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轨道规划,轨道交通评审意见

发布时间:2025-07-27 21:12:49

A. 南京地铁通过验收与开通之间要多长时间

楼上说错了,验抄收有很多袭小项,例如车站,防雷等等,前后好几天。而且根据新的政策从三号线开始验收之后还不能随意开通,不同于一号线、二号线、十号线以及机场线完成建设工程最后评审就可随时开通。从三号线开始,南京每一条新地铁线竣工到正式开通,必须经过包括建设工程在内的三项评审。尤其是通过最后的建设工程评审后,还需要根据由省住建厅、省交通厅、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条件评审中心针对试运营条件评审提出的整改意见整改,整改过后,再复审才算所有环节全部结束。 因此验收到开通大概还要3到4个星期。

B. 轨道交通土建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划分评审表监理怎样签字求范本

这没有范本的。填:该工程分部分项及检验批的划分切实可行,能满足施工要求和规范规定,同意按此方案划分。
这样就可以啦。

C. 什么是轨道规划

一般来说,线路从规划到运营的阶段是:线网规划—建设规划—预可(规划方案)—工可—总体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运营。这期间大概需要8-10年的时间,视线路本身情况和ZF意向来定。
一、线网规划
线网规划是一个城市在有意向做轨道交通时,首要要做的事情,有了线网规划方案,得到ZF的同意才有可能做接下来的工作。
线网规划的上位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这是线网规划的重要依据,规划者要了解城市的现在和未来(包括:城市布局、人口、用地、交通、社会、经济、环境等)。轨道交通的线路走向要符合城市的总体规划,每一条线都要确定其功能定位,一般有骨干线和次干线之分。其中骨干线要串联起城市中重要的客流集散点,是城市中客流最集中的廊道,是支撑城市发展的。另外还有次要线路和加密线、如有必要,还可以有其他系统制式的线路。此外,还有引导城市重要功能区发展的线路,具有TOD效应。
线网规划一般由规划院或专业咨询公司来做,时间在半年到1年左右,确定城市线网的规模、线网的形态、系统的制式、线路大的走行方向、车站布设、车辆、车辆段选址、联络线及工程总体投资。确定后上报ZF审批,但无需国家发改委审批。
国家目前对修建地铁(大运量轨道交通)标准是人口大于300万,国内生产总值大于1000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大于100亿,客流规模单向高峰小时大于3万人。目前很多城市由于发展比较快,做过一轮建设后,都会再做线网修编等工作。
二、建设规划
建设规划编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一轮的建设过程中,明确远期目标和近期建设任务,以及相应的资金筹措方案,控制好轨道交通建设的节奏,依据城市的发展和财力情况量力而行,有序发展。
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是确定近期建设的线路以及线路建设的时序,线路修建的必要性、建设线路的路由、敷设方式、车站布设、车辆段选址、工程筹划、工程投资及资金筹措等方面。
编制好的建设规划及4个规划附件(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线网规划、轨道交通用地控制规划)由业主单位上报国家发改委,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进行评审,同时还要对线网规划中的客流预测结果进行评审,同时征求国家建设部意见,然后责成所在省建设厅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专家评审意见汇总汇签后上报发改委后由国务院审批。
做建设规划的同时还要做好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沿线土地利用规划、交通一体化和交通衔接规划等下位规划工作。确保轨道交通沿线用地能够较好地进行控制。
建设规划可由咨询公司或者设计院来做,一般时间半年到1年左右。
三、预可(规划方案)
在建设规划做的同时或之后,业主单位为了把握线路整体的情况,一般会委托设计院来做线路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研究线路的路由方案,车站的布置,车辆段的选址(与规划院配合)等工作,以及线路的一些重、难点工程的初步研究以及工程投资,给出推荐的整体方案供业主单位参考。在一些地方,预可报告也可作为项目意见书上报ZF。时间大概在3个月到半年左右。
规划方案是对一些有可能上,但近期还没明确意见的线路做的前期研究,研究内容主要是线路路由、功能定位、沿线现状及规划情况、工程难点及控制点研究、(车辆选型)、行车与运营组织、车辆段选址等。供市ZF及沿线各区征求意见,有的地方没有规划方案这项工作。
四、工可
工可即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建设规划由国务院审批下来后,每条线路就可以开展工可研究了。工可阶段算得上是承上启下,是线路前期工作的最后一环,也是设计阶段开始的依据。
工可一般由业主单位直接委托或者通过竞标的形式来确定编制单位,一般都是设计院来做,也有由咨询公司来做的情况。同时开展的还有线路的客流预测工作、环境影响报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以及安全预评价等工作,每项工作均需进行评审,形成评审意见同以后的工可评审意见及工可报告一起上报发改委。
工可报告编制的目的是有利于国家来把控工程整体,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等。轨道交通是百年大计,对城市和城市经济都有着深远影响,一次性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社会效益好而自身经济效益差。可行性研究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可行性研究的结论是国家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工可报告一般由线路专业牵头来进行,同时几大主要专业来配合。工可报告的编制依据是线网规划和建设规划,同时在此基础上,深化重要地段的方案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
(1)确定线路的功能定位和建设必要性,这是工可报告重要的一章,要阐述清楚线路在线网中的作用以及建设的迫切性。线路的功能定位决定了线路的路由、敷设方式、车辆选型及编组、运营组织形式等主要方面,同时决定了系统的整体规模和工程投资。
(2)技术可行性,主要包括了线路总体布局的科学性、经济性和可实施性。线路专业需要确定线路的起、终点、线路走向、敷设方式、车站的合理布设等问题;运营专业需要确定线路的运营组织模式及配线布设,车辆的编组等问题;建筑专业需要对重点车站、换乘车站做相应的方案研究(基本稳定车站出入口、 风亭的位置),确定车站规模和占用土地情况,需要上报国土部审核;结构专业需要对工程中的重、难点段进行方案研究,如下穿桥梁、铁路、重要设施等,上跨重要道路、铁路,特殊结构(穿山隧道、越江隧道、特大桥等)以及在不良地质条件下的车站及区间工法研究;设备专业主要研究设备系统的选择及国产化率的提高以及控制中心及车辆段的资源共享问题;车辆专业提供车辆的选择标准等;经济专业要研究项目的投资以及经济效益等问题。其余专业在工可阶段不太突出,当然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对本专业进行专业研究的仍需重点研究。
(3)国产化情况也是目前工可编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与国家政策的符合性:国产化、环保、节能、安全等。
工可编制的时间需要视业主单位的意愿来定,可快可慢,在编制过程中需要与业主单位及当地规划院、市政、供电、消防、人防、文物、铁路等有关系的相关部门多次沟通,以便形成的方案具有可实施性,在编制过程中,如有需要,还要做相应的专题研究(文物保护、环评等或技术方面的专题研究),组织专家评审论证。
工可编制过程细致而又繁琐,有时需要几年的时间,因为前期方案研究的深度直接决定了设计阶段方案设计的难易,避免后期出现过多方案大变动及调整的可能。
在形成初步可行方案,并得到业主及多方同意意见后,可将工可报告编制完成。完成后仍需上报国家发改委,组织评审,并连同多个同时开展的工作的评审意见一起汇总报发改委,由国务院审批。
至此,一条线路的前期工作告一段落,这一阶段是漫长的过程,手续繁复而又费时费力,如果工可方案与建设规划差异太大,会有无法通过的风险,这样可能需要重新开展工作,做大量的外部条件的修改以及文件的重新编制。所以说,大家看到一条线路的开通,却看不到后方还有很多默默的设计人员付出了大量的、艰辛的以及长久的工作。

D. 请问常州地铁什么时候可以审批下来啊,目前进展怎么样了!

有消息称,我市轨道交通工程有望于今年开工。这一备受市民关注的城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究竟进展如何?昨天记者获得可靠消息:我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刚刚通过省发改委和省建设厅的初步评审,下一步将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后报国家发改委评审,通过后再报国务院批准,获批后还有大量前期工作要做,具体开工时间目前尚未确定。
基本线网有4条
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我市轨道交通规划线网分基本网和预留发展线两个层次。基本线网由4条线组成,全长约129公里,建成后中心城区线网密度为0.32公里/平方公里。远景预留延伸线使线网总规模达到200公里以上。
基本线网中,1号线的线路方案是:南北向直径线,由新港组团次中心区至滆湖休闲度假区,串联沪宁铁路车站、高速铁路新常州站、体育中心、文化宫、武进花园街、大学城等,长41公里。
2号线线路方案:东西向直径线,由城西组团次中心区至横山桥片区,串联西部新建大型住宅区、延陵路南北大街商业中心、文化宫、城东组团中心区等,长25公里。
3号线线路方案:L型线路,由高速铁路常州站至常州高等职教基地,串联城市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飞龙和五星居住区、淹城遗址公园等,长25公里。
4号线线路方案:L型线路,由新龙组团次中心区至戚墅堰站,长38公里;南段沿城市既有东西向交通轴,连接规划的中心组团和城西组团南部大型居住区、城东工业区,北段连接新港、新龙、高新组团。
2020年前计划建设1、2号线
据建设规划,轨道交通规划线网的建设将分近、远期两步实施。近期(2020年前)建设目标:建成轨道交通1、2号线一期工程(十字型主骨架),使公交出行比例上升到30%左右,初步缓解主城区乘车难的矛盾;支持城市“拓展南北、提升中心”近期发展策略,促进城区中心“控制、疏散、重构”。远期建设目标:轨道交通4条线全部建成,形成网络规模效应;使公交出行比例提高到35%~40%左右,确立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中的主导地位,有效改善居民的出行条件;支持城市实现远期规划目标。
经过方案比选,2020年前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推荐方案为:2010年至2018年,建设1号线一期工程和2号线一期工程。1号线一期工程线路走向:北海路至南夏墅段,线路走向:北海路站—规划常新路—辽河路—通江路—黄河路—黄山路—晋陵北路—飞龙路—新堂路—新丰街—和平路—清凉路—花园街—大学城—凤栖路—南夏墅站,长约34.06公里。2号线一期工程线路走向:城西中心至颜家段,城西中心站—星港路—勤业路—怀德南路—延陵西路—延陵东路—丽华北路—青龙西路—东方路—颜家,线路长19.86公里。

E. 邯郸轨道交通的获得批准

2014年 9月17日至18日,由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顾问院长沈景炎为组长的专家组一行来邯,对我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进行评审。市长回建出席评审总结交流会。市领导曹子玉、武金良参加有关活动。
在邯期间,专家组听取了《线网规划》及邯郸城市总规、综合交通规划、城市空间战略规划的汇报,查阅了相关资料,并与有关部门和编制单位进行了深入交流。
专家组认为,《线网规划》编制内容齐全,规划依据较为充分,规划思路、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基本合理,经修改完善后,可以作为开展建设规划的依据。与会专家一致表示,将继续发挥优势,为邯郸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回建说,两天来,各位专家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评审。他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各位专家给予邯郸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回建说,邯郸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这是实现交通引领经济、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缓解交通压力的龙头工程。希望规划单位充分吸收专家评审的意见建议,充实到线网规划中去,使规划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邯郸实际、更具有可实施性。有关部门要及早做好报批准备,争取我市线网规划早日获批。要超前研究轨道交通建设融资模式,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资金保障。
2016年1月15日,邯郸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及建设规划(2016-2020)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 发布。
【线网规划概况】
邯郸市轨道交通线网由8条线组成,全长186.7km。中心城区包含6条市区线,分别为1~6号线,线路总长134km。市区包含2条市域线,分别为R1和R2号线,线路总长52.7km。线网共设站125座,控制中心1处,换乘站18个,车辆段7处,停车场2处,车辆综合检修基地1处,预留全面修综合检修基地条件1处。轨道交通系统制式拟采用跨座式单轨。
【建设规划概况】
近期建设项目实施2条市区线,分别为1和4号线,线路总长度50.984km。

F. 禅城交通部门公布轨道交通建设最新进展,湖涌地铁站计划年初完工

当前,佛山市处于轨道交通建设高峰期,禅城区正努力加快轨道建设工作,力争版尽快还权路于民。13日,禅城区交通运输局公布各站点最新建设进展,记者从中了解到,张槎TOD-广佛环线张槎站配套工程已基本具备开放条件。另外,湖涌TOD片区开发、石湾地铁站交通枢纽一体化工程也已动工建设。

根据公布的最新进展,张槎TOD-广佛环线张槎站配套工程目前沥青已铺设完毕,交通标线标牌已完善,基本具备开放通行条件。项目位于季华路与禅西大道交汇处,广佛环线将在此与佛山地铁2号线接驳换乘。

另外,湖涌TOD片区开发地块内的湖涌停车场、湖涌地铁站建设工程计划2020年初完工。禅城区交通运输局负责委托建设的澳边涌改造已完成立项和初步设计专家评审,湖涌大道正在办理选址意见及用地预审。石湾地铁站交通枢纽一体化工程也已动工建设,计划2021年4月完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G. 对地铁实习生的评语

该生为人坦诚 待人接物却稳重大方 上进心强,性情开朗积极乐观,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勇于向新的高度挑战,善于把握自我发展的机会。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要学会有条不紊,提高工作效率,以期取得更大的成功

H. 对北京地铁安检评价和您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

加强安检质量和速度,提高车厢舒适性和车速,加大运力!

I. 投稿中的初审已审回是什么意思

初审已审回代表你已经通过初审。大部分的投稿审核都是如图这个流程,审核时间随投稿杂志不同会有变化。

(9)轨道交通评审意见扩展阅读:

稿件审理流程

1 、稿件登记

按投稿杂志要求发送稿件。

2 、初审
稿件登记后,将对稿件进行初审,初审的内容主要包括稿件选题、创新性、学术质量、写作质量、学术不端检测等。凡初审后认为学术水平差或不符合本刊收录范畴的稿件,将直接予以退稿,并给出简要的退稿意见;初审合格的稿件系统会自动发送e-mail通知作者缴纳审稿费。

3 、外审
已缴纳审稿费的稿件将由我刊选择恰当的评审专家对稿件进一步审理。外审专家的评审意见是决定稿件是否录用的重要参考。为进一步加强评审的公正性,作者在投稿时有权在留言处提出需回避的审稿专家。

4 、复审
外审结束后,将根据评审意见进一步处理,提供综合评审意见。作者若对审稿意见有充分理由反驳,接受作者申辩,并会根据申辩意见提交再审。

5 、作者返回修改稿
作者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修改稿返回至采编系统。返修稿无须用修订模式,但一定要在稿件中批注或标注出修改的内容,并提交修改说明,没有任何修改标记的返修稿会退回重新修改。退修稿件请作者在返回修改稿时重新添加作者姓名、单位、简介、基金项目等相关信息;修后再审稿件不必添加这些信息。

6 、终审
主编根据审稿意见对作者发回的修改稿和修改说明进行审核,修改完善即可告知发表;没有按要求修改又没有充分说明理由的稿件,将被退稿;若需要再请专家审阅的,将再次送外审;若还需要修改的,将再次提交退修。

7 、通知作者

通常情况下,稿件的审理状态发生变化时会通过邮件发送给作者,但由于部分作者邮箱可能会屏蔽我们的邮件,所以请作者经常登录我刊的采编系统进行查看是否有审改信息或通知。

8、编辑加工
编辑会以作者最后一次发至指定邮箱中的稿件为作者最终确认稿进行加工。在此阶段,编辑可能会就稿件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与作者进行沟通、确认,所以请在投稿时一定留下有效电话、邮箱,以便联系。

9、排版
编辑加工后的稿件由排版人员进行排版。

10、校稿
编辑对每篇稿件轮流进行三次校对。

11、作者确认
编辑将最终版样上传至采编系统请作者确认,这是作者最后一次修改稿件的机会,请一定要仔细查看,如有修改请附修改说明或将修改之处加以标注,上传至采编系统。

12、 邮寄样刊和稿酬
文章发表后,一般将及时给作者邮寄样刊。稿酬会在发刊后半个月之内邮局汇出。如不特别声明,一般给投稿登记时的第一位作者邮寄。如邮寄地址有变化,请尽早通知编辑部。

上一篇:龙城广场地铁站有公交车去黄阁坑看守所吗,黄阁坑看守所附近有没有地铁站 下一篇: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如何,中国轨道交通如何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