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北京地铁有什么作用,2016北京地铁建设swot分析
发布时间:2025-09-11 22:41:42
㈠ 急!!北京地铁的说明文!!
北京地铁(Beijing Subway)是北京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截至2013年5月,北京地铁共有17条运营线路。它包含16条地铁线路、1条机场轨道,组成覆盖北京市11个市辖区,拥有270座运营车站、总长456千米运营线路的轨道交通系统。
北京地铁的规划始于1953年,工程始建于1965年,最早的线路竣工于1969年,是中国大陆乃至大中华地区的第一个地铁系统。目前,北京地铁由一家国有企业——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和一家公私合营企业——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分别运营不同线路,京港地铁公司运营的4号线也是中国大陆第一条采用公私合营模式建设和运营的轨道交通线路。
截至2012年底,以运营里程计算,北京地铁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地铁系统。以客运量计算,北京地铁亦是中国大陆最繁忙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2013年7月,北京地铁的工作日日均客运量超过1000万人次,并且在2013年7月16日创下单日客运量最高值,达到1105.52万人次。[2]预计到2016年底,北京地铁运营总里程将达到660千米以上。在远景规划中,到2020年时,运营总里程将超过1000千米。
2013年12月13日,北京市政府发文,明确提出将制定高峰时段地铁票价差别化方案,通过价格杠杆分散客流压力。北京地铁“2元通票制”或将终结。
㈡ 电信运营企业竞争分析方法研究 用SWOT分析法分析,那个朋友有资料的帮下忙,给我参考下,急着做论文
我国电信运营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摘要:随着电信行业改革的深入及我国加入wTO,我国电信行业必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局面.
本文从我国电信运营企业整体竞争力的现状出发,比较了中外电信运营企业的竞争力差
距,分析了我国电信运营企业所采用的价格竞争、品牌竞争、服务质t竞争等传统竞争
策略的优劣,提出“竞合”策略是目前中国电信运管企业提高竞争优势的途径.
关键词:电信运营企业竞争力竞争策略竞合
我国电信业在经过多次分拆、重组,以及激烈的
市场竞争后,形成了几个竞争实力相对均衡的综合性
电信公司的竞争格局,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电信经
营者获取超额利润的可能。随着电信业的不断发展,
电话普及率逐渐提高,用户增长空间日趋狭小;同时
由于竟争机制的引人,电信行业的微利时代已经到来。
在这样的环境下,电信运营企业采取何种竞争策略成
为影响其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1.1总体竞争力不强
就整体竞争力状况来看,我国电信服务业表面庞
大,实则竞争力不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信服务
业以高于30%的速度超常增长是靠巨额资金投人实现
的。由于粗放式经营,巨额投人并未带来对应的产出。
国际投资者衡量电信企业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是
每个用户所带来的平均收人(即ARpu),另外一种衡
量指标是通信流量。而习惯于垄断时代获得像固定电
话初装费、移动电话月租费等垄断性收益的我国电信
企业总是宣传强调其用户数的增长,却在真正消费者
对电信服务认同的指标如通信流量和消费流最等问题
上难以详叙。
1
.
2存在过度竞争现象
目前,我国电信行业存在着过度竞争的状况。首
先,重复建设。现在几大全国性运营商,如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中国网通等,都有自己的本地网络,在网
络资源方面,包括专网、广电网,也都是全国的基础
运营商。其次,竞争手段比较低级。价格竞争是一种
主要的手段,另外是恶性的互联互通,质量得不到保
障,这是当前恶劣竟争的具体表现。最后,运营商的
发展战略、业务创新趋同。当某一家电信运营企业提
出要成为全球性跨国大运营商,别的企业可能就会跟
进,却完全不考虑自身的条件。大家都效仿,领先的
企业永远处于被追赶的地位。企业很困惑,如果不创
新,可能就会死掉,不能满足消费者更高层次的要求;
如果创新,又会被别人效仿。
一
一
中外运营商竞争力的差距,可在下面的比较中体
现出来:
2.1中国联通与韩国sK电讯之比较
从用户数量上看,中国联通的1.2亿户要远远多于
SK电讯的将近190()万户。但在利润层面,联通仅为SK
电讯同期的36%。SK电讯靠仅为联通巧.8%的用户数,
创造了相当于联通2.8倍的利润,经营能力和效益高于
联通。另一方面,联通的远景发展战略也有些模糊。
而sK电讯的经营目标非常明确,有详细的实施计划,
并且具有较强的业务创新能力,公司的总体竞争力强
于联通。
2.2中国移动与日本NTTDocoM。之比较
在用户数量方面,中国移动大约是NTTDoCoM。
的4.6倍。2005第二季度NTTDoCoM。的净利润比中国
移动多出了2.67亿美元。但中国移动的利润率高达
54.0%,远远高于NTTDocoM。的38.3%。这表明中国
移动的盈利能力强于NTTDocoM。。在发展策略方面,
中国移动“争创世界一流通信企业”的目标也比较传
统。而NTTDocoM。则将企业的长远战略上升到了文
化层面,这也是一种深层次竞争力的体现。此外,
NT’TDocoM。更加重视新技术和新业务的开发,全球
化战略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这些方面,中国移动仍
然需要加强。
3.1价格竞争策略分析
价格竞争是指企业运用价格手段,通过价格的提
高、维持或降低,以及对竞争者定价或变价的灵活反
应等,来与竞争者争夺市场份额的一种竞争方式。在
一定条件下,价格竞争是必要的。但把价格看作决定
交易成败的唯一因素,难免会造成价格竞争的泛滥。
其实,电信市场的价格战是低级的市场竞争。首
先,“价格战”是企业发展初期的低级市场手段。运
营企业发展初期为吸引用户,适当采用一些“圈地”
策略是可以理解的,但随着市场发展,就需要“种地”
了。价格竞争是市场中主要的竞争手段之一,但仅仅
通过降价这种低层次的竞争手段“圈”来的用户,往
往是不稳定的用户,客户忠诚度的下降将导致企业利
润大幅度下降。据分析,发展一名新客户的成本是挽
留一名老客户的4倍。因此,运营企业更需要考虑如何
“留下”用户。其次,“价格战”是服务手段不健全的
初级阶段的策略。无序的“价格战”导致通信资费急
剧下调,部分用户在短期得到了实惠,但从长远来看,
电信业是以高投资来支撑的产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回
报作为后盾,企业就会被迫减少研发投人,无法更好
满足广大用户对进一步扩大网络规模、开发新业务功
能、增设营业服务网点、改善服务设施和提高服务质
金等各种需求,最终会使消费者的利益受损。第三,
“价格战”不利于构建企业核心竟争力。培育客户的忠
诚度、提高社会对企业的认同度是提高企业效益的有
效途径。价格、业务和网络等方面的优势都是暂时的,
竞争对手可以很快跟进,唯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在
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是难以模仿的。而迷恋于低级
的“价格战”,对运营企业着眼更高层面的建设,显然
是不利的。
3.2品牌竟争策略分析
品牌是用来识别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名称、术语、
标记、符号、图案或其组合。品牌一般可分为三种:
(l)企业或公司品牌,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2)
产品品牌,如ADsL等;(3)服务品牌:如神州行、全
球通、移动梦网、cDMA新时空、动感地带等。电信
品牌营销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垄断时
期电信市场出现的一些自发品牌;第二阶段是按业务
种类进行划分的业务品牌;随着通信业竞争的加剧,
企业越来越重视以客户为导向的品牌架构,这就进人
了品牌营销的第三个阶段—以客户为导向的品牌营
销阶段,通过对市场进行细分,形成以客户消费特征、
经济承受力、消费需求等为导向的客户品牌。在电信
运营领域,移动运营商在这方面做的比较超前,对于
固网运营商来说,由于产品线较长,目前看来,以客
户为中心的品牌营销做的还很不到位。
品牌和企业形象不同于一个产品或一项服务,它
是触摸不到的,存在于消费者的脑海中,消费者往往
被品牌带来的附加价值所吸引,而淡化价格的重要性。
加之电信产品的“无形性”这一特点,消费者很难自
己判断其质最(如通话质最很难从外观或用料上判断,
消费者只能通过消费来感知)。电信运营企业若能将自
己的产品做大做好,成为同类产品中的“名牌商品”,
就能为市场所肯定,进而有效地避免“价格战”。
3.3服务质量竞争策略分析
电信业作为一个服务行业,服务品牌展现给市场的
是与其他电信企业不同的被用户认可的服务品质和服务
形象等。服务品牌的基本要素包括:服务名称、服务理
念、服务价值、服务功能、服务机构、服务标准、视觉
识别等。电信服务品牌首先应具有一定的特征和个性,
能够给品牌所有者带来一定的利益。服务品牌可以代表
电信服务过程中行为的组合(服务职能质最),也可以
代裁及务中一些类型的组合明良务技术质最),因此具
有一定的服务质t和标准,并且能使消费者感受得到的
与州绷及务不同的形象和价值。如果产品和服务本身优
于其它同类产品,能谕良好地满足客户的需要;如果用
户在使用的过程中非常满意,为了更好地享受产品的使
用价值,即使其价格比同类产品高,用户也会选择使用
该产品。比如,小灵通面世不久后,由于其资费假雍受
到了客户的青睐,许多原来移动或联通的客户就停机改
用小灵通。然而由于小灵通自身的缺陷(比如通话质t
不尽如人意,不能异地漫游等),有些用户在使用一段
时间后,觉得小灵通虽然通话费用便宜,却没有移动、
联通的手机使用起来方便、可靠,于是又转而使用中国
移动和中国联通的服务。
电信产品是为用户提供的信息服务,不同于一般
有其自身物质形态的物质产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电信运营企业在为用户提供产品的同时,顾客也在消
费产品。因而,对于电信运营企业来说,提高自己的
服务质t是能否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竞合”,顾名思义,意为竞争中求合作,合作中
有竞争。“竞合”高于“竞争”,是“竞争”的高层次
状态,是竞争对手在企业诸多要素上优势互补,实现
资源共享、市场共拓、利益共沾。
4
.
1“竞合”策略是资源共享的必然选择
电信业的“竞合”模式,既包括产业链上下游的
垂直合作,也包括运营商之间的横向资源整合。然而,
反观当前国内电信市场竞争格局,运营商之间的横向
资源整合却不尽如人意。由于有效共衷机制的缺失,
以及受惯性思维与不良心态的影响,运营商大多忙于
自己的网络建设与用户规模的扩张,而忽略了新兴业
务的互联互通;单打独斗徘徊于各种价格战,造成整
个产业竞争环境的恶化。
竞争固然不可避免,但在竞争中双方合作更重要。
因为合作发展不仅是电信行业全程全网的运营特点所
决定的,即运营商要实现网络价值最大化,只有依靠
合作、资源共享,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实现企业的相
互促进,共同在市场上分得一杯龚,共同做大市场
“蛋糕”。
4.2“竞合”策略是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的必然结果
从发展趋势上看,在推进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数
据及多媒体信息业务是电信业的下一个市场热点。与
传统的语音业务不同,数据及多媒体市场并非哪一家
运营商可以“一统天下”,而有赖于运营商的共同努
力—共享网络资源,从而实现全程全网的基本要求。
因此,电信运营商应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理
念,与竞争对手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从市场需求角度来看,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
断加快,用户对通信网的需求正在改变,人们希望得
到“一站式”的电信服务,也惟有基于全新的合作型
产业链上的运营企业才能满足用户的全业务需求。
4.3“竞合”策略是增强国内电信运营企业竟争能
力的必然途径
随着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中国电信运营企业不
仅要面对国内竞争,还要应对更加复杂和激烈的国际竞争。如果大家通过“竞
合”实现资源共享,则可以使国内运营企业联合在一
起,以增强国内电信运营企业竞争的能力。
当前,电信运营企业应以开放的姿态,从大局出发,
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型合作
观,与同行真诚合作,走出竞争误区。同时,对于监管部
!、刁来说,除了积极促成企业之旬合作之外,更重要的在于
完善市场初蒲帅监管体系,为实现电信运营企业的合作创
造公平、公正、有效、有序的竞争环境。毕竟在市场经济
中,公平是竞争者“竞合”的根本前提。没有公平的环
境,没有有序的竞争局面,就会丧失合作的机遇。
避免恶性价格战,在品牌、服务质最等方面多下工夫,
注重运营效益,并适当与竞争对手展开多方面的合作,
达到“双赢”或“多赢”的效果。.
今考文献:
fl]刘永不同行业寿命周期阶段的市场营销战略0]管理科
学文摘,2005(9)
[2]王冀.中外运营商竞争力比较田通信产业报,2005(38)
[s]晓林价格战是{氏级市场竞争田.通信产业报,2005(33)
[4]何玲,张艳,唐庆新.电信企业如何走出“价格战”的误区
田.通信世界,2006仍
[5]高斌.电信企业经营的+大难题及其应对策略[M].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l6]王良元.童丽娟.刘枉碧.战略管理[Ml.北京:人民邮电出版
社,2003
㈢ 北京地铁的介绍
北京地铁(Beijing Subway)是服务于中国北京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其规划始于内1953年,工程始建于1965年,最早的线容路竣工于1969年,1971年开始运营。是大中华地区第一个地铁系统1。截至2015年12月26日,北京地铁共有18条运营线路(包括17条地铁线路和1条机场轨道),组成覆盖北京市11个市辖区,拥有334座运营车站(换乘车站重复计算,不重复计算换乘车站则为278座车站)、总长554千米运营线路的轨道交通系统。22014年,北京地铁工作日日均客运量达到1008.76万人次。32015年,北京地铁年乘客量达到32.5亿人次。42016年4月1日,北京地铁创下单日客运量最高值,达到1220.8万人次。
㈣ 北京王府井百货公司swot分析
SWOT分析(SWOTAnalysis)也称swot分析法、来道斯矩阵源,即态势分析法。来自于麦肯锡咨询公司的SWOT分析法就是确认企业所面临的优势(Strength)与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与威胁(Threats),并据此确定企业的战略定位,最大程度地利用内部优势和机会,使企业劣势与威胁降低到最低限度。
㈤ 北京地铁2016年地上地下站分布情况
一号线 大望路和四惠中间到四惠东
十三号线 西直门到柳芳和东直门之间
五号线版 惠新西街北口和大权屯路东中间到天通苑北
八通线 全线在路上
四号线 安河桥北到安河桥北和北宫门之间
十四号线 装郭庄到园博园和大瓦窑之间
十五号线 马泉营和孙河之间到后沙峪和南法信中间
机场线 三元桥和t2 t3中间到t3航站楼
昌平线 西二旗到沙河高教园和南邵之间
大兴线 新宫和西红门之间到西红门和高米店北中间
亦庄线 旧宫和亦庄桥之间到经海路和次渠南中间
方山县 苏庄到稻田和大葆台中间
其它都均为地下
望采纳 谢谢亲 么么哒
㈥ 北京地铁线路图2016最新版高清的
㈦ 京津冀都市圈的SWOT分析
1.独有的政治、信息、科技和人才优势首都北京作为核心区是京津冀都市圈最显著的优势之一。独有的政治、信息资源,发达的总部经济,不断积聚的科技人才资源为都市圈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自然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
京津冀都市圈云集了发展现代化工业所需的能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原料、建筑材料等矿产资源;备有滨海新区1200多平方公里的可开发土地资源和河北省 3000多平方公里的后备土地资源;拥有渤海湾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天津港、曹妃甸港等天然优良港口。现代化的空港海港,衔接南北,贯穿东西的公路网和铁路网让京津冀都市圈成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3.产业体系完整,初步形成了产业结构梯度
京津冀都市圈具备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拥有信息传媒、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文化体育等高端产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医药制造等现代制造业;铁矿、煤矿、石油开采,黑色冶金、石油加工、综合化工以及农业生产等基础产业。
京津冀都市圈内三省市产业优势不同(京津冀都市圈内三省市各产业区位商产业区位商的计算公式为HQij=(Hij/Hi)/(Hj /H),其中,HQij表示i地区j产业的区位商,Hij表示第i个地区、第j个产业的产出,Hi表示i地区的全部产出;Hj表示全国j产业的全部产出,H表示全国所有产业的总产出。一般来讲,当区位商显示超过1时,就说明该产业在该地区拥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已经初步形成了较明显的产业梯度。北京市已经形成了三、二、一的国际化都市型产业格局,处于工业化的高级阶段;天津市形成了二、三、一的工业城市产业格局,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而河北八市的产业格局差异较大,但整体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因此,在京津冀都市圈的产业结构梯度转移由于产业梯度的存在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产业结构有着在国家、地区间梯度转移的规律。中,已经形成了京津两地是转移方、河北省是接受方的格局。 1.京津空吸作用:空吸作用原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名词,是指由高速气流所造成的低压将产生一种吸取流体的作用。北京“空吸”是指,由于北京地区的集聚效应大于辐射效应从而导致的人才、资源逐渐向北京集中,造成周边地区发展相对迟缓,区域二元经济特征明显。
2006年,北京市人均GDP达到50467元,天津市达到41163元,而河北省只有 16962元,过大的差距表明二元经济特征明显。京津强烈的“空吸”作用和较差的辐射带动力,可能会导致没有经济腹地经济腹地与经济中心是一个相对应的概念,其内涵是经济中心的吸收和辐射能力能够达到并能促进其经济发展的地域范围。如果没有经济腹地,经济中心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就根本谈不上经济中心和中心城市现代化。的孤岛型现代化的出现。都市圈内低等级城镇数量过多,中等城市偏少,能够接受核心经济辐射的能力有限,无法分享中心城市的发展成果,也难以很好的承接京津两地的产业梯度转移。
2.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的差异
行政区划和经济区划的不重合,是中国都市圈发展的最大障碍,京津都市圈在发展过程中也深受影响。由于区划的不同,没有统一规划,再加上“分灶吃饭”的财税体制,各地市都只根据自身的需求寻找合作,无法形成资源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合作模式。与其他两个都市圈不同的是,京津冀都市圈中行政关系还具有多重性:北京与河北之间既是中央与地方的一般关系,而且又是并列的同级关系;天津与河北既是同级关系又是直辖市与地方的关系。重叠、复杂的行政关系,进一步影响到都市圈内经济合作与一体化进程。
3.产业同构和产业链断裂并存
京津冀都市圈内,北京和天津两个核心城市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产业同构。根据 2005年北京、天津工业区位商工业区位商的计算公式为HQij=(Hij/Hi)/(Hj/H),其中,HQij表示i地区j行业的区位商,Hij表示第i个地区、第j个工业行业的产品销售收入,Hi表示i地区的全部工业产品销售收入;Hj表示全国j行业的产品销售收入,H表示全国所有工业行业的产品销售收入。一般来讲,当区位商显示超过1时,就说明该工业行业在该地区拥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大于1的行业列表可以看出,两市主要同构产业集中在冶金、机械、电子、医药制造等部门。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两地在资源、能源、项目等方面的争夺。
区内还没有形成有创新能力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金融、信息服务和现代制造业的产业链延伸方面还比较欠缺。虽然部分产业已经嵌入国际产业供应链,但基本都处于“微笑曲线”现代产业价值链研究表明,产业链利润呈现一个“V”字形,即所谓的微笑曲线。在这个曲线中,一头是研发、设计,另一头是销售、服务,中间是加工生产。低端,至今还没有形成由占据高端并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本土企业建立的区域完整产业链。 1.全球经济一体化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开始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并带来了新的国际分工、生产格局和外部环境,也为位于东北亚区域中心的京津冀都市圈带来了战略发展机遇。京津冀都市圈可以在国际分工的发展和产业转移引导下,优化产业结构并嵌入国际产业链;在全球资本流动加快并大量涌入中国的形势下,充分利用外资;在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动加快的条件下,扩大国际合作的范围并加强国际合作的力度。
2.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将京津冀地区列入优化开发区域,其国家战略定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区域,全国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新的规划定位指明了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模式和方向,为其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天津滨海新区和河北曹妃甸的发展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也为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3.2008年奥运会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仅为北京带来了发展新契机,也为京津冀都市圈带来了新的生机。在与奥运联系较大的高新技术、环保、旅游、金融、商业等产业的带动下,区域内产业升级和梯度转移将会加快;在奥运的带动下,区域内的合作将会增加,一体化进程将会加快;后奥运经济也将持续为区域发展注入动力。 1.资源环境出现危机
水资源紧缺已经成为制约京津冀都市圈发展的一个瓶颈。区域自产水量正在不断减少,普遍出现了超前超量开采地下水的现象。区域内生态环境也不容乐观,尤其是天津、唐山等工业城市污染较为严重,区域内河流污染程度较重。
2.国内区域竞争日趋激烈
一定的区域竞争可以加速产业升级,但同时也会压缩竞争主体的市场空间,形成对资源、资金、项目的争夺并有可能演化成恶性竞争。区域竞争带来的地方保护主义、政府过多地介入经济领域尤其是市场竞争,会阻碍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发挥。
㈧ 建设北京地铁有什么作用
请用简练的语言直接回答问题。
㈨ 北京地铁问题
根据原规划,2015年底,北京将建成“三环、四横、五纵、七放射”的轨道交通网络版,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规权模将接近纽约2007年的水平。其中,主要服务于城市中心区的线路里程为404千米,三环路以内平均步行一千米即可到达地铁站。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日客运量提高到1000万人次,轨道交通出行在公共交通出行中的比例提高到49%。
由于2003年后北京交通拥堵状况显著恶化,2010年底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首都交通科学发展加大力度缓解交通拥堵工作的意见》,提出“编制完成中心城轨道交通线网加密规划”。根据这一文件要求,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编制了《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调整(2007~2016年)》,确定到2016年,北京地铁总里程达到660千米以上,四环路内轨道交通线网覆盖率将达到90%,居民步行30分钟即可到达一座地铁站。
现在规划调整了,具体看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