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与汽车交通的各自优缺点,轨道交通对道路运输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5-07-26 20:20:06
1. 轨道交通对于城市发展带来的弊端
首先,地铁建设周期比较长,在建设过程中会给环境带来很多污染,如:噪音污染(建设过回程中影响周围市答民的休息),环境污染(地下空间开发破坏了地下水系,)。
其次,地下工程破坏了地下围岩稳定性,建设阶段表现为线路附近地面建筑物不均匀沉降,使用年限过后空间回填很麻烦。
2. 轨道交通与汽车交通的各自优缺点
轨道交通与汽车交通的各自优缺点是:轨道速度快、载运量大。汽车灵活、载运量少还有就是现在城市会堵车。
城市轨道交通(Rail Transit)是指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用地等特点的交通方式,简称”轨交“,包括地铁、轻轨、快轨、有轨电车等。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道路运输,是一种在道路上进行运输活动的运输方式。是一种能实现“门到门”的最快捷的陆上运输方式。它是铁路运输、道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 空运管道运输等五种运输方式之一。
3. 城市轨道交通的意义及作用
城市轨道交通可以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模与实际需求相匹配、建设节奏与支撑能力相适应。
城市轨道交通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规范有序发展,坚持“量力而行、有序推进,因地制宜、经济适用,衔接协调、集约高效,严控风险、持续发展”的原则。
城市轨道交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服务人民群众出行为根本目标,科学编制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3)轨道交通对道路运输的影响扩展阅读:
推进城市轨道交通政策措施落实的方法:
1、完善规划管理规定
严格建设申报条件,提高申报建设地铁和轻轨的相关经济指标,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分别由100亿元、1000亿元调整为300亿元、3000亿元。
2、强化项目风险管控
严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大财政约束力度,严禁违规变相举债,对列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范围的城市,暂缓审批(核准)新项目。坚守安全发展底线,落实城市政府和企业安全责任,坚决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4. 轨道交通对于城市有哪些方面发展的影响
1、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干线,客流运送的大动脉,是城市的生命线工程。建成运营后,将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出行、工作、购物和生活。
2、城市轨道交通是世界公认的低能耗、少污染的“绿色交通”,是解决“城市病”的一把金钥匙,对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建设史上最大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对城市的全局和发展模式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了建设生态城市,应把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模式改变为伸开的手掌形模式,而手掌状城市发展的骨架就是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可以带动城市沿轨道交通廊道的发展,促进城市繁荣,形成郊区卫星城和多个副部中心,从而缓解城市中心人口密集、住房紧张、绿化面积小、空气污染严重等城市通病。
4、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发展有利于提高市民出行的效率,节省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国际知名的大都市由于轨道交通事业十分发达方便,人们出行很少乘私人车辆,主要依靠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故城市交通秩序井然,市民出行方便、省时。
(4)轨道交通对道路运输的影响扩展阅读:
城市轨道交通的政策支持:
2016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指出,在2016年至2018年的三年间,将重点推进铁路、公路、水路、机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303项涉及项目总投资约4.7万亿元;
以完善快速交通网、基础交通网、城际城市交通网为重点,推动形成国内国际通道联通、区域城乡覆盖广泛、枢纽节点功能完善、一体衔接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网络,更好发挥组合优势和网络效益。
其中,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是建设“重头戏”,重点推进103个城市轨道交通前期工作,新建城市轨道交通2000公里以上,涉及投资约1.6万亿元。
2019年9月24日,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铁路局表示,到2050年,将最终形成运输保障能力强大、战略支撑有力、运输服务高效、资源环境友好的功能完善、服务一流、绿色环保的现代化铁路网。
在基础设施布局方面,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发展,构建高质量发展的铁路网络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5. 城市轻轨交通运输管理.是学些什么的.读完是做什么工作的
城市轻轨交通运输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有:轨道交通类工程制图、电子电路回分析与答制作、PLC控制技术、地铁消防与安防系统、地铁通风与制冷系统、城市轨道交通售检票系统、电梯原理与维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地铁给排水系统、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运行与维修、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等。
毕业生就业的核心工作岗位(群)为:机电设备维修;车辆维修与驾驶;相关工作岗位主要有:机车驾驶员,综控管理员,变配电所值班员等。学生在就业后,经过几年的锻炼和积累,逐步走上技术、管理岗位。
6. 请问营业税改增值税对轨道交通运输行业的影响是什么
关键是看进项税的取得,如果进项税少,缴纳税率会大于营业税税率。
7. 城市轨道交通与道路交通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具有节能、省地、运量大、全天候、无污染(或少污染)又安全等特点,属绿色环保交通体系,特别适应于大中城市。
《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中还明确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此外,随着交通系统的发展已出现其它一些新交通系统。
(7)轨道交通对道路运输的影响扩展阅读:
发展历程
截至2005年底,中国大陆已经建成通车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共有474.503公里,若把上海磁悬浮交通30公里计算在内,城市轨道总里程已超过500公里。正在建设的地铁、轻轨等城轨线路共12座城市765公里。
截止2015年末,全国累计有26个城市建成投运城轨线路116条,运营线路长度3612公里。2015年新增青岛、南昌、淮安和兰州4个运营城市;全国新增15条运营线路,438公里运营线路长度。
在3612公里运营线路长度中,地铁2658公里,占线路总长的73.6%;轻轨239公里,占线路总长的6.6%;单轨89公里,占线路总长的2.5%;现代有轨电车161公里,占线路总长的4.5%;磁浮交通49公里,占线路总长的1.4%。
8. 城市轨道建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随着私家车和人口的急剧增长,宁波市城区的交通拥堵状况日趋严峻。有数据显示,在最拥堵的路段,上下班高峰时段塞车时间近半个小时,市民出行困难增加。这一现象会随着宁波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而加剧。为进一步保障和推动宁波市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宁波市政府加快了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前期工作,2004年10月《宁波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了专家评审。按照这个规划,宁波中心城区的轨道交通网将辅设三主三辅共计6条快速轨道,共计223.4公里,预计2007年后动工建设。223.4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若按地铁5.5亿元人民币/公里计需投资1228.7亿元。若按轻轨2亿元人民币/公里计需投资446.8亿元。数百甚至千亿的投资是宁波有史以来最大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如此庞大的公益性投资项目在规划建设初期应该做好各种调研和基础性研究工作,从规划建设模式、投融资模式、运营模式和设备选型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以防各种风险的发生。 职称论文发表中心
笔者在对国内外地铁建设发展运营情况进行广泛研究的基础上,对宁波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未来宁波地铁的建设有点帮助。
一、宁波市交通面临的困难与压力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市高度重视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为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随着私家车、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宁波交通又面临各种困难,其原因主要有:
1私家车爆发式增长。近几年,宁波私家车年增长率在50%以上。2003年宁波人均GDP超过3400美元,全市汽车拥有量超过21万辆,汽车年增长率呈放大趋势。市区道路交通量相应也呈高增长态势,平均增幅近20%。最拥堵路段交通量增幅达30%左右。道路交通量中私家车比重已接近45%,私家车对道路交通量增长的贡献率超过80%。如此高速的私家车和道路交通量增长,远远超出道路基础设施可能的增长速度,宁波市的道路交通状况正进入高度脆弱的敏感期。
2人口增长较快。随着宁波市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明显加快,周边地区人口和外地人员迅速向市区及城市组团集中,全市人口总规模迅速扩大。2003年底宁波市户籍总人口为549.07万人,常住人口606.3万人,市区总人口207万人。根据《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5年市域人口规模将达620万,2010年市域总人口将超过640万,市区人口将达到300多万,2020年市域总人口将超过700万。
3城市交通过于平面化,缺乏快速交通通道。宁波处于从中型城市向大城市转型的阶段,整个交通体系过于平面化。街道虽较宽,但十字路口和斑马线较多,车速较慢。缺乏城市高速环线和贯通全市东西南北的快速主干通道。
4公交系统过于单一。在私家车快速发展的同时,宁波市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依然单一,轨道交通建设尚未启动,部分地段公交运行环境恶化。从中长期来看,宁波要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借鉴国内外经验,就必须依赖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立体化多方位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