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存在哪些争议,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理体会

发布时间:2025-07-23 21:14:07

①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

(1)《办法》规定,城市轨道交通因故不能正常运行的,乘客有权持有效车票要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按照单程票价退还票款。
(2)严禁携带宠物乘坐地铁
(3)破坏设施个人最高罚一千
(4)地铁车站要配备急救箱
(5)一小时无法复运要上报
(6)十个工作日答复乘客投诉
(7)停止运营要提前公告
(8)地铁遇事故先救伤者
(9)运营单位承担伤亡责任
(10)应急预案要定期演练

②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原则是什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明确指出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它是处理安全工作与其他工作关系的总原则、总要求。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在组织生产活动时,必须优先考虑安全,当安全和生产发生矛盾时,必须先解决安全问题再生产。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而言,要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把主要心思和精力用在落实预防措施上,针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预先采取防范措施,消除和控制它们。做到防微杜渐、防范于未然。

③ 简述你对城市轨道应急处理的认识

国外对于轨道交通的建设起步较早,最早始于伦敦,如今,国外对于轨道交通建设已相对完善,且有了健全的应急法律体系与应急管理机制。国外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研究很多,陈 对国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模进行了研究,综述了国外关于城市交通运输方面的研究成果,此外,在突发事件下的应急机制研究方面,突发事件下的紧急疏散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27019
Jae Seong Roh 对地铁列车起火的生命安全评估进行了研究,运用火灾模拟和人员疏散模拟评估了屏蔽门(PSD)和通风系统对生命安全的保障效果,利用火灾动力学模拟器(FDS-V406)预测了模拟火灾发生时的烟气蔓延和可用安全疏散时间,并提出地铁十字转门(检票口)会在火灾发生时严重威胁到乘客的生命安全。Manabu Tsukahara 对一个大型地铁在火灾情况下有效的疏散路线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韩国2003年某大型地铁站火灾情况及有关数据的分析和研究,设计了一种具有向下疏散路线的地铁站,并通过分析表明,对于一个大型的地铁站,向下疏散比向上疏散更有效

④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 百度文库

1、确定论点。根据命题提供的材料,可从不同角度提炼出诸多观点,但短短600字的文章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一定要选准一个论点充分论证。
2、选好论据。论据能起到充分证明论点的作用,论据选择要遵循两个原则:①真实确凿,不能有虚假成分;②具有典型性,有说服力,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3、组织好论证结构。最常用的结构一般为“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⑤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存在哪些争议

一、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面临的问题和思路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各地城市轨道交通“大跃进”式的发展,各类轨道交通安全事故和紧
急事件不断增加,我国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问题开始受到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和密
切关注。
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安全规划、安全设计、安全建设、安全监督管理和安全运营等
方面投入不足,安全监视管理体系、事故预防体系和应急处置机制不健全,应对重特大突发性
事件的能力较低,城市轨道交通安防和应急系统的提升和完善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现阶段,我国轨道交通安全主要面临的威胁主要有恐怖袭击、自然灾害、技术故障、治安
及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
针对严重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问题,需要我们从轨道交通的前期论证、规划、设
计、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来理顺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体系,主要解决问题思路包括以下五
个方面:
1.完善相关的安全管理法规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法规是实现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和管理法制化、规范化的基础,也
是实现轨道交通安全、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轨道交通运营安全
管理法规。
2.形成完整的安全标准规范体系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标准的建立,对规范轨道交通安全运营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
尽快制定和形成完整的轨道交通安全标准规范体系。
3.培养市民乘坐轨道交通的安全意识
要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有序,需要加大对广大市民乘客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乘
坐轨道交通的安全防范意识。
4.推广安全检查和安全评估制度
严格的安全检查和评估是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在轨道交通系统投入
运营前和日常运营过程中,
都需要接受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全面安全检测和安全评估,因此需要建立科学有
效的轨道交通安全检查和评估制度。

⑥ 写两篇关于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的文章

摘一部分,你看是否所需:

2 建立综合安全管理体系建议
2. 1 完善法制法规建设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安全法规尚属空白,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均没有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具体规定。立法空白导致通过行政手段来建立和运作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体系。与法建手段相比, 行政手段虽然同样具有强制性, 但在稳定性和明晰性方面却相去甚远, 这将给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工作带来隐患。在全国性法律法规立法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可以首先推动地方立法,对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体系做出规定,如《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
2. 2 完善安全监管机构设置
我国对轨道交通行使安全监管职能的部门往往机构规模小、专业人员缺乏、兼职情况多,难以有效行使安全监管职能。目前应在已具有轨道交通设施的城市试点建立由安全管理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轨道交通安全监管部门,该部门独立于运营企业之外;其权利和责任由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明确规定。日后根据行业的发展程度,在适当时机建立全国性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监管部门。安全监管部门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与其他监管职能合并建立统一的行业监管部门。
2. 3 建立设备质量安全要求体系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体系的设备依赖性较高。目前我国亟待建立科学规范的针对不同地理环境、不同轨道交通类型的设备质量安全要求体系。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运营初期往往盈利性较差,在制定上述规定时应充分考虑差异性原则,针对某一类型、级别的轨道交通项目制定必备安全设备规定,强制要求投入。而对于其他安全设备,则由投资方和运营企业依据实际情况选择投入。
2. 4 强化安全审核和评估工作
在轨道交通项目投入运营之前,运营企业必须通过安全监管部门会同消防等部门的初检和安全评估,安全认证必须成为申请运营许可证的必备条件之一。进入运营阶段,安全监管部门必须定期对运营企业进行安全检查,还可以指定专业科研或咨询机构对运营企业进行安全评估,责令运营企业对检查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必要时安全监管部门可以吊销运营企业的运营许可。
2. 5 强化安全教育
一方面要加强对运营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教育。另一方面要大力向乘客宣传并督促其遵守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制度,普及和强化紧急状态下的逃生技能培训。
3 结语
在“ 十五”规划中,国家正式提出了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战略,预算投资约2 000 亿元,各城市申请立项的拟建线路总长度约2 000 km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产品是旅客的空间位移,而乘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则是首要质量要求。综合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必将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⑦ 简述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的目的和要求

(1)《办法》规定,城市轨道交通因故不能正常运行的,乘客有权持有效车票内要求城市轨道交通运容营单位按照单程票价退还票款。
(2)严禁携带宠物乘坐地铁
(3)破坏设施个人最高罚一千
(4)地铁车站要配备急救箱
(5)一小时无法复运要上报
(6)十个工作日答复乘客投诉
(7)停止运营要提前公告
(8)地铁遇事故先救伤者
(9)运营单位承担伤亡责任
(10)应急预案要定期演练

⑧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主要职责包含几个方面

1,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日常安全管理(包括行车安全,施工安全,车站安全,电气安全,车站安全,消防安全和客运安全)
2,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事故的分析,包括事故原因,事故分类及特征
3,应急管理,包括应急预案的编制、宣传、培训和演练
4,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能力
5,掌握基本的伤害急救知识
以上,希望能对您产生帮助

上一篇:人和到火车站要坐几号地铁,人和地铁站几号线 下一篇:重庆有没有地铁,重庆南山最近的地铁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