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全网首现“亚洲第一车”,三开门的加长型“红旗”轿车,车长达10米
加长版红旗车
一部车,能够承载什么?
一代伟人毛泽东看到中国人自己制造生产的大红旗,高兴地再挥巨手:天安门前办展!
一部车,一个伟大的诞生,蕴含了一个泱泱大国半个世纪的艰辛和汗水、梦想与荣耀!
中国人自已研发制造红旗轿车,成为中国自主的汽车品牌,成为一个伟大时代的奇迹!
轿车是集现代工业之大成的产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那样的历史环境,那样的世界格局,那样的工业基础,没有现成的图纸,甚至没有一个总设计师,在短短时间内,一汽人凭借着自己的一双手,凭借着一个团队的汗水和智慧,打造出了一部光耀时代的轿车。如果把红旗轿车诞生的过程,放在世界汽车史乃至世界工业史上进行衡量,都堪称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我们回首这个奇迹,看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看到了中国人的精气神!
红旗汽车从无到有,其配置和技术都代表了当时国产车的最高水平。因为专供国家领导人乘用,它与中国、政治、领袖这些关键词密切相关,承载了一代中国人的汽车梦和自豪感。
中国人在自己制造红旗轿车之前,是一直缺乏轿车使用的。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以主席身份在西苑机场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检阅时,他乘坐的是一辆美国军用敞篷吉普车,身形高大的毛泽东站在驾驶员右侧,身后的“警卫”只好紧贴着他,一条腿还只能伸到毛泽东前边……
这张照片通过驻北京的苏联大使馆,电传到苏联的斯大林办公桌上。斯大林看到毛泽东乘坐美国吉普车检阅部队,让他有了较多的政治联想,马上决定赠送给当时的中共中央五大书记一人一辆吉斯牌高级轿车。
苏联吉斯轿车每年的产量只有十几辆,其档次相当于德国迈巴赫或英国的劳斯莱斯。1950年,苏联的吉斯-110来到中国,随后又有10多辆各型吉斯车陆续进入中国。
毛泽东从1950年国庆前后,开始乘坐一辆苏联生产的吉斯—115防弹轿车。这辆车没有空调,为保证安全,又不能随意打开车窗,这样爱出汗的毛泽东有些不适应,服务人员只好在车子前排与后座的间隙放上装有冰块的脸盆,来为车内降温。毛泽东看到这些,再次感叹:还是要早一天坐上中国人自己制造的轿车。
毛泽东视察一汽
1958年2月,毛泽东视察长春一汽时,再次提出早上坐上“自己的小轿车”。此时,全国上下正在掀起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超英赶美”的口号响遍全国,各行各业的劳动热情都很高。作为新中国第一家汽车制造厂的一汽,更是提出了“乘东风,展红旗,造出高级轿车送给毛主席”的口号。随着口号,组建了轿车生产突击队,赶制轿车。
三个月,就用了三个月,一汽在“四无”,即无资料,无经验,无工装,无设备的情况下,制造生产出第一辆“东风”小轿车。但东风轿车车型太小,不适合首长们乘坐,而且随着中苏关系的起起伏伏,苏联支援中国的高级轿车,在中苏关系破裂后,中断了零部件供应,严重影响了车辆的正常使用。因此,在“东风”小轿车研发的基础上,一汽再次受命,开始研制更高级的中央领导用车。
1958年8月,经过全厂领导、工人和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第一辆红旗高级轿车试制成功。为了这辆车的试制,周恩来总理特意把法国雷诺公司送给他的轿车赠给一汽做样车,朱德委员长也把他的捷克产斯柯达轿车送给一汽,陈毅副总理将自己坐的奔驰600型轿车赠给了一汽。
一汽厂要研发制造红旗车
在多方比较,数次研究后,一汽人最终选定了从吉林工业大学借来的一辆克莱斯勒高级轿车为蓝本,然后根据中国的民族特色进行改进后,用手工制成了一辆高级轿车。这辆轿车的动力系统和装备几乎和克莱斯勒一样,其实就是把克莱斯勒车完全拆开,对每个零件进行手工测绘,然后自己制造。
时任吉林省委第一书记吴德在全厂万人集会时,正式给这辆轿车命名为“红旗”。第一辆红旗样车是采用“赶庙会”的方式仅用一个月时间完成的。设计原则是“仿造为主,适当改进,自主设计”。车头有一面迎风招展的红旗前标,车头两侧为毛主席题写的“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扇形水箱面罩,保险杠防撞块为云纹形,后尾灯取“宫灯”造型,尾标是毛主席题写的“红旗”二字。
制造我们自已的红旗轿车
红旗轿车的内饰,极尽华贵:杭州织锦的内饰面料,仪表板和窗框均采用精选的木纹材料,中国手工地毯,包括遥控收音机、电动车窗、移动座椅等。这些最高级别的配置,几乎把当时所有先进的技术都用上了。
不仅如此,工厂还克服了重重困难,仿制了V8型200马力发动机和自制的液压变速箱,装在这辆样车上。这第一辆红旗整车,宽敞舒适、安全可靠,造型庄重大方,充分体现了民族风格。
第一辆红旗样车完成后,一汽人通力合作,以完全正规的程序,进行车型的重新设计。在经过几轮样车试制和改进设计之后才最后定型。之后在1958年8月至1959年5月,一汽又汇集参与整车设计的设计师们,再次对红旗轿车整车,进行五次系统的试验。在五次试验后,将定型的红旗轿车样车被正式编号为CA72,这是我国有编号的第一辆真正的红旗牌高级轿车。
这辆真正意义的红旗车,采用自主研制的液压自动变速箱,前悬挂为独立悬挂,前后有减震器;膜片式真空鼓式制动器,动力转向,最高时速为160公里。车身造型前标仍为红旗旗标,但侧标有了改动,即改为体现“工农兵学商”的五面红旗;在扇形水箱面罩的设计上,取消了防撞块;在保留尾灯为“宫灯”的同时,改进了后标设计,但仍有毛主席手写“红旗”二字。
红旗轿车
这辆真正意义的红旗车,内饰绝对地采用了民族工艺美术制品,仪表板和窗框采用福建大漆和赤宝砂工艺,全车配暖色调内饰、织锦沙发面料及丝织顶棚料、手工地毯。
1959年8月31日,CA72型红旗轿车正式投入批量生产。
9月19日,时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的邓小平到长春一汽视察,问厂长饶斌:“红旗车比伏尔加怎么样?”
饶斌答:“比伏尔加高级。”
“比吉姆呢?”
“比吉姆高级。”
当时的苏联轿车最好的是吉斯,次之是吉姆,最后是伏尔加。
邓小平听到这样的回答,非常高兴地说:“噢,比吉姆还高级,那你们可以多生产些。现在石油很紧张,可不可以烧酒精?当然,如果能烧茅台就更好了,我们不缺茅台。”
邓式幽默,让在场的人都笑出声来。
在轻松幽默,问答从容中,我们更看到了一汽人的奋斗精神、拼博精神、付出精神。很快,第一批红旗轿车下线,并分批将36辆红旗车,其中包括一辆展车和两辆CA72型检阅车并往北京。
中国自已生产了红旗高级轿车,这是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极大增强,这个现实“物件”、形象的教材,比语言说教更有说明力和说服力。毛泽东看到红旗轿车送到北京的报告件后,再次挥动巨手,下达指示:放到天安门广场,在天安门前办我们自已的车展。
中国自已造的红旗轿车和上海、北京生产的小轿车一齐亮相在天安前
历史再次定格,天安门前的红旗轿车及国产的上海牌生产的上海牌、北京生产的井冈山牌和东风小轿车等,全部集齐亮相在天安门前,这一下子就成为当时轰动北京、轰动全国的最大新闻。
在第一批红旗送到北京时,饶斌厂长亲自找到了万里副市长,安排红旗车在北京的落户条件,并与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领导,一起商定了试用第一批红旗轿车的中央首长名单,并安排了一个有意义又有声势的交车仪式。
1959年9月29日,经过挑选的20余辆红旗轿车整齐排列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台阶两旁,给第一批试坐红旗的中央首长换车。
这一天,中央首长们正在人民大会堂开会,下午5时左右,大会散了,与会同志陆续从会场中走了出来。当人们看到两排崭新红旗轿车的时候,都高兴地围拢过来,他们观赏着、询问着,气氛十分热烈。人群过后,由饶厂长联系好接车的中央首长陆续出来了,他们由秘书们陪同着,高兴地察看着这批红旗轿车。
1959年10月1日,建国十周年庆典。当庆祝建国十周年的礼炮响起的时候,两辆红旗检阅车载着阅兵总指挥和国防部长检阅了参加游行的人民解放军三军部队,由一汽何志国、田玉坤等同志驾驶的6辆CA72型红旗轿车庄严地行进在游行队伍中,接受了毛主席和中央首长们的检阅。
我们有大红旗轿车,是与时俱进的轿车,在1965年,出于外交工作的需要,按周恩来指示,一汽在CA-72的基础上,试制了三排座的豪华型轿车,增加的一排座位用于安排重要外宾的翻译和保卫人员,这样车身加长了更显得壮观豪华,同时要求配置自动变速器,使车行更加平稳。
1965年9月,CA-770型红旗车试制成功,受到领导人的喜爱,很快通过了国家验收。这辆加长车变得更宽更长,定位更加高端,更具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1966年CA-770定型并开始批量生产,年产20 辆,全部送往北京。
通过阅兵、接待外宾,红旗车声名远扬,“见毛主席、住钓鱼台、坐红旗车”,是许多外宾来华必须要做的三件事。美国总统尼克松、日本明仁天皇、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法国总统蓬皮杜、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等外国政要都对红旗车印象很好,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访华时甚至对红旗车一见钟情,请求中方赠送一辆以供其收藏。红旗车在海外声名鹊起,先后应要求出口朝鲜40辆、越南3辆、利比亚2辆。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用飞机运来了专车,但在中国访问,发须乘坐中国的红旗车
独具中国特色的红旗轿车,在民间更为人们所关注,老百姓对当时的汽车乘用状况来有了这样的归纳:地委书记两头平(上海轿车),县委书记帆布篷(212吉普车),公社书记130(北京130货车),大队书记嘣嘣嘣(拖拉机),只有省部级以上官员才能乘用红旗轿车。
在20世纪70年代初,毛泽东指示“要造我们自己最长的车”,由此催生了一款号称“亚洲第一车”的三开门“红旗”加长型轿车。车长10米,车内空间极为宽敞,安装有空调、冰柜、电视、沙发、卧具等,显示了我国70年代汽车工业的最高制造水平。目前这辆车成为老爷车爱好者雒文友最珍贵的收藏品,存展于北京怀柔老爷车博物馆。
加长版三开门的红旗轿车
从东风轿车到红旗CA-72、CA-770、CA-722、三门加长车,红旗车一步一步强化它元首用车的高端官车形象,走到了它的顶峰。
的确,红旗车,不仅是中国的一辆高级轿车的标志,更是中国的,民族品牌的象征,它见证了中国制造,中国的崛起,中国的辉煌!