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地铁规划图,2020郑汴新区轨道交通最新规划
发布时间:2025-07-26 23:54:22
① 郑汴新区的功能定位
城市规划中,简单的功能分区,往往会造成产业孤立、城乡分割、交通拥堵等问题。此次规划提出了“复合城区”的概念,着力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
新区规划以“复合城区”为核心理念,通过区域“规划统筹、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提高产业集聚、产城融合、城乡统筹、城际开放能力,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生态为代价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为全省乃至全国内陆地区科学发展提供示范。 “复合城区”理念具体体现为“五大复合”。一是功能复合,即对生产功能、人居功能和服务功能进行统筹安排。二是产业复合,即实现产业链的横向和纵向延伸扩展,形成一二三产业的循环发展。三是生态复合。以生态轴线联合各功能区,使城市、近郊、农村、农田、湿地、河流、森林等不同类型的生态单元既空间独立,又紧密联系,形成复合的生态结构。四是空间复合,打破单一土地利用模式,在城市建成区之中穿插一些生态农业示范区,实现土地混合使用;同时,以基本空间单元构成复合型社区,再由复合型社区构成功能组团,防止分区之间功能割裂,减少交通能耗。五是体制复合。打破行政区划及城乡界限,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型管理体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根据新区产业发展现状,综合考虑资源承载力、土地适应性、交通运输条件等因素,采取轴线组团发展模式,形成“两轴两带九组团”的发展格局。“两轴”是东西走向的郑汴一体化产业发展轴,南北走向的郑东--航空港经济发展轴;“两带”是沿黄旅游产业带、东南部生态农业产业带;
“九组团”是郑东新区、经开区、航空港、白沙组团、刘集组团、官渡组团、九龙组团、中牟组团、汴西组团。规划确定郑东新区强化商务、金融、会展、科研、教育等功能,经开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航空港重点发展临空产业,白沙、刘集、官渡组团着重发展科教、旅游休闲、食品加工、环保等产业,九龙组团(国际物流园区)发展物流与配套工业,中牟组团发展机械制造、汽车制造、食品制造业,汴西组团发展综合性新城区,以金融商贸、休闲娱乐、行政办公、商住以及现代制造业功能为主。沿黄河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在新区东南部发展高效农业。 高铁、航空、城际铁路等现代化的交通设施将成为郑汴新区交通系统的支撑。按照规划,从郑汴新区出发,到达中原城市群不超过1个小时,到达北京、武汉、西安等重要城市,不超过3个小时。
新区交通规划依托国家干线交通系统,围绕高铁客运中心、航空港、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干线公路物流港与郑州火车站(市区站)共同构成的“五大枢纽”,打造以铁路(包括客运专线)、城际轨道、高速公路主干、国家干线公路、航空为支撑,各种交通方式有机衔接、高效安全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中原城市群半小时交通圈和1小时交通圈
实施郑州国际机场二期工程,新建第二跑道、第二航站楼及附属设施,形成北京、广州、上海的三条“空中快线”和至昆明、杭州、成都、深圳的四条精品航线,新开通至新加坡、东京(或大阪)两条亚洲航线和一条欧洲国际航线,大力争取国际航线向郑州延伸,扩大国际客运航线网络;引进国际航空物流企业,加强与邮政航空合作,培育国际货运线路。
同时,建设航空港城际铁路枢纽站,打通机场至商丘的东出口,加快建设机场至民权的高速公路,依托国家干线铁路、客运专线、城际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和快速通道,实现“零换乘”,提高航空港对中原城市群周边城市的辐射能力。
客运方面,以新郑州站(郑州东站)综合交通枢纽为中心,通过建设石武(石家庄-武汉)、徐兰(徐州-兰州)客运和郑州-重庆高级客运专线,形成全国第一个高速铁路客运“十字”枢纽,打造至北京、武汉、西安的二至三小时铁路快速交通圈。
规划建设郑州-焦作、郑州-新密-洛阳、郑州-许昌、郑州-开封等城际铁路,强化中原城市群内部交通联系。 货运方面,围绕国家干线铁路“双十字”铁路枢纽,改造提升陇海铁路和京广铁路、新建国家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铁路新编组站和郑州铁路枢纽南北环线,分流铁路货运,形成新的物流集散中心。
新区区域内打造“六横六纵”的快速路骨干网络,“六横”东西贯穿新区,作为连接郑州和开封的区域骨干道路,承担区域内东西串联的功能。自北向南分别为:新龙路、金水东路-郑开大道、郑汴物流通道(中央大道)、南三环路东延-新安路、310国道、102省道。“六纵”南北纵贯新区,起南北联络作用,自西向东依次为:中州大道、107辅道、四港联动大道、新107国道(万三公路)、233省道、新233省道(规划中)。 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和城市在许多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尤其是在社会服务和公共资源方面,城市人比农村人要优越得多。而在郑汴新区,城乡差异将被抹去,城乡资源共享、社会服务均等是新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
规划提出,要用区域快速客运交通网络将城乡紧密联系起来,统筹规划城乡一体的给排水、供热、电力、电信等市政设施,统筹配置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社会服务设施。 在城镇体系空间布局上,按照交通引导,生态优先,凸显优势的原则,在整个郑汴新区范围形成“9-6-12”的复合网络式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框架。“9”即郑东新区、经开区等九个功能组团。“6”即六个重点镇,为雁鸣湖镇、白沙镇、黄店镇、花园口镇、柳林镇、官渡镇。“12”即十二个一般镇,通过搬迁、合并等方式迁村并点,引导人口向中心村及小城镇集中,提高农村建设用地利用的集约性,将置换出的建设用地用于满足城镇建设的需要。 按照规划,新区将建设“三大农业圈”:城区农业圈、近郊农业圈、远郊农业圈。城市农业圈镶嵌在城区之中,以农业体验公园、社区绿化为主,并发展高科技无土栽培产业;近郊农业圈靠近城市生活区,同时也是组团之间的生态廊道,集设施农业、休闲农业与农业科研于一体,生产新鲜的蔬果、水果、乳制品等,进行农业科研,发展观光农业;远郊农业处于城区外围,规划建设大规模生态农业基地,包括生态循环,农业观光、农产品加工、农业物流,以及农、牧、渔等基础农业形态,构成包括沿黄生态农业区在内的两大农业区。
② 2020年北京地铁规划图
2020年北京地铁规划图如图:
据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版经理韩志伟介绍,北京地铁最早开通的1、权2号线1969年就已开始运营,目前北京地铁运营线路总长已达到554公里。随着首都高速发展,拥堵等“大城市病”的解决依赖地下交通快速发展。
除了里程快速增加,北京地下铁路的技术革新也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比如,即将开通的14号线中段,将在大望路商业圈、方庄、蒲黄榆周边居住区和北京南站等交通枢纽之间构建高速通行通道。
14号线信号系统采用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CBTC),具有较高安全性和可靠性;并首次大规模采用吸气式感烟探测器(VESDA),这是一种基于激光散射探测原理和微处理器控制技术的烟雾检测设备,可以在火灾发生的最初期探测到火灾隐患,防患于未然。
目前北京地下铁日运营量已经超过1000万人次,安全管理成为巨大挑战。
(2)2020郑汴新区轨道交通最新规划扩展阅读:
北京市正在构建地铁“风险前期防控体系”“安全服务体系”和“法律责任体系”。今年5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是北京市首部轨道交通地方性法规,旨在通过明晰政府的安全监管责任、企业的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乘客的安全乘车义务等,理顺运营安全体制机制。
③ 昆明轨道交通的远景规划(2020-2030)指什么
sa
忘记OPPO帐号的解决方法:
1、OPPO帐号绑定了手机或邮箱,可通过手机或邮箱作为帐号进行登陆;
2、未绑定信息或绑定信息被修改,通过申诉找回OPPO帐号。
④ 郑州一共规划了多少条地铁
截至2019年3月底,郑州市到2050年底规划了21条地铁。
郑州市城乡规划局3月8日公示了《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2015—2050方案》。规划显示,到2050年,郑州将有轨道交通线路21条线,总里程达945.2公里,车站503座。
此次规划方案运用了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市区普线和市域快线分别命名法,线路名称以“M”和“R”开头,配以阿拉伯数字。M线是标准的地铁线路,主要在地下运行;R线则有地面段,也有地下段,速度更快。
其中中心城区普线规划为M1至M8共8条线,外围组团普线规划为M9至M13共5条线;市域快线包括R1至R8以及R1支、R6支共10条线路。
(4)2020郑汴新区轨道交通最新规划扩展阅读:
2009年6月6日,郑州地铁1号线(一期)开工建设。2010年12月28日,郑州地铁2号线(一期)开工建设。2013年12月28日,郑州地铁1号线(一期)开通试运营。
2014年3月28日,郑州地铁9号线(一期十八里河站至新郑机场站段)开工建设。8月24日,郑州地铁1号线(二期)开工建设。9月30日,郑州地铁5号线开工建设。
2015年7月31日,郑州地铁4号线(龙湖段)开工建设。12月28日,郑州地铁3号线(一期)开工建设。
2016年,郑州地铁2号线(二期)、郑州地铁3号线(二期)、郑州地铁9号线(一期新郑机场至港区会展城段)、郑州地铁10号线、郑州地铁14号线(一期)开工建设。8月19日,郑州地铁2号线(一期)开通试运营。
2017年,郑州地铁4号线、郑州地铁6号线、郑州地铁7号线(一期)、郑州地铁9号线(二期红杉路站至十八里河站段)、郑州地铁17号线开工建设。
2017年1月12日,郑州地铁9号线(一期十八里河站至新郑机场站段)和郑州地铁1号线二期工程开通试运营。
2018年,郑州地铁8号线、郑州地铁11号线开工建设。2018年12月29日,郑州地铁5号线全线试运行,预计2019年5月1日全线正式开通试运营。
⑤ 大学城未来的轨道交通规划有哪些
据市政信箱信息,大学城规划有轨道17号在万达城东延到重庆北,连接两江新区。(穿过中梁山,嘉陵江,连接两江新区)拟规划制订轨道交通线路由大学城经万达城,而后向东穿山连接主城的方案。一体化规划也提出了轨道快线方案,串联西部槽谷的白市驿片区—重庆西—-九龙半岛—-重庆东,大学城片区的居民可通过轨道普线至白市驿片,然后换乘快线进入主城核心区。
⑥ 郑汴新区的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以郑汴为核心层,在完善中原城市群规划中,以“郑汴新区”为增长极;
以郑州综合交通枢纽为中心,打造“半小时交通圈”和“一小时交通圈”;
以郑汴一体化区域为核心层、“半小时交通圈”区域为紧密层、“一小时交通圈”内城市为辐射层,逐步形成“一极两圈三层”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
“一极”即构建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就是“郑汴新区”,包括“大郑东新区”和“汴西新区”。
“两圈”是指加快城市群轨道交通体系建设,在全省形成以郑州综合交通枢纽为中心的“半小时交通圈”和“一小时交通圈”。
“半小时交通圈”就是以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和高速铁路为纽带,实现以郑州为中心、半小时可以通达开封、洛阳、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8个省辖市;
“一小时交通圈”就是以高速铁路为依托,形成以郑州为中心,一小时可以通达安阳、鹤壁、濮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9市的快速交通格局。
“三层”即中原城市群核心层、紧密层、辐射层。核心层指郑汴一体化区域,包括郑州、开封两市区域;紧密层包括洛阳、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7个省辖市区域;
辐射层包括安阳、鹤壁、濮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9个省辖市市区。
以后,河南省的博物馆和纪念馆有望全部免费开放。
报告说,河南省除了加快中国文字博物馆等重大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还要注重市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的建设,全省的博物馆和纪念馆有望全部免费对参观者开放。
3000个行政村要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300多个自然村要通广播电视,还要改建600个乡镇文化站,建成4000个农家书屋。
同时,“全力推进嵩山历史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实施开封古城墙保护工程。”
河南省政府还将抓好100家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河南报业、中原出版传媒、河南文化影视等产业集团。支持省文化产业投资公司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打造动漫产业基地。
同时,特色文化产业集群,推动镇平玉雕、开封汴绣、禹州钧瓷、洛阳唐三彩、民权画虎等特色文化产业区块发展。
河南省将把郑州、开封、洛阳、安阳、商丘5市作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选择开封市、登封市、禹州市、淮阳县、新县、浚县、宝丰县、镇平县8个市县为河南省第一批“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
⑦ 求2020上海市轨道交通规划图
⑧ 郑州地铁8号线的规划问题
开工时间:2017年。
通车时间:2020年。
起止站点:崔寨站。
途经主要沿科学大道、瑞达路、甜园街、东风路、中兴路、商都路、商鼎路、郑汴物流快速通道、青年路敷设。
终点站点:中牟北站。
线路:全长59.7km(其中高架线9.6KM)。
站点设置:全线共设29座车站(其中高架站3座),站间距为2.12公里。
功能:定位为市域骨干快线。
郑州地铁8号线一期工程西起绕城高速公路东侧的崔寨站,东至中牟县。线路全长59.4公里,设站29座,其中,地下站21座,高架站8座。列车最高运行时速暂定为100公里。
(8)2020郑汴新区轨道交通最新规划扩展阅读:
郑州市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中牟段)有关问题协调会召开,听取了郑州地质工程勘察院对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中牟段)勘察施工、配合情况的汇报。
8号线一期工程西起绕城高速公路东侧的崔寨站,东至中牟县。线路全长59.4公里,设站29座,其中,地下站21座,高架站8座。列车最高运行时速暂定为100公里。
一期工程设一段一场,在绕城高速以东、科学大道以北地块设梧桐街车辆基地,郑港大道以东、陇海铁路以北设圃田停车场。
该公告显示,8号线计划通车时间为2020年12月28日。
郑州轨道交通(ZhengZhou Metro)是指服务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其第一条线路于2013年12月28日开通试运营,使郑州成为中国第18个开通地铁的城市。
据2017年10月郑州轨道交通官网信息显示,其开通运营线路共有3条,分别为1号线、2号线、城郊线,均采用地铁系统,里程长度共计95.4千米;共设车站61座,其中换乘车站2座,分别是紫荆山站和南四环站。
据2017年11月郑州轨道交通官网信息显示,其在建线路共有7条(段),分别为2号线二期、3号线一期工程、3号线二期工程、5号线、10号线、11号线、城郊线二期,在建里程182.748余千米;远期规划共21条线路。
2017年,郑州轨道交通全年客运量2.8亿人次,日均客运量逾76.71万人次。2016年,其全年客运量1.44亿人次,日均客运量逾39.62万人次。目前郑州地铁线网单日最高客流量为116.54万人次(2018年0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