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常见的形式包括哪些、有什么特点,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及特点
发布时间:2025-07-27 11:58:20
⑴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定义是什么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指在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回通系统。答在中国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输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
一般包括地铁和轻轨,以及现代有轨电车。
⑵ 城市轨道的定义
城市轨道交通为采用轨道结构进行承重和导向的车辆运输系统,依据城市交通总体规划的要求,设置全封闭或部分封闭的专用轨道线路,以列车或单车形式,运送相当规模客流量的公共交通方式。
⑶ 城市轨道交通有什么特性
城市轨道交通以其鲜明的特点,占据了在城市公共交通中不可动摇的领回先地位。其特点包括:答1)采用列车编组化运行,运量大;2)良好的线路条件与控制体系,速度快;3)电力牵引,污染少,环保好;4)可采用地下和高架敷设方式,占地面积小;5)全隔离的路权方式,安全和可靠性强;6)良好的环控体系和候车环境,乘车舒适性佳;7)也有如建设投资大、路网结构不易调整、运营成本高、技术条件要求高等劣势。
⑷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特征有那些
这个复专业一般都是出来担制任火车列车员、车站值班站长、车站值班员、车站站务员、行车调度员、值班主任百等岗位工作。
此专业融合了现代管理学科与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客运实度务,课程设置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注重提高学生的管理创新意识。
本专业将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资源互补,通过产学合作等环节,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回力。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客运组织、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等方面的知识,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答营领域输送高级组织管理人才。
⑸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特点
(1)载客能力强。大型地铁车辆可达350人/辆。
(2)动力性能好。速度快、加速能力强、制动效果内好。
(3)安全可靠性强容。设备先进,故障率低,稳定性可靠性强,突发情况下适应性强。
(4)环境条件好。照明、空调、坐椅、扶手等。
(5)灵活的牵引特征。根据不同的线路特征,可采用不同的牵引方式,即动力集中牵引和
动力分散牵引。
(6)节能环保。车辆牵引动力常用电力牵引。
⑹ 城市轨道交通的意义及作用
城市轨道交通(Rail
Transit)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用地等特点。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⑺ 城市轨道交通的标准定义
根据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于2007年发布的《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CJJ/T 114-2007)中的定义,城市轨道交通为采用轨道结构进行承重和导向的车辆运输系统,依据城市交通总体规划的要求,设置全封闭或部分封闭的专用轨道线路,以列车或单车形式,运送相当规模客流量的公共交通方式。
《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中还明确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 此外,随着交通系统的发展已出现其它一些新交通系统。
(7)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及特点扩展阅读:
1、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干线,客流运送的大动脉,是城市的生命线工程。建成运营后,将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出行、工作、购物和生活。
2、城市轨道交通是世界公认的低能耗、少污染的“绿色交通”,是解决“城市病”的一把金钥匙,对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建设史上最大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对城市的全局和发展模式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了建设生态城市,应把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模式改变为伸开的手掌形模式,而手掌状城市发展的骨架就是城市轨道交通。
⑻ 城市轨道交通性能特点
节省土地:由于一般大都市的市区地皮价值高昂,将铁路建于地底,可以节省地面空间,令地面地皮可以作其他用途。
减少噪音:铁路建于地底,可以减少地面的噪音。
减少干扰:由于地铁的行驶路线不与其他运输系统(如地面道路)重叠、交叉,因此行车受到的 交通干扰较少,可节省大量通勤时间。
节约能源:在全球暖化问题下,地铁是最佳大众交通运输工具。由于地铁行车速度稳定,大量节省通勤时间,使民众乐于搭乘,也取代了许多开车所消耗的能源。
减少污染:一般的汽车使用汽油或石油作为能源,而地铁使用电能,没有尾气的排放,不会污染环境。
其他优点:
地铁与城市中其他交通工具相比,除了能避免城市地面拥挤和充分利用空间外,还有很多优点。
1. 运量大。地铁的运输能力要比地面公共汽车大7~10倍,是任何城市交通工具所不能比拟的。
2. 准时,正点率一般比公交高。
3. 速度快,地铁列车在地下隧道内风驰电掣地行进,行驶的最高时速普遍80公里,可超过100公里甚至有的达到了120公里。
⑼ 城市轨道交通常见的形式包括哪些、有什么特点
1、地铁系统
地铁是一种大运量的轨道运输系统,采用钢轮钢轨体系,标准轨距版为1435mm,主要在大权城市地下空间修筑的隧道中运行,当条件允许时,也可以穿出地面,在地上或是高架桥上运行。
2、轻轨系统
轻轨交通最主要特征是其运量规模比地铁小,其单向高峰小时断面流量在10000人~30000人。
3、单轨系统
单轨系统是一种车辆与特制轨道梁组合成一体运行的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轨道梁不仅使车辆的承重结构,同时是车辆运行的导向轨道。
4、有轨电车
有轨电车速度低、运量小、舒适性差,技术落后。许多国家都对其进行了改造或拆除。
5、磁浮系统
常导式磁浮线路能使车辆浮起10毫米~15毫米的高度,运行速度较低,用感应线性电机来驱动。
6、市域快速轨道系统
市域快速轨道列车主要在地面或高架桥上运行,必要时也可采用隧道。
⑽ 城市轨道交通与道路交通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具有节能、省地、运量大、全天候、无污染(或少污染)又安全等特点,属绿色环保交通体系,特别适应于大中城市。
《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中还明确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此外,随着交通系统的发展已出现其它一些新交通系统。
(10)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及特点扩展阅读:
发展历程
截至2005年底,中国大陆已经建成通车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共有474.503公里,若把上海磁悬浮交通30公里计算在内,城市轨道总里程已超过500公里。正在建设的地铁、轻轨等城轨线路共12座城市765公里。
截止2015年末,全国累计有26个城市建成投运城轨线路116条,运营线路长度3612公里。2015年新增青岛、南昌、淮安和兰州4个运营城市;全国新增15条运营线路,438公里运营线路长度。
在3612公里运营线路长度中,地铁2658公里,占线路总长的73.6%;轻轨239公里,占线路总长的6.6%;单轨89公里,占线路总长的2.5%;现代有轨电车161公里,占线路总长的4.5%;磁浮交通49公里,占线路总长的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