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铁路的2020年我省铁路发展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
发布时间:2025-07-26 20:25:29
❶ 据报道,2005~2020年长江三角洲各城市间将建设5条城际轨道交通线,形成沪宁杭“1至2小时快速交通圈”.
(1)从图上看,②③两条轨道交通路线走向与现有铁路不同.
(2)可以从运行速度、运量和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如:城际轨道运输速度快,运量大,可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交流和发展.
(3)京沪高铁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是节约土地资源,同时也方便地面车辆和行人出行,“以桥代路”保证路基的零沉降,运行安全,可延长高铁使用时间.
故答案为:(1)②③;(2)速度快,运量大,可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交流和发展;(3)C.
❷ 珠三角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的介绍
珠三角城际快速轨道交通是中国广东省一个计划中并正在逐步实施的城际轨道交通系版统。此综权合运输体系将以广州为中心,并衔接包括香港和澳门在内的珠江三角洲地区[1]。2005年3月16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环渤海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2]。截至2009年8月,目前规划的线路已达23条(包括建造中之线路),铁路网总长达到1890公里,预计到2030年珠三角地区将建成基本覆盖所有县级以上城镇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3]。而这些城际轨道交通线的建设及营运,由广东省政府投资设立的国有独资有限公司——广东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公司负责。
❸ 常州建了BRT了,还建不建地铁啊
我前年的扬子晚报上提到在2009年初步规划4条左右轨道交通(也只不过是一个方案)。另外现在好象已经开工了苏州-上海的《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的建设。
长三角地区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启动
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建设的大幕终于拉开:未来15年内,长三角地区将建5条城际轨道交通,总里程达815公里,形成以上海、南京和杭州为中心的“1至2小时快速交通圈”。
按照规划,将建设的5条城际轨道是:
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上海城际轨道交通线,全长295公里;
上海-嘉兴-杭州城际轨道交通线,全长160公里;
杭州-绍兴-宁波城际轨道交通线,全长158公里;
常州-江阴-常熟-苏州城际轨道交通线,全长124公里;
苏州-嘉兴城际轨道交通线,全长78公里。
据悉,这5条城际轨道将分2010年和2020年两个阶段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统一规划,分期建设,逐步建设投产。2010年是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建设的阶段目标节点。2010年将建成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上海城际轨道交通线、上海-嘉兴-杭州城际轨道交通线,构筑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的主轴。到2010年,区域城际轨道交通营业里程达到455公里。2020年前,建成常州-江阴-常熟-苏州、苏州-嘉兴、杭州-绍兴-宁波城际轨道交通线。
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列车时速250公里至300公里之间,并真正实现公交化运行,将推出小编组、高密度公交化列车,尤其是高峰时段密集到发。因此沪宁杭城际列车设计列车编组为初期6~8辆,远期12辆,列车运行最短间隔为3分钟。沪宁城际直达列车旅行时间80分钟,大站停列车旅行时间96分钟;沪杭城际直达列车旅行时间45分钟,站站停列车旅行时间60分钟以内,将大大缩短沿线城市间的时空距离。
据悉,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建成后,铁路运输分工将更加合理和细化,实行客货分线。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将全部是快速客运专线,主要开行江浙沪地区城市密集地区城际间的中短途快速旅客列车,兼顾借道开行的跨区域长途快速旅客列车;既有的沪宁、沪杭、杭甬线将以货车为主,同时开行少量的普速中长途直通客车。
❹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交通
2009年,长三角地区公路总里程达26.2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达7821公里,同比增长0.77%和5.21%,内河航道总里程达43621公里。长三角港口吞吐量为27.06亿吨,比上年增长12.97%。
2009年,长三角地区共完成客运周转量3578.3亿人公里,占全国的14.44%,其中公路完成2011.2亿人公里、铁路完成653.7亿人公里、水运完成15.1亿人公里,分别占全国的比例为14.95%、8.3%、21.88%;完成货运周转量25250.2亿吨公里,占全国的20.83%,其中铁路完成672.2亿吨公里、公路完成2403.8亿吨公里、水运完成21637.8亿吨公里,分别占全国的比例为2.66%、6.61%和37.67%。
随着十五规划内长江三角洲快速干道网的建成,将形成以沪宁杭三个中心城市为节点,相互构成一个大三角的高速公路网,这必将带动沿线各节点城市的新一轮发展。特别是宁杭公路的建成将极大地促进湖州的经济发展。还有沿海大通道的建设对杭州湾沿岸城市(绍兴、嘉兴)也有着巨大的带动作用。另外,大小洋山深水港的建设将使得上海真正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同时也将带动舟山群岛(如岱山)和芦潮港等地区的港口加工业的兴起。崇明越江工程的启动不但将使崇明岛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会带动整个苏北经济的腾飞,从而使得整个长江三角洲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京沪铁路、沪宁高铁、宁杭高铁、京沪高铁、合福高铁、宁安高铁、沪昆高铁(包括杭长高铁、沪杭高铁)、宁启铁路、沪杭铁路、金温铁路、浙赣铁路、合宁客运专线、合武客运专线、合九铁路、铜九铁路、甬台温铁路、新金温铁路、温福铁路、新长铁路、陇海铁路、沪通铁路(建设中)、连盐铁路(建设中)、江苏沿海铁路(建设中)、连淮扬镇铁路(建设中)、杭黄高铁(建设中)、徐宿淮盐铁路(建设中)、商合杭高铁(建设中)。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地铁城市运营线路首条地铁开通时间线路长度上海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
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
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
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
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
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
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
上海轨道交通8号线
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
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
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
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
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
上海磁浮示范运营线
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在建)
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南延(在建)
上海轨道交通8号线三期(在建)
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三期东延(在建)
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二期(在建)
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二期、三期(在建)
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西延(在建) 1993年5月28日567公里(已运营) 南京南京地铁1号线
南京地铁2号线
南京地铁3号线
南京地铁10号线
南京地铁S1号线
南京地铁S8号线
南京地铁4号线Ⅰ(在建)
南京地铁S1号线Ⅱ(在建)
南京地铁S3号线(在建)
南京地铁S7号线(在建) 2005年4月10日225.4公里(已运营)杭州杭州地铁1号线
杭州地铁2号线
杭州地铁4号线
杭州地铁5号线(在建)
杭州地铁6号线(在建) 2012年11月24日 75.9公里(已运营)无锡无锡地铁1号线
无锡地铁2号线 2014年7月1日56公里(已运营)苏州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
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
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在建)
苏州轨道交通7号线(在建)
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在建)
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北延(在建) 2012年4月28日52公里(已运营) 宁波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
宁波轨道交通2号线
宁波轨道交通3号线(在建)
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在建) 2014年05月30日49.22公里(已运营)徐州徐州地铁1号线(在建)
徐州地铁2号线(在建)
徐州地铁3号线(在建) 正在建设温州温州轨道交通1号线(在建)正在建设常州常州地铁1号线(在建) 正在建设合肥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在建)
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在建)
合肥轨道交通3号线(在建) 正在建设芜湖芜湖轨道交通1号线(在建)正在建设
❺ 江苏铁路的2020年我省铁路发展规划
江苏交通运输这五年·铁路篇
9月21日,“复兴号”在京沪线全面开跑,包括南京、徐州、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等京沪沿线城市,一举进入时速350公里高铁时代。在中国最繁忙的高铁线飞驰着完全国产化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带给人们的是专业,是实力,是希望!
近来,江苏陆续开工建设连盐、沪通、青连、连淮扬镇、宁启二期、徐宿淮盐和连徐高铁等重大项目。目前,江苏境内建成铁路里程2791公里;在建铁路总里程达到1276公里,总投资规模达1800亿元,其中高铁建设里程达到800公里,占在建里程的63%。让人无比欣喜和期待的是,这些项目均能在“十三五”期间建成通车,届时,省内宿迁、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南通等7个设区市将正式融入长三角高铁网。
❻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长三角城市轨道交通二维码互联互通的经济意义
长三角城市轨道交通二维码互通互联,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有利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❼ 城际轨道是什么玩意
城际轨道交通是指以城际运输为主的轨道交通客运系统。城际轨道交通包括各种类型的城际铁路(轨道)线路及运营的城际列车,在干线铁路中增开的城际捷运列车也属于城际轨道交通的范畴。城际轨道交通不是单指城际铁路,而是指一个完整的城际轨道运输系统。
(7)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扩展阅读: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前称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的城际轨道交通系统。此运输系统致力于形成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主要枢纽,覆盖区域内主要城镇,便捷、快速、安全、高效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以实现以广州为中心、主要城市间1小时互通,以及珠江三角洲中部、东部和西部都市区内部1小时互通。
截止目前,珠三角城际已开通4条线路(72个车站),里程达419千米。同时,为拓展线网覆盖面、实现主要城市间1小时互通的目标,珠三角城际仍在进行大规模的新线建设。根据规划,珠三角城际远景里程将达到1890千米。
❽ 未来几年高铁规划
中国高速铁路建设规划:
1、部规划建设的“四横四纵”高速铁路客运网骨架为:
1.1“四纵”客运专线
(1)北京—上海:全长约1318公里,纵贯京津沪和冀鲁皖苏四省,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
(2)北京—武汉—广州—深圳:全长2260公里,连接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
(3)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全长约1700公里,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秦皇岛—沈阳已于2003年建成。
(4)杭州—宁波—福州—深圳:全长约1600公里,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
1.2“四横”客运专线
(1)徐州—郑州—兰州:全长约1400公里,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
(2)杭州—南昌—长沙:全长约880公里,连接华中和华东地区。
(3)青岛—石家庄—太原:全长约770公里,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
(4)南京—武汉—重庆—成都(宁汉蓉):全长约1600公里,连接西南和华东地区。
1.3 几个重要路段客运专线
向莆铁路自南昌枢纽引出,经江西抚州、福建沙县至莆田(福州),全长约560公里。这条铁路将构成我国中西部地区至东南沿海新的、路程更短的通道。还有九江南昌、海南东环、南京杭州、南京安庆、成棉峨、长春吉林等客运专线铁路。
1.4 区域城际轨道交通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城际轨道交通,覆盖区域内主要城镇。
(1)长三角: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形成“Z”字型主骨架,连接沪宁杭周边重要城镇的城际铁路客运网络。
(2)珠三角:以广深、广珠;两条客运专线为主轴,形成“A”字型线网,辐射广州、深圳、珠海等9个大中城市,构建包括港澳在内的城市1h经济圈。广深客运专线长度约105km;广珠城际轨道交通含江门支线约143km。
(3)环渤海: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北京—天津为主轴进行建设,形成对外辐射通路。京津城际轨道交通约115km。
NO.1-京沪高速铁路 简称:京沪高铁,英文:Beijing-Shanghai High-speed Railway。从北京出发的中国两条最长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是和京港高速铁路。
京沪高速铁路位于中国东部地区的华北和华东地区,两端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个经济区域,全线纵贯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辖市和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所经区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5%,人口占全国地26.7%,人口100万以上城市11个,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43.3%,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和最具潜力的地区,也是中国客货运输最繁忙、增长潜力巨大的交通走廊。沿线以平原为主,局部为低山丘陵区,经过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北京——济南属冀鲁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地势为两端高、中间低,团泊洼一带为全线最低处;济南——徐州属鲁中南低山丘陵及丘间平原,地形起伏较大,泰安段为全线海拔最高的区段;徐州——上海线路主要通过黄淮、长江三角洲平原区,局部(蚌埠——丹阳)通过阶地垄岗、低山丘陵。沿线的工程地质条件主要是软土、松软土分布广泛,尤其是武清——沧州松软土、丹阳——上海软土,埋深变化大,软土层厚、强度低,工程性质差。设计最高运行时速380km,初期运营时速380km,列车最小追踪间隔按3.5min设计。预计京沪高速铁路建成后,列车以时速380km运行,北京南——上海虹桥站全程运行时间为3h45min;以时速350km运行,运行时间为3h58min;以时速300km运行,运行时间为4h37min。年客运输送能力双向达到1.6亿人次。
北京南站、廊坊站、天津西站、天津南站、沧州西站、德州东站、济南西站、泰安西站、曲阜东站、(滕州东站)、枣庄站、徐州东站、宿州东站、蚌埠南站、(定远站)、滁州南站、南京南站、镇江西站、常州北站、无锡东站、苏州北站、昆山南站、虹桥站。
NO.2-京福高速铁路
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铁道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签署的《关于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新一轮铁路建设的会议纪要》(以下简称《纪要》)日前正式印发,《纪要》中明确了未来几年里福建铁路的谋篇布局,泉州向北至北京,向西至昆明以及省内往来福州、厦门、漳州、龙岩等地都将有高速铁路的支撑。
《纪要》中最引人关注的一条铁路规划就是京福高铁项目,“建设从京沪高速铁路的安徽蚌埠站引出,经合肥、铜陵、绩溪、黄山,江西上饶,至福建武夷山、建阳、建瓯、南平、古田、闽清、福州铁路,加快前期工作,使其成为北京至福州的铁路快速大通道,按时速300公里及以上、双线电气化标准设计”。
按照规划,京福高速铁路和杭广高速铁路南三龙段将在2010年正式动工建设,并在新南平站设立联轨站,这条快速通道将串联起福建、江西、安徽、江苏、山东、河北和北京等多个省市。实际上,安徽的一部分、江苏、山东、河北和北京区间的铁路完全是京沪高速铁路的线路,京福高铁实际规划建设的区间集中在安徽和福建两省。
京福高铁,预计今年会开工,按时速350公里、双线电气化标准设计。建成后,从福州坐火车到北京,将从目前的19小时15分钟缩短至不到10小时。这条铁路设计时速350公里,是与目前已投入使用的京津城际铁路一样标准的高铁。京福高速铁路的起点是北京,经过合肥、武夷山,终点福州,建成后,从福州坐火车到武夷山,只需一个多小时。记者了解到,我省将启动的新一轮铁路十大项目,从今年开始至2012年全部开工建设,其中赣龙铁路新建双线、漳州港尾铁路将于2009年开工建设,赣龙铁路新建双线走向与原赣龙铁路走向基本一致。浦城—建宁—龙岩—梅州、南平—三明—龙岩铁路预计于2010年开工建设。泉州—长汀、衢州—宁德快速铁路将于2011年开建。沿海城际高速铁路、沿海货运专线预计将于2012年开工建设,其中沿海城际高铁设计时速为350公里,该铁路起于宁德,经福、泉、厦,止于漳州。
NO.3-昆台高速铁路
同时,另一条连接大陆台湾的高速铁路——昆台高速铁路也将建设。其中,建段的赣龙铁路复线将于明年立项,2009年开工建设。
昆台高速铁路将经昆明、贵阳、湖南郴州、江西赣州至福建龙岩和厦门,设计时速200公里。是一条电气化双线铁路。
昆台高铁大陆段也预留了出口,为将来台海通道做准备。福建将按电气化标准改建漳泉肖铁路为时速200公里的高速铁路,为昆台铁路预留漳州和泉州肖厝港的出口。
NO4-杭广高速铁路
Hangzhou - Guangzhou HIghspeed Railway
杭广高速铁路是海西“两纵五横”铁路的其中一纵。3月8日,铁道部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关于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新一轮铁路建设的会议纪要》,根据铁道部规划,杭广高速铁路正线全长约1121公里,全线为新建双线,设计时速350公里,初期运营时速300公里。届时,从杭州到广州只需约4个小时,广州到上海只需约4个多小时(杭州--金华--遂昌--龙泉--松溪--建瓯--南平--沙县--三明--永安--漳平--龙岩--永定--梅州--广州),并尽快安排前期工作,使其成为杭州至广州铁路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长三角”经海峡西岸经济区至“珠三角”最便捷的快速通道。目前,杭广线福建段工作已全面展开。
杭广高速铁路将全线铺设无缝线路和无碴轨道。铁路线路、牵引供电、通信信号等基础设施,采取多种减振、降噪、低能耗、少电磁干扰的环保措施。全线实行防灾安全实时监控,由集行车控制、调度指挥、信息管理和设备监测于一体的综合自动化系统统一指挥,大致与在建的京沪高速铁路和规划中的京福高速铁路一样设计标准。以确保实现高速度、高密度、高舒适性、大能力、强兼容、高正点率、高安全性的现代化旅客运输。
NO.5-山东在建和新开工14条铁路干线筹资方案出笼
2009年05月07日10:43 来源:《大众日报》
未来7年,总投资达 2200 多亿元,新建、改建里程增加到 4300 多公里的山东省铁路投资建设方案今天敲定。 按照铁路建设“ 两步走”规划,从去年到 2012 年在建和新开工的14 条干线铁路项目的资本金,由铁道部出资 70%、山东省出资 30%组成。其中,山东省出资部分,再按 6.5 : 3.5 的比例由省、 市两级政府筹集,注入山东铁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投”公司),铁投公司作为山东省出资人代表,与铁道部合资合作进行铁路建设。
“由于国家调整了铁路网建设规划,未来7年,山东省新建、改建铁路里程由3800 公里,增加到4360 公里,总投资由1500 亿元增加到 2200 多亿元。”在 5月6日召开的全省铁路建设领导小组会议上,省发改委主任费云良介绍。按照分步实施方案,山东省铁路建设将完成京沪高铁客运通道、德龙烟能源通道、青烟威荣城际铁路通道、太青客运通道、青日连沿海通道、 山西中南部煤炭通道等六大通道,涉及 14 条铁路项目,建设总里程 3260 公里,总投资 1964 亿元。到2012 年, 14 条铁路建成后,全省铁路里程将达到 5100公里。
在建和新开工的 14 条铁路建设项目中,除菏兖日电气化改造项目和京九铁路电气化改造项目全部由铁道部投资外,其余12个项目皆由部、省共同投资建设。按照铁道部与山东省达成的铁路建设资本金筹措方案,12条铁路建设的资本金,按部、省7:3比例分担。今年在建和新开工项目两项合计,山东省承担资本金258亿元。
资本金之外,山东省还要承担 14条铁路的土地征用和拆迁补偿费用。记者获悉,14 条铁路建设项目约需征用土地 15万亩,征地补偿费约 134亿元,拆迁补偿费约92亿元。
对于山东省承担的 30%资本金部分,除企业出资外,省级承担 65% ,出资 146亿元;17 市承担 35% ,出资 80 亿元。记者了解到,省里出资的 146 亿元,由发改委、财政厅、交通厅、山东高速集团共同筹措,相关资金来源目前已基本落实;17 市共同出资的 80 亿元,今年需到位 50 亿元,明年到位30亿元。(
❾ 长三角与珠三角未来发展的规划纲要
(一)长三角经济区的一体化进程正步入“快车道”,是2005年年前在南京召开的第五次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上形成的共识。长三角区域合作涉及交通、旅游、生态环境治理、信息资源共享、人力资源等广泛领域,硕果累累。
区域交通体系日臻完善。围绕国家长三角高速公路和城际轨道交通规划,沪苏浙将重点推进高速公路和铁路项目的衔接,2005年底将完成《长三角综合交通规划方案》。在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启动方面,上海至南京城际轨道交通项目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及审查工作已经完成;宁杭城际铁路项目前期研究工作也已开始;上海—南通铁路预可行性报告编制完成,崇明至启东过江通道工程可行性报告和相关专题研究工作也已完成。
“无障碍旅游区”雏形初现。通过积极完善旅游合作协调机制,沪苏浙加大了旅游市场拓展和项目开发合作的力度,共同构建“长三角无障碍旅游区”。2005年7月,国家旅游局批复将三省市编制的《长三角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作为重点项目,纳入全国“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计划中。三省市正积极创造条件促进长三角区域内旅游专业人才的柔性流动,相互认可业务资质证书,实行导游管理信息、执法信息的共享。
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进。以规划编制、联合治理太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三省市共同开展了长三角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2005年10月,国家环保总局召开长江中下游水污染防治规划编制会议,标志沪苏浙之间又一个环保合作项目即将启动。
信息共享平台不断拓展。《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信用体系建设区域合作推进方案》提出“信用长三角”,力求实现三省市网络信息共享平台的试运行、三地信用工作信息的相互交流、企业信息的相互查询。目前已确定了“长三角”信用体系建设区域合作的工作目标:力争2006年前,共同制定区域内三方信用信息标准,完成信用信息的分级管理,实现基本信用信息的共享和信息定期更新机制,制定信用服务机构跨省市服务导则和建立信用服务机构失信通报制度;争取2007年前,建立针对企业和个人的联合奖惩机制;争取2010年之前,形成较为完善的区域信用管理政策法规体系。
背景链接
已建与在建交通工程纵横成网初步形成上海与江苏5个接口32条车道、上海与浙江4个接口26条车道、江苏与浙江5个接口24条车道的衔接,杭州湾跨海大桥北接线延伸江苏项目也已初步衔接。沪苏浙高速公路继上海、浙江开工建设后,江苏段2005年7月正式开工。继沪宁高速、沿江高速公路后,由苏州通往上海的第三条高速公路———苏沪高速公路2005年9月建成通车。上海接启东的崇明过江工程已开工建设。
“联合促销”成为旅游合作特色三省市联手以“同游江浙沪,阳光新感受”为旅游促销口号,利用上海大都市、苏州园林和浙江山水组合出中国东部旅游产品,在西班牙、埃及等地的推销产生了轰动效应。同时,在国际国内各种旅游交易会上组织了联合展台,突出展示了中国东部精彩旅游的共同形象。
合力推进环境保护成为共同选择国家《太湖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的实施由于三省市协调合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长三角近海海洋生态建设行动计划”的共同实施,有效加强了海洋环境检测体系建设、赤潮防治和海洋废弃物倾倒管理;在探索建立区域污染联防机制、区域信息沟通和通报机制、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技术交流机制等方面有了令人满意的进展,尤其对遏制江苏、浙江两省交界断面水质突发性污染事件效果显著。
交流合作领域不断扩展至年底前已有《长江三角洲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研究报告》、《对区域产业布局和协作发展的建议》等合作方案;三地还成立了长三角城市物流信息一体化工作推动小组,上海、南通等地已经开始物流信息一体化的合作试点。
(二)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和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改革开放30多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锐意改革,率先开放,开拓进取,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珠江三角洲地区正处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率先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推进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建立创新型区域;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率先构建和谐社会;着力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率先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加强与港澳合作,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率先建立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以国务院批复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要求广东“科学发展,先行先试”为契机,积极探索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一是推进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探索社区管理新体制。通过整合基层各类资源,协助珠三角地区各级政府在街道、镇建立“一站式”社区政务服务中心,理顺政府及其派出机构与居民委员会的关系。引导和协助业主组建业主委员会,建立居民委员会指导和监管业主委员会的机制。二是创新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办法,鼓励社会组织参与提供公共服务。简化社会组织注册登记办法,探索社会组织特别是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直接向民政部门申请成立,放宽异地商会成立条件,社区社会组织实行备案制。推动建立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制度、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制度。出台了社会组织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创新社会组织党建管理体制,在各级登记管理机关设立社会组织党工委。三是积极培育专业社会工作队伍,建立社工引领志愿者服务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机制,实现社会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力争到2020年底,社会工作者数量达到总人口的千分之二。争取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广东省志愿服务条例》,以2010年亚运会为契机,广泛发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志愿者组织,提供志愿服务。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珠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多,外向型企业多,对外依存度高,受到的冲击比较大。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通过发展促增长、调结构、保民生,把扩大内需与经济增长、社会建设、民生改善更好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开放水平,这是克服面临困难、实施规划纲要、保证珠三角长远发展的基础。
❿ 南京到上海的轻轨
还是城际铁路实在点,近期会有着落~~
1.城际铁路
上海-南京最快1.5小时到达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1日15:25 新民晚报
本报讯(记者金志刚)全长300公里的沪宁城际铁路今天在南京开工。工程将力争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前建成通车,届时将实行公交化、24小时运营,最短发车间隔接近3分钟,从上海到南京最快1.5小时到达。
每15公里设一站
沪宁城际全线在上海市境内32公里,江苏省境内268公里。根据规划,沪宁城际将设31个站点。
沪宁城际和京沪高铁不同,线路将基本与现有沪宁铁路平衡,沿线站点设置也较多,主要是为了服务区域内交通,所以车站会尽量靠近城镇人口密集区设置。建成初期,沪宁城际平均每15公里设一站,建完第一年预计运送旅客人数将达3000万人次。
运营方式分3种
沪宁城际铁路建成后,将实行公交化发车,在客流高峰时期最短发车间隔3分钟左右,并实行24小时运营。通车后时速达到200公里—250公里,从南京到上海只需约1.5小时。
这条新建铁路运营方式和建设中的京沪高速铁路将相仿,即分3种方式——
■“直达”:如上海-南京等;
■“大站车”:如上海-苏州-无锡-镇江-南京等;
■“站站停”:即沿途不论站大站小,一律停靠。
“铁三角”快速交通
除了沪宁城际铁路外,宁杭城际铁路、沪杭城际铁路也将陆续开工,由城际铁路串起的“铁三角”快速交通模式将最终确立,整个长三角地区将实现“一小时都市圈”。
城际交通网络的健全将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使“家住在苏州,上班在上海”“白天无锡上班,晚上上海看戏,深夜回家睡觉”变得更具操作性。
(http://news.sina.com.cn/c/2008-07-01/152514100298s.shtml)
2.轻轨
核心提示
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建设的大幕终于拉开:未来15年内,长三角地区将建5条城际轨道,交通总里程达815公里,以上海、南京和杭州为中心的“1至2小时快速交通圈”可望形成。
正在筹建长三角城铁公司沪宁杭出发2小时任意到达这是长江三角洲城际铁路公司筹备组组长李庆鸿19日在沪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国际峰会”上透露的信息。
李庆鸿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及其项目筹备》的专题发言中说,2005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环渤海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2005年——2020年),以此为标志,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建设拉开了序幕。根据规划方案,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以上海为中心,沪宁、沪杭(甬)为两翼的城际轨道交通主构架,覆盖区域内主要城市,基本形成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1至2小时都市圈。到2020年,长三角地区城际轨道交通总里程达到815公里。5条城轨2条过杭州杭嘉沪线5年内建成
在规划方案中,将建设5条城际轨道,分别是:南京——镇江——无锡——苏州——上海城际轨道交通线,全长295公里;上海——嘉兴——杭州城际轨道交通线,全长160公里;杭州——绍兴——宁波城际轨道交通线,全长158公里;常州——江阴——常熟———苏州城际轨道交通线,全长124公里;苏州———嘉兴城际轨道交通线,全长78公里。根据规划,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将分期建设,到2010年,南京——镇江——无锡——苏州——上海线和上海——嘉兴——杭州线建成通车,构成长三角城际交通网主轴;到2020年,余下3条线建成。时速250公里至300公里四大经济板块由此催生
李庆鸿介绍说,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不同于既有的沪宁、沪杭铁路线,也不同于城市内的地铁和轻轨,其功能定位是运送城际旅客和区域性快速运输专网,实行公交化运行,运行时速在250公里到300公里之间,从上海到南京只需80分钟左右。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城镇部分最密集、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区域内城市化水平在60%以上,经济联动效应明显,人员流动频繁,商务通勤、旅游休闲的客流量逐年增加。2004年区域内完成客运量突破20亿人次。据预测,到2010年,这一数字将增长到30.5亿人次,2020年将达到55亿人次。2010年世博会期间,上海还直接面临着7000万参观人次的交通压力。而长三角地区现有的铁路、公路运能已趋饱和,特别是沪宁、沪杭铁路利用率已达到100%,高速公路运量也已超过设计承载能力,严重塞车经常发生。
业内专家分析,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建设有两大意义:一是缓解这一区域交通运输紧张状况。据预测,到2020年,城际轨道交通承担的客流近4.5亿人次。二是在推动区域城市化、城镇一体化进程的同时,将改变长三角经济格局,二线城市与区域中心的距离大大缩短,其地位将获得提升,相反,现在的“次中心”城市的地位将有可能被弱化。有专家预测,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将加速长三角“板块经济”的分化和形成:这一地区很可能将形成苏锡常、杭嘉湖、宁绍板块和上海中心。本版稿件均据新华社
新闻旁景
城轨大都市圈的主动脉
世界经验表明,高速城际交通是都市圈发展“流动的血脉”,但眼下有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之称的长三角地区人均拥有铁路的水平很低,交通问题已成为阻滞长三角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长江三角洲城际铁路公司筹备组组长李庆鸿介绍说,世界大都市圈的发展经验表明,综合交通运输的合理配套是都市圈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而综合交通运输中轨道交通占主导地位。
东京是一种以高速城际铁路为中心的交通发展模式。目前东京大都市圈的客运交通以铁路运输为主,高速公路和地铁为辅。圈内共拥有轨道交通3100公里,其中郊区铁路2500公里。由于有了发达的轨道交通网和完善的配套设施,在都市圈的交通出行方式中,轨道交通占总客流量的70%左右。
伦敦是以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并重的交通发展模式。据统计,伦敦大都市圈的轨道交通线路总长3500公里,其中外围都市区以外的郊区铁路长2300公里。区域铁路系统平均每天运送34万通勤乘客进入伦敦中心。
目前,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正在成为世界第六大都市圈。2004年末,长三角地区人口数为8187万人,占全国人口的6.1%,国内生产总值达28775亿元,占全国总量的21.1%。但在这一区域内,作为基础条件的城际交通,不仅总量不适应,城际交通结构也不合理,与世界大都市圈科学合理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差距较大。公路运输是当前长三角地区的主要运输方式,但单位面积拥有公路仅为发达国家的1/6——1/3,万人拥有公路仅为发达国家的1/11——1/7,却要承担地区90%以上的客运量和50%以上的货运量;城际间轨道交通仅依赖于沪宁、沪杭、杭甬等几条客货共线的既有铁路,已不堪重负。
交通专家认为,借鉴世界大都市圈交通模式,建设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形成全区域城际与市内交通系统相衔接,覆盖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轨道交通网络,对于强化长三角大都市圈的交通基础条件,促进各种交通方式的优势互补、综合协调、形成系统规模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http://www.zjol.com.cn/gb/node2/node802/node807/node308870/node308878/userobject15ai4153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