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优缺点是什么,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认知

发布时间:2025-07-28 03:39:15

①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特点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节能、省地、运量大、全天候、无污染(或少污染)又安全等特点,属绿色环保交通体系,特别适应于大中城市。



从已建成的城市轨道交通情况来看,中国大陆内的地铁系统,其技术规范、数据规格、建成效果等都较为统一,在多座城市中应用,可以形成相对完善的标准体系。轻轨系统没有清晰规定,不少火车迷、学者及其相关文献将其标为中运量系统,也有将运行C型或L型地铁车辆的系统称之为轻轨的情况。

(1)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认知扩展阅读

轨道交通覆盖主要廊道与中心体系,至少成为城市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骨干网络,在一些城市,更是成为客运体系中的主体网络,因此,轨道交通的发展不能仅关注其自身的特性,作为相对固化的运输方式,其与相对灵活的地面公交、步行、自行车、私人机动化方式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其运输效果能否完整的实现。

城市轨道交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服务人民群众出行为根本目标,科学编制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② 什么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优缺点是什么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指在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在中国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输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
一般包括地铁和轻轨,以及现代有轨电车。

特点有:

运输能力
城市轨道交通由于高密度运转,列车行车时间间隔短,行车速度高,列车编组辆数多而具有较大的运输能力。单向高峰每小时的运输能力最大可达到6万~8万人次(市郊铁道);地铁达到3万~6万人次,甚至达到8万人次;轻轨1万~3万人次,有轨电车能达到1万人次,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输能力远远超过公共汽车。据文献统计,地下铁道每公里线路年客运量可达100万人次以上,最高达到1200万人次,如莫斯科地铁、东京地铁、北京地铁等。城市轨道交通能在短时间内输送较大的客流,据统计,地铁在早高峰时1h能通过全日客流的17%~20%,3h能通过全日客流的31%。
准时性
城市轨道交通由于在专用行车道上运行,不受其他交通工具干扰,不产生线路堵塞现象并且不受气候影响,是全天候的交通工具,列车能按运行图运行,具有可信赖的准时性。
速达性
与常规公共交通相比,城市轨道交通由于运行在专用行车道上,不受其他交通工具干扰,车辆有较高的运行速度,有较高的启、制动加速度,多数采用高站台,列车停站时间短,上下车迅速方便,而且换乘方便,从而可以使乘客较快地到达目的地,缩短了出行时间。
舒适性
与常规公共交通相比,城市轨道交通由于运行在不受其他交通工具干扰的线路上,城市轨道车辆具有较好的运行特性,车辆、车站等装有空调、引导装置、自动售票等直接为乘客服务的设备,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好的乘车条件,其舒适性优于公共电车、公共汽车。
安全性
城市轨道交通由于运行在专用轨道上,没有平交道口,不受其他交通工具干扰,并且有先进的通讯信号设备,极少发生交通事故。
充分利用空间
大城市地面拥挤、土地费用昂贵。城市轨道交通由于充分利用了地下和地上空间的开发,不占用地面街道,能有效缓解由于汽车大量发展而造成道路拥挤、堵塞,有利于城市空间合理利用,特别有利于缓解大城市中心区过于拥挤的状态,提高了土地利用价值,并能改善城市景观。
运营费用较低
城市轨道交通由于主要采用电气牵引,而且轮轨摩擦阻力较小,与公共电车、公共汽车相比节省能源,运营费用较低。
环境污染低
城市轨道交通由于采用电气牵引,与公共汽车相比不产生废气污染。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还能减少公共汽车的数量,进一步减少了汽车的废气污染。由于在线路和车辆上采用了各种降噪措施,一般不会对城市环境产生严重的噪声污染。

③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与传统交通相比的优点是什么

轨道交通有很多优点:

1、用地省,运能大。一条复线轨道交通线路与一条16车道的公路具有大体相同的运输能力道路的优先权得到了有力保障。

2、运行时间稳定,容易吸引人乘,坐安全事故极为罕见-由于轨道交通采用了更高的技术标准和更严格的管理措施,比公路交通的安全性高得多,世界各国发生城市轨道交通的事故均极为罕见。

④ 什么叫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指在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回。在中国国家答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输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
一般包括地铁和轻轨,以及现代有轨电车。

⑤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1000字认知怎么写


.认识;

•城市轨道交通主要通过合理的客运组织来完成其大容量的客运任务。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是指通过合理布置客运有关设备、设施,对客流采取有效的
分流或引导措施来组织客流运送的过程。
运营管理重在依据质量管理对运营服务过程形成有效的管理。

1.客运组织服务的对象是市内交通乘客,不办理行李包裹托运服务。

2.全日客流分布在时间上有较为明显的高峰(一般为早晚高峰)和低谷之分。

3.全年客流分布在时间上按季、月、周、节假日有较大起伏。轨道交通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首先要分析公共交通运输市场,熟知轨道交通乘客的需求;其次,对自身的服务条件和能力进行评价;最后,根据评审结果策划运营服务过程,制定车站窗口服务标准和行车服务标准,为乘客提供优质服务。运营管理重在依据质量管理对运营服务过程形成有效的管理。轨道交通服务发生在乘客与轨道交通设施、设备和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目的是为了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满足乘客的需求。服务管理是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管理能展示企业形象,是保证企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是城市交通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轨道交通服务发生在乘客与轨道交通设施、设备和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目的是为了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满足乘客的需求。服务管理是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管理能展示企业形象,是保证企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是城市交通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

二,确定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内容
确定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是《标准》编制的一项主要任务。

1)通过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质量规范服务内容

国外先进的服务标准对服务内容通常不进行规定或只进行较少规定,更多是通过服务
质量来规范服务。
这种服务标准可以避免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和不同的服务需求分别规定服务
内容的复杂情况,这为我过指定《标准》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思路:

①运输效率:包括平均乘车距离,服务范围,发车频率,运力,乘坐适合性和可靠性
等会;

②换乘服务:包括不行,自行车,小汽车等交通方式之间的方便换乘,公共交通之间
的换乘等;
③信息服务:包括一般信息,必要信息,非正常状态信息,以及信息交流等。客运服
务应说明信息来源,并向乘客提供有效性,可靠性,及时性的信息;
④时间效率:包括运行时间,行车守时性和准时性,平均候车时间,平均换乘时间;
⑤服务设施:包括服务设施,食品亭,商业和娱乐设施等;

⑥治安与安全:包括治安设备,事故预防,紧急情况预案和紧急响应等;
⑦运营环境:包括通风,震动与噪音,尘土和垃圾,气味,视觉,电磁辐射与干扰等。
2)从乘客的实际需要发规范服务内容
从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质量准则出发,可以直接形成《标准》的部分服务内容,国外发达国家的服务标准还特别关注曾经我们忽视的乘客关怀内容,这将直接史乘客受益。

①乘客关怀。包括向乘客提供适宜或舒适的候车和乘车环境;残疾人,儿童,老年人,
体能障碍者使用的设施设备;询问,投诉和赔偿服务;相应的环境信息,客流信息,对乘客拥有的选择权等进行规定。还对包括对长距离通勤乘客的候车,乘车的舒适性,对骑自行车乘客的乘车和换乘进行规定,充分考虑和关心不同乘客的需要;服务人员精神面貌,服务技能和态度以及服务灵活性等

②企业服务承诺。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机构应就其服务乘客做出承诺,并通过多种方式向乘客和社会公布。出现意外情况或因某种需要,引起服务内容变化火服务质量提高火降低时,要采用服务声明向乘客公示或向社会公布。

1.掌握乘客的心理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及特点

(1)让乘客及时乘上车,是乘客最基本的要求。

(2)关心安全,方便乘行,满足乘客的普遍性需要。

(3)体贴照顾,热情周到,满足乘客的特殊需要。

2.讲究语言技巧

(1)言语亲切

(2)商量口气

(3)言辞委婉

(4)恰到好处

(5)留有余地

(6)语言幽默

(7)注意自责

(8)顾全大局

3.坚持“以理服人,得理让人”的服务原则客运设施的设置及调整

1.导向设施

导向设施的设置主要是根据客流流动的需要,确定导向识别设备的位置。在车站的出入口、
售检票系统处、客运服务中心、楼梯、转角、通道、站台等这些乘客主要经过的地方进行乘
车、出入、进出站等信息的发布。

导向系统设计的要点如下:

(1)全过程、不中断地提供导向信息。

(2)静态导向标志以图形、符号及它们的组合为主。

(3)在满足引导客流功能的前提下,信息量应最小;为避免导向信息被弱化,商品广告应远离导向标志。

(4)考虑盲人乘客、轮椅乘客、不识汉字乘客对导向标志设置的特殊要求。

(5)考虑运营结束后进行保养,维修的方便与经济。

2.
车站售检票系统的布局

车站AFC设备的布局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1)方便乘客
(2)便于管理
(3)对客流起到引导作用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精度的影响因素

1.预测内容包括年度断面流量、全线客流、车站客流、换乘客流量、平均运距等。

2.
预测年限城市轨道交通从开始到建成通车需要5年,通常需要预测建成后25年的客流规模。

3.经济文化因素

4.客流预测模型技术

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一般性原则

1.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是指轨道交通线路、车站、以及乘客需求等的预测都能结合到城市总
体规划中。

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3.
理论先进性和数据累积相结合:是指在丰富、可靠和连续的调查资料基础上,采用先进的
理论方法预测客流。

9.2.1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的特点

1.服务对象的广泛性:包括各地、各阶层和各种职业的固定居民和流动人口。

2.
服务方式的多样性:根本原因在于服务对象的广泛性。

3.服务时间的规律性:每日客流规律和节假日客流规律等。

1.乘客需求是多方面的:购票方便、候车舒适、安全、便捷,车站服务良好等。

2.乘客需求是有层次的:交通工具便利,出行安全、出行服务、环境舒适、受人尊重。

3.乘客需求是不断发展的。主要随经济水平、国家政策、职业变迁等的变化而变化。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管理模式。

结语: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性,建立“以人为本”以乘客为中心的《标准》编制原则和方法,借鉴国外的先进服务理念,提出符合国际服务发展趋势的《标准》的基本内容。同
时,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是与设备,设施,人员,机构,环境和运营紧密相关的工作,不
同的服务机构存在不同的管理模式,《标准》滚定的内容和深度更应具有普遍的意义,要为
进一步制定专用标准规范留有空间。客运服务机构可以根据客运《标准》的原则与方法,结合自身和本地服务特性提出相应标准规范。

⑥ 谈谈你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认识。

1、快速,节能,美观,容积率大,但目前有很多的城市轻轨(地铁)站还没有很好地和公交车站有机的结合。这是最大的不便。但轨道交通的建设周期比较长,都要重新开工,形成一定的规模也要很长的时间,需要一步一步来。

2、轻轨可以代替更多的公交车,提供了出门的方便,对环境也有一定的好处,设计合理,快捷方便,让民众一致认同,就很好了

3、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中国城市规划建设的轨道交通网络总里程已达5000公里,总投资估算将超过8000亿元。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作为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网络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也在快速发展。中国已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0个城市拥有已建成的轨道交通线路,全国规划建设轨道交通网络的城市则已有25个。

⑦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定义是什么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指在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回通系统。答在中国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输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
一般包括地铁和轻轨,以及现代有轨电车。

⑧ 什么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指位于中国城市内部或城市与城郊之间的各种主要以电力驱动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其中包括了地铁、轻轨、单轨,有轨电车及磁悬浮等,有时快速公交也被包括在其中。

⑨ 城市轨道交通的意义及作用

城市轨道交通可以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模与实际需求相匹配、建设节奏与支撑能力相适应。

城市轨道交通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规范有序发展,坚持“量力而行、有序推进,因地制宜、经济适用,衔接协调、集约高效,严控风险、持续发展”的原则。

城市轨道交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服务人民群众出行为根本目标,科学编制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9)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认知扩展阅读:

推进城市轨道交通政策措施落实的方法:

1、完善规划管理规定

严格建设申报条件,提高申报建设地铁和轻轨的相关经济指标,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分别由100亿元、1000亿元调整为300亿元、3000亿元。

2、强化项目风险管控

严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大财政约束力度,严禁违规变相举债,对列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范围的城市,暂缓审批(核准)新项目。坚守安全发展底线,落实城市政府和企业安全责任,坚决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上一篇: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的投稿指南,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官网 下一篇:大行宫乘地铁3号线晨光1865淮扬府,淮扬府附近地铁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