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的供电,地铁站有电吗

发布时间:2025-07-27 06:53:41

Ⅰ 地铁站站会不会收插座

插座、插头(包括电器)不是危险品,地铁站不会收插座。

Ⅱ 地铁的供电

供电方式一般而言,为减低隧道建造成本,大多地下铁会选择使用第三轨供电方式以缩小隧道断面,不过并非绝对。地铁的供电方式主要如下: 轨道供电,是铁路电气化的方法之一,常用于大众运输系统。第三轨在原有两轨路线侧边新增轨道带电,车辆则利用集电靴获得电力;电流经车轮和运行轨道回到发电厂。第四轨供电除了原有车轮支撑导引用轨道外,另外增设两条轨道各供应直流电正负两极,或者供应三相交流电,但不如第三轨式经济,故不常见。
轨道供电的概念就是在列车行走的两条路轨以外,再加上带电的铁轨。这条带电铁轨通常设于两轨之间或其中一轨的外侧。电动列车的集电装置在带电路轨上接触并滑行,把电力传到列车上。这种集电装置在英语称为“shoe”,中译为“集电靴”。轨道供电系统的电压较接触网系统为小。接触网一般能提供25000伏特或以上的交流电,但第三轨系统最多只能提供约1500伏特的直流电。
第三轨和第四轨:
一般而言,采用轨道供电系统的铁路只设一条带电路轨。这条带电路轨称为“第三轨”。从第三轨取得的电力一般都会经列车的车轮及路轨传回发电厂。
但一些使用橡胶车轮的列车 (如巴黎地铁的部份列车) 并不能让电力经路轨传回发电厂,因此在这些列车行走的路段一般都会再增加一条额外的带电轨道 (亦即“第四轨”) 以作回传电力之用。有趣的是,基于第四轨的另外一些优点 (例如较高的可靠性以及减低信号系统的复杂性),一些使用普通金属车轮列车的铁路系统也会装设第四轨,使供电用和行走用的路轨完全分开。伦敦地铁是最大的第四轨铁路系统。
意大利米兰市的地铁A线则采用了更为特别的四轨系统。在该线部份路段上,两路线轨中间设有一条带电金属条。列车的集电靴是设在“车卡”侧,以配合带电金属条的位置。地上的第三轨则作电流回流之用。值得注意的是,该线北部的路段是采用接触网供电系统的。
轨道供电的优劣:
优点 装置带电轨的成本往往比接触网低,因为接触网需要支架而带电路轨不用。实际上,成本问题是很多轨道供电系统没有转用接触网的主因。 天灾对带电轨的影响较接触网少 (洪水泛滥除外)。 带电轨比接触网更适合安装于净空较小的隧道。 有些乘客认为接触网有碍观瞻,相比之下带电轨的视觉效果较佳。 缺点 暴露户外的带电轨道构成危险:有些企图横过路轨的人便因不幸踏在带电轨道上而触电致死。例如台北捷运淡水线即有平面轨道供电路段,为防止民众误踏而加设严密的铁丝网。 电压问题:带电轨道的电压不能太高,否则电流会在路轨间形成电弧。由于电压不高,故在兴建铁路时每隔一小段便要设立一个电站,以确保电力供应稳定──但这样也加重了成本,因此只适合用在短距离的地下铁或都市内的轨道运输。另外,电压问题亦使高速列车和货运列车不适合于轨道供电系统,故一般速度较低、载重较小的列车 (亦即通常用于大众运输的一类列车)较适合使用轨道供电系统 (但英格兰东南部的铁路干线大规模地采用轨道供电)。 限速:由于集电靴在高速之下难以准确地抓紧带电轨,故采用轨道供电系统的铁路限速不能太高。一般而言,采用轨道供电系统的列车的时速上限是约130公里(70英里) 电流流失:由于带电轨道接近地面,故有时电流流失到地面。一些带电轨道会加上铝条以减少电流流失 (因为铝的传电能力比钢为佳)。然而,由于铝对热力的膨胀反应与钢有所不同,为避免损毁带电轨,带电轨的两旁都必须有铝条栓紧。 缝隙问题:在转辙器、平交道等处,带电轨都必须留下空隙以容许其他路轨穿越其间。一般来说,使用轨道供电的列车都是动车组,列车几乎一定拥有多于一个集电靴,所以空隙不会构成什么问题。但在某些情况下,列车仍有可能因为全部的集电靴都在空隙之中,无法取得电力而不能行动。这时列车需要由其他机车推动、或接驳紧急用电缆到最近的带电路轨上,以取得动力。由于这些事故多于繁忙的交汇处发生,故通常都会导致严重的挤塞及延误。一般在有急转弯的时候,有部分动力缺失是因为集电靴与第三轨之间由空隙导致的。 架空接触网(又称架空电缆)供应电力,是电气化铁路常用的两种供电网络方式之一,也是无轨电车唯一的供电方式。在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架空接触网只有导线的一个电极,电力机车通过受电弓取电,再通过金属轮轨回流到电网中。在无轨电车等使用胶轮的系统中,架空接触网有一正一负两根互相平行的接触导线(简称触线),通过两个集电杆取电并形成通路。
架空接触网的悬挂类型大致为三种:简单悬挂,链式悬挂,刚性悬挂。其中简单悬挂和链式悬挂都是弹性悬挂。相应的架空接触网也根据悬挂类型分别称为弹性接触网和刚性接触网。
简单悬挂
简单悬挂只有导线,没有承力线,优点是结构简单,支柱高度低,支撑点承受的负荷较轻,一般运用于隧道等低净空的场合。在城市轻轨和无轨电车中,也广泛使用简单悬挂。其缺点是跨度小,悬挂点有硬点,且在运行中导线会上下振荡,不适用于高速铁路。
链式悬挂
链式悬挂将导线和承力线之间用悬索连接起来,解决了简单悬挂中跨度小和硬点的问题,因此大量使用在长距离、高速度、大跨度的电气化铁路中。在城市地铁中,如果使用链式悬挂,运行速度有望达到120km/h以上。
刚性悬挂
刚性悬挂是以硬质的金属条(通常是铜条)代替软质的导线的新型悬挂方式。随着材料科学和结构力学的发展,刚性悬挂利用了第三轨供电的接触面积大的优点,而克服了钢轨过重无法悬挂的缺点。城市轨道交通从地下路线开到地上路线时,直接与弹性悬挂的路线无缝对接,不用更换机车。同时,由于刚性悬挂使用集电弓,没有使用集电靴的第三轨容易脱落的缺点,可以达到更高的运行速度。但缺点是由于接触轨与集电弓炭条的接触面积接大,对集电弓炭条的损耗也较大。
与第三轨供电的比较
架空接触网受到隧道净空的限制比较大,在城市地铁的运用当中会受到土建成本的压力。因此已有的城市轨道交通当中,第三轨供电仍然占有较大的份额。然而部分城市轨道交通为了衔接现有的传统铁路,仍会采用架空接触网(例如港铁)。另外,架空接触网可能会使部分人产生视觉—心理障碍,对景观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但是由于第三轨有触电的风险,只能用于封闭路线,因此不适合用于与其他交通路线相交的铁路运输系统中。另一方面,地面重型铁路系统为了高速客运和货运重载的需要,会使用更高的电压,如25千伏的供电系统,如果使用轨道供电会形成电弧,集电弓在列车高速运行的时候也能很好地与接触网接触,集电靴则有机会脱离供电轨。

Ⅲ 地铁靠什么供电

列车受电普遍采用两种方式
1、接触网供电;电压1500V,电网就在列车上方内。
此法安全系数容高,但技术含量大,铺设难度大,费用高昂。
广州、上海等城市的地铁线路用此法。
2、第三轨供电,供电不是列车轨道,而是与轨道平行的第三轨,通常是用较轻的工型钢。但也有例外(北京地铁采用60公斤/米的标准工型钢)。电压750V。
此法不太安全,但价格低廉,技术含量低,易于铺设。
另外,英国伦敦采用四轨供电,即在铁道中央在铺设一条零线轨,是三轨的变种。
建造较早的地铁基本上都是三轨供电。例如:北京、天津、莫斯科、平壤、伦敦、基辅、东京(部分)、大阪(部分)等等

Ⅳ 地铁是用电火车也是电

目前的地铁列车都是以电力为能源行驶的。
火车不一定,电气化铁路上火车都是用电力机车牵引,高铁和动车一般也是用电的,但是国内还有一些施工条件比较复杂、坡降比较大的铁路路段(如山区、偏远地区)的铁路没有电气化,现在内燃机车(以柴油为能源)还非常常见(如京通线上的火车还是内燃机车牵引),火车站的调车机也都是内燃机车(目前电力机车还干不了调车的工作),并且大站会有一些内燃机车用来应急(比如全路或者部分路段电网出现问题的时候、电力机车出事故的时候),甚至有些动车也是内燃动车(如北京的城际S2线)。内燃机车目前正在减少,但是长时间内不会被淘汰。国内目前还有极少数地区,特别是工矿密集但远离城市的地区、非常偏僻的山区还在使用极少量的蒸汽机车(就是老式的烧煤火车)

Ⅳ 地铁是用电的吗

地铁是用电的;轨道供电,是铁路电气化的方法之一,常用于大众运输系统。第三轨在原有两轨路线侧边新增轨道带电,车辆则利用集电靴获得电力;电流经车轮和运行轨道回到发电厂。

第四轨供电除了原有车轮支撑导引用轨道外,另外增设两条轨道各供应直流电正负两极,或者供应三相交流电,但不如第三轨式经济,故不常见。

(5)地铁站有电吗扩展阅读

性能特点

优点

节省土地:由于一般大都市的市区地皮价值高昂,将铁路建于地底,可以节省地面空间,令地面地皮可以作其他用途。

减少噪音:铁路建于地底,可以减少地面的噪音。

减少干扰:由于地铁的行驶路线不与其他运输系统(如地面道路)重叠、交叉,因此行车受到的 交通干扰较少,可节省大量通勤时间。

节约能源:在全球暖化问题下,地铁是最佳大众交通运输工具。由于地铁行车速度稳定,大量节省通勤时间,使民众乐于搭乘,也取代了许多开车所消耗的能源。

减少污染:一般的汽车使用汽油或石油作为能源,而地铁使用电能,没有尾气的排放,不会污染环境。

其他优点:

地铁与城市中其他交通工具相比,除了能避免城市地面拥挤和充分利用空间外,还有很多优点。

1、 运量大。地铁的运输能力要比地面公共汽车大7~10倍,是任何城市交通工具所不能比拟的。

2、准时,正点率一般比公交高。

3、速度快,地铁列车在地下隧道内风驰电掣地行进,行驶的最高时速普遍80公里,可超过100公里甚至有的达到了120公里。

主要功能

客运:绝大多数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都是用来运载市内通勤的乘客,而在很多场合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都会被当成城市交通的骨干。通常,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许多都市用以解决交通堵塞问题的方法。

地铁在许多城市交通中已担负起主要的乘客运输任务,莫斯科地铁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地铁之一,800万莫斯科市民平均每天每人要乘一次地铁,地铁担负了该市客运总量的44%。东京地铁的营运里程和客运量与莫斯科地铁十分接近。

巴黎地铁的日客运量已经超过1000万人次。纽约的地铁营运路线总长居世界第五,日客运总量已达到2000万人次,占该市各种交通工具运量的60%。香港地铁总长虽然只有43.2公里,但它的日客运量高达220万人次,最高时达到280万人次。

Ⅵ 地铁里真的有电吗什么是第三轨

当然有点,两种供电方式:1、接触网供电;电压1500V,电网就在列车上方。
此法安全系数高,但技术含量大,铺设难度大,费用高昂。
广州、上海等城市的地铁线路用此法。
2、第三轨供电,供电不是列车轨道,而是与轨道平行的第三轨,通常是用较轻的工型钢。但也有例外(北京地铁采用60公斤/米的标准工型钢)。电压750V。
此法不太安全,但价格低廉,技术含量低,易于铺设。
另外,英国伦敦采用四轨供电,即在铁道中央在铺设一条零线轨,是三轨的变种。
建造较早的地铁基本上都是三轨供电。例如:北京、天津、莫斯科、平壤、伦敦、基辅、东京(部分)、大阪(部分)等等

Ⅶ 地铁轨道上有电吗

有电。

地铁是用电的;轨道供电,是铁路电气化的方法之一,常用于大众运输系统。第三回轨在原答有两轨路线侧边新增轨道带电,车辆则利用集电靴获得电力;电流经车轮和运行轨道回到发电厂。

第四轨供电除了原有车轮支撑导引用轨道外,另外增设两条轨道各供应直流电正负两极,或者供应三相交流电,但不如第三轨式经济,故不常见。

(7)地铁站有电吗扩展阅读

世界上最早的地铁出现在英国。

19世纪中叶,英国伦敦比以前任何城市发展得都要快。在这庞大帝国的中心,当数以千计的新房屋、商店、办公楼和工厂为日益膨胀的劳动大军而建造起来时,它几乎要爆炸了。这些人需要有比狭窄的街道所能提供的更好的运输工具。

1843年英国人皮尔逊为伦敦市设计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地铁系统,由于种种原因,10年后,英国议会才批准在法林顿和主教路之间修一条长不足6公里的地铁。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地铁初具规模。

1863年1月,“大都会地区铁路”正式开始营业。这也是全世界的第一条地铁。



Ⅷ 地铁是怎么供电的

有两种供电方式复:

1、接触网供电;电制压1500V,电网就在列车上方。此法安全系数高,但技术含量大,铺设难度大,费用高昂。

2、第三轨供电,供电不是列车轨道,而是与轨道平行的第三轨,通常是用较轻的工型钢。但也有例外(北京地铁采用60公斤/米的标准工型钢)。电压750V。

(8)地铁站有电吗扩展阅读

①地铁,英文为Metro 或者Subway,通常指地下铁路,亦简称为地下铁,狭义上专指在地底运行为主的城市铁路系统或捷运系统。

②世界上首条地下铁路系统是在1863年开通的伦敦大都会铁路(Metropolitan Railway),是为了解决当时伦敦的交通堵塞问题而建。当时电力尚未普及,所以即使是地下铁路也只能用蒸汽机车。

③我国北京地铁采用的是750V直流供电电压,上海地铁、广州地铁、深圳地铁等均采用的是1500V直流供电电压。

④第三轨供电,德国的西门子公司于1879年的柏林博览会展示了一列从第三轨取电的样板列车。


参考资料:网络“第三轨供电”

Ⅸ 地铁怎么供电的

按不同的车型供电方式也不一样。从接触导线(接触网)或导电轨(第三轨)将电流引入地铁的装置专称为受流装置或属受流器。受流装置按其受流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a、杆形受流器;b、弓形受流器;c、侧面受流器;d、轨道式受流器;e、受电弓受流器。满意答案热心问友2011-07-03地铁中采用了以电子计算机处理技术为核心的各种自动化设备,从而代替人工的、机械的、电气的行车组织、设备运行和安全保证系统。如ATC(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列车自动驾驶、自动跟踪、自动调度;SCADA(供电系统管理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主变电所、牵引变电所、降压变电所设备系统的遥控、遥信、遥测;BAS(环境监控系统)和FAS(火灾报警系统)可以实现车站环境控制的自动化和消防、报警系统的自动化;AFC(自动售检票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售票、检票、分类等功能。这些系统全线各自形成网络,均在OCC(控制中心)设中心计算机,实行统一指挥,分级控制。

上一篇:王府井地铁站到北苑地铁站怎么走,通州北苑到王府井地铁站 下一篇:从后时门怎么到新宫地铁站,天坛到新宫地铁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