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实训总结,轨道交通实训室常规管理制度
发布时间:2025-07-26 15:48:43
Ⅰ 现代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的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设备简介
机车滚动振动台
轮轨滚动行为模拟试验台
高速轮轨摩擦磨损试验台
车体疲劳试验台
车—线耦合关系试验台
多功能高速列车运行模拟试验台
高速疲劳机
弓网受流电接触性试验台
弓网系统动力学性能模拟试验台
弓网载流摩擦磨损机理试验台
广义舒适度模拟试验台
高速列车基础研究实验平台
高速列车数字化仿真平台
脱轨机理试验台
测力轮对标定试验台
转向架构架疲劳试验台
弓网电弧机理试验台
轮轴疲劳试验台
机车车辆综合参数测定台
多目标比例车体振动特性综合试验台
Ⅱ 现代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的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申建背景介绍
2004年,西南交通大学着眼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建设轨道交通国家实回验室的设想。答围绕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迫切需要,凝练轨道交通领域重大科学问题,结合铁路行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方针,西南交通大学于2004年5月正式提出了建设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的申请报告。
西南交通大学提出建设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的申请得到了行业主管部门铁道部、学校主管部门教育部以及四川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多次致函并会商科技部,希望科技部支持西南交通大学建设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
按照科技部2006年12月下发的《关于组织填报国家实验室建设申请报告的通知》(国科基〔2006〕42号),经铁道部会商科技部、教育部,决定依托西南交通大学建设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2007年3月,由铁道部、教育部联合向科技部报送《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建设申请报告》(铁科技函[2007]780号)。
Ⅲ 哈尔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实训总结
培训、责任心、检查与管理的重要。
没有范文。
以下供参考,
主要写一下主要的工作内容,如何努力工作,取得的成绩,最后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
工作总结就是让上级知道你有什么贡献,体现你的工作价值所在。
所以应该写好几点:
1、你对岗位和工作上的认识2、具体你做了什么事
3、你如何用心工作,哪些事情是你动脑子去解决的。就算没什么,也要写一些有难度的问题,你如何通过努力解决了
4、以后工作中你还需提高哪些能力或充实哪些知识
5、上级喜欢主动工作的人。你分内的事情都要有所准备,即事前准备工作以下供你参考: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评价、总分析,分析成绩、不足、经验等。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
总结的基本要求
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
2.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主要内容。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产生的,都应写清楚。
3.经验和教训。为了便于今后工作,必须对以前的工作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并形成理论知识。
总结的注意事项:
1.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基本不夸大,缺点基本不缩小。这是分析、得出教训的基础。
2.条理要清楚。语句通顺,容易理解。
3.要详略适宜。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写作时要突出重点。总结中的问题要有主次、详略之分。
总结的基本格式:
1、标题
2、正文
开头:概述情况,总体评价;提纲挈领,总括全文。
主体:分析成绩缺憾,总结经验教训。
结尾:分析问题,明确方向。
3、落款
署名与日期。
Ⅳ 求一篇实习总结!我学习专业是,城市轨道交通,修地铁的!但是我实习地方是,轨道交通建设!没有修车,天
在大三结束的这个假期里,虽然仅仅只有二十天的实习时间,但在这个短短的实习期间我感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很多很多,感觉前三年学的那些东西好象没什么用处,而真正有用的知识就在实习期间学得及以后将要学的专业课才是真的有用的。当然这种感觉不是正确的----就是说其实并不是说前三年学的知识没有用,要是没有用的话学校为什么还花那么长的时间让大家学前三年的课程呢,因为那是基础,没有前三年的基础怎么能有今天的这种感觉呢,如一开始就让你像现在一样去实习,你肯定不会有现在的感受而是感觉这是什么实习啊?一点不清楚不明白。我说这些的目的是为说明什么呢?就是说这次生产实践实习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实习,又是一次学习新的知识的实习,就是因为这次实习很接近现实工作,它是一次亲临社会工作前的一次大练兵,不再只是那些空洞的理论知识。通过实习使我知道了以后要学什么,明确了这个专业是学什么,及将要做什么。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我对这个专业的兴趣,可以说是本次实习既巩固了已学的理论知识,也为以后的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了一些最基础的基础,又积累了一定的实际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为以后适应社会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院安排的从2006年7月10日起至2006年7越8日的暑期实习,在本次实习中我如期完成了实习的各项内容,并在各项中完成的还不错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可以说是一次比较成功的暑期实习。学院进行的这个暑期实习也是一个很好的安排,学生在实习中不仅学的了知识更锻炼了能力,也学得了一些做人道理,所以学院安排这样的实习是很成功的一、实习目的和主要任务
1、了解车辆结构、了解车辆各部件及检修现场;了解供电及接触网。 2、了解城轨交通通信系统组成;了解6502继电联锁及计算机联锁系统;了解转辙机、信号机;了解CBTC。
3、了解轨道交通车站环境,根据要求设计车站布局;掌握轨道交通运营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以及相关流程;了解车站环控设备及行车组织及调度。
4、了解地铁工务分公司的主要设备及线路维护过程。
二、实习设备与场景要求
实习地点为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龙阳路及张江基地,实习设备为现场设备。
三、相关知识要点
1、上海城市轨道车辆基本车型,车辆结构部件;车辆零部件及车辆检修现场;供电设备及接触网。
2、上海城市轨道信号基本结构;城轨交通通信系统组成;6502继电联锁及计算机联锁系统;转辙机、信号机;CBTC。
3、上海城市轨道运营基本原理;车站环控设备;行车组织及调度。 4、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工务分公司的主要设备及线路维护过程。
四、实习内容和实习过程
1、实习内容
(1)了解车辆结构、了解车辆各部件; (2)了解供电设备; (3)了解接触网;
(4)分析车站的主要特点,以及是否能够适应突发事件(火灾、爆炸、投毒等)发生。
(5)能够对现有行车调度指挥工作提出建议和设想; (6)能够对行车调度指挥流程进行概括和分析; (7)了解地铁的轨道结构的组成。 (8)了解地铁的隧道与高架线路的优缺点。 (9)了解信号
(10)了解信号传输技术
2/14
(11)了解车辆及检修现场;
(12)了解城轨交通通信系统组成;6502继电联锁及计算机联锁系统。 (13)了解车站环控设备;行车组织及调度。
(14)了解地铁工务分公司的主要设备及线路维护过程。
2、实习方式
实习方式:学生的实习地点在上海地铁申通集团有限公司;采用跟随实习指导教师学习形式进行;每班学生分2组进行,按照实习要求和内容进行相关实习。
实习安排:实验中心主要负责安排实习和现场技能教学,负责实习预安排、评阅实习报告、进行实习工作总结。
五、内容过程
6月26日,我们来到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龙阳路基地进行现场观察学习实习,实习中**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的相关设备及知识。通过接触我们了解到了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的主要组成部分、ATP系统怎样监控列车在轨道上运行状态,观看并了解了转辙机、信号机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知道了信号灯的分类和不同灯光的信号灯所表达的不同信号观看了道岔的结构之后我们又来到了轨道信号电路的工作监控室,参观了CBTC系统工作原理,了解到了CBTC系统是如何接收到列车运行状6月28日,我们来到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张江路基地实习,张江路基地原先是地铁站,后来被作为实训基地。首先老师带我们参观了列车供电系统控制室和监控室,介绍了供电设备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作用和操作步骤,并详细讲解了牵引站接线图接着我们又参观了张家路地铁车站,了解了车站的环境与布局,老师介绍了地铁站里的各种设施的作用与必要性,了解了轨道交通运营部门的工作;期间我们还观看了运营人员的培训,参观了运营人员工作地点和工作环境。老师同时还讲解了车站环控设备及行车组织及调度注意事项。通过这些,我
Ⅳ 现代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的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规划
实验室建设位置:
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依托连续两度(2003年和2008年)被评为“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建设结合用地特点和实验室的特殊要求(如要有专用线和电气化铁路用电引入),充分考虑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共享。因此,将实验室建设位置选择在西南交通大学成都九里校区内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旁边(东经104.04度,北纬30.70度),并与之形成一体。
实验室建设规模:
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总体建筑面积44200m(合既有面积10882 m,新建面积30518 m,改建面积2800 m),其中:
l 机车车辆整车试验平台厂房及办公楼6682 m(既有)
l 科研教学楼4200 m(既有)
l 高速列车基础研究实验平台厂房(含变配电所)11300 m(新建)
l 综合研发大楼(合地下车库)19218 m(二期新建)
l 高速列车数字化仿真平台2800 m(明诚堂改建)
Ⅵ 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的成立过程
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备于2005年,2006年5月获科技部批准建设,2008年2月通过科技部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的评估,2008年底,实验室开始以实体化方式运作。实验室主任为“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唐涛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轨道交通专家孙永福教授,常务副主任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高自友教授。此实验室是在整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交通运输智能技术与系统实验室”、铁道部重点实验室“运输自动化与通信实验室”、“交通运输系统模拟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与控制”、国家认可实验室“电磁兼容实验室”以及铁道部“GSM-R研究与应用模拟系统实验室”的基础上,依托“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通信与信息系统”三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及全国评估排名第一的“系统科学”学科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