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地铁环境真的比国外好,地铁站的环境

发布时间:2025-07-26 21:04:26

『壹』 地铁周边环境怎样

您好,我为您解答问题。
地铁沿线的住户不用太担心地铁的振动,因为成都的地质在国内内的城市之中比容

较特殊,是一种沙卵石结构,阻力系数大,具有减振作用。

根据《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成都将制定防恐怖袭击的

事前预防对策措施及事后处理措施。重点是防火、防爆、防毒气和生化试剂的监

控措施,以及乘客安全疏散应急处理方案。在消防方面,地铁配备完整独立的水

消防系统,车站内对防火要求高且不适宜采用水消防的场所及设备,均设置气体

自动灭火设备。地下车站环境控制系统的风机、风阀等设备大部分兼防排烟功

能。地铁车站和楼梯、自动扶梯和通道的通过能力,将满足发生火灾时一列车乘

客、站内候车乘客和工作人员在6分钟内安全疏散的要求。

请给最佳答案。祝您愉快!

『贰』 国内地铁环境真的比国外好

国内地铁环境真的比国外好。

英国只有3.5个城市有地铁,分别是伦敦、格拉斯内哥、纽卡斯尔和半个利物浦。容
来看看最具代表性的伦敦地铁,诞生于1863年,是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现在,有11条线路贯穿这座城市,它既然是骨灰级成员,自然也有很多老人家的病痛,比如列车很窄,没空调,线路让人眼花缭乱,而且几条线共用一个站台。
在上下班高峰期,中心地段的地铁都会非常挤,这挤地铁的酸爽,深有体会。
美国土地面积虽然排世界第四,但也只有7个城市建了地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纽约,纽约地铁从1868年开建,但由于噪音和污染问题,1907年才开通运行,如今纽约地铁线路非常多,被称为“世界上最长的地铁”。
由于历史悠久,纽约地铁同样有“窄”的问题,但更糟糕的是,地铁站和车里还非常脏。
而我们国内的地铁,速度快,间隔时间短,干净卫生还有空调!希望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中国的地铁越来越多,便民服务也越做越好,然后,成为世界第一地铁。

『叁』 地铁的特点

节省土地
由于一般大都市的市区地皮价值高昂,将铁路建于地底,可以节省地面空间,令地面地皮可以作其他用途。
减少噪音
铁路建于地底,可以减少地面的噪音。
减少干扰
由于地铁的行驶路线不与其他运输系统(如地面道路)重叠、交叉,因此行车受到的交通干扰较少,可节省大量通勤时间。
节约能源
在全球暖化问题下,地铁是最佳大众交通运输工具。由于地铁行车速度稳定,大量节省通勤时间,使民众乐于搭乘,也取代了许多开车所消耗的能源。
减少污染
一般的汽车使用汽油或石油作为能源,而地铁使用电能,没有尾气的排放,不会污染环境。
其他优点
地铁与城市中其他交通工具相比,除了能避免城市地面拥挤和充分利用空间外,还有很多优点。一是运量大。地铁的运输能力要比地面公共汽车大7-10倍,是任何城市交通工具所不能比拟的。二是速度快。地铁列车在地下隧道内风驰电掣地行进,行驶的时速可超过100公里。 建造成本高
地铁工程路线长,影响范围广,通常需要对路线沿线的建构筑物、管线、道路进行拆迁、改造、保护等措施,工程以外的费用比较大。地铁工程多为地下,由于要钻挖地底,地下建造成本比建于地面高。
前期时间长
建设地铁的前期时间较长,由于需要规划和政府审批,甚至还需要试验。从开始酝酿到付诸行动破土动工需要非常长的时间,短则几年,长则十几年也是有可能的。
虽然地铁对于雪灾和冰雹的抵御能力较强。但是对地震、水灾、火灾和恐怖主义等抵御能力很弱。由于地铁的构造,而导致极易因为这些因素发生悲剧。为此自地铁出现以来,工程师们就不断持续研究如何提高地铁的安全性。
地震
可以导致行进中的车辆出轨,因此地铁都设计有遇到地震立即停驶的功能。 为防止地铁地道坍塌,处于地震地带的地铁结构必须特别坚固。
水灾
由于地铁内的系统低于地平线,而导致地上的雨水容易灌入地铁内的设施。因此地铁在设计时不得不规划充分的防水排水设施,即使如此也可能发生地铁站淹水事件。为此在发生暴雨之时,地铁车站入口的防潮板和路线上的防水闸门都要关闭。一个知名的例子是台北捷运在纳莉台风侵袭时曾经发生淹水事件。还有北京地铁一号线因暴雨积水关闭了数小时。
火灾
在以前,人们不太重视地铁站内的防火设施,车站内一旦发生火灾,瞬间就会充满烟雾,而引发严重的灾祸1987年11月18日,英国伦敦地铁King's Cross站发生火灾,导致31人死亡。产生火灾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伦敦地铁内采用了大量木质建筑。因此,日本地铁部门规定在地铁站内禁烟来避免火灾。
2003年2月28日,韩国大邱广域市的地铁车站因为人为纵火而产生火灾,13辆车卡被烧毁,192人死亡,148人受伤。这次火灾产生如此严重死伤的原因除了车卡内部装潢采用可燃材料之外,车站区域内排烟设施不完善也是重要因素,加上车辆材质燃烧时产生了大量的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而导致不少人中毒死亡。

『肆』 地铁站突发危险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对于危险度的计算要同时考虑:(1)受害程度或损失大小,即严重度;(2)造成某种损失或损害的难易程度,损害发生的难易性一般用某种损害发生的概率大小来描述。考虑到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可以用下面的经验公式来表示危险度:危险度(R)=频率(P) ×严重性(S)
根据国内外地铁事故发生情况的分析,确定了危险度取值标准,详见表2-1、表2-2。

通过对国内外地铁危险因素危险度分析可知,地铁火灾事故的危险度最高,恐怖袭击次之,这两项危险度远高于其他种类。
特别是火灾,由于地铁的特殊建筑结构,地铁空间相对封闭,加之出入口少,一旦发生火灾,安全疏散困难。其次,地铁火灾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形成浓烟和热气浪,同时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这十分不利于人员疏散。第三,地铁火灾由于发生在地下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内,火灾时的浓烟和停电造成能见度低,灭火和救援工作进行困难,加上通信系统容易瘫痪。
地铁运营系统主要危险因素分析
通过对国内外大量地铁事故的分析研究,可将影响地铁运营安全的因素归为以下四类:人为因素、系统因素、管理因素、社会因素。
人为因素:
由于乘客和工作人员不遵守规章制度或者疏忽大意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发生事故后,地铁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理不当也会使事故后果进一步扩大。导致地铁事故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
① 火灾:乘客违章携带危险品上车,乘车时常违章吸烟且烟蒂处置不当。另外,恐怖袭击、人为纵火、爆炸等都是引发火灾的原因。

② 相撞事故:处于高速移动状态的列车,伴随着高风险,一旦瞬间的设备异常或人员违章操作,可能造成撞车危险。

③ 拥挤:车站内乘客密度过大,超出了各种设备的设计负荷;在大客流的情况下,站台一般十分拥挤,乘客被挤下轨道的事故时有发生。

④ 不慎落入和故意跳入轨道:长期以来,因人员跳入地铁轨道,造成地铁列车延误的事件屡次发生,短的1-2min,长则3-5min。而地铁列车一旦受到影响,不能正点行驶,势必影响全局,就需全线进行调整。不仅影响当时列车上的乘客,而且使整条线路甚至其他轨道交通线路上的乘客都可能被延误,造成事故或打乱列车运营时间。

⑤ 恐怖袭击:针对地铁的恐怖袭击威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5]:a、爆炸活动;b、生化及放射性恐怖袭击;c、纵火。此外,恐怖分子也可能利用地铁安全措施不完善、阻塞轨道制造混乱等手段发动突然袭击。

⑥ 地铁中毒和窒息危险:地铁发生火灾后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如果通风设施故障,可能造成中毒和窒息的危险。人为恐怖袭击可能使用的有害气体也能造成中毒和窒息。另外,在对空调系统进行清洁时,清洁剂泄漏也有导致中毒事故发生的可能。

⑦ 机械伤害:乘客手扶车门、上下车时机选择不当或地铁列车设备故障都可能发生车门夹人等机械伤害。

系统因素:
地铁一般都是采用先进的现代化设备,由于设备的状态不良等原因造成的事故也是非常多见的。一般来说,设备因素主要有车辆因素、轨道因素、供电因素和信号系统因素等。
① 火灾:地铁车辆、供电设备、机电设备内存在的大量电气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可能导致地铁火灾事故;车站、列车内的建筑装饰材料、广告牌等为可燃材料,遇火可能会发生火灾危险。
② 地铁列车脱轨:线路设计或铺设不合格,道岔伤损、轨枕伤损、道床伤损、接触轨伤损、钢轨锻炼等均可能导致列车脱轨;列车超速、列车走行部件发生故障,可能导致列车脱轨;地铁轨道周边物体侵入运营线路,如电缆伪装门堕落、抹灰层脱落和异物侵限,也可能引起列车损坏、列车倾覆、列车脱轨等重大、特大安全事故。
③ 供电停止:地铁列车、线路设备等存在老化或不良现象,这些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将导致停电。
④ 触电伤害:地铁电动车辆、地铁变电所、配电室、电缆、三轨以及风机、水泵等设备由于设备缺陷、设计不周、防护不当等技术原因可能导致触电伤害。
管理因素
对员工业务进修学习督促不严、安全教育不够,员工危机意识淡薄,常会引起可避免事故,如调度错误,供电停止,信号系统不畅。此类事故往往是由于工作人员在事故发生后应急处理不当而使得事故进一步扩大,地铁公司应该加强员工的基本能力训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社会因素
地铁车站及地铁列车是人流密集的公众聚集场所,一旦发生爆炸、毒气、火灾等突发事件,将造成群死群伤或重大损失,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秩序的稳定。近年来地铁接连不断地发生爆炸、毒气、火灾等社会灾难。
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地铁系统在火灾、列车脱轨/相撞、恐怖袭击、停电、机械故障、信号控制、拥挤踩踏、地震、水灾等方面发生的事故分类统计,得出火灾是威胁地铁系统安全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列车脱轨相撞、恐怖袭击的结论。
运用危险度的计算公示,参考危险度取值标准,对各类地铁事故危险度进行了分级。通过分级得知地铁火灾事故的危险度最高,恐怖袭击次之,这两项危险度远高于其他种类。

『伍』 影响地铁车站安全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影响地抄铁车站安全的环境包括:

  1. 车站内部的运营环境,比如影响地铁企业员工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的地铁系统的政治,文化环境,员工作业环境,站台、站厅、隧道灯区域的照明、噪声、湿度、温度。

  2. 也包括车站所处的外界环境,如水灾、雨雪极端天气、地震、地质灾害等。

  3. 环境对安全的影响无处不在,这样的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所以我们要通过各种分析,利用管理手段,优化可控的内部环境,适应不可控的外部大环境,创造保障运营安全的良好条件,降低车站的安全风险。


『陆』 广州地铁11号线的环境

避让白云山和海珠湿地
在早前十一号线环评公示时,部分区段需要穿越白云山底和靠近海珠湿地公园,曾引起社会热议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此,规划部门和地铁公司专门对多个方案进行了反复论证,最终决定调整线路,避让白云山和海珠湿地公园,以最大限度保护广州市两大重要的生态区。
地铁公司介绍,根据前期现场踏勘,十一号线线路条件和地下结构工程控制因素十分复杂,侧穿及下穿建筑群基础107处,其中57处区间隧道与楼房桩基冲突,同时9次穿越铁路,12次下穿高架桥,3次穿越珠江,8次穿越既有地铁线路,工程实施风险、拆迁规模和难度大。为此,地铁方面将借鉴已建线的岩溶处理经验,加强地质勘察,调整纵断面深度,减少地面建筑及隧道施工的工程风险,尽早与铁路部门协调,确定穿越铁路地段的工程措施,严格控制沉降。另外,地铁公司还将根据敏感点与线路的距离和振动超标量等指标,分段对隧道增加各种减振设施,确保各敏感点环境振动影响均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 在环境方面,由于广州地铁11号线需要经过白云山和海珠湿地公园而备受关注。

根据工程设计方案,地铁11号线白云山段主要沿广园路建设,并于广园路-麓湖路路口设云台花园站。线路不可避免地要穿越白云山部分范围,涉及范围约1574米,主要沿广园路建设,在广园路-麓湖路路口以隧道形式穿越麓湖景区东北角范围,穿越长度为429米,于广园路-麓湖路口处,沿广园路南侧设云台花园站。为了避免对白云山造成影响,线路调整后将使云台花园站的位置从原云台花园正门向南移150米到广园路上。 地铁11号线还将穿过海珠湿地公园北端新滘路下方,距离海珠湿地公园约为30米,也就是石榴岗站。环评认为,该站靠近海珠湿地公园,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可以将地铁车站与海珠湿地公园融为一体,避免了地铁工程对海珠湿地公园的景观影响。

『柒』 地铁站有哪些环境设施

广告垃圾箱,广告灯箱,宣传栏等

『捌』 请你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地铁地下车站的环境特点

C和D会减小空气流速。流体在经过狭窄通道的时候,流速会增加,压强减小,在经过宽阔通道的时候流速会减小压强会增加。

『玖』 地铁环境控制的主要特点

地铁地下线路是一座狭长的地下建筑,除各站出入口和通风道口与大气沟通以外,可以内认为地铁基本容上是与大气隔绝的。由于列车运行、设备运转和乘客等会散发出大量热量,使得地铁环境具有如下特点:列车运行时产生活塞效应,易干扰车站的气流组织,若不能合理利用,影响车站的负荷;列车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被带入车站;地层具有蓄热作用,随着运营时间的增加,地铁系统内部的温度会逐年升高;当发生火灾事故时,将导致环境恶化,不易救援。

『拾』 上海那个地铁站附近的居住环境最好

6号线云山站,没见过有工厂,校园不知道有没有,路上有卖花鸟的,小区也挺多的,十一时去那转过,环境还可以,车也挺少的,有空看看吧

上一篇:南沙去广州站坐地铁几号线,南沙门地铁站 下一篇:西丽街道到世界之窗怎么走,西丽到世界之窗有地铁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