城区与郊区差别的过大,固然使中心城区产生了聚焦效应,但是,也造成了郊区的塌陷。由于城市中心经济力量的集中,北京的资源基本被城区掌握,如此,人口亦主要被城区吸附。目前,北京市区人口超过1000万,比郊区所有的人口总和还要大。城区的人口密度,十倍于郊区。 在此情况下,工作机会都集中在城区,北京成为一个分裂的城市。大量的人口,拥挤在中心城区的弹丸之地,各种人均资源,都非常低下,此外,还有大部分人是在城区上班,而散居在通州,昌平,房山,大兴,顺义等郊区,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睡城”。而这些散居在郊区的人口,其白天的活动,仍然需要占用城区的资源,道路交通,亦是如此,在北京,每天下班时间,往通州方向的车辆,从来都是黑压压一片,连绵数十里。 不仅交通拥堵的根源于此,北京的房价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核心城区发达,而郊区落后,所有的资源都集中在市区,自然人口也向中心城区集中,导致中心城区土地压力增大。中心城区房价自然居高不下。 中国的大城市,基本都堵车厉害,但是,论其程度,上海却较北京稍轻,一个重要原因,即是上海发展相对均衡。 相对而言,上海主城区产值,大约占总产值的30%强,而且比较分散,浦东新区是上海产值最大的区,俨然新城区,分流了上海的很大部分人口,郊区如青浦,闵行等区,产值与核心区基本持平,可谓是郊区强镇。这些郊区强镇,容纳了大量的工业人口。而上海主城区人口,不过700万左右,不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就发展阶段而言,北京已经完成了从分散到集中的阶段,在城市总产值、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发达程度等方面的进步,使北京初步具备了现代化大都市的基础。从集中,到分散,从规模化发展,到功能化发展,实行扁平化的管理模式,进行精耕细作,将是北京未来的趋势。 北京东部的通州新城未来计划打造成东方CBD,实现北京中心的东移,而南部的大兴,亦将重新规划。此外,北部的顺义被定为为北京未来的研发新区,其他如密云要做北京的休闲之都,怀柔要打造北京的文化产业基地等,均可放手发展,各自精彩。 相对而言,环渤大经济区的发达程度远远落后于长三角。长三角不仅有中心城市上海,亦有杭州,苏州,绍兴,嘉兴,无锡,扬州等等十余个经济发达的重镇,这些经济重镇,亦吸引了无数的就业人口。反观环渤海经济区,只有京津,而且民营经济不振,几乎所有的人口,都涌向了京津,尤其是北京,其他城市,都无法分流人口。 大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中心城区的繁荣,还在于“小镇式繁荣”,而不是似当下这样,五环内灯火辉煌,五环外一片静寂。大城小区,大市小镇,方是北京的未来大势。 加快东扩南进计划,形成北京的普遍繁荣和均衡发展,方才可以分流人口,彻底解决交通问题。而目前的限行,只是权益之计,而非雄略之策。 北京郊区发展大计,十年可成,则“踏平北京”,解决拥堵,亦只需十年。
G. 北京地铁和上海地铁哪个更发达
前几天出差上海,乘坐下上海地铁,下面说说乘车感受,在上海只坐了2号线,8号线,以前做过5号线,
1、整体感觉上海地铁要比北京地铁干净;
2、上海地铁各主要交通要点连接更加方便,例如2号线,可以直接从浦东国际机场到虹桥机场,到虹桥火车站;
3、上海地铁出站口设计更加方便,例如人民广场站有19个出站口,和北京西站都有一拼啊!
4、感觉拥挤程度上海地铁也要好于北京地铁。
有一点感觉没有北京好,就是对老人让座,没有北京人民更积极啊!
H. 有几个问题我非常好奇,大家讨论下。1、为什么北京地铁比深圳拥挤那
因为深圳行政面积比北京大,人口却比北京少。南方沿海城市空气湿度大,没有浮沉。北方城市受环境影响,浮沉,沙尘暴,雾霾,都重于南方。北京的绿化其实也很好的,只是奈何浮沉多。
I. 北京地铁为什么比上海地铁人多
北京地铁便宜啊,北京2元随便坐了,上海是3元起步最高超过15元,平均一次是6-7元!和北京不能比啊!
J. 上海地铁拥挤还是北京地铁拥挤
上海地铁拥挤
有个段子一哥们说北京地铁拥挤不堪他怀孕的老婆竟被挤流产了;昨天他问上海的地铁是不是好些,上海的哥们说更糟:上个月他老婆乘地铁竟然被挤怀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