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的意义及作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

发布时间:2025-07-26 20:35:00

A. 为什么没有城市轨道交通,。,,,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专严格建设申报条件属,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3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30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上。

毕节显然不符合地区生产总值的要求

B. 地铁申报门槛为何提高三倍

近日资讯,针对包头地铁被叫停事件,国家发改委对国务院2003年下发的《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81号文”)进行了部分修订,其中申报地铁的城市,将地方财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100亿元以上大幅提高到3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从1000亿元以上大幅提升至3000亿元以上。知情人士近日对《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了上述内容。目前,上述内容正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建议。

上述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针对81号文修订的征求意见稿于2017年底形成。2017年9月,国家发改委遵照中央对《关于包头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有关情况的报告》给出的批示要求对81号文的修改提出了思路;2017年10月,国家发改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和座谈会,征求各方专家意见最终形成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工作的意见(初稿)》(以下简称“《意见》”)。该人士强调,目前形成的文件仅是初稿,在广泛征集各方意见后,或还会有小范围的修改。

就地铁和单轨项目申报标准指标数据大幅提高,上述知情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解释称,2003~2016年,全国CPI平均涨幅为2.8%,2016年的经济数据大体相当于2003年的1.5倍;城市轨道交通单位造价约为10年前的1.3~1.8倍,根据此测算,现阶段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应达到的经济条件为2003年的2~2.7倍。其次,按建设50公里左右、总投资200亿元、资本金比例40%的项目规模测算,在城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例不超过5%的条件下,申报建设轻轨的城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应达到220亿元左右。据此,国家发改委依照严控债务风险的要求将项目申报标准指标提高到原来的3倍以上。

C. 如何看待中国不断兴起的地铁建设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严格建设申报条件,提高申报建设地铁和轻轨的相关经济指标,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分别由100亿元、1000亿元调整为300亿元、3000亿元。如此一来,地区GDP门槛提高至3倍,一些城市得和地铁说再见了。

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建地铁是以卖地炒房为目的,借地铁扩大城市卖地半径。建地铁成了一些城市领导赢得政绩的手段,其结果是有些城市投资几百亿修一条地铁线,可乘客流量却少得可怜,亏损厉害。那这种超前有什么意义?放在一二十年内通盘考量,都是不符合经济原则的。

何况,公共交通是个系统工程,不能老是把地铁当特效药,要从城市整体公交能力和效率双提升方面入手,不可盲目跟风。加大投资的同时,地方政府需要审视自身的地方财政,谨防融资风险。每个城市的发展应该发挥其所长,将自己城市的特色重点发掘出来,那才能建设出真正属于自己城市的面貌。

地铁给人们出行带来了便利,缓解了拥堵,功不可没。但地铁建设要量力而行,不可盲目上马,要规划但不要超前。

来源:钱江晚报

D. 哪些城市新地铁可能要黄了

无地铁,不城市。在现代城市竞争中,一座城市如果没有地铁,大概会“抬不起头”。

随着我国一批批城市开通地铁,修建地铁已经不再是一二线大城市的专利,甚至一些三线城市已经开通或者计划开通地铁线路。目前全国已有43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得批复,预计“十三五”末,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里程将超过6000公里。

乌鲁木齐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GDP)为2743.8亿元,未达到3000亿元的标准。

兰州2017年GDP为2523.5亿元,未达到3000亿元的标准,并且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及市区常住人口也不符合标准。

呼和浩特2017年常住人口为311.4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5.17万人,未能满足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上的要求。同时,呼和浩特市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也不符合新的标准。

包头2017年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37.6亿元,未能满足300亿元以上的标准。同时,包头市区常住人口也未能满足新标准。

洛阳2017年总人口710.14万,其中市区常住人口219.16万,不符合新标准。

南通2017年常住人口为730.5万人,其中市区常住人口235.4万人,不符合新标准。

“这是合理的。”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与轨道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洪洋对地铁的资非常大,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都非常高,特别是后期的运维,需要地方财政源源不断输血,加重了一些地方的债务负担。提高门槛符合目前实际情况,也能够遏制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而投资地铁建设的行为。

赵坚也表示,一些城市想要修建地铁是处于拉动投资以及城市形象的考虑,却忽视了地方财政实际能力,所以应该提升申建地铁门槛。

“地方盲目投资地铁会给地方增加债务风险,背负很大的负担。”吴洪洋表示,特别是一些财力不够的城市,盲目修地铁,债务风险更大。另外,有些地方也出现本届政府借债下届政府来还的情况,这种发展方式也不可持续。

此次《意见》也明确,严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禁通过融资平台公司或以PPP等名义违规变相举债。对举债融资不符合法律法规或未落实偿债资金来源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发展改革部门不得审批(核准);对列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范围的城市,应暂缓审批(核准)其新项目。

地铁建设运营成本高,

地方输血加大债务风险

修建地铁给地方带来债务负担加剧的风险,是由于地铁的投入巨大。

赵坚指出,地铁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都很高。“如果一个城市没有很大的客流量,不仅建设的时候是在赔钱,运营的时候也会赔钱。因为建设的钱已经花出去了,运营的时候又要财政输血进行补贴,这对有些地方财政的压力非常大。”

赵坚坦言,目前,也就上海等少数几个城市曾表示地铁某条线不需要财政补贴。

现实的情况是,一些城市对地铁运营的财政补贴源源不断。例如,东莞地铁2号线2016年5月运营,目前日均客流量达10万人次。但2018年,东莞市财政还是计划安排了10.2亿元,支持地铁2号线运营。

赵坚表示,一些城市地方财力不强,财政也无法支持持续的补贴,这也加大了地方债务风险。

此前,有些地方修建地铁被紧急叫停,已现门槛提高端倪,背后也与财政收入情况相关。

如2017年11月包头地铁开工不足百日便被叫停。在2018年1月3日的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表态要坚决叫停包头地铁项目和呼和浩特地铁3、4、5号线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坦承财政收入存在虚增空转现象。此外,包头市2017年的财政预算收入更是同比下降接近5成。

《意见》也明确,强化项目建设和运营资金保障。城市政府应建立透明规范的资本金及运营维护资金投入长效机制,确保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资金及时足额到位。除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中明确采用特许经营模式的项目外,项目总投资中财政资金投入不得低于40%,严禁以各类债务资金作为项目资本金。强化城市政府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支出责任,保障必要的运营维护资金。

吴洪洋表示,地铁当然可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情况,但实际上,除了地铁以外,公交车、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也能够缓解拥堵、节能减排,对很多中小城市来说,这也是可大力发展的方式之一。对一些财政实力无法匹配地铁投资的城市而言,投资公交车等比较合算。

除地铁申建门槛提高外,《意见》还要求,引导轻轨有序发展,申报建设轻轨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15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15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150万人以上。拟建地铁、轻轨线路初期客运强度分别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7万人次、0.4万人次,远期客流规模分别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次以上、1万人次以上。

本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E. 地铁建设为何停了又启

一年前的2017年8月,全国多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被叫停,国家发改委也暂停了相关审批工作。

时隔一年,今年8月份,以吉林长春通过审议为标志,发改委重启轨道交通建设审批,多地重现建设热潮。

一停一启间,背后有何原因?

到了当年8月份,包头地铁建设项目被紧急叫停。据媒体报道,该项目所需资金达300多亿元,与当地财政收入不匹配,叫停是出于对地方债和金融风险的担忧。

当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强调,要切实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化解地方债风险成为2018年政府工作的一项内容。

城轨交通作为基建的一部分,因其一次性投入大、运行费用高等特点,成为被关注的对象。

“为了防范地方系统性债务风险,轨道交通建设需要对原来的‘81号文’进行修改,审批停下来无可厚非,待修订后,按照新的标准重启审批也合情合理。”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室主任程世东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如是说。

程世东所说的“81号文”正是发改委2003年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文件指出一些地方不顾自身财力,盲目上马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有的项目资本金不足,债务负担沉重,运营后亏损严重。

“81号文”的发布正是为了加强城轨交通的建设管理,促进其健康发展。

“15年过去了,中国的城镇化率早已从2002年的39.09%提升到了2017年的58.52%,GDP水平也大幅提升。按照‘81号文’的标准,越来越多的城市达到了申请建设城轨的标准。”财经评论人谢良兵说。

但是,在去杠杆、防风险的背景下,一些城市对实际需求和自身实力把握不到位,存在规划过度超前、建设规模过于集中、资金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地方债务负担。

因此,今年7月,发改委官网正式公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下称,《意见》),又称“52号文”,严格建设申报条件。

按照原来的“81号文”规定,申报发展地铁的城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10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在300万人以上,规划线路的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以上。

按照新的“52号文”要求,申报发展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3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30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上,严禁以各类债务资金作为项目资本金。

部分审批条件,提高了3倍。

“新的标准更多考虑城市的财力承受力。长春、苏州等地通过审议,说明这些城市的债务风险符合新的规定和要求。”程世东说。

也有说法认为,上半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所放缓,在国内外环境下,需要加大基建投资力度“稳增长”。基建投资政策方面的利好是,7月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加快今年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在推动在建基础设施项目上早见成效,同时有效保障在建项目资金需求。

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至于现在的标准是否合理?程世东认为,这是一个权衡的问题。

他解释,目前,中国的一些省会城市,人口几百万,却只有3-5条轨道线,与世界同等规模城市的轨道交通相比是不足的。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改善老百姓出行的角度看,中国建设轨道交通的必要性是足够的。“应该建,但能不能建、有没有财力建是另外一回事。”

程世东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好比一个家庭,4口之家需要一个大房子,但限于收入不高,只能暂且买个小房子。城市也是一样,需要轨道交通,但前提是保持债务水平处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所以,第一要尽力而为,因为需求是迫切的;第二从财力的角度考量,要量力而行。”程世东说,这是一个平衡(度)的问题。也许过几年,经济发展水平提升,轨道交通建设的标准也会有所放松。

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东援同意,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有很强的必要性。因为,中国一些城市面临的交通压力,已经不是简单的车和路的矛盾,而是已经缺少土地资源解决交通问题。“相当城市道路面积率达到20%,已经没地修路。”在这种情况下,交通压力大,建设轨道交通的方向是对的,但也要掌握节奏。“就像2000米的游泳比赛,不要上来100米就把力气用光了。”

本文来源:国是直通车

F. 地铁申建城市需满足什么经济条件

7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高了申报建设地铁和轻轨的相关经济指标。其中,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分别由100亿元、1000亿元调整为300亿元、3000亿元。

符合要求的城市也加快申建地铁步伐。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2017年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末,中国(不含港澳台地区)共计34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并投入运营,开通线路165条,运营线路长度达到5033公里。

在看到地铁对解决城市拥堵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一些问题也不可忽视。《意见》指出,由于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巨大、公益性特征明显,部分城市对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对实际需求和自身实力把握不到位,存在规划过度超前、建设规模过于集中、资金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地方债务负担。

G.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新规内容是什么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新规发布, 明确9类违规行为。

《规定》要求运营单位健全涵盖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的应急预案体系,并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配备应急救援装备和队伍,完善应急值守和报告制度。运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运营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其中综合应急演练和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纳入日常工作,开展常态化演练。建立运营安全重大故障和事故报送制度,不断提高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水平。

王绣春表示,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做好《规定》的贯彻落实工作,积极指导各地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完善措施,加快推进《规定》的落地实施,更好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可靠、便捷、舒适、经济的出行服务。

来源:人民网

H. 国家发改委为何收紧地铁项目审核

缘由: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压力较大,需要有一批基建项目拉动经济增长,但是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长稳中有进,防范风险成为了最主要的任务,因此需要收紧对地铁项目的审核。

(8)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扩展阅读:

地铁是地方基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公路项目不同,地铁的建设资金一般由市级财政负担。

吴亚平对经济观察网表示,2015年以来地铁建设热很大程度上来源于2015年-2016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所面临的压力。而在2016年下半年以后,特别是2017年,中国经济已经呈现了稳中向好的态势,在这一背景下,防控风险,特别是债务风险成为了2017年的主题。

2017年以来,特别是2017年下半年,财政、金融体系已经接连出手,抑制地方债务的增加,其中财政部接连出台了50号文、87号文用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以及政府购买服务。

I. 城市轨道交通的意义及作用

城市轨道交通可以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模与实际需求相匹配、建设节奏与支撑能力相适应。

城市轨道交通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规范有序发展,坚持“量力而行、有序推进,因地制宜、经济适用,衔接协调、集约高效,严控风险、持续发展”的原则。

城市轨道交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服务人民群众出行为根本目标,科学编制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9)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扩展阅读:

推进城市轨道交通政策措施落实的方法:

1、完善规划管理规定

严格建设申报条件,提高申报建设地铁和轻轨的相关经济指标,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分别由100亿元、1000亿元调整为300亿元、3000亿元。

2、强化项目风险管控

严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大财政约束力度,严禁违规变相举债,对列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范围的城市,暂缓审批(核准)新项目。坚守安全发展底线,落实城市政府和企业安全责任,坚决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J. 地铁申建门槛高了3倍解决了什么问题

无地铁,不城市。在现代城市竞争中,一座城市如果没有地铁,大概会“抬不起头”。内

随着我国一批容批城市开通地铁,修建地铁已经不再是一二线大城市的专利,甚至一些三线城市已经开通或者计划开通地铁线路。目前全国已有43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得批复,预计“十三五”末,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里程将超过6000公里。


按照新标准,43个已获地铁建设批复的城市中,有多个城市指标不符合要求,这些城市申请新的地铁线路可能要黄了。

来源: 每经网(上海)

上一篇:我在固戍地铁站去那里近点又好玩,固戍地铁站附近按摩 下一篇:三号地铁长江南路有几个出口,上海长江南路地铁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