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及分析是什么,大城市发展轨道交通的态势
发布时间:2025-07-26 10:30:51
①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及分析是什么
随着多个城市交通状况的恶化,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建设已得到各级政府重视。根据现有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国各城市公共交通平均出行分担率要比“十一五”末明显提高,并鼓励有条件的大城市发展高效铁路。
目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正迎来黄金发展期。伴随投资额度的加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将成为继铁路大规模投资之后新的投资热点,成为“十二五”基础建设投资新增长点。随着中国轨道轨道交通正逐步进入稳步、有序和快速发展阶段,轨道交通行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也逐步显现出来。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研究显示: 2009-2013年,我国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逐年增长,年复合增长率为24.23%。2013年,为2408公里,同比增长17.01%。
且单条线路的平均长度整体呈增长趋势,从2010年的27.76公里增长到2012年的29.83公里。2013年,平均线路长度为29.73公里,较上年有所下降。前瞻产业研究院轨道交通行业报告分析显示:在我国轨道交通建设中,地铁建设占主导地位。
2010-2013年,我国地铁运营里程逐年增长,占城轨交通的比重有所提升。2013年,地铁运营里程为2050公里,占城轨交通的比重达到85.13%。在客运量方面,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市场份额也有所上升。
2009-2013年,我国城市客运量中,公交客运量的占比有所下降,但市场份额始终在60%以上。出租车客运量整体呈下降的趋势,2013年为31.32%,但下降幅度较小。而轨道交通的客运量占比呈上升的趋势,2013年达到8.51%,但市场份额仍然较小。城市客运轮渡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且逐年下降,2013年仅为0.08%。
②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转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之总称。”目前国际轨道交通有地铁、轻轨、市郊铁路、有轨电车以及悬浮列车等多种类型,号称“城市交通的主动脉”。城市轨道交通和其他公共交通相比,具有以下特点:用地省,运能大,轨道线路的输送能力是公路交通输送能力的近10倍。每一单位运输量的能源消耗量少,因而节约能源;采用电力牵引,对环境的污染小。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中国城市规划建设的轨道交通网络总里程已达5000公里,总投资估算将超过8000亿元。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作为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网络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也在快速发展。中国已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0个城市拥有已建成的轨道交通线路,全国规划建设轨道交通网络的城市则已有25个。
城市轨道交通是属于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的行业。目前中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体制还不足以对项目建设进行有效的监督、引导和控制;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法制建设、技术控制、标准化体系尚未形成。为使中国城市轨道行业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应尽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法律法规,促进国产化设备的发展。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投入大,建设期长,退出成本高,要保证有足够的客运量,才能盈利,因此投资建设应相当慎重,谨防盲目上马。
中国轨道交通设备在全面建设初期主要依靠进口,价格昂贵,地方财力难以承受。尤其是一些通过国外贷款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限于贷款条件规定,必须要用相当一部分贷款用于购置贷款国的设备产品。自从实施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政策以来,中国城轨车辆国产化成绩斐然,国产城轨车辆不断涌现,如南京浦镇客车厂与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合作,生产的地铁车辆供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使用;大连机车车辆厂生产的轻轨车辆,供大连的金石滩-黑石礁轻轨使用;长春客车厂生产的时速100km的轻轨车辆,供天津滨海轻轨使用;四方机车车辆厂生产的地铁空调车辆,供北京地铁八通线使用。虽然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但面对国外厂家的激烈竞争,国内厂家仍需努力。
今后,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将和其他交通方式共同构建高效率的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改革运营体制,使外部效益体现在轨道交通的内部效益,放宽准入市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将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总体来看,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发展机制仍不够健全,但各地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热情日渐高涨。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中心城市不断在向周边辐射,轨道交通建设的紧迫性也在增加。为缓解轨道交通建设资金的困境,政府已大力号召外资和民营企业进入轨道交通建设领域。目前,外资主要以设备供应和技术提供的方式活动于轨道交通建设领域,民营资本则因投资额过大而暂时难以介入。随着中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外围转移速度的增加,外资和民营资本进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成为一种必然趋
③ 轨道交通成为主流的趋势是怎么样的
城市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有不同的形式,相继经历了马车时代、有轨电车时代、公共汽车时代后,现在正步入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时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需求与现有交通供给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进入21世纪,传统公共交通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城市居民的出行需要。而城市轨道交通的大运量、快速度、高准点、低能耗和轻污染等优势弥补了传统公共交通的不足。从长远战略发展看,以城市轨道交通为核心的综合交通系统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首选。轨道交通全称叫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是指城市中有轨的大运量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地下铁道。俗称地铁。国际公共交通联合会使用重型轨道交通系统或快速轨道交通系统(Rai1R即idTransit)来定义地铁。地铁是由电力牵引、轮轨导向、车辆编组运行在全封闭的地下隧道内,或根据城市的具体地理情况和条件,运行在地面或高架线路上的大容量快速轨道交通系统,最大运量单向每小时达5万~8万人次。一般情况下,地铁线路全封闭,在市区内全部或部分位于地下隧道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地下铁道地下部分约占70%,地面和高架部分约占30%。新的发展趋势是:为了节约投资、降低工程造价,许多城市将地铁系统大部分采用高架形式。
二是轻轨交通。轻轨交通是在有轨电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种类繁多,技术指标差异较大,各国评价标准不一。主要包括:有轨电车系统、单轨交通系统、线性电机牵引的轨道交通系统。
三是城市市郊铁路。又称城市市郊快速铁道系统,是由电气牵引或内燃机牵引,轮轨导向,车辆编组运行在城市中心与市郊,市郊与市郊、市郊与新建的卫星城之间,以地面专用路线为主的大运量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另外轨道交通还有有轨电车以及悬浮列车等多种类型。
当前,人类城市环保状况不容乐观,在环境污染中比较严重的是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如今城市大气污染已由工业和燃煤污染变成了交通尾气污染。据统计,中国大气污染物主要有悬浮颗粒、氧硫化物、氮氧化物、氮氢化物、一氧化碳等气体,城市交通是这些污染物的主要排放源。虽然我国目前机动车数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较少,但由于车型、燃料、保养维护不善等原因,使单车尾气和噪声污染均高于国外。
轨道交通具有污染少的特点。在所有交通方式中,轨道交通是最节能的一种方式。以每百千米人均能耗为例,公共汽车是小汽车的11.9%;无轨电车是小汽车的10%;快速轨道交通是小汽车的6.2%。在大城市中,如果轨道交通客运量达到50%左右,CO和氮氢化合物的排放量可分别降低92%和86%,乘坐小汽车出行要比乘坐轨道交通出行平均每年每人多产生4.1千克的氮氢化合物、28.6千克的CO和2.3千克的氮氧化合物。同样,城市交通引起的噪声污染也相当严重,有些大城市交通高峰地带噪声甚至超过了80分贝(A),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还有轨道交通的运量大、速度快。地铁的运输量单向每小时可运送4万~6万人次,轻轨可运送2万~3万人次。而公共电汽车的客运量每小时最多1万人。对大城市而言,客运量特别大的地区,常规的公共交通已远远不够,如果无限制地增加车辆,将使本来就拥挤不堪的城市交通变得更加拥堵。轨道交通的运行速度都在30千米/小时以上,比公共电汽车要快一倍以上。如坐公交车一个半小时的路程,坐地铁可能只需半个小时。从运行方式看,轨道交通在舒适、准时等方面,都优于常规公共交通。还具有占地面积小,节能、污染少等明显的优点。可见,轨道交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改善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同时也能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减少城市对环境治理的投资。快速轨道交通充分利用地下和地面空间,能减少城市交通用地,节约拆迁和安置费用。同时由于快速轨道交通的安全、正点、舒适、快捷、大容量、污染小的特点,使其成为新世纪的绿色交通工具。因此,建立和发展以快速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是实现环保节能城市的必然选择。
轨道交通发展较好的国家是日本。日本是一个狭长的岛国,1.27亿人生活在37.8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上,而且80%居住在城市,因此人口密度很高,但是在日本,人们几乎看不到交通拥挤的情况,主要原因就是多年来日本一直致力于发展大城市的公共轨道交通。东京最大的车站新宿车站始建于1885年,有11条地上地下线路和33个站台,是日本第一大车站。据悉,每天在这里上下车的乘客一共有347万人,不仅是日本,也是世界上平均每天客流量最多的车站。由“电车”和地铁组成的星罗棋布的电气化轨道交通网由于载客量大,方便快捷,目前已成为东京人最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这里虽然人来人往,川流不息,但一切都井井有条。这里仿佛就是日本公共交通的一个缩影,四通八达,结构合理,运营顺畅。此外,由于轨道“电车”和地铁都是电力驱动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帮助都市改善了大气环境。
④ 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房山城铁终于要在月底开通了,单程24.8公里,最高时速达100公里,半小时左右即可从城铁线最东站郭公庄站到达最西站苏庄大街站,24分钟可从市区到达房山。房山城铁开通后,房山半小时即可进出北京繁华市区轨道交通发展趋势,而占了房山城铁共11个站点其中5个站点的CSD长阳半岛轨道交通发展趋势,不仅是房山新城与北京繁华市区紧密联系的东大门,城铁线的开通也将促成其休闲旅游新城的加速繁荣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房山城铁共设11个站点,CSD长阳半岛独占5个,自西向东分别是理工大学站、广阳城站、篱笆房站、长阳站、稻田站。稻田站往东一站是位于丰台片区的大葆台站,再往东即是与地铁9号线实现换乘的郭公庄站。年底房山线开通后,因为9号线还在建设阶段,暂时不开通郭公庄站,城铁行至大葆台站可使用公交换乘方式接驳到其他地铁线路。接驳方案实施后,将有8个地铁站增加26条接驳线路,站均公交线路将达到7条,CSD长阳半岛居民出行需求将得到很好地满足。
随着CSD长阳半岛正式开通地铁线,沿线的楼盘目前也是一片大卖的热场,毗邻长阳站的中粮万科三次开盘连创当日售罄的佳绩,总共消化1607套以中小户型为主的优质房源,毗邻篱笆房站的首创奥特莱斯项目芭蕾雨•悦都在12月3日首次开盘也是收效不菲,1200组客户参与选房,总销售额突破5亿大关,足可见地铁对于沿线置业的巨大利好。
大批量置业群进入CSD长阳半岛之后,除了地铁线带来的交通便利外,CSD长阳半岛的京石高速、京良路等组成的高速公路网络也将创造更大的出行便利。CSD长阳半岛已经对被称为“京西南跨区交通大动脉”的京良路进行了拓宽改造,京石第二高速也将连通京良路至西五环,还有丰良路也将作为城市主干路接通五环路,长于路将与丰良路相接作为城市主干路接通南六环,北部组团路网工程包括独义二路、独义三路、独义四路、稻田北路、稻田路、高佃一路、长韩路、沿堤路等8条路组成,未来CSD长阳半岛将组成多、宽、快的便捷交通网络。
一直被戏称为“堵车坎”的杜家坎收费站目前也迎来改善良机,据称,杜家坎收费站将增建10个收费车道,届时杜家坎路段的车流超饱和的状态将得到有效改善,拥堵的现象也将基本告别。如此一来,CSD长阳半岛出路北京繁华市区的路程也将基本无忧,半小时繁华经济生活圈也将彻底更新CSD长阳半岛的居民生活。
⑤ 轨道交通发展现状的优缺点
优点:
快捷、安全、舒适、安静,便利;
有利于形成主城区和卫星城专的现代化城市布局;属
城际轨道交通能够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
低碳环保,一定是未来城市交通的发展趋势;
运力达,有利于资源整合,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
技术先进,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技术发展;
缺点:
基建、车辆系统工程造价高,一次性投入大;
涉及面广,对土建、车辆、电气控制、信号系统等方面的技术要求非常高,风险较其他形式交通工具大;
因为投入大,限制了民营私营企业进入,不利于竞争;
⑥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前景。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和磁悬浮列车等。在中国,随着区域经济和城市群的发展,人们又把连接这些地区的城际铁路和铁路客运专线也称为轨道交通。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从无到有,从单一线路到四通八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起步较晚。在2000年之前,内地仅有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拥有轨道交通线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也进入大发展时期。截至2008年底,内地10座城市已建成运营的30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里程已达813.7公里。其他在建的城市有杭州、西安、成都、苏州、沈阳等,另外还有27个城市正在筹建城市轨道交通。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最快的京、沪、穗三地的运营里程都已突破百公里,其中运营里程最长的上海已达235公里左右,北京达198公里,广州超过117公里。大连、天津以70至90公里的规模紧随其后。
至2020年,京、沪、穗三地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都将超过500公里,其中上海将以877公里的总长度处于领先地位。而三大城市轨道交通的远景规划都有望突破1000公里。在保增长扩内需的“主旋律”下,国内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在沉寂7年之后再次呈现火爆局面。2009年,国务院已经批复了22个城市的地铁建设规划,总投资8820.03亿元。截至目前,有约27个城市正在筹备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其中22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已经获得国务院批复。至2015年前后,北京、上海、广州等22个城市将建设79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长2259.84公里,总投资8820.03亿元。到2015年前后,我国建成和在建轨道交通线路将达到158条,总里程将超过4189公里。目前国务院批准地铁建设一般依据3项指标来衡量,即城市人口在300万以上,GDP在1000亿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0亿以上,而轻轨的标准只要达到上述条件的60%即可,目前全国有将近50个城市具备了轨道交通的建设需求和条件。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从短期看能够拉动固定资产投资,有利于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本研究咨询报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国家商务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交通报》、中国行业研究网、国内外相关刊物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科研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结合公司对城市轨道交通相关企业和终端市场的实地调查,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市场竞争格局与形势、赢利水平与企业发展、投资策略与风险预警、发展趋势与规划建议等进行深入研究,并重点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前景与风险。报告揭示了城市轨道交通市场潜在需求与潜在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