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有地铁吗,台北轨道交通图

发布时间:2025-07-24 05:07:47

『壹』 台湾有没有地铁

台湾当然有地铁了,不过他们不叫地铁,
他们把地铁叫做捷运,台北市和高雄都有捷运(地铁),台北有七条线路

『贰』 台北有地铁吗

日本跟大陆叫地铁
但是台湾叫捷运名称不太一样
目前台北捷运跨及台北市所有重要交通地点(火车站,高铁站,松山机场)及新北市非常方便
再过一段时间就会扩展到台北桃园机场非常方便的交通工具

『叁』 台湾有开通地铁的城市吗

回答者:匿名 12-16 14:54

..回答完全正确 但是他不慎漏掉还有台湾南部的高雄捷回运
2001年10月开始动工兴建,正答式启动高雄捷运工程,经过6年多之兴建期,高雄捷运红橘两线於2008年通车营运。

高雄捷运红线(简称红线)为高雄捷运於2008年3月9日通车、台湾首条连络机场的捷运系统,为初期十字路网当中的南北向路线,属於高运量系统,左营以北为地上,以南为地下路线。美丽岛站为十字路网之交会点,可转乘橘线。目前南冈山站尚未完工,故暂未营运。

路线南起小港站,沿途经高雄国际机场(小港机场)、中山路、梦时代商圈、三多商圈、五福商圈、大港埔圆环(美丽岛站)、台铁高雄车站、博爱路、高铁左营站、楠梓、桥头至冈山南侧的终点南冈山站,全长28.3公里,其中南冈山站的增设计画在红线动工兴建后才正式确定,因此车站预定延至2010年底启用。未来向北的延伸计画有延伸至冈山中心区域、南部科学工业园区高雄园区(路竹科学园区)及路竹中心区域(冈山、路竹延伸线)。向南则有延伸至林园的计画,不过是采用轻轨捷运铺设。

『肆』 台北地铁如何收费

一、名称
台湾称作捷运,也就是台北捷运。虽说地铁也可理解,但问路开口若说台北地铁、地铁站等词汇,对方马上就知道你不是台湾人。

二、收费
台北捷运单程票起价NT$20,超过基本距离以後按里程收费。实际票价请参阅各站自动售票机上方的图示,或者台北捷运相关的手机app都附有计算台北捷运票价的功能。

三、电子票证
悠游卡EasyCard(不是悠悠卡...),持悠游卡搭乘台北捷运打八折。也就是说,起票价变成NT$16。很多连锁商店(便利商店、药妆店)都可以选择悠游卡小额付款。而北台湾,悠游卡於交通上的使用范围也很广:除了台北捷运,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的公车、台铁北部区段,上述都可以使用悠游卡。

『伍』 台湾的捷运是什么交通工具是指我们所说的地铁吗

大多数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城市中心的路段都会铺在地下挖掘的隧道裏。这些系统亦可称为地下铁路,简称地下铁或地铁。在台湾、曼谷和新加坡则称作“捷运”(Mass Rapid Transit, MRT)。在中国大陆城市,修建于地上或高架桥上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通常被称为“轻轨”。然而,在专业领域,“轻轨”与“地铁”的区分方式在于运量的不同,“轻轨”指每小时单向运输量小于20000人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而“地铁”指每小时单向运输量大于20000人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下面介绍一下台北的捷运:
台北捷运
台北捷运(全称为台北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英文名称为Taipei Mass Rapid Transit System,简写为Taipei MRT,不过台北捷运公司及其管理路缐称为「metro Taipei」)是台湾第一个都会区捷运系统,连接台北市与台北县各地。

已通车的路缐,由公营事业「台北捷运公司」负责营运\;路缐的兴建与规划主要由附属於台北市政府之下的捷运工程局负责。不过也有例外:环状缐第一阶段工程由台北县政府捷运\工程队负责,机场捷运三重~中正机场段由交通部高速铁路工程局负责。

整个捷运系统依建造形式可分为高架、地下、平面等三种型式(红缐三种型式兼具)。依颜色可分为棕、红、橘、绿、蓝、黄、紫等七条路缐。目前已通车营运\的部份有木栅缐、淡水缐、新店缐、中和缐、板南缐、小南门缐营运区间与两条支缐。

中运量部份

目前木栅缐的列车营运模式为中山国中站~动物园站,使用四节车厢为一组的列车营运\(但车站月台预留容纳六节车厢的空间)。未来内湖缐部份完工后,短期内将先分段(中山国中站~动物园站;南港展览馆站~剑南路站)营运。内湖缐全缐完工后,将以南港展览馆站~动物园站模式营运\(木栅缐和内湖缐直通行驶)。

高运量部份

目前新北投支缐、小南门缐、小碧潭支缐为单缐双向短程运转,其中新北投支缐使用三节车厢为一组的列车营运\(由一般六节车厢编组列车改造而成),小碧潭支缐也是使用三节车厢编组列车(月台本身设计为只可容纳三节车厢,但由於新购入的专用列车组尚未测试完成,目前使用一般六节车厢编组列车)。

淡水缐、新店缐与中和缐的列车营运模式目前分为两种:一种是淡水缐和新店缐直通行驶(淡水站~新店站),另一种是淡水缐和中和缐直通行驶(北投站~南势角站)。

未来松山缐、信义缐、新庄缐与芦洲支缐通车后,淡水缐将改为和信义缐直通行驶,新店缐将改为和松山缐及小南门缐直通行驶,中和缐将改为和新庄缐及芦洲支缐直通行驶,预定分为「回龙站~南势角站」与「芦洲站~南势角站」两种营运模式。

南港缐则和板桥缐直通行驶(两路缐合称为板南缐),营运模式为昆阳—新埔;尖锋时间设有区间车,区间行驶。

未来土城缐通车后,板南缐并将与土城缐直通行驶,预定的营运模式为昆阳—永宁。

规划路缐

包括环状缐(第二阶段)、三莺缐、万大树林缐、安坑缐、民生汐止缐、(台北市)东侧南北向捷运缐、淡海缐、社子轻轨与信义计画区轻轨(民间自行规划),皆预定采用中运\量捷运系统或独立路权轻轨捷运\系统。

服务概况

台北捷运各车站内皆有设置的WIFI无缐上网区目前营运中的车站共有61个,每日平均旅运量约97万人次。营运时间大部分为6:00~0:00,班距约3~15分钟(因路缐及尖离峰而略有差异)。车站付费区内禁止饮食、吸烟、嚼食口香糖及槟榔。

除了各车站有售票机贩售磁卡单程票外,乘客大多购买可以与市区公车、短程客运路缐长期共通使用的非接触式IC智慧卡「悠游卡」;该卡由台北智慧卡公司发行,搭乘捷运可享有单程票价折扣(八折),另外限定时间(目前设定为一小时)内也享有捷运\、公车双向转乘票价优惠(全票优惠8元)。未来计画汰换目前旧式的磁卡设备,改用新的非接触式IC单程票(代币);目前选定新北投站善导寺站与麟光站作为试办车站。

台北捷运设有完善的无障碍系统,包括导盲砖、专用验票闸门、电梯及车厢内之轮椅专用区等。候车月台并设有夜间妇女候车区,保障夜归妇女搭乘捷运\列车的安全,未来亦计画设置女性专用车厢。月台安全部分:目前仅木栅缐各车站设有全罩式月台幕门,不过未来新建的车站已计画全面装设月台幕门;现有车站部分则预定在台北车站与忠孝复兴站设置半罩式月台幕门,其他车站设立人员入侵轨道侦测系统。此外自2004年起,亦开放乘客携带脚踏车进出部分车站以搭乘捷运。

英文名称

最初为配合相关单位将都市轨道运输系统定名为「大众捷运\系统」,而使用捷运的英译名称Mass Rapid Transit System(MRT)作为简称;全称则为Taipei Rapid Transit System(TRTS)。2002年,捷运公司修改企业识别系统(CIS)的同时,也开始自称为「metro Taipei」。不过一般仍普遍称台北捷运为Taipei MRT;捷运公司也仍将其正式英文名称(Taipei Rapid Transit Corporation)的简写(TRTC)用於公司网页的网址。

『陆』 台北捷运(地铁)的基本情况

大多数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城市中心的路段都会铺在地下挖掘的隧道裏。这些系统亦可称为地下铁路,简称地下铁或地铁。在台湾、曼谷和新加坡则称作“捷运”(Mass Rapid Transit, MRT)。在中国大陆城市,修建于地上或高架桥上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通常被称为“轻轨”。然而,在专业领域,“轻轨”与“地铁”的区分方式在于运量的不同,“轻轨”指每小时单向运输量小于20000人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而“地铁”指每小时单向运输量大于20000人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台北捷运(全称为台北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英文为Taipei Mass Rapid Transit System,简写为Taipei MRT;台北捷运公司则自行称为「metro Taipei」)是台湾第一个都会区捷运系统,连接台北市与台北县各地。整个捷运系统有高架、地下、平面等模式。目前已通车的路线,由公营事业「台北捷运公司」负责营运;新路线的兴建与规划,则由附属於台北市政府之下的捷运工程局负责(环状线第一阶段工程、机场捷运三重至机场段除外)。

1996年3月28日启用的木栅线是台北捷运第一条营运的路线,次年又启用了淡水线(包括新北投支线在内,1997年通车),随后几年又有中和线、新店线、板南线、小南门线与小碧潭支线等路线先后通车。另有数条路线目前仍在兴建、即将兴建或尚在规划中。

历史
1986年3月 行政院经建会核定台北捷运的初期路网
1988年12月 台北捷运首项工程—北投机厂开始动工
1996年3月 第一条路线—木栅线通车
1997年3月 淡水线「淡水站~中山站」段
新北投支线通车
1997年12月 淡水线延伸至台北车站
1998年12月 中和线
新店线「中正纪念堂站~古亭站」段通车
淡水线延伸至中正纪念堂站
1999年11月 新店线延伸至新店站
1999年12月 板南线「龙山寺站~市政府站」段通车
2000年8月 板南线向西延伸至新埔站
小南门线通车
2000年12月 板南线向东延伸至昆阳站
2004年9月 小碧潭支线通车

兴建路线预计通车时间及施工进度
路线 预计通车时间 预定进度% 实际进度%
板桥线(新埔站~府中站)、土城线 2006年5月 98.18 97.91
内湖线 55.11 52.34
剑南路站~南港展览馆站 2008年2月
剑南路站~中山国中站 2008年6月
芦洲支线 2009年12月 64.61 66.00
新庄线 43.63 46.86
回龙站~忠孝新生站 2009年12月
忠孝新生站~东门站 2010年12月
环状线
十四张站~五股工业区站 2010年
十四张站~大坪林站 2011年
大坪林站~动物园站、五股工业区站~剑南路站 2018年
南港线东延段 24.82 27.87
昆阳站~南港站 2008年12月
南港站~南港展览馆站 2010年12月
机场捷运
中正机场~三重站 2011年
三重站~台北车站 2012年
信义线 2011年12月 12.06 11.69
松山线 2012年12月 5.30 5.30

服务概况
营运时间一般从每天早上6点到凌晨12点,大约3到15分钟一班车(因路线及尖离峰而略有差异)。车站付费区内禁止饮食、吸烟、嚼食口香糖及槟榔。目前每日平均旅运量约97万人次。

除了各车站有售票机贩售磁卡单程票外,乘客大多购买可以与市区公车、短程客运路线长期共通使用的IC交通储值票证「悠游卡」,搭乘捷运可享有单程票价折扣,另外限定时间内也享有捷运、公车双向转乘票价优惠。

台北捷运设有完善的无障碍系统,包括导盲砖、专用验票闸门、电梯及车厢内之轮椅专用区等。候车月台并设有夜间妇女候车区,保障夜归妇女搭乘捷运列车的安全。月台安全部分,目前仅木栅线各车站设有月台门,不过未来新建的车站已计画全面装设月台门,木栅线车站以外的其他营运中车站也将陆续增设。

票价区间
距离 ~5km 5~8km 8~11km 11~14km 14~17km 17~20km 20~23km 23~27km 27~31km 31km~
票价 NT$20 NT$25 NT$30 NT$35 NT$40 NT$45 NT$50 NT$55 NT$60 NT$65

高雄捷运(全称为高雄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英文为Kaohsiung Mass Rapid Transit System,简写为Kaohsiung MRT)是台湾第二个都会区捷运系统,连接高雄市各地及高雄县部分地区。整个捷运系统有高架、地下、平面等模式;高架段约占整个捷运路线之24%,地下段则占75%,平面段约占1%。路线的兴建与未来通车后的营运,皆由以BOT模式组成的「高雄捷运公司」负责(兴建、营运特许期限共36年);附属於高雄市政府之下的捷运工程局则负责路线规划与兴建监督。

初期将形成十字型路网的红线与橘线,目前正在兴建中,交通部核准的开工日为2001年10月30日,兴建期为6年,因此红、橘两线全线通车日期预定为2007年10月30日,但以2006年12月底,红线南段(小港站~三多商圈站)先行通车为目标;另有临港轻轨与其他数条路线正在规划中。

『柒』 台北捷运运行时间表是怎么样的

在现阶段在台湾只有台北和高雄这两个地方有捷运。台北捷运的运营时间是在早上的六点到晚上的零点。车票的价格在20—65元台币左右。高雄捷运的运营时间是早上的五点五十分到晚上的零点三十六分。车票的价格在20—55元台币左右。

到目前为止,区域路由的名称已成为台北捷运系统的惯例,并为市民所使用。因此,即使全线通车,仍以地名命名。例如,已经全线通车的捷运棕色线称为“文山内湖线”,而并非是如同高雄捷运以红色、橘色线般称之。

『捌』 台北的交通

【主词条:台北都会区交通】 快速道路 大台北地区快速道路众多,大部分路线坐落于台北市境内,新北市部分路线已经纳入省道系统之中。
台北市区的快速道路包括新生高架道路、建国高架道路、环河南北快速道路、水源快速道路、东西向快速道路(市民大道)、天母快速道路(堤顶大道平面段)、环东大道(高架)、洲美快速道路与信义快速道路。新北市部份则有新北环河快速道路、西滨快速公路(台61线)、东西向快速公路万里瑞滨线(台62线)、八里新店线(台64线)及新北市特二号道路(台65线)等。
计划路线方面,共有芝投公路(连接洲美快速公路及跨越关渡平原到三芝,全长19.8公里,由交通部公路总局主办,工期预计4年)、淡水河北侧沿河平面道路(淡水台2线外环道路)等。 国道 大台北地区目前共有五条国道经过,其中为高速公路的有:国道1号(中山高速公路)及其高架侧线(汐止五股高架桥/五股杨梅高架桥)、国道3号(福尔摩沙高速公路)、国道5号(北宜高速公路/蒋渭水高速公路)与国道2号(桃园内环线/机场支线);为快速公路的有国道3甲(台北联络线)。 省道 台北市有部分道路已经纳入为省道系统之一部分,分述如下: 台1线:起点(行政院前,中山忠孝路口)—忠孝西路一段(与台3线共线)-北门桥-忠孝桥—三重 台1甲线:起点(行政院前)—中山北路一段-民权西路-台北桥—三重 台2线 台2甲线:金山—阳金公路(马槽)-竹子湖路-阳明路-格致路-仰德大道-福林路-中山北路五~二段(中山民权路口) 台2乙线:起点(台北大桥头)—重庆北路三~四段-中正路(百龄桥)-承德路五~七段-大度路—淡水 台3线:起点(行政院前)—忠孝西路一段-中华路一~二段-和平西路二~三段-华江桥—板桥 台5线:起点(行政院前)—忠孝东路一~七段-研究院路一段-南港路一段—汐止 台9线:起点(行政院前)—中山南路-罗斯福路一~六段-新景美桥—新店 台北是台湾铁路的发祥地,早在清代即有铁路自大稻埕分别通往基隆及新竹。日治时期除了将清代兴建的铁路改变路线,行经万华以外,还兴建由原台北后站分歧的台湾铁路管理局淡水线、由旧板桥车站分歧出的中和线以及由万华车站分歧的新店线铁路。淡水线已经于1988年停驶,并于1990年代初全面改建为台北捷运淡水线;中和线原是运煤的货运线,因为沿线居民反对以及煤矿逐渐用罄而停驶。新店线则由于巨额亏损,加上配合道路拓宽而于1965年废止。新店线之轨道已经改成汀州路及部分的罗斯福路。
台湾铁路管理局西部干线(纵贯线)于大台北地区设有基隆、七堵、南港、松山、台北、万华、板桥、树林等多座车站,其中台北车站为大众运输转乘枢纽;台北市段铁路皆已经地下化或高架化。
台湾高铁起点位于台北,已于2007年3月2日正式通车,台北到高雄最快只需1个半小时,纵贯线经过台北市,市中心的台北车站、东区的南港站以及西区的板桥站是三大驿站,各级列车均停靠,班次密集,相当方便。这三站都与台铁纵贯线及台北捷运共站。 从高雄小港、台中、嘉义、台南、屏东、花莲、台东、马公、金门、马祖等地的机场,均有班机直飞台北松山机场。自从东京羽田空港直航班机与两岸直航包机于2008年开通后,松山机场扩大营业范围为国际机场,计划转型为商务机场。
松山机场座落于台北市松山区,为一座中型机场,由台湾“交通部”民用航空局台北国际航空站、台湾“国防部”空军松山基地共用。本来是台湾地区唯一的国际机场,但自1979年台湾桃园国际机场(时称中正国际机场)启用后,松山机场曾经限用于国内航线;尔后为提供商务的便利,再开放予两岸和日韩客机,或国内外政要专机起降。若是桃园机场无法降落时,除了转往小港机场降落外,有时国际线班机也会改由松山机场降落。松山机场亦是两岸包机航点之一。 【主词条:台北捷运】
台北捷运(即台北地铁)营运路线总长度134.6公里,营运长度129.2公里,营运车站共107站(官方计为116站),平均每日运量已达160万人次。此外,亦有可以共通使用于捷运、市区联营公车、短程客运与公营停车场的非接触式IC智慧卡—悠游卡;并实施公车与捷运间的悠游卡双向转乘优惠制度。
台北是全台湾第一个建有捷运的都会区。整个台北捷运系统服务范围涵盖台北市全部行政区与新北市部分地区。目前新北市板桥区、中和区、永和区、新店区、淡水区、土城区、三重区、芦洲区及新庄区已有地铁路线行经,未来则规划兴建新路线行经汐止区、树林区、三峡区、深坑区、莺歌区、五股区。
营运中的路线包括: 一号线:文湖线(棕线) 二号线:淡水信义线(红线,含新北投支线) 三号线:松山新店线(绿线,含小碧潭支线) 四号线:中和新芦线(橘线) 五号线:板南线(蓝线) 兴建中的路线有:新庄机厂、信义线东延段、土城线延伸顶埔段、环状线及万大线
另外尚有南北线、三莺线、安坑线、淡海线、深坑线、社子线、民生汐止线等仍在规划中。 公车 台北市至2007年为止,整个大台北地区的营运中的公交路线共有421条,平均每日载客161万人次,并有8成以上的中短程路线加入了联营公车系统。
公车是台北市最重要、最普遍的交通工具,公车之路线多达300多条路线,行车间隔分成四种等级,并实施棋盘式便捷公车路线网,方便转车及搭车,另外还有11条休闲公车行驶路线(假日行驶)及18路的小型公车路线,让市民搭车更为方便。 计程车 台北市计程车数量众多,随处可见,计程车车身色彩为黄色,起跳价格为70元新台币,每超过350米加跳5元新台币。
根据2008年9月底的统计,台湾计程车数量最多的地方是台北市,一共有31,040辆,比1995年开放计程车运输合作社申请后的3万9千多辆减少,主要的原因在于台北捷运各线陆续通车,使市民和旅客对计程车的需求逐步下降。
截至2010年登记在台北市的出租车数量约有3万辆,新北市也有相同数量,两者相加占去全台三分之一的比例,每日载客超过一百万客次,以人数计算可有台北地铁的规模,然而却有空车率过高(75%以上),市场过度竞争的问题,在台北市区随处可看见并未载客的空出租车满街跑。

『玖』 台湾为什么把地铁叫捷运

大多数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城市中心的路段都会铺在地下挖掘的隧道里。这些系统亦可称为地下铁路,简称地下铁或地铁。台湾效仿曼谷和新加坡把地铁称作"捷运"(Mass Rapid Transit, MRT)。
台北捷运(全称为台北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英文为Taipei Mass Rapid Transit System,简写为Taipei MRT;台北捷运公司则自行称为"metro Taipei")是台湾第一个都会区捷运系统,连接台北市与台北县各地。整个捷运系统有高架、地下、平面等模式。目前已通车的路线,由公营事业"台北捷运公司"负责营运;新路线的兴建与规划,则由附属于台北市政府之下的捷运工程局负责(环状线第一阶段工程、机场捷运三重至机场段除外)。
1996年3月28日启用的木栅线是台北捷运第一条营运的路线,次年又启用了淡水线(包括新北投支线在内,1997年通车),随后几年又有中和线、新店线、板南线、小南门线与小碧潭支线等路线先后通车。另有数条路线目前仍在兴建、即将兴建或尚在规划中。
高雄捷运(全称为高雄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英文为Kaohsiung Mass Rapid Transit System,简写为Kaohsiung MRT)是台湾第二个都会区捷运系统,连接高雄市各地及高雄县部分地区。整个捷运系统有高架、地下、平面等模式;高架段约占整个捷运路线之24%,地下段则占75%,平面段约占1%。路线的兴建与未来通车后的营运,皆由以BOT模式组成的"高雄捷运公司"负责(兴建、营运特许期限共36年);附属于高雄市政府之下的捷运工程局则负责路线规划与兴建监督。

『拾』 谁有台湾铁路及线路图

台湾铁路分为1.西部干线 2.北回线 3.花东线 4.南回线(其他支线道小乡镇,不做叙述)
1.西部干线北起基隆,经过台北市,新北市,桃园县,新竹县市,苗栗县,台中市,彰化县,云林县,嘉义县
市,台南县市,高雄县,屏东线(在苗栗与台中之间尚分山线及海线),
2.北回线:经过台北市,基隆的八堵,宜兰,花莲
3.花东线:花莲到台东
4.南回线:台东到屏东

台湾高速铁路(高铁/台湾新干线)
车站:台北车站、板桥(新北市)、桃园、新竹、台中、嘉义、台南、左营(高雄市)
车位:商务车厢、一般车厢(对号座位、自由座位)

上一篇:日本福冈西铁in福冈酒店从福冈机场坐地铁到哪站下,福冈巨蛋地铁站 下一篇:苏州轻轨2号线线路图,苏州轨道交通全线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