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有哪些分类有什么特点,轨道交通特点
发布时间:2025-07-27 14:42:58
⑴ 2.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是什么
城市轨道交通以其鲜明的特点,占据了在城市公共交通中不可动摇的领先版地位。其特点包括权:1)采用列车编组化运行,运量大;2)良好的线路条件与控制体系,速度快;3)电力牵引,污染少,环保好;4)可采用地下和高架敷设方式,占地面积小;5)全隔离的路权方式,安全和可靠性强;6)良好的环控体系和候车环境,乘车舒适性佳;7)也有如建设投资大、路网结构不易调整、运营成本高、技术条件要求高等劣势。
⑵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特点
(1)载客能力强。大型地铁车辆可达350人/辆。
(2)动力性能好。速度快、加速能力强、制动效果内好。
(3)安全可靠性强容。设备先进,故障率低,稳定性可靠性强,突发情况下适应性强。
(4)环境条件好。照明、空调、坐椅、扶手等。
(5)灵活的牵引特征。根据不同的线路特征,可采用不同的牵引方式,即动力集中牵引和
动力分散牵引。
(6)节能环保。车辆牵引动力常用电力牵引。
⑶ 城市轨道交通与道路交通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具有节能、省地、运量大、全天候、无污染(或少污染)又安全等特点,属绿色环保交通体系,特别适应于大中城市。
《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中还明确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此外,随着交通系统的发展已出现其它一些新交通系统。
(3)轨道交通特点扩展阅读:
发展历程
截至2005年底,中国大陆已经建成通车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共有474.503公里,若把上海磁悬浮交通30公里计算在内,城市轨道总里程已超过500公里。正在建设的地铁、轻轨等城轨线路共12座城市765公里。
截止2015年末,全国累计有26个城市建成投运城轨线路116条,运营线路长度3612公里。2015年新增青岛、南昌、淮安和兰州4个运营城市;全国新增15条运营线路,438公里运营线路长度。
在3612公里运营线路长度中,地铁2658公里,占线路总长的73.6%;轻轨239公里,占线路总长的6.6%;单轨89公里,占线路总长的2.5%;现代有轨电车161公里,占线路总长的4.5%;磁浮交通49公里,占线路总长的1.4%。
⑷ 城市轨道交通常见的形式包括哪些、有什么特点
1、地铁系统
地铁是一种大运量的轨道运输系统,采用钢轮钢轨体系,标准轨距版为1435mm,主要在大权城市地下空间修筑的隧道中运行,当条件允许时,也可以穿出地面,在地上或是高架桥上运行。
2、轻轨系统
轻轨交通最主要特征是其运量规模比地铁小,其单向高峰小时断面流量在10000人~30000人。
3、单轨系统
单轨系统是一种车辆与特制轨道梁组合成一体运行的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轨道梁不仅使车辆的承重结构,同时是车辆运行的导向轨道。
4、有轨电车
有轨电车速度低、运量小、舒适性差,技术落后。许多国家都对其进行了改造或拆除。
5、磁浮系统
常导式磁浮线路能使车辆浮起10毫米~15毫米的高度,运行速度较低,用感应线性电机来驱动。
6、市域快速轨道系统
市域快速轨道列车主要在地面或高架桥上运行,必要时也可采用隧道。
⑸ 轻轨有何特点
轻轨具有运量大、速度快、污染小、能耗少、准点运行、安全性高等优点。城市轻轨与地下铁道、城市铁路及其它轨道交通形式构成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体系。
它可以有效缓解人口与交通资源、汽车与交通设施之间的紧张关系。轻轨作为改善城市交通现状的有效载体,成为现代化大都市的重要选择。
它在极大程度上方便了乘客出行,使居民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轻轨也更符合绿色交通的标准,轨道延伸之处的大规模市政配套设施建设,更有利于环境综合治理。
(5)轨道交通特点扩展阅读:
轻轨交通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会带来社会和经济效益。它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能从房地产开发和商业经营中,直接回收投资成本。
城市轻轨建设将促进城市规划不断完善,加快住宅郊区化进程,使城市布局的不合理结构得以调整。轨道沿线将成为最具活力的地区,并进而成为房地产开发和城市新兴产业的首选之地。
新兴的生活住宅区、工业和商业设施,会在轨道沿线重新划分用地格局。轻轨建设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它可以满足经济、社会及城市发展的需要。
⑹ 城市轨道交通性能特点
节省土地:由于一般大都市的市区地皮价值高昂,将铁路建于地底,可以节省地面空间,令地面地皮可以作其他用途。
减少噪音:铁路建于地底,可以减少地面的噪音。
减少干扰:由于地铁的行驶路线不与其他运输系统(如地面道路)重叠、交叉,因此行车受到的 交通干扰较少,可节省大量通勤时间。
节约能源:在全球暖化问题下,地铁是最佳大众交通运输工具。由于地铁行车速度稳定,大量节省通勤时间,使民众乐于搭乘,也取代了许多开车所消耗的能源。
减少污染:一般的汽车使用汽油或石油作为能源,而地铁使用电能,没有尾气的排放,不会污染环境。
其他优点:
地铁与城市中其他交通工具相比,除了能避免城市地面拥挤和充分利用空间外,还有很多优点。
1. 运量大。地铁的运输能力要比地面公共汽车大7~10倍,是任何城市交通工具所不能比拟的。
2. 准时,正点率一般比公交高。
3. 速度快,地铁列车在地下隧道内风驰电掣地行进,行驶的最高时速普遍80公里,可超过100公里甚至有的达到了120公里。
⑺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有哪些特点
在硬件方面突出预防为主的概念。例如车厢使用阻燃材料,电缆电线也是阻燃的。如果燃烧起来也是能使冒烟,不能着火。站区间工程均采用钢筋混泥土结构,属一级耐火建筑。
城市轨道交通地理位置特别。地铁均建在地面以下,只有在两端终点站处才延伸至地面,而轻轨虽在地面以上,但绝大多数采用高架结构,高出地面。二者与别的运输方式在地理位置上有明显的不同。也正是因为这个特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往往是一个独立的封闭系统,仅在车站处才能与别的运输方式连接起来。
(7)轨道交通特点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态势总体平稳,但近年来运营里程迅速增加、线网规模不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压力日趋加大。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要根据各自职责加强指导,强化督促检查。城市轨道交通所在地城市人民政府要进一步细化贯彻落实政策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进度要求,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城市轨道交通所在地城市及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将城市轨道交通纳入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和应急培训。强化现场处置应对,建立有关各方协调联动、快速反应、科学处置的工作机制。
建立与运营安全和服务质量挂钩的财政补贴机制,科学确定财政补贴额度。支持对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用地的地上、地下空间实施土地综合开发,以综合开发收益支持运营和基础设施建设。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城市轨道交通运营
⑻ 轨道交通有哪些分类,有什么特点
轨道交通的基本类型:有轨电车、地下铁道、轻轨道交通通、市郊铁路、单轨道交通通、新交通系统、磁悬浮交通七类。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指在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在中国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输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一般包括地铁和轻轨,以及现代有轨电车。
⑼ 轨道交通有哪些技术特点
1.速达性
与常规公共交通相比,城市轨道交通由于运行在专用行车道上,不受其他交通工具干扰
,车辆有较高的运行速度,有较高的启、制动加速度,多数采用高站台,列车停站时间
短,上下车迅速方便,而且换乘方便,从而可以使乘客较快地到达目的地,缩短了出行
时间。
2.舒适性
与常规公共交通相比,城市轨道交通由于运行在不受其他交通工具干扰的线路上,城市
轨道车辆具有较好的运行特性,车辆、车站等装有空调、引导装置、自动售票等直接为
乘客服务的设备,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好的乘车条件,其舒适性优于公共电车、公共汽
车。
3.安全性
城市轨道交通由于运行在专用轨道上,没有平交道口,不受其他交通工具干扰,并且有
先进的通讯信号设备,极少发生交通事故。
⑽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特点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节能、省地、运量大、全天候、无污染(或少污染)又安全等特点,属绿色环保交通体系,特别适应于大中城市。
从已建成的城市轨道交通情况来看,中国大陆内的地铁系统,其技术规范、数据规格、建成效果等都较为统一,在多座城市中应用,可以形成相对完善的标准体系。轻轨系统没有清晰规定,不少火车迷、学者及其相关文献将其标为中运量系统,也有将运行C型或L型地铁车辆的系统称之为轻轨的情况。
(10)轨道交通特点扩展阅读
轨道交通覆盖主要廊道与中心体系,至少成为城市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骨干网络,在一些城市,更是成为客运体系中的主体网络,因此,轨道交通的发展不能仅关注其自身的特性,作为相对固化的运输方式,其与相对灵活的地面公交、步行、自行车、私人机动化方式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其运输效果能否完整的实现。
城市轨道交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服务人民群众出行为根本目标,科学编制城市轨道交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