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未来5-10年的规划谁知道……,广州轨道交通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5-07-27 21:26:56
㈠ 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的发展历程
现有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5号线、6号线、8号线、广佛线及APM线,广州地铁总里程260.5KM(包括广佛线广州段,如不包括广佛线则为246KM)。日均客流约为480万人次,并在亚运免费期以784.4万人次的峰值打破全国记录,为解决交通堵塞的问题,广州地铁仍在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工程,正在建设的线路包括 6号线二期、7号线、8号线、9号线、11号线、21号线、广佛线二期(西朗至燕岗段)。经过数次修订,广州地铁的远期规划长度已达751公里。
伴随着地铁线网的延伸,公司一直探索着企业发展壮大之路。尤其是在1999年地铁一号线全线正式通车后,公司审时度势,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企业改革,大胆进行理念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经营创新,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公司步入可持续发展道路创造了条件。
公司坚持建设、运营、资源开发一体化经营模式,能高效地整合各类资源,发挥协同效应,形成了强有力的多条线建设组织协调能力和资源整合集成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建设工期,降低了工程投资,成为国内地铁建设的典范之一。
公司致力于提高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自主创新能力,瞄准世界先进技术的发展方向,不断追求技术进步,开展科技创新。广州地铁二号线是中国第一个轨道交通国产化项目。技术上实现国内五个第一,即第一个应用地铁站台屏蔽门系统、第一个全非接触式IC卡的自动售检票系统;第一个地铁集中供冷系统、第一个架空刚性悬挂接触网技术、第一个使用国产化A型车辆。地铁二号线工程获得国内知名专家的高度评价,被列为2004年度建设部科技示范工程,荣获“2003(首届)全国十大建设科技成就奖”、“2004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特等奖”、“首届国家环境友好工程”等称号。广州地铁三号线在国内首次采用120公里时速快线系统,首次应用移动闭塞信号系统和集成防灾报警等八大系统的主控设备;广州地铁四号线在世界上第一个采用中大运量的直线电机运载系统,并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大运量直线电机车辆研制与开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在全力抓好建设运营的同时,广州地铁积极开展“和谐随地铁延伸”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和谐建设地铁、文明运营地铁目标的实现。
㈡ 广州为什么要大力发展轨道交通
大概是因为快速、载客量大、不堵车、安全等原因吧。
如帮到你,请点采纳,谢谢
㈢ 广州市地铁发展史谁知道谢谢
广州地铁历史大事件
1965年5月 广州市进行第一次地铁规划与地质勘测。 1997年6月28日 广州地铁1号线首段(西朗—黄沙)开通观光试运营。 1998年7月28日 广州地铁2号线动工。 1999年6月28日 广州地铁1号线全线(西朗—广州东站)正式开通运营。 2001年12月26日 广州地铁3号线动工。 2002年12月29日 广州地铁2号线首段(三元里—晓港)开通试运营,与原有的1号线形成“十”字型交叉地下轨道网络。公园前站成为广州地铁系统中第一个换乘车站。 2003年1月19日 广州地铁4号线与广州地铁2号线调整工程(琶洲—万胜围区间)动工、地铁4号线大学城专线(万胜围—新造段)动工。 2003年6月28日 广州地铁2号线(三元里—琶洲)全线正式开通运营。 2004年5月28日 广州地铁5号线动工。 2005年12月26日 广州地铁2号线调整工程(琶洲—万胜围区间)、3号线首通段(广州东站—客村)、4号线大学城专线(万胜围—新造段)开通运营。 2006年8月28日 广州地铁地铁6号线动工。 2006年12月30日 广州地铁3号线(客村—番禺广场、天河客运站—体育西路)、四号线(新造—黄阁)开通试运营。 2007年4月9日 广州地铁2/8号线拆解工程全面动工。 2007年6月28日 广佛城际轨道交通(广佛线)、地铁3号线北延段(机场南—广州东站)动工。地铁4号线一期全线(万胜围—金洲)开通运营,广州地铁开通10周年纪念。 2009年1月15日 3号线北延线首个盾构区间贯通。 2009年4月19日 5号线隧道全线贯通。 2009年5月26日 广州地铁2/8号线延长线首列列车在株洲下线。 2009年7月19日 广州地铁2/8号线工程实现全线隧道打通。 2009年7月22日,广州地铁1号线西朗站加装安全门完工,标志着广州地铁所有车站都设有屏蔽门(安全门)。 2009年9月29日 广州地铁9号线动工。 2009年10月15日 首批市民代表试乘5号线,成为广州地铁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开通新线前请市民进行“挑刺”活动。 2009年10月30日 广州地铁6号线二期试验性开工。 2010年4月8日 广佛地铁首通段隧道全线贯通。 2010年4月20日 3号线北延段全线贯通,同日,3号线首列六节编组列车在广州东站—体育西路区间运行。 2010年4月28日 广州地铁3号线全线都用六节编组B型列车运行,其中也包括了3+3编组,使得“广州地铁三号线是世界最短的地铁”的说法成为历史。 2010年6月25日 广佛地铁首列列车运抵佛山夏南车辆段。 2010年7月22日 广州地铁轮对生产线投产仪式在鱼珠车辆段举行,这标志着车辆轮对生产实现“广州地铁造”。 2010年9月25日 广州地铁新2号线(嘉禾望岗—广州南站)、8号线(昌岗—万胜围)、4号线北延段(黄村—车陂南)开通试运营。 2010年10月30日 广州地铁3号线北延段(机场南—体育西路)正式开通试运营(高增站、机场北站未开通),是时,广州地铁线网的最高票价达到19元。 2010年11月3日 广佛地铁首通段(广佛线)(魁奇路—西朗)、8号线(凤凰新村—昌岗)开通试运营。 2010年11月8日 广州地铁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APM线)开通试运营。 2011年2月24日 APM线海心沙站对公众开放,APM线收车时间从20:00延长到22:30。 2011年6月17日,广州地铁6号线二期正式动工建设。 2011年10月31日,广州地铁取消收取进出机场南站的5元特别费,自此,广州地铁线网的最高票价达到14元(金洲—机场南)。
㈣ 广州地铁,未来5-10年的规划,谁知道……
广州新水巴航线将试运营开通,包括3条新线和5条优化线路,加上原有的4条航线,广州水巴航线总数将达到12条
金沙洲-石围塘-黄沙-西堤、 黄沙-大元帅府-广州塔、 长洲-鱼珠-海心沙3条水上巴士航线试运营开通,
芳村-西堤-天字-大元帅府-中大、 如意坊-大坦尾-石围塘、 海幢-西堤-鳌洲、 鱼珠-军校-新洲-深井、 黄沙-芳村-永兴街等5条优化航线同步开通。
在建六条线路情况
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至2020年,规划的线网将形成以广州为中心,广州至深圳、广州至珠海为主轴,放射与环状相结合的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线网架构,实现珠江三角洲地级以上城市通轨道交通。线网线路全长约586公里。其中:
广州—珠海主轴线长约117.5公里;(中山—江门放射线长约28公里;中山—虎门联络线约64公里。 顺德—东莞联络线约59.6公里; )
广州—深圳主轴线长约132.5公里;(东莞—惠州放射线长约75公里;)
(广佛)—— 广州—肇庆放射线长约109.7公里;
广州:将建交通“巨无霸”(北)
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概念示意图
10年后建成国际空港经济区。近期,广州将重点推进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航空枢纽、广州空港综合交通枢纽、广州空港现代物流枢纽、广州白云空港综合保税区和广州空港商务服务区建设。
广州空港经济区东起京珠高速、西至凤凰南路、北起山前旅游大道、南至北二环,规划面积约288平方公里。空港经济区地跨白云、花都两区,涉及人和、太和、钟落潭、江高、花东、花山、新华、雅瑶等8个街镇。广州空港经济区功能定位是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功能区、珠三角连接世界的空港综合交通枢纽、国家级临空产业基地、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的示范区。
北部的六条 地铁线路
花都 从化
增槎路 石槎路 机场路-白云大道之间 广州大道
三期工程线路长约15.0 km,共设12座车站,起始于文化公园站,线路沿康王北路向北,区间设置华林寺站、陈家祠站。之后线路转到荔湾路,并在西华路口设彩虹桥站。横穿东风西路及高架桥,折向西北并穿流花湖到达西增路,设西村站,与五号线形成T字换乘。线路沿西湾路向北行进,在水泥厂东北侧转向西,穿越增埗河后到达西槎路。在同康路口设鹅掌坦站。沿西槎路向北穿越环城高速公路前,于侨德花园附近设同德围站。之后线路从上埗桥东侧下穿环城高速公路,在横滘村牌坊附近设横滘站,在德康路立交与十二号线的聚龙站形成十字换乘。出聚龙站后线路沿规划石槎路向北延伸。在平沙村北侧约200m设平沙村站。线路在石井镇地域的石沙路东端穿石井河,同时折向西,行进在石沙路上,在其路上的石井中学门口设石井站。之后线路在亭岗村牌坊东侧折向北,转至规划亭岗路上,设亭岗村站。之后,线路行进在石砂路华快三期南侧设置白云湖站。
金沙洲——罗岗
机场——花都 新塘
石槎路 增槎路
内环线 从化 增城 石井(2条)
罗冲围 新市 其他延长。
㈤ 广州交通的发展
http://big5.ce.cn/xwzx/gnsz/gdxw/200609/23/t20060923_8693661.shtml
这是广州的交通发展的蓝图 你去看看
(一)强化区域交通设施巩固广州在全国三大航空枢纽中的地位,最终建成亚太地区大型复合式航空枢纽。构筑广东省高速公路网络中心,珠三角公路客货运输枢纽,实现珠三角2小时生活圈。(二)完善城市路网体系打造机动车交通时空圈,保证重点发展区、重要节点进入高快速路网路系统不超过10分钟,其他地区进入高快速路网路系统不超过20分钟。(三)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内三层、外三层”轨道交通线网将成为公共交通的“主力”:到2010年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将达到250公里左右,内环路以内轨道交通站点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60%以上。(四)公交40~45分钟内贯穿市区。2010年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客运机动化出行的65%以上,2020年占70%以上。沿珠江航道设置水上快速巴士。建设36个轨道换乘枢纽,新增55公里公交专用道。(五)提升客运枢纽设施依托航空、铁路资源,建设新机场、铁路新客站、广州火车站和广州东站4大一级客运枢纽。(六)中心区货运站场迁到城区边建设空港、黄埔、南沙三大国际物流园区以及花都、白云、增城、番禺、芳村五大区域物流园区,建设白云、大朗、沙太、长安、黄埔集装箱、市桥、从化、增城8大综合性货运站。(七)新增25万个小汽车停车位2005年底广州市新七区合法标准泊位达到22万个。规划到2010年,十区(中心组团)新增小汽车停车位25万个,小汽车停车位总数达到53万个。(八)行人过街更安全舒适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完善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设施。2010年前,规划新建立体过街设施60余处,提高过街安全性。(九)内环路内所有路口均有自动信号灯到2010年,完成全市90%定型通车路口的标志标线设置和信号管理;内环路内所有路口均纳入交通自适应信号控制系统。(十)亚运期间运动员30分钟内到赛馆市区观众到达市区范围内的场馆出行时间不超过60分钟
㈥ 广州交通发展详细历史
这是广州的交通发展的蓝图 你去看看 (一)强化区域交通设施巩固广州在全国三大航空枢纽中的地位,最终建成亚太地区大型复合式航空枢纽。构筑广东省高速公路网络中心,珠三角公路客货运输枢纽,实现珠三角2小时生活圈。(二)完善城市路网体系打造机动车交通时空圈,保证重点发展区、重要节点进入高快速路网路系统不超过10分钟,其他地区进入高快速路网路系统不超过20分钟。(三)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内三层、外三层”轨道交通线网将成为公共交通的“主力”:到2010年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将达到250公里左右,内环路以内轨道交通站点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60%以上。(四)公交40~45分钟内贯穿市区。2010年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客运机动化出行的65%以上,2020年占70%以上。沿珠江航道设置水上快速巴士。建设36个轨道换乘枢纽,新增55公里公交专用道。(五)提升客运枢纽设施依托航空、铁路资源,建设新机场、铁路新客站、广州火车站和广州东站4大一级客运枢纽。(六)中心区货运站场迁到城区边建设空港、黄埔、南沙三大国际物流园区以及花都、白云、增城、番禺、芳村五大区域物流园区,建设白云、大朗、沙太、长安、黄埔集装箱、市桥、从化、增城8大综合性货运站。(七)新增25万个小汽车停车位2005年底广州市新七区合法标准泊位达到22万个。规划到2010年,十区(中心组团)新增小汽车停车位25万个,小汽车停车位总数达到53万个。(八)行人过街更安全舒适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完善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设施。2010年前,规划新建立体过街设施60余处,提高过街安全性。(九)内环路内所有路口均有自动信号灯到2010年,完成全市90%定型通车路口的标志标线设置和信号管理;内环路内所有路口均纳入交通自适应信号控制系统。(十)亚运期间运动员30分钟内到赛馆市区观众到达市区范围内的场馆出行时间不超过60分钟
采纳哦
㈦ 广东地铁发展史
广州地铁的发展史以及规划广州地铁文化
广州地铁于1993年底开始动工兴建一号线,历时5年时间,于1998年全线建成通车,西至西朗站,东到广州火车东站,全长18.5公里。目前广州地铁已开通了四条线路。二号线从三元里到万胜围,经过一号线的公园前站,可与一号线换乘。三号线形状成“Y”字型,被分成两条线路,分别是番禺广场到天河客运站和广州火车东站到林和西站。前者经过一号线的体育西路站,可与一号线换乘;后者的终点站与一号线的广州火车东站相同,亦可换乘一号线。四号线一端与二号线的万胜围站相连,终点站是黄斓站。
㈧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及分析是什么
随着多个城市交通状况的恶化,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建设已得到各级政府重视。根据现有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国各城市公共交通平均出行分担率要比“十一五”末明显提高,并鼓励有条件的大城市发展高效铁路。
目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正迎来黄金发展期。伴随投资额度的加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将成为继铁路大规模投资之后新的投资热点,成为“十二五”基础建设投资新增长点。随着中国轨道轨道交通正逐步进入稳步、有序和快速发展阶段,轨道交通行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也逐步显现出来。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研究显示: 2009-2013年,我国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逐年增长,年复合增长率为24.23%。2013年,为2408公里,同比增长17.01%。
且单条线路的平均长度整体呈增长趋势,从2010年的27.76公里增长到2012年的29.83公里。2013年,平均线路长度为29.73公里,较上年有所下降。前瞻产业研究院轨道交通行业报告分析显示:在我国轨道交通建设中,地铁建设占主导地位。
2010-2013年,我国地铁运营里程逐年增长,占城轨交通的比重有所提升。2013年,地铁运营里程为2050公里,占城轨交通的比重达到85.13%。在客运量方面,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市场份额也有所上升。
2009-2013年,我国城市客运量中,公交客运量的占比有所下降,但市场份额始终在60%以上。出租车客运量整体呈下降的趋势,2013年为31.32%,但下降幅度较小。而轨道交通的客运量占比呈上升的趋势,2013年达到8.51%,但市场份额仍然较小。城市客运轮渡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且逐年下降,2013年仅为0.08%。
㈨ 广州地铁的现状及未来规划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地铁行业发展前瞻及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广州或将规划新建16条地铁线路,432.6公里的轨道贯通南沙自贸区、白鹅潭、广州南站、广州北站等多个重点区域,总投资估算2976亿。但有知情人士透露,考虑到增加的线路规划还不稳定,还需经过专家评审,以及进一步论证、修改,可能跟最终规划会有较大出入。
未来十年,广州或将规划新建16条(段)地铁线路,长度为432.6公里。而目前已开通运营的线路246.2公里、在建线路259.8公里以及国家批复近期建设线路43.2公里,长度合共549 .2公里。如果全部建成,10年后广州地铁总长度将达981.8公里。这意味着,届时地铁长度将是目前已开通长度的4倍,即使相比较现有、在建及近期批复的线路,届时也将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