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怎么没有网站属于哪个部门管理,太原轨道交通发展

发布时间:2025-07-28 10:01:52

1. 太原轨道交通的环境报告

1、规划的相容性、协调性评价
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建设规划较好地落实了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交通发展规划中对轨道交通线网的要求,适应新的形势、新的发展要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实施,将大大加快太原市的城市化进程,加强各个组团之间的联系,带动中心城区以外用地的开发和建设,促使中心城区和周边组团的均衡发展,协调城市功能分区,引导城市向着总体规划确定的方向发展。
轨道交通以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少、安全可靠性强的特点,被誉为“绿色交通”,线网规划和建设规划在线路走向和交通制式的选择上,很好地满足了城市景观要求和城市环境保护的要求,有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线路同时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带动,起到挖掘太原历史文化内涵的作用,整合目前处于分散形态的各种有形和无形历史文化资源,将历史文化与城市发展相互交织,整体体现太原的城市文化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太原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建设规划符合国家发展轨道交通的基本要求,与国家能源政策、建设部的相关要求和产业政策相协调,轨道交通的建设能够适应城市发展的综合需要,同时推动城市的快速协调的发展。
2、环境影响评价
(1)景观影响评价
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在主城区内及主要景观临近区域均采用地下敷设方式通过,不会对城区景观造成影响。高架段线路在晋祠景区规划范围之外,且受道路两侧城市建筑物和地形的遮挡,对距离线路相对较远的晋祠景区不会造成破坏。
(2)声环境影响评价
轨道交通高架段两侧将会形成较大范围的噪声超标区域,若轨道交通采用道路中部架设的方式,将会对沿线经过地区(特别是临街第一排建筑)的声环境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其影响范围与列车运行速度及行车对数关系密切。
地下线路的主要噪声源为列车运行产生的结构振动二次辐射噪声以及风亭、冷却塔产生的噪声。地下线路对建筑物室内结构噪声的影响一般位于线路两侧20m以内区域。风亭噪声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只要在设计阶段合理选择设备的位置、型号,并辅以排风消声及隔声措施,风亭、冷却塔噪声可控制到可接受水平。
(3)振动影响评价
轨道交通地下线和地面线段振动影响范围较大;而高架线路段振动影响范围较小。在高架线路段建筑物距线路水平距离大于10m的条件下,均能满足“居民、文教区”标准要求。地下线区段受行车速度,线路埋深、隧道断面形式及地面建筑物类型等因素影响,其影响范围各不相同。本次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线路基本沿现有道路或规划道路中心线敷设,沿线两侧既有建筑物以Ⅰ、Ⅱ类建筑为主。地下线路在采取一定的工程减振措施后,可有效控制对两侧建筑的影响。对于新规划的区域,线路两侧用地预留一定的控制距离。
(4)电磁辐射影响分析
规划线网主变(包括110kV变电站、110kV输电线路、动力机车等)对周围环境的电磁贡献值或影响均在国家相关规定的限值以内。因此,在采取了必要的电磁防护措施(如变电站进出线缆采用地下屏蔽线缆、选购电磁辐射水平低的设备等),在运行期间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电磁污染。
(5)水环境影响分析
太原市主城区外兰村泉域、晋祠泉域保护范围较大,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无法完全予以绕避。本次线网规划中的2、4号线以地下线形式通过泉域保护范围内水量重点保护区;7号线以地下线和地上线形式通过泉域保护范围内水量重点保护区以及水量限控保护区。南寨停车场、三给停车场、柴村车辆段位于泉域保护范围内水量重点保护区内,阳曲车辆段选址位于泉域保护范围内。
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的1、3号线以地下线形式通过泉域保护范围内水量重点保护区;6号线分别以地下线及高架形式通过泉域保护范围,其中,部分地下线通过泉域保护范围内水量重点保护区和泉域重点保护区; 4号线、5号线以地下线形式进入晋祠泉域保护范围。南寒停车场、西山停车场选址位于泉域保护范围内水量重点保护区;袁家庄车辆段选址位于泉域保护范围内水质重点保护区。奥体中心停车场选址位于泉域保护范围内。施工期和运营期在采取相应措施后不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期污水主要来自沿线车站、停车场、车辆段和综合维修基地。本次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各车站、车辆段、停车场及综合维修基地产生的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均可以就近纳入相应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对太原市污水处理负荷和地表纳污水体产生的影响较小。
(6)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由于采用电力牵引,基本实现大气污染物的零排放。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实施,在完成相同客运周转量的前提下,替代地面公交系统会大大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对改善太原城市大气环境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轨道交通规划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是地铁运营后地铁内部进出客流产生的污染物、地下车站风亭异味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以及车辆段各设施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通过类比可知,风亭排放异味在下风向10~25m范围内达到嗅阈值,25m以远处已无影响。
(7)文物保护影响分析
太原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各线路基本沿城市道路及国道中心线行进,除部分线路以地下线的形式穿越部分历史文化风貌区和历史建筑以及太原市划定的地下文物一、二、三类控制保护区外,线网基本绕避了已知的文物保护单位,距离最近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30m,且均未进入建设控制地带。线网规划的车辆段和停车场均未涉及文物保护单位。 1、城市建设用地规划控制措施
城市规划部门在编制轨道交通沿线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应进一步根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详细的线路走向、敷设方案和车站选址、布局,结合环评预测结果,合理安排土地利用功能,避免对既有或规划社会关注区造成环境影响。
2、泉域保护措施
(1)根据《山西省泉域水资源保护条例》,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涉及泉域保护范围的建设项目,必须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水资源影响评价,履行相关报批手续。同时,结合水资源评价的保护措施优化设计。
(2)位于泉域保护区路段车站污水,务必集中收集处理,不得直接排放到泉域保护范围内。
(3)施工期加强管理,对施工现场的水泥等材料堆放和搅拌混凝土时妥善保管,避免材料风吹飞散和污水横流将对环境造成污染。
3、历史文化名城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措施
(1)为保护好地下文物,建议具体工程在建设前期,应对线路沿线区域进行细致的文物勘探工作,根据勘查结果进一步优化设计,并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2)施工应选择科学、合理的方法,施工期间严格限制施工工艺,防止爆破等施工方式对文物古迹产生不利影响。
(3)对位于历史文化风貌区内的车站站点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历史文化风貌区、历史街区的保护要求,并注重历史的连续性和文脉的完整性,做到与周边街区风格协调统一、平面布局清晰、空间展开序列完整以及形体、色彩、质感处理协调,从而构建与周围景观和文物单位相协调,激发美感的人工景观。
(4)加强施工期和运营期对沿线古建筑和文物保护单位的监测和监理工作,防止因工程建设所导致的地面不均匀沉降对其产生不利影响。
4、噪声控制措施
对轨道地上线沿线居民住宅、学校、医院区段采取声屏障措施;对地下车站的风亭、冷却塔,可采取合理选址、风机加装消声器、选用低噪声冷却塔等措施;选用具有降噪减振效果的钢轨、道床、扣减及列车车型,有效控制轨道交通二次结构噪声;运营期定期维护、保养轨道交通车辆、车轮和轨道;在环境要求较高路段,可以限制列车运行速度,减轻声环境影响。
5、振动污染控制措施
在机车选型上建议除考虑车辆动力和机械性能外,还要考虑噪声、振动指标,优先选用噪声、振动低的车辆;对线路穿过的居民区及根据预测结果受线路振动影响的敏感建筑物区段采取减振措施;建议对距线路水平距离在10m内(包括穿越)的振动敏感建筑物,在施工阶段采取加固措施,并对建筑物进行位移监测、沉降观察。
6、电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建议110KV/35KV主变电选址应尽量远离居民小区或学校、医院等单位,并在用地允许时,对主变电站周围进行绿化,或者将主变电设计为户内型,增加对电磁的屏蔽效果,同时可以节约占地。
7、水污染控制措施
(1)为了减少污水排放量,生产废水经过物化处理后,进行中水资源化(绿化或冲洗路面、冲厕等),剩余污水排入污水管网;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后续进入污水处理厂。
(2)建议车辆段使用高容量全封闭免维护铅酸蓄电池。
(3)对于基坑施工产生的疏干排水,应优先将其用于已完成土建施工任务疏干段的回灌或补偿沿线绿化用水。
8、环境空气污染控制措施
结合风亭噪声的2类区达标距离和风亭异味的影响范围,风亭选址距离己建或规划的学校、医院和集中居民住宅区等敏感点尽可能达到控制距离以远。如条件受限,无法达到上述控制距离要求,则应将风亭排风口设置在居民区的下风向,且排放口背向环境敏感点。若条件许可,可在风亭四周种植密集型绿化林带。
9、固体废弃物影响减缓措施
隧道出土使用临时挡护,采用夜间出渣,渣土清运统一由专业清运公司来完成;弃土运送到渣土管理部门指定的储运场消纳处置,并可配合用于市政工程的建设,如道路路基用土、房地产基础用土等;施工期和营运期产生的生活垃圾经收集后,交给环卫部门定时清运。 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建设规划符合国家相关政策,与太原市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交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相关规划相协调。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建设规划的实施,对优化城市布局结构、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以及推动城市“公交优先”战略实施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轨道交通运营所产生的噪声、振动、污水等影响通过采用各类防治措施,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虽然太原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建设规划的实施可能会对环境产生某些不利影响,但采取相应措施后规划目标和环境目标总体可行,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有利于实现太原市的可持续发展。从环境保护角度,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建设规划是合理可行的。
(以上内容来源于太原轨道交通信息网)

2. 我们大太原也开始修建地铁了,非常激动啊!慢慢向二线城市靠拢,2号线2020年建成通车!5条线建完也

恭喜!!!

3. 太原市轨道交通规划

太原市轨来道交通线网规划简介:太原市源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范围与太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中提出的太原都市区范围一致,研究范围为太原市市域范围,适当扩大至太原经济圈。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及交通发展要求,确定规划年限为2020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规划主要内容为,分析太原市城市交通及交通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建立交通需求分析模型;分析建设轨道交通的必要性,提出适合太原市的轨道交通发展策略和发展模式;研究确定网线方案,提出交通走廊、重要节点土地控制规划及空间管理意见.

4. 太原首条地铁正式开通,地铁修筑的意义是什么

碳源首条地铁太原地铁二号线的开通对于太原市民来说具有很大的意义。在这之前,受制于经济发展和地理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太原是为数不多的没有开通地铁的省会城市。修地铁、坐地铁也成为了太原市民的一个心愿。随着太原地铁二号线的开通,太原结束了没有地铁的历史,展开了城市轨道交通新的一页。太原地铁二号线的开通对于太原的城市形象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铁修筑的意义,首先城市的名片。随着社会的发展,地铁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而修建和开通地铁就成为很多大型城市的重中之重,地铁也就成为了一个城市的城市名片。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其次,城市综合实力的表现。现在大多数的社会城市都已经开通了地铁,地铁也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城市综合实力的一部分。所以说地铁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也是实力的体现;最后,居民幸福感的提升。地铁的开通会极大缓解城市的交通状况,让人们的出行更加的便利快捷,这样会让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大大得到提升。

三、提升居民幸福感。

地铁的作用是满足人们的出行,缓解城市糟糕的交通状况,地铁的修建和开通将会让人们的出行更加的便捷,人们生活的幸福感也会得到很大的增强。这也是地铁修建的意义。

国内还有省会城市没有开通地铁吗?

5. 太原轨道交通装备公司怎么样,发展如何……

公司之于个人怎么样是相对的,看你是什么样的水平,这个公司对于普通人来说非常好,而且发展前景非常不错!将来轨道交通是个成熟城市的发展趋向,饭碗走到哪里都不会丢

6. 2020年的太原地铁发展

2020年太原将有2条地铁通车,太原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自2015年12月底破土动工以来就备受关注。太原地铁2号线预计2019年4月份通行,然后进行电通、电路通,预计2020年下半年地铁可以实现运行。太原地铁3号线17年年底前开工,到2020年基本建成。

7. 太原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怎么没有网站属于哪个部门管理

刚成立半年的公司,没来得及整理网站,似乎也没必要。
其董事长由市住建委主任王忠担任。原轨道办成员,编制入轨道公司。

8. 2020太原轨道公司招聘多少人,何时报名

你好!
2020山西太原市轨道公司社会招聘30人,报名时间:2020年6月16 日起至2020年6月30 日18:00。
用工专形式及属薪酬社保待遇
(一)用工形式:采用合同制用工形式,录用人员与太原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
(二)薪酬社保待遇:依法缴纳五险一金,薪资待遇按太原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薪资体系执行。

9. 太原轨道交通的介绍

太原轨抄道交通(Taiyuan Metro)线网总长度袭140公里,远期向榆次、清徐方向延伸。一号线北起阳曲镇政府、南至小店新区,是南北向主要客运走廊,集散核心区密集客流,连接城市旧城中心、长风街城南中心和小店新区中心;一号线支线由小店客站至太中银火车站。二号线北起上兰组团,经尖草坪区政府、和平北路、柳巷、南至北营站,覆盖柳巷核心商业区,为东西向跨河客运交通主要通道。三号线北起卧虎山,经迎泽大桥跨汾河,至晋祠。四号线北起西山公园,经南内环桥跨河至武宿机场。2016年3月11日,太原地铁2号线正式全线开工建设,预计2020年12月30日建成通车。

10. 您好,前辈,我想问下太原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现在咋样比如工资待遇,发展前景之类的。

在中车里面属于弱势单位,今年经济形势不好,效益有明显的降低。人才流失比较严重,同学如果进厂一定要三思一下,相比下来更推荐有新造能力的机车厂。

上一篇:轨道交通专业主要学习哪些课程,轨道交通专业学什么 下一篇:深圳坂田岗头市场去福永怎么坐车或地铁啊,坂田到福永怎么做地铁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