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的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申建背景介绍,国家轨道交通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5-07-25 11:34:56
1. 西南交大的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现在是怎么回事啊
西南交大的电气牵引以及轨道交通技术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国内很多的地铁公司的骨干都是这里出来的,前景非常不错的
2. 现代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的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申建背景介绍
2004年,西南交通大学着眼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建设轨道交通国家实回验室的设想。答围绕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迫切需要,凝练轨道交通领域重大科学问题,结合铁路行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方针,西南交通大学于2004年5月正式提出了建设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的申请报告。
西南交通大学提出建设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的申请得到了行业主管部门铁道部、学校主管部门教育部以及四川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多次致函并会商科技部,希望科技部支持西南交通大学建设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
按照科技部2006年12月下发的《关于组织填报国家实验室建设申请报告的通知》(国科基〔2006〕42号),经铁道部会商科技部、教育部,决定依托西南交通大学建设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2007年3月,由铁道部、教育部联合向科技部报送《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建设申请报告》(铁科技函[2007]780号)。
3. 现代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的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设备简介
机车滚动振动台
轮轨滚动行为模拟试验台
高速轮轨摩擦磨损试验台
车体疲劳试验台
车—线耦合关系试验台
多功能高速列车运行模拟试验台
高速疲劳机
弓网受流电接触性试验台
弓网系统动力学性能模拟试验台
弓网载流摩擦磨损机理试验台
广义舒适度模拟试验台
高速列车基础研究实验平台
高速列车数字化仿真平台
脱轨机理试验台
测力轮对标定试验台
转向架构架疲劳试验台
弓网电弧机理试验台
轮轴疲劳试验台
机车车辆综合参数测定台
多目标比例车体振动特性综合试验台
4. 现代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的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平台
现代轨道交通国抄家实验室将成为轨道交通技术研发的巨大平台,引领中国铁路技术走向世界前列,会为我国的现代化铁路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西南交通大学现代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项目成功列入成都市2009年重点项目计划(成府发[2009]12号),这将大大推动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同时也将推动成都市重点项目和灾后重建工作。从2010年到2012年这三年,夯实基础,提升实力。以完成“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一期建设并启动二期建设、完成“质量工程”一期建设和“211工程”三期建设为目标,以“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为基础,为建设交通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夯实基础。
5. 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的成立过程
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备于2005年,2006年5月获科技部批准建设,2008年2月通过科技部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的评估,2008年底,实验室开始以实体化方式运作。实验室主任为“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唐涛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轨道交通专家孙永福教授,常务副主任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高自友教授。此实验室是在整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交通运输智能技术与系统实验室”、铁道部重点实验室“运输自动化与通信实验室”、“交通运输系统模拟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与控制”、国家认可实验室“电磁兼容实验室”以及铁道部“GSM-R研究与应用模拟系统实验室”的基础上,依托“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通信与信息系统”三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及全国评估排名第一的“系统科学”学科而成立。
6. 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什么时间建成
06年申请组建2011年10月正式启用
7. 现代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的国室一期建设成果
2010年7月,铁道部批准立项“轨道交通实验室建设项目”(铁计函〔2010〕944号),启动了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一期建设。按照铁道部规划,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一期定位为:以高速列车为核心,开展高速列车动力学、高速轮轨关系、高速弓网关系和高速列车运行安全等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为此,实验室一期工程围绕高速列车技术研究开展建设,计划投资4亿元,其中铁道部出资3亿元,西南交通大学出资1.5亿元。建设有高速列车基础研究、高速列车数字化仿真和高速列车服役性能研究三大实验平台,各类实验设备共计35台套。目前,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一期建设接近尾声,三大实验平台基本建成,并取得初步成效:
(一)高速列车数字化设计平台已全面建成。利用该平台为我国高速列车动力学参数设计提供了先进的分析计算方法及设计优化手段,完成了引进动车组消化吸收、时速380公里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再创新,以及时速500公里高速试验列车的动力学参数和头型设计、性能优化。
(二)高速列车服役性能研究实验平台已全面投运。在京津、武广、京沪高速铁路开展了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实验,并在武广、京沪、沪宁、哈大等高速铁路进行了长期的列车服役性能在线监测,累计跟踪里程逾1000万公里,取得了高速列车在车线耦合、流固耦合、弓网耦合共同作用下服役状态的大量宝贵数据,对研究高速列车动力学服役性能的演变规律、为高速列车安全运营、养护维修及再优化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高速列车基础研究实验平台已基本建成。利用机车车辆整车滚动振动试验台,完成了我国所有高速列车、500km/h高速试验列车在直线、曲线和线路不平顺工况下的动力学性能试验验证与优化,以及“高速列车防脱轨防颠覆技术研究”的台架试验,创造了整车滚动振动600km/h台架试验的世界记录。
8. 现代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的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规划
实验室建设位置:
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依托连续两度(2003年和2008年)被评为“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建设结合用地特点和实验室的特殊要求(如要有专用线和电气化铁路用电引入),充分考虑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共享。因此,将实验室建设位置选择在西南交通大学成都九里校区内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旁边(东经104.04度,北纬30.70度),并与之形成一体。
实验室建设规模:
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总体建筑面积44200m(合既有面积10882 m,新建面积30518 m,改建面积2800 m),其中:
l 机车车辆整车试验平台厂房及办公楼6682 m(既有)
l 科研教学楼4200 m(既有)
l 高速列车基础研究实验平台厂房(含变配电所)11300 m(新建)
l 综合研发大楼(合地下车库)19218 m(二期新建)
l 高速列车数字化仿真平台2800 m(明诚堂改建)
9. 中国的国家实验室名单
1 合肥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 依托单位:中国科技大学
2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 依托单位:中科院高能物理所
3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 依托单位:中科院兰州近代物理所
4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 依托单位:中科院沈阳金属所
5微尺度实验室 依托单位:中国科技大学
6 信息科学实验室 依托单位:清华大学
7分子化学实验室 依托单位:北京大学、中科院化学所
8武汉光电实验室 依托单位:华中科大、武汉邮科院、武汉数理所、中船717所
9 凝聚态实验室 依托单位:中科院物理所
10海洋方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依托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研究所
11航空航天方面----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2人口与健康方面----重大疾病研究国家实验室
依托中国医学科学院
13核能方面----磁约束核聚变国家实验室
依托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西南核物理研究院
14新能源方面----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
依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15先进制造方面----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实验室
依托上海交通大学
16量子调控方面----微结构国家实验室
依托南京大学
17蛋白质研究方面----蛋白质科学国家实验室
依托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18轨道交通方面--------现代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
依托西南交通大学
19农业方面----------现代农业国家实验室
依托中国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