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轨道交通仿真软件的特点与结构,德国轨道交通特色

发布时间:2025-07-27 17:22:24

❶ 德国哪些大学有轨道交通(铁路)信号方面的专业

轨道交通属下学科很多,要看你的发展方向。
信号专业,首推慕尼黑工大啦,交通系统是最强的专业之一;卡尔斯鲁厄大学,也比较专。
如果你偏向于电气化列车的供电专业,选择很多,电气工程类的都可以。还有些专业也相关,比如机械制造,城市规划,铁道建设等等。等你上专业课甚至实习之后再决定方向也不迟。
仅供参考。

❷ 几种轨道交通仿真软件的特点与结构

运用计算机动态仿真手段,对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进行仿真,从而指导车站设计和设施配置及运营优化,是轨道交通车站设计的新思路。国内外在这方面已具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并开发了相关仿真工具,本文将介绍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几种轨道交通仿真软件。RailSysRailSys 是由德国汉诺威大学(University of Hannover)和德国铁路管理咨询公司(RMCon)共同研发的基于路网的铁路运输微观模拟仿真系统。作为一款铁路基础设施及时刻表仿真、优化和管理软件,该系统适用于各种规模铁路网络的分析、设计和优化等。能够微观模拟至单个列车对某一股道的占用情况,可用于路网能力分析,新型信号安全技术研究和列车运行图的评价等。可以真实的呈现铁路路网全系统运行情况,对分析变化的运输需求对现有铁路运输系统的影响、基础设施的改扩建、信号系统的安全及可用性评价、列车时刻表的制定和优化等起到重要的辅助决策作用。 该系统目前在欧洲及世界范围铁路运输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如科隆-莱茵、悉尼-堪培拉等高速铁路线,慕尼黑、科隆、悉尼、墨尔本的城市铁路以及柏林和哥本哈根的铁路网络等。系统主要组件RailSys 仿真系统主要包括6大组件:路网基础设施管理器、列车运行图(时刻表)管理器、仿真管理器、评估管理、占用计划管理器和列车调度管理器。OPENTRACKOPENTRACK来源于本世纪90年代中期瑞士联邦研究院(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该项目目的是在轨道交通应用中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开发一个拥有友好用户界面的软件工具来解决轨道运营仿真问题。今天,各国的轨道交通行业,轨道交通系统供应商,大型咨询公司和大学等都在使用OPENTRACK。包括以下几部分 :路网的图形编辑器,列车属性编辑器,时刻表管理数据库,仿真,结果输出等。路网图形编辑器对轨道网拓扑及与运营有关的信息进行编辑,如设定行车路线的起终点等。列车属性编辑器可以对列车的技术参数进行修改,如重量、长度、速度等。时刻表管理数据库包括到达和出发时刻、停站时间及列车编组信息。为了找出无冲突的时刻表,只有通过仿真程序来分析。同时,在仿真程序中还可以进行外部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如额外的停站时间延误。整个仿真过程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通过动画演示。同时,控制方案也可以作为仿真的输入,以体现运营中人工干预的情形。 STRESISTRESI程序由德国亚琛的RWTH技术大学开发,内容包括:设备数据录入,列车数据录入,行驶时间和占用时间计算,仿真计算,输出等。STRESI仿真程序由于其应用范围仅限于复线的轨道线路,故相对较少被使用,但对于其特定的应用范围(复线),该程序能得出可靠的计算结果。设备数据录入包括设备数据和信号控制数据的输入和管理。一旦列车数据被录入,就可以计算相应的行驶时间和占用时间。可以对时刻表中的出发时刻 、发车频率进行定义;也可以分时段(如每小时)定义,甚至可以产生随机的时刻表。 RailPlan德国VIT公司的RailPlan是一个基于列车牵引计算的仿真软件,它可以根据线路基础数据和列车牵引数据来模拟列车的运行。软件包括了列车延误分析,列车时刻表可靠性量化分析,非正常运行下运输能力的计算等功能。RailPlanTM英国的RailPlanTM是一个基于线路与车站基础数据的运输组织仿真系统,它通过分析列车延误的概率和数量来测试出由于列车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传递所造成的延误情况,从而对列车开行方案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列车运行计算系统(GTMS)GTMS由北京交通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开发,能够提供各种条件下系统相关指标的自动计算,为工程咨询人员提供铁路工程项目新建或改造过程中的多方案比选结果,机车运行操作方案的优化,列车运行过程的动态演示等。结束语使用仿真程序是对设施使用进行优化的基础,这使得仿真程序还要能计算相应的设施建设、运营维护费用以及收益水平和能力。此外,随着地区城际铁路的发展、地区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一体化,轨道交通管理中不可避免地要对两个系统的运营进行统一考虑,这也是仿真程序所面临的新的挑战。

❸ 了解世界上各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车体技术发展的现 况如何

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城市轨道交通有地铁、轻轨、市郊铁路、有轨电车以及悬浮列车等多种类型,号称“城市交通的主动脉”。国外城市轨道交通起步较早,德国、美国、日本等国都已形成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限制,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起步较晚。在2000年之前,全国仅有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拥有轨道交通线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也进入大发展时期。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中国已经开通运行轨道交通的城市12个(含香港、台湾地区),其中大陆10个城市通车线路总计达30条,通车总里程729公里。截至2008年9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已从1995年的43公里增加到775.6公里。全国“十一五”期间计划建设1500公里左右轨道交通,总投资额在4000-5000亿左右。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步入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市场。 2008年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提出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政府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政策规划,大批城市开始筹建轨道交通。根据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规划,至2015年的规划线路长度是2400公里,投资规模近7000亿,截至2008年11月已完成了1000亿元投资。中国轨道交通设备在全面建设初期主要依靠进口,价格昂贵,地方财力难以承受,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模的扩大。自从实施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政策以来,中国城轨车辆国产化成绩斐然,国产城轨车辆不断涌现,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当前全国各地纷纷掀起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高潮,国产轨道交通设备的市场需求大幅提升,广阔的市场空间将有力拉动中国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的长足发展。总体来看,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发展机制仍不够健全,但各地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热情日渐高涨。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中心城市不断在向周边辐射,轨道交通建设的紧迫性也在增加。为缓解轨道交通建设资金的困境,政府已大力号召外资和民营企业进入轨道交通建设领域。目前,外资主要以设备供应和技术提供的方式活动于轨道交通建设领域,民营资本则因投资额过大而暂时难以介入。随着中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外围转移速度的增加,外资和民营资本进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根据各城市近期轨道交通发展规划,到2012年,其中,北京轨道交通线网将全部覆盖中心城,运营里程将达到440公里;上海轨道交通将形成13条线路、300多座车站、运营总长度超过500公里的轨道交通基本网络。预计到2050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将超过4500公里。

❹ 德黑兰地铁的核心技术方案

1、 线路调整设计研究
在20年前按法国标准设计并施工好的34km隧道上(7.6m宽、单洞双线)、面对存在小车改大车(地铁车宽2.6m、原17m改长19.52 m),施工误差大(最大误差达0.619m)、设计标准低(线路最小缓和曲线长为15m、最小夹直线长度为16.96m、曲线车站曲线半径为500 m、一般地段线间距为3.2 m)等困难,打破常规、大胆引用新理论、研究线路及限界新标准、采用新方法,全面进行隧道限界净空检查和线路平剖面调整设计,比如:改变线间距与超高值;有效利用单洞双线隧道空间;降低轨面标高;利用软件对每个断面进行动态测控等等。这样,克服了限界紧张的矛盾,解决了小洞跑大车的难题。
2、IRM-Ⅰ型扣件的研制
德黑兰地铁采用长2.4m无挡肩后张拉轨枕, 54kg/m钢轨;条件是联络线最小曲线半径90m,最大坡度50‰。IRM-Ⅰ扣件是专门为德黑兰地铁研究设计的。其主要部件如下:
扣压件:采用我国铁路定型的B型ω弹条,材料为60Si2Mn热轧弹簧钢,用T型螺栓紧固。单个弹条扣压力为8.5 kN。解决了50‰大坡道需增加扣压力的问题。
铁垫板:材料为KTH350-10,韧性好,造价低,厚度为18mm。设铁垫板,能提高扣件保持轨距能力,并能延长扣件使用寿命。不但能改善钢筋混凝土枕的受力状态,延长其使用期限,又能增加钢轨的高低调整量。联络线曲线半径为90m,轨距需加宽16mm,为解决轨距加宽问题,铁垫板长钉孔直线段由3mm加长至14mm,增加了轨距调整量(达到+22~-26mm),解决了轨距加宽较大的技术难题。
橡胶垫板:铁垫板上下分别设一层厚10mm、16mm的橡胶垫板,均采用圆柱形粒子,增加其变形的自由面,提高弹性。
轨距垫:材料为聚酰胺66,与轨底上部接触部分,按钢轨轨底上面坡度设计为1:10,配合铁垫板,一般轨距调整量为+8~-12mm。联络线小半径曲线地段,轨距调整量为+22~-26mm,轨距垫既能调整轨距,又起到绝缘隔振作用。
螺旋道钉:材料为Q235钢,直径φ30,梯形螺纹。
尼龙套管:材料为聚酰胺66。套管距顶部36mm开始设有螺纹,这样可以增加螺旋道钉抗横向力的强度。套管耐磨,强度高,预埋在轨枕内,螺旋道钉可以取出,施工和养护维修方便。
3、2.4m后张拉预应力轨枕模具的研制
2.4m后张拉预应力轨枕模具是专为德黑兰地铁研究制造的,工艺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使用模具少,能在伊朗德黑兰地铁公司引进的德国“DYWDIDAG”2.6 m轨枕生产线上直接使用。其主要特点如下:
(1)由于是后张拉,模具上不受张拉力,因而模具没有先张拉预应力轨枕模具那样厚重复杂,不但节省了大量制做模具的原料,而且造价大大降低。
(2)由于轨枕混凝土振动密实后即可脱模,因而模具使用周期大大缩短, 模具周转加快,不但要求配备的模具数量减少,而且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可以流水作业。
(3)由于套在芯子上的铁碗在脱模过程中留在了轨枕内,且后张拉钢筋的端部有螺纹,使接触轨连接件可以直接固定到轨枕端部的钢筋上,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
(4)使用该模具生产轨枕,工艺简单,可以被生产地面铁路及地铁混凝土轨枕的多家工厂所利用,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5)使用该模具生产轨枕,振动噪音大大降低,既有利于操作工人的健康, 又利于环保。
此项技术已经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并使得整个德黑兰地铁工程进程提前了至少6个月。
4、轨道施工新方法研究
德黑兰地铁轨道施工要求严、工期紧,在总结中国单洞单线轨道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的基础上,结合德黑兰地铁特点及伊方施工设备进行研究开发一种新的轨道施工方法即临时轨道法,并取得成功。轨道施工临时轨道法思路的创新点是改变了原来用小龙门吊架设左右线轨排和灌注道床混凝土的方法、充分利用了单洞双线隧道的空间和利用组装好的轨排作为轨道平板车临时轨道,使得混凝土搅拌设备和轨排装卸机具可以直接安装在轨道平板车上,实现了左右线互动和倒运,既保证了道床质量,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一个工作面每天进度可达120m以上。其主要施工工序:用小龙门吊铺设一条线轨道→将轨排直接铺在隧道结构底板上作为临时轨道→用行走在临时轨道上的轨道车运输混凝土和另一条线的轨排→用轨道车铺设另一条线的轨排及混凝土。
5、下部授流接触轨系统的国产化研究
下部授流接触轨系统的绝缘支架,由顶部支架、中部支架、下部支架三部分组成,共同构成悬臂结构型式。接触轨通过顶部、中部支架,悬挂在下部支架上。下部支架,则根据线路情况固定在整体道床上或碎石道床的轨枕上。防护罩靠自身弹性及支撑垫块固定在接触轨上。列车受流器通过与接触轨下底面接触滑动取电。
下部授流接触轨系统是专门为本工程开发研制的,所有零部件全部做到了国产化,此项技术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该系统采用了对车辆不间断供电的短轨式电分段,该形式保证当列车通过这种电分段时车辆前后受流器有一个与接触轨接触,不会造成车辆失电,避免了产生电弧,同时还能保证列车受流器与短轨不会把电分段两侧的接触轨短接起来。
下部授流接触轨系统与上部授流接触轨系统相比,其特点如下:
(1)下部授流接触轨系统通过接触轨下底面为车辆授电,而传统的上部授流接触轨系统是通过接触轨上顶面为车辆授电。
(2)下部授流接触轨系统的防护罩对带电接触轨的防护性能更好,带电接触轨不容易被无意识地碰触到,能确保人身安全。
(3)下部接触方式,遮挡雨雪的条件也优于上部接触方式,能确保牵引网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4)下部授流接触轨系统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5)下部授流接触轨系统采用了短轨式电分段,而传统的上部授流接触轨系统是直接式电分段。
(6)下部授流接触轨系统的防护罩、绝缘支架,均采用了玻璃钢材料;而传统的上部授流接触轨系统采用的是木板与瓷瓶。
6、单机组12脉波牵引整流机组的研制
1996年本项目在国内率先开发研制出单机组12脉波整流机组,97年产品鉴定意见为“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填补了国内空白”。在此之前,国内水平为双机组等效12脉波整流机组;目前,在本项目单机组12脉波整流机组的基础上,国内已开发研制出双机组等效24脉波整流机组。
为德黑兰地铁工程专门开发研制的20kV AC/750V DC单机组12脉波整流机组,属国内首创。在此之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除引进设备外均采用双机组等效12脉波整流机组。单机组12脉波整流机组特点是,输出直流平稳、干扰波纹少、一台双输出变压器(Y,d11/Y,y0)作两台(Y/d11和Y/y0)变压器用、牵引变压器为轴向双分裂、四线圈结构,结构新、占地省、每个整流器由两个并联三相桥构成12脉波整流方式。
7、20kV中压网络的设计研究
20kV中压网络,兼顾了35(33)kV电压等级输电容量大、距离长、损耗小以及10kV电压等级,设备尺寸小、价格便宜、环网接线、接线简单、保护可靠、运行灵活,可以带负荷操作,开关柜体积大为减小的特点。至今国内地铁没有采用20kV中压网络。20kV中压网络在德黑兰地铁的成功应用,为国内地铁采用20kV中压网络提供了范例。现在一些城市已经把20kV中压网络,作为可行性研究的一个比选方案。
8、通风系统噪声控制的设计研究
德黑兰地铁送风系统噪声控制新工艺,解决了原法国设计的通风系统中存在的“正常通风道与事故排烟道消声不等效”问题,提出“伊朗德黑兰地铁送风系统噪声控制新工艺”。其技术方案为:(1)将车站送风单元第二排烟风阀位置,由端墙位置改到正常通风道的侧墙上。(2)正常通风轴流风机产生噪声的经事故风道的新传递途径如下:经过第一道排烟风阀衰减之后,进入旁通风道;由旁通风道经过第二道排烟风阀衰减之后,进入正常通风道的消声器之前;经过消声器消声后,传至地面使之满足地面噪声标准。
另外,开发了电动排烟风阀的隔声功能,即电动风阀“在空气声隔声量测试中达到20 dB”。根据美国UL-555SB标准和“NFPA130防火标准”,通风电动风阀的功能只具有转换运行方式和满足排烟功能(耐温150℃、1小时),无隔声功能。国内、外厂家,包括知名度很高的美国Johnson Controls 公司也没有做过通风电动风阀隔声性能试验。此项实验在国内外生产厂家中属首次。
9、通信信号与控制系统的设计研究
(1)通信系统的设计研究
通信系统中的程控电话、共线电话、内部电话、调度电话、广播、无线、时钟及TCC、PCC、SCADA、BAS、FAS、AFC等系统中的中心与节点间的信息通道全部通过光缆数字传输平台提供的低速数据通道完成(原标书规定全部采用铜缆完成)。另外,根据我国地铁的运营经验,专门为德黑兰地铁开发了一种全国产化的依靠光缆数字传输平台把信令和话音分开传输的调度电话系统。通信系统全部是国产设备。
(2)列车自动监控ATS系统的国产化研究
德黑兰地铁的ATS系统是根据铁路调度集中系统以及上海地铁ATS系统而开发。它结合伊朗地铁的实际情况,实现了上海地铁的所有列车运行自动监控功能,而且实现了车站RTU与计算机联锁系统之间的计算机接口通信;并由车站信号专用的无线系统实现了列车与地面ATS系统的通信,完成列车车次的追踪。这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第一个国产ATS系统。
(3)地铁电力监控SCADA系统的国产化研究
德黑兰地铁应用的DFY-2000型基于局部控制网络的分布式电力监控装置,设计思想先进,软硬件结构合理,功能满足地铁系统的要求,为同类国产化系统首次应用于地铁电力监控系统,为国内领先水平。在高可靠性、大容量及对现有规约的支持方面,处于国内同类产品领先地位,把局部控制网络应用于远动装置技术达了到国际先进水平。
另外,该电力监控SCADA系统通过改进遥信采集方法,解决了由于电磁干扰、工频电压干扰、浪涌、开关抖动等造成的信号误发问题;利用现场CAN总线技术结合GPS,达到了0.1ms的对时误差;开发了基于CAN2.0协议的光纤传输系统;实现了基于电话网的远程维护;并根据用户的要求,首次实现了地铁供电的快速顺控功能。
10、车站机电设备监控系统BAS的国产化研究
德黑兰地铁车站机电设备监控系统(BAS),包括传感器、控制器、通讯网络、图形化操作系统及大量应用软件,全部拥有清华同方自主知识产权。它是迄今唯一在地铁中正式运行的国产化系统。创新点是在世界上首次采用以带有光电隔离的电流环数字通讯方式,解决了地铁内对通讯系统严重的电磁干扰;首次在实际工程中开发应用了地铁环控优化调度软件、通风排烟智能分析决策软件、设备管理和故障诊断软件,在自动记录与统计各被控设备运行状况、累计运行时间、维修信息、制定检修计划等以及风机的自动顺序启动方式等方面,也是在国内地铁BAS的首创。

❺ 德国交通发达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就本人的个人感受,大概有如下几个方面:

1,基础设施好。这个没说的,柏林专的地铁历经美国500磅的炸属弹,依然抗得住,换成我们中国的,嘿嘿。别忘了,U2可是1903年建成的。不仅仅是质量好,数量也是惊人的,德国几乎所有的大中城市都有成型的交通网,当然是以轨道交通为主。德国的铁路,DB,用德国人自己的话说,如果不说是世界第一的话,至少也是欧洲第一。能跟德国比较的,顶多是日本。

2,德国的高速公路网。这个就更不用说了吧。自从元首(HEIL!)亲自过问以后,德国的高速路一直是全世界的标杆。我本人有一段时间经常奔驰在A6,A66公路上,感觉就是爽,绝非国内高速可比。据说,已经50多年没修过了,质量不是吹的。

3,最重要的一点,社会公益性好。第一,高速路不收费!!!中国人,汗一个吧。第二,包容穷人。像按这样的穷学生,每年拿着学生票,SEMESTERTICKET,周游德国呀,吼吼。

当然,以上仅仅是个人感受,参考一下吧。

❻ 国外有哪些比较知名的地铁哈有哪些特色呢

东京地铁早在1927年12月就开通了银座至浅草寺的路段,因而是亚洲最早有地铁的城市。1955年以后,日本进入工业的高速成长期,都市化迅猛发展,地方的大量人口涌入到城市里来。为了解决这些人口的出行需求,运输量大的交通工具——轨道交通便成为首选,轨道交通由此发展起来。东京地铁线网由东南海滨的城市中心向北、向西扇形发展,呈放射式布局,并与市郊铁路衔接联运。
伦敦地铁是英国伦敦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1863年1月10日,伦敦第一条地铁通车,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铁系统。地铁车辆在伦敦市中心是地底运行的,而郊区则在地面运行,其中地面运行线路占55%。伦敦地铁在英语中常被昵称为The Tube(管子),名称来源于车辆在像管道一样的圆形隧道里行驶。
纽约地下铁道New York Subway,纽约市于1868年首次建成高架铁道并投入客运,从炮台公园出发,沿格林威治街绵延半英里。是全世界第一条使用缆索牵引的客运铁路,比旧金山的第一辆缆车早了五年。后改用电力牵引。除保留少量郊区线路作为以后兴建地铁的延伸线外,陆续予以拆除。
莫斯科地铁于1935年5月,正式开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下铁路系统之一,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地铁,并享有“地下的艺术殿堂”的美誉。莫斯科地铁全长300公里,有150个车站,4000列地铁列车在9条线上运行,每天运送乘客达900多万人次。地铁站的建筑造型各异,华丽典雅,铺设的大理石就有几十种,不同艺术风格的壁画、浮雕、雕刻和灯饰装饰其中,如同富丽堂皇的宫殿。
巴黎地铁(Le Métropolitain de Paris,简称为Métro)是法国巴黎的地下捷运系统,现由巴黎大众运输公司(Régie Autonome des Transports Parisiens, RATP)负责营运。目前巴黎地铁总长度221.6公里,有14条主线、2条支线,合计380个车站、87个交汇站。市内几乎所有地区的乘客徒步5分钟均可到达最近的地铁站,列车最小运行间隔95秒。

❼ 德国一共有哪几座城市有地铁

四座城市有完整的独立的地铁系统(按年代):柏林、汉堡、慕尼黑、纽伦堡

另外有多座城市有比如和城铁、快速铁路有衔接的:汉诺威、斯图加特、法兰克福、科隆、莱茵-鲁尔区线(多特蒙德、波鸿、杜伊斯堡、埃森等城市)

---知道团队:德语学习大联盟

❽ 中国轨道交通与国外的差距

“国外”是一个非常笼统模糊的概念,中国国内目前一线城市与大部分二线城市有地下交通轨道地铁的,其市内交通体验已经相当成熟(提一点,相比欧美很多老旧地铁,中国地铁普遍在便利上下功夫:在2015年之前,许多欧美国家地铁是没有高速无线网络的,其信号和网速极差,非常差;而到2019年的现在,某些西欧地铁至今未普遍安装管道空调系统…那个热,你忘不了的。扫码进闸、人脸识别这些,欧洲普及更少,中日韩都走在前面);高铁这方面,美国陆上交通走的更多是高速国道公路,其稍快一点的火车普遍贵,很多人根本就没坐过特别快的高速列车,所以许多刚到德国、中国、日本的美国人在体验过更舒服的高铁后都很喜欢…坐飞机实际上是一件很累很麻烦的事情。美国最富裕的西海岸加州在2018年底曾考虑修建高铁,但最后因各种原因又一次搁置暂缓…
技术使用涉及“知识产权”,日欧高端市场已经形成专利壁垒,再加上日欧的十几家公司在上世纪末已经抢占市场,中国后起所以在德国、法国和日本原型基础上进行专利技术的再研发,不过中国考虑的更多是“通过产品输入,将影响力带入”。日欧交通设施在出口价格上非常贵,这还只是产品,如果再考虑到人力调度、培训、零部件更换修理,那价钱是惊人的…进入2015年后很多国家在有替代方案时会考虑更具有价格优势的(一国财政基础设施建设时也要考虑所谓性价比),中国方案一大优势在于“一条龙”,只要买了产品那就从培训到管理经验方面都让学习。
实际上,这是一种如意算盘,因为一旦产品进入了一国市场,那它的整体模式、人力培训、管理制度几乎是中国翻版,到后面其修整、更新甚至其他交通建设也非常依赖中国,2019年在中亚和非洲国家甚至出现了日欧公司根本接不了单的情况…这些国家虽然总体不富裕,但并非没有钱,他们有资源和土地(这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❾ 您好,我想去德国读研,然后学的专业是轨道交通通信号与控制,可以引导一下德国的哪些高校比较合适么

留学定位,可以通过这个留学定位院校系统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10292809/给自己一个定位看看,输入你的GPA,专内业,语言成绩,意向国家等,容系统会自动匹配数据库中情况与你类似的同学案例,你看他们都申请到了哪些学校和专业,这样子就可以看到你目前的水平能申请到什么层次的院校和专业了,并了解TA的办理中介及最终录取结果,为自己的留学方案提供参考。结合自身情况也能有个大致的定位。
也可以按照留学目标来查询,看看你的目标院校和专业都哪些背景(语言成绩多少分、学校背景如何、什么专业、GPA多少等)的学生申请了,也从而对比自身情况,制定大致的目标和方向。

上一篇:去上海外滩坐几号地铁,外滩八号附近地铁站 下一篇:广佛地铁的后段建设,佛山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