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轻轨平谷线明年开工 途经河北燕郊,京津冀轨道交通建设进展
发布时间:2025-07-26 10:10:50
❶ 京津冀轻轨平谷线明年开工 途经河北燕郊
据悉,首条京津冀连通的最快轨道交通平谷线已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将力争在明年开建,全长72公里,途经河北燕郊、三河等地。
2015年12月29日,平谷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平谷区区长姜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首条京津冀连通的最快轨道交通平谷线已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将力争在明年开建,全长72公里,途经河北燕郊、三河等地。建成后,45分钟可从平谷新区到达市中心。
为最快轨道交通共设9个车站
姜帆表示,根据计划,北京轻轨平谷线计划2016年开工,2020年开通运营,途经河北燕郊、三河等地。
姜帆表示,具体实施办法是构建“一轨两线”的便捷交通,建成最快轨道交通平谷线。该线将从东四环东风北桥接出一直向东,经过朝阳区、通州区后进入河北三河,然后向北进入马坊地区,再向东拐入平谷新城,全长72公里。另外,为方便世界休闲大会的举办,区政府也在力争将线路延伸至休闲大会的主会场金海湖。
“在站点设计上,也将拉大间距,预计站间距将达到八九公里,共设9个车站。”姜帆还表示,平谷线建成后,将使用时速为160公里的列车,这比目前北京市速度80公里/小时的地铁快出一倍,老百姓进城将缩短为45分钟以内。
PM2.5比今年下降15%以上
姜帆表示,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创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名单,平谷区将联合天津蓟县、河北廊坊北三县“协同发展”,共建京津冀跨区域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这也使得平谷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跨省市创建的示范区。
姜帆介绍,“2020年要实现天蓝、地绿、水清、山美、经济绿色化的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PM2.5指标比2015年下降15%以上,空气质量指数达到优良天数占比比2014年提高13.2%;森林覆盖率比2014年提高0.7%”。
此外,姜帆透露,平谷区已经获得2020世界休闲大会承办权,市政府也将办好大会纳入“十三五”重点工作。为积极促进休闲产业发展,实施休闲旅游重点项目建设规划,平谷区从2016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北京休闲大会,届时,北京首个大型水秀实景表演或可启动。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5-12-30,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点击查看更全面,更及时,更准确的新房信息
❷ 京津冀协同发展补齐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短板
近日,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全面部署加快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打好打赢三大区域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建设攻坚战。
这将补齐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短板,整体推进三大区域轨道上的城市群、都市圈及相关板块内项目的未来发展。
整体推进三大区域轨道上的城市群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分重要,三大区域是我国最重要的城市群、都市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条件最为成熟、需求最为迫切,既利当前、又利长远。通过加快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建设,推动实现三大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了新的发展格局,是补齐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短板的必然举措。
未来五年,三大区域首先将计划新开工建设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约1万公里,到2025年基本形成区域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骨架网络,形成城市群1-2小时交通圈和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
除此之外,还需要准确把握重点建设任务。通过梳理明确三年开工项目计划,建设总规模约6000公里,加快建设一批条件相对成熟的城际和市域(郊)铁路项目。
补齐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短板利好板块内项目发展
轨道交通是一个城市的缩影。当铁路贯穿了一个城市,它将不再仅仅是交通的轨道,更是一个城市的血脉。从全世界范围看,轨道交通的修建,无疑将带动相关地区的发展,推动房地产的升值,促进商业繁荣,催生新的商圈。因此,轨道交通建设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将起到很大的拉动作用。
京津冀协同发展,通过准确把握土地综合开发,对新建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项目上盖开发、既有铁路用地综合利用等其他开发方式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城镇化地区铁路综合开发新模式。
通过把握功能定位,提升城际铁路功能定位和建设标准,加强市域(郊)铁路的统筹规划和设计建设,实现铁路建设与城市融合和多网融合,科学规划项目建设。
这些综合标准及质量的提升都将利好铁路附近板块内项目附加值的提升,因为轨道交通的建设不仅能够大大缓解当前巨大的交通压力,而且将对房地产产生较大的影响。房地产一般会集中在城市人口聚集而且交通便利的区域,轨道交通的建设会改变铁路沿线商业房地产的区位条件,进而使沿线商业房地产增值。
❸ 打造“车轮上的京津冀” 津滨轻轨年底贯通
“每天往返天津市区和滨海新区的人群流量约30万人,市轨道交通集团正加紧工作,今年上半年争取使津滨轻轨9号线开通至市民广场,年底前全线开通。”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规划局副局长、滨海新区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局长霍兵3月8日这样讲到。
“十三五”期间,滨海新区将建成连接于家堡高铁站、滨海高铁站和北塘、生态城的轨道交通线路,同时优化货运进出港铁路,加强与北京、河北之间的连通,打造“车轮上的京津冀”。
“去年以来,京津城际延长线、津保铁路等高铁相继通车,拉近了天津和大半个中国的距离,特别是京津冀地区之间的联系。”霍兵说,今年,滨海新区B1线已经开建,成为新区内部连接塘沽老城区和于家堡的骨干线,建成后将有效改善核心区居民的出行条件;Z4线将于本月下旬开建,线路按南北向布设,今后北京市民到滨海旅游区旅游,可坐京津城际到于家堡站再转地铁,更方便了。
此外,津滨轻轨东海路站年底前完成重建,9号线可实现全线开通。新区还将争取国家铁路总公司的支持,利用京津城际延长线,加密滨海于家堡站至天津站间车次,进一步方便新区与市区快速通达。按照长远规划,新区未来将建设12条轨道交通线路,规划总里程约480公里,其中城区线8条(含既有津滨轻轨),市域线4条。
“在很多人印象中,天津城市中的货运铁路比较多,高架桥多,如北辰南仓货运站等,下一步将逐渐向外迁移,在城市外部形成一个大铁路环线,连通国家主要干线,加强天津铁路货运的枢纽作用。”霍兵表示,除了市区北部交通优化,滨海新区南港功能也将进一步提升,打通与内地的大通道,与天津港“北集(集装箱)南散(散货)”格局相对应。
“现在正在建设进港铁路三线、西南环线、南港铁路等线路,化解港城矛盾,使南港增加铁路在疏港运输中的比例,连接西部和三北地区,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重要港口。”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03-08,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搜狐焦点网,为您提供房产信息,房产楼盘详情、买房流程、业主论坛、家居装修等全面内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